关于成语买王得羊及解释

  • 关于成语买王得羊及解释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aabb成语

mai开头的成语有哪些

埋开头的成语:

埋头苦干、

埋头财主、

埋轮破柱、

埋头顾影、

埋声晦迹

买开头的成语:

买椟还珠、抄

买笑追欢、

买爵贩官、

买欢追笑、袭

买牛息戈、

买王得羊、

买上告下、

买空卖空

卖开头的成语:

卖文为生、

卖儿鬻女、

卖国求荣、

卖李钻核、

卖狗悬羊、

卖俏行奸、

卖头卖脚、

卖弄才学、

卖身投靠、

卖爵赘子、

卖剑买牛、zd

卖主求荣、

带羊的成语有那些

你好

带羊字的成语

虎皮羊质饿虎攒羊饿虎见羊饿虎逢羊

臧谷亡羊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虎荡羊群臧谷亡羊

羊续悬鱼羊落虎口羊触藩篱羊肠九曲

羊羔美酒亡羊之叹素丝羔羊顺手牵羊

鼠穴寻羊瘦羊博士舍策追羊驱羊战狼

牛羊勿践鸟道羊肠买王得羊卖狗悬羊

狼羊同饲饿虎擒羊昌歜羊枣不吃羊肉空惹一身膻

争鸡失羊羊质虎皮以羊易牛羊毛出在羊身上

羊肠小道羊入虎群羊肠鸟道羊狠狼贪

亡羊补牢问羊知马屠所牛羊亡羊得牛

使羊将狼替罪羊如狼牧羊十羊九牧

牵羊担酒肉袒牵羊驱羊攻虎歧路亡羊

羚羊挂角虎入羊群告朔饩羊挂羊头,卖狗肉

饿虎扑羊多歧亡羊羝羊触藩爱礼存羊

挂羊头卖狗肉饿虎吞羊

【爱礼存羊】由于爱惜古礼,不忍使它废弛,因而保留古礼所需要的祭羊。比喻为维护根本而保留有关仪节。

【叱石成羊】叱:呼喊。一声呼喊能把石头变成许多只羊。形容法力神奇。

【昌歜羊枣】据传周文王嗜昌歜,春秋鲁曾点嗜羊枣。后用以指人所偏好之物。

【担酒牵羊】牵着羊,挑着酒。表示向人慰劳或庆贺

【多歧亡羊】因岔路太多无法追寻而丢失了羊。比喻事物复杂多变,没有正确的方向就会误入歧途。也比喻学习的方面多了就不容易精深。

【羝羊触藩】羝羊:公羊;触:抵撞;藩:篱笆。公羊的角缠在篱笆上,进退不得。比喻进退两难。

【羝羊絓棘】羝羊:公羊;絓:绊住。公羊的角被荆棘绊住,进退不得。比喻进退两难。

【饿虎攒羊】攒:向一个目标簇拥。像饥饿的老虎向羊簇拥过去一样。形容动作而猛烈。

【饿虎逢羊】逢:碰到,遇到。饥饿的老虎遇到一只羊羔。比喻迅猛贪婪。

【饿虎见羊】饥饿的老虎见到一只羊羔。比喻迅猛贪婪。

【饿虎扑羊】象饥饿的老虎扑向食物一样。比喻动作猛烈而迅速。

【饿虎擒羊】像饥饿的老虎捕食羔羊一样。比喻迅猛贪婪。

【饿虎吞羊】饥饿的老虎活吞一只羊羔。比喻迅猛贪婪。

【放羊拾柴】指老人娶妻,有意不加管束,希望能怀孕,从而得到名份上的儿子。

【告朔饩羊】原指鲁国自文公起不亲到祖庙告祭,只杀一只羊应付一下。后比喻照例应付,敷衍了事。

【羔羊素丝】羔羊:小羊羔,此指小羊羔的皮;素:白。用小羊羔的皮毛缝制衣服,用素丝作为装饰。旧时称赞士大夫正直节俭,品德与仪表一样美。

【羔羊之义】旧时指为人或为官清白,有节操。

【虎荡羊群】老虎跑进羊群。比喻强大者冲入柔弱者中间任意横行,以强凌弱。

【虎皮羊质】质:本性。比喻外强内弱,虚有其表。

【虎入羊群】老虎跑进羊群。比喻强大者冲入柔弱者中间任意砍杀。

【红羊劫年】红羊:古时迷信,认为丁未年是容易发生灾祸的年份,丁属火,未属羊,故称红羊。指国家或个人遭受灾难的岁月。

【黄羊任人】比喻大公无私、任人唯贤。

【虎质羊皮】质:本性。羊虽然披上虎皮,还是见到草就喜欢,碰到豺狼就怕得发抖,它的本性没有变。比喻外表装作强大而实际上很胆小。

【卖狗悬羊】犹言挂羊头卖狗肉。意指名不副实。

【买王得羊】①指想买王献之字,却得到了羊欣的字。意为差强人意。②指摹仿名人的字画虽然逼真而终差一等。

【鸟道羊肠】狭险典折的山路。

【羚羊挂角】羚羊夜宿,挂角于树,脚不着地,以避祸患。旧时多比喻诗的意境超脱。

【狼羊同饲】比喻把坏人同好人一样对待。

【牛羊勿践】勿使牛羊践踏。比喻爱护。

【歧路亡羊】歧路:岔路;亡:丢失。因岔路太多无法追寻而丢失了羊。比喻事物复杂多变,没有正确的方向就会误入歧途。

【情同羊左】交情深厚,愿为对方去死。多指生死之交。

【牵羊担酒】牵着羊,挑着酒。表示向人慰劳或庆贺。

【驱羊攻虎】驱:赶。驱赶羊群去进攻老虎。形容以弱敌强,力量悬殊,必遭复灭。

【驱羊战狼】比喻以弱击强。

【如狼牧羊】如同狼放养羊一般。比喻官吏残酷地欺压人民。

【如熟羊胛】羊胛:羊的肩骨,易熟。象煮熟羊胛一样。形容时间短促。

【肉袒牵羊】牵羊:牵着羊,表示犒劳军队。古代战败投降的仪式。

【舍策追羊】放下手中书本去寻找丢失的羊。比喻发生错误以后,设法补救。

【失马亡羊】泛指祸福得失。

【素丝羔羊】指正直廉洁的官吏。

【顺手牵羊】顺手把人家的羊牵走。比喻趁势将敌手捉住或乘机利用别人。现比喻乘机拿走别人的东西。

【苏武牧羊】苏武:汉朝时人。苏武宁死不屈情愿牧羊也不投降匈奴。

【鼠穴寻羊】比喻没有功效的做法。

【瘦羊博士】指能克己让人的人。

【商羊鼓舞】商羊:传说鸟名。商羊飞舞定有大雨。比喻重大变故发生之前的预兆。

【十羊九牧】十头羊倒用九个人放牧。比喻官多民少,赋税剥削很重。也比喻使令不一,无所适从。

【使羊将狼】将:统率,指挥。派羊去指挥狼。比喻不足以统率指挥。也比喻使仁厚的人去驾驭强横而有野心的人,这要坏事。

【驼背羊髯】脊背像骆驼,胡须像山羊。形容老头的形象。

【屠所牛羊】比喻临近死亡的人。

【亡羊补牢】亡:逃亡,丢失;牢:关牲口的圈。羊逃跑了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晚。比喻出了问题以后想办法补救,可以防止继续受损失。

【亡羊得牛】丢掉羊,得到牛。比喻损失小而收获大。

【亡羊歧路】亡:丢失;歧路:岔路。因岔路太多无法追寻而丢失了羊。比喻事物复杂多变,没有正确的方向就会误入歧途。

【问羊知马】比喻从旁推究,弄清楚事情真相。

【亡羊之叹】亡:丢失。叹:叹息。为丢失了羊而叹息。比喻探索学问,徘徊歧路,结果一无所得,空留遗憾。亦作“亡羊歧路”。

【系颈牵羊】系:拴缚。用绳系住脖子,用手牵着羊。形容投降请罪的样子。

【悬羊打鼓】把羊吊起来,使羊蹄乱动击鼓。古时作战,在军营中作这样的布置以诱惑敌人。

【悬羊卖狗】挂着羊头,卖的却是狗肉。比喻以好的名义做招牌,实际上兜售低劣的货色。

【羊碑犹泣】晋朝羊祜都督荆州诸军事长达十年,死后,州人为之罢市巷泣,其部属为其建碑立庙,每年祭祀,见碑者莫不流泪。比喻对死者的怀念。

【羊触藩篱】羊角勾挂在篱笆上。形容既不能进,也不能退。

【羊肠九曲】羊肠:像羊肠一样崎岖曲折的小路。九曲:有许多曲折的地方,指河道曲折。形容崎岖曲折的小径和弯弯曲曲的河道。也指道路的艰难。

【羊肠鸟道】形容山路狭窄,曲折而险峻。

【羊肠小道】曲折而极窄的路(多指山路)。

【羊肠小径】形容曲折崎岖的小路。同“羊肠小道”。

【羊羔美酒】羊羔:酒名,因酿制材料中有羊肉,故名。味儿醇厚的好酒。

【羊公之鹤】羊公:指晋朝征南大将军羊祜。原指羊公不舞之鹤。现比喻名不副实。

【羊鹤不舞】比喻虽然训练有素,但临场表现失常。

【羊很狼贪】比喻狠毒贪婪。

【羊狠狼贪】狠:凶狠。原指为人凶狠,争夺权势。后比喻贪官污吏的残酷剥削。

【羊毛尘量】羊毛尖上尘土的重量。比喻微不足道的东西。

【羊落虎口】比喻处于险境,有死无生。

【羊破菜园】平时常吃疏菜,偶然猛食羊肉,好像被羊踏破肚皮一样。比喻偶贪荤食而致腹疾。

【羊裘垂钓】汉代严光和与刘秀一起游学,刘秀即帝位,严光变名披羊裘隐钓济中。比喻隐居生活。

【羊歧忘返】羊歧:歧路。在歧途上忘记了返回。比喻因辨不清正确方向而误入歧途。

【羊入虎口】羊落在虎口里。比喻弱者陷入险恶的境地,面临被残害的处境。

【羊入虎群】比喻好人落入坏人的手中,处境极端危险。

【羊踏菜园】喻惯吃蔬菜的人偶食荤腥美食。

【羊头狗肉】比喻表里不一,明一套暗一套。

【羊体嵇心】羊:南朝宋羊盖;嵇:南朝宋嵇元荣。指精于琴艺,深得琴师心法和技巧。

【羊头马脯】挂着招揽生意的是羊头,而实际上卖的是马肉。比喻用假货欺骗人。

【羊贪狼狠】狠:凶狠。原指为人凶狠,争夺权势。后比喻贪官污吏的残酷剥削。

【羊续悬鱼】羊续,汉时官吏。羊续把生鱼悬于庭。形容为官清廉,拒受贿赂。

【饮羊登垄】形容商人偷工减料,欺诈谋利的行为。

【与羊谋羞】谋:商量;羞:珍羞,精美的食物。跟羊商量要它的肉。比喻跟恶人商量要他放弃自己的利益,绝对办不到。

【以羊易牛】易:更换。用羊来替换牛。比喻用这个代替另一个。

【羊枣昌歜】曾晳嗜羊枣,楚文王嗜昌歜。比喻人之癖好。

【羊质虎皮】质:本性。羊虽然披上虎皮,还是见到草就喜欢,碰到豺狼就怕得发抖,它的本性没有变。比喻外表装作强大而实际上很胆小。

【羊质虎形】质:本性。羊虽然披上虎皮,还是见到草就喜欢,碰到豺狼就怕得发抖,它的本性没有变。比喻外表装作强大而实际上很胆小。

【羊真孔草】南朝宋羊欣擅长隶书,孔琳之草书,名重一时,并称为“羊真孔草”。

【羊撞篱笆】比喻进退两难。

【羊左之交】羊左:羊角哀与左伯桃,春秋时期燕国人。像羊角哀与左伯桃那样的交情。比喻生死之交的朋友。

【臧谷亡羊】后因以为典,喻事不同而实则一。

【臧谷亡羊】《庄子·骈拇》载,臧、谷二人牧羊,臧挟策读书,谷博塞以游,皆亡其羊。后因以为典,喻事不同而实则一。

【臧谷之羊】臧、谷:两个人名。臧和谷的羊。形容做事马虎大意,不专心。

【争鸡失羊】比喻贪小失大。

亡羊补牢:意思是羊逃跑丢失了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晚。

羊续悬鱼:用以形容copy为官清廉,拒受贿赂。

十羊九牧:比喻官多民少,赋税剥削很重。

臧谷亡羊:指单靠主观热情,而不顾事物的固有特性,结果好心办坏事。

羊质虎皮:外强内弱,虚有其表。

拓展资料:

羊又称为绵羊或白羊。有毛的四腿反刍动物。原为北半球山地的产物,与山羊有亲缘关系;不同之处在于体形较胖,身体丰满,体毛绵密。头短。雄兽有螺旋状的大角,zd雌兽没有角或仅有细小的角。

百度百科-羊

你好

带羊字的成语百

虎皮羊质饿虎攒羊饿虎见羊饿虎逢羊

臧谷亡羊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虎荡羊群臧谷亡羊

羊续悬鱼羊落虎口羊触藩篱羊肠九曲度

羊羔美酒亡羊之叹素丝羔羊顺手牵羊

鼠穴寻羊瘦羊博士舍策追羊驱羊战问狼

牛羊勿践鸟道羊肠买王得羊卖狗悬羊

狼羊同饲饿虎擒羊昌歜羊枣不吃羊肉空惹一身答膻

争鸡失羊羊质虎皮以羊易牛羊毛出在羊身上

羊肠小道羊入虎群羊肠鸟道羊狠狼贪

亡羊补牢问羊知马屠所牛羊亡羊得牛

使羊将狼替罪羊如狼牧内羊十羊九牧

牵羊担酒肉袒牵羊驱羊攻虎歧路亡羊

羚羊挂角虎入羊群告朔饩羊挂羊头,卖狗肉

饿虎扑羊容多歧亡羊羝羊触藩爱礼存羊

挂羊头卖狗肉饿虎吞羊

羊肠小道yángchángxiǎodào

羊质虎皮yángzhìhǔpí

羊毛出在zd羊身上yángmáochūzàiyángshēnshàng

羊肠鸟道yá回ngchángniǎodào

羊羔美酒yángāoměijiǔ

羊落虎口yángluòhǔkǒu

羊狠狼贪yánghěnlángtān

羊续答悬鱼yángxùxuányú

羊触藩篱yángchùfānlí

羊肠九曲yángchángjiǔqǔ

羊枣昌歜yángzǎochāngchù

羊入虎群yángrùhǔqún

羊很狼贪yánghěnlángtān

羊头狗肉yángtóugǒuròu

羊踏菜园yángtàcàiyuán

虎皮羊质

饿虎攒羊

饿虎见羊

饿虎逢羊

臧谷亡羊

千羊之皮,不如一抄狐之腋

虎荡羊群

臧谷亡羊

羊续悬鱼

羊落虎口

羊触藩篱

羊肠九曲

羊羔美袭酒

亡羊之叹

素丝羔羊

顺手牵羊

鼠穴寻羊

瘦羊博士

舍策追羊

驱羊战狼

牛羊勿践

鸟道羊肠

买王百得羊

卖狗悬羊

狼羊同饲

饿虎擒羊

昌歜羊枣

争鸡失羊

羊质虎皮

以羊易牛

羊毛出在羊身上

羊肠小道

羊入虎群度

羊肠鸟道

羊狠狼贪

亡羊补牢

问羊知马

屠所牛羊

亡羊得牛

使羊将狼

如狼牧羊

十羊九牧

牵羊担酒知

肉袒牵羊

驱羊攻虎

歧路亡羊

羚羊挂角

虎入羊群

告朔饩羊

挂羊头,卖狗肉

饿虎扑羊

多歧亡羊

羝羊触道藩

爱礼存羊

东坡题跋 原文

东坡题跋

一、跋退之送李愿序

[原文]:

欧阳文忠⑴公尝谓晋无文章,唯陶渊明⑵归去来⑶一篇而已,余亦以为唐无文章,唯韩退之⑷送李愿归谷序⑸一篇而已,平生愿效此作一篇,每执笔辄罢,因自笑曰:不若且放,教退之独步。

[原文]:

陶渊明,孟嘉⑴外孙,作嘉传云,或问:“听妓,丝不如竹,竹亦不如肉,何也?曰:渐近自然。”而今晋书乃云:渐近使

之然。则是闾里少年鄙语,虽至细事,然足见许敬宗⑵等为人。

三、书渊明归去来序

俗传书生入官库,见钱不识,或怪而问之,生曰:“固知其为钱,但怪其不在纸里中耳。”予偶读渊明归去来辞云:“幼稚盈室,瓶无储粟。”乃知俗传信而有征,使瓶有储粟,亦甚澈矣!此翁平生只于瓶中见粟也耶?马后宫人,见大练反以为异物,晋惠帝问饥民何不食肉糜,细思之皆一理也。聊为好事者一笑。

五、记徐陵语

徐陵多忘,每不识人,人人以此咎之。曰:“公自难记,若刘曹沈谢辈,虽暗中摸索,亦合认得。”诚哉是言!

六、书子由超然台赋后

子由之文,词精理确有不及吾,而体气高妙,吾所不及,虽各欲以此自勉,而天资所短,终莫能脱,至于此文,则精确高妙,殆两得之,尤为可贵也。

七、书与可超然台赋后

余友文与可,非今世之人也,古之人也。其文非今之文也,古之文也。其为超然辞,意思萧散,不复与外物相干,其远游大人之流乎?

八、书拉杂变

司马长卿作大人赋,武帝览之,飘飘然有凌云之气。近时学者作拉杂变,便自谓长卿,长卿固不汝嗔,但恐览者,渴睡落床,难以凌云耳!

[注释]:

[解说]:

九、记导引家语

导引家云:“心不离田,手不离宅。”此云极有理,又云:“真人之心,如珠在渊;众人之心,如瓢在水。”此善喻者。

[注释]:

[解说]:

十、跋子由栖贤堂记后

子由作栖贤堂记,读之便如在堂中,见水石阴森,草木胶轕,仆当为书之,刻石堂上,且欲与庐山结缘。他日入山,不为生客也。

[注释]:

[解说]:

十一、自评文

吾文如万斛泉源,不择地皆可出,在平地滔滔汩汩,虽一日千里无难,及其与山石曲折,随物赋形,而不可知也,所可知者,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止,如是而已矣。其它虽吾亦不能知也。

[注释]:

[解说]:

十二、跋子由老子解后

昨日子由寄老子新解,读之不尽卷,废卷而叹,使战国时有此书,则无商鞅、韩非;使汉初有此书,则孔老为一;晋宋间有此书,则佛老不为二,不意老年见此奇特。

[注释]:

[解说]:

十三、书赠邵道士

身如芭蕉,心如莲花,百节疏通,万窍玲珑,来时一,去时八万四千,此意出楞严,世未有知之者也,元符三年九月二十日书赠都峤邵道士。

[注释]:

[解说]:

十四、跋石钟山记后

钱塘东南,皆有水乐洞,泉流空岩中,皆自然宫商,又自灵隐下天竺,而上至上天竺,溪行两山间,巨石磊磊如牛羊,其声如砻然,真若钟声,乃知庄生所谓天籁者,盖无所不在也。建中靖国元年正月三日,自海南还过南安,司法掾吴君示旧所作石钟山记,复书其末。

[注释]:

[解说]:

十五、书孟东野序

元丰四年与马梦得饮酒黄州东禅,醉后颂东野诗云:我亦不笑原宪贫。不觉失笑!东野何缘笑得元宪?遂书以赠梦得,只梦得亦未必笑得东野也。

[注释]:

[解说]:

十六、题孟郊诗

孟东野闻角诗云:似开孤月口,能说落星心。今夜闻崔诚老弹晓角,始觉此诗之妙。

[注释]:

[解说]:

十七、记永叔评孟郊诗

永叔尝云:“孟东野诗,‘鬓边虽有丝,不堪织寒衣,’就使堪织,不得多少。”

[注释]:

[解说]:

十八、书渊明羲农去我久诗

余闻江州东林寺,有陶渊明诗集,方欲遣人求之,而李江州忽送一部遗余,字大纸厚,甚可喜也,每体中不佳,辄取读,不过一篇,唯恐读尽后,无以自遣耳。

[注释]:

[解说]:

十九、题渊明诗一作怀古田舍诗

陶靖节云: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非古之偶耕植杖者,不能道此语,非余之世农,亦不能识此语之妙也。

[注释]:

[解说]:

二十、题渊明咏二疏诗

此渊明咏二疏也,渊明未尝出,二疏出而知返,其志一也,,或以谓既出而返,如从病得愈,其味胜于初不病,此或者颠倒见耳。

[注释]:

[解说]:

二十一、题温庭筠湖阴曲后

原丰五年,轼谪居黄州,芜湖东承天院僧蕴相,因通直郎刘君谊,以书靖于轼,愿书此词而刻于石以为湖阴故事,而鄂州太守陈君瀚,为致其书,且助之请。七年六月二十三日舟过芜湖,乃书以遗湘,使刻之,汝州团练副使员外蜀苏轼书。

[注释]:

[解说]:

二十二、书李白集

今太白集中,有归来乎,笑矣乎,及赠怀素草书数诗,决非太白所作,盖唐末五代间,贯修齐巳辈诗也。余旧在富阳,见国清院太白诗九近,过澎泽唐兴院,又见太白诗,亦非是。良由太白豪俊,语不甚释,集中往往有临时卒然之句,故使妄庸敢尔。若杜子美世,岂复有伪撰者耶?

[注释]:

[解说]:

二十三、书退之诗

韩退之游青龙寺诗,终篇言赤色,莫晓其故,尝见小说,郑虞寓青龙寺,贫无纸,取柿叶学书,九月柿叶赤而实红,退之诗乃谓此也。

[注释]:

[解说]:

二十四、记退之抛青春句

韩退之诗曰:百年未满不得死,且可勤买抛青春。国史补云:酒有郢之富春,乌程之若下春,荥阳之土窟春,富平之石洞春,剑南之烧春,杜子美亦云:闻道云安麴米春,才倾一盏便醺人。近世裴鉶作传奇,记裴航事,亦有酒名松醪春,乃知唐人名酒多以春,则抛青春亦必酒名也。

[注释]:

[解说]:

二十五、书子美云安诗

“两边山木合,终日子规啼。”此老杜云安县诗也。非亲到其处,不知此诗之工。

[注释]:

[解说]:

二十六、书子美黄四娘诗

“黄四娘家花满奚,千花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东坡云:此诗虽不甚佳,可以见子美清狂野逸之态,故仆喜书之,昔齐鲁有大臣,史失其名,黄四娘独何人哉,而托此诗以不朽,可以使览者一笑。

[注释]:

[解说]:

二十七、书柳子厚诗

仆自东武适文登,并海行数日,道旁诸峰,真若剑鋩,颂柳子厚诗,知海山多尔耶。子厚云:“海上尖峰若剑鋩,秋来处处割人肠,若为化作身千亿,遍上锋峰头望故乡。”

又,柳子厚诗云:“雀鸣楚山静。”又云:“隐忧倦永夜。”东坡曰:子厚此诗,远出灵运上。

又,诗须要有为而作,用事当以故为新,以俗为雅,好奇务新,乃诗之病。柳子厚晚年诗极似陶渊明,知诗之病也。

[注释]:

[解说]:

二十八、评韩柳诗

柳子厚诗在陶渊明下韦苏州上,退之豪放奇险则过之,而温丽靖深则不及,所贵乎枯淡者,谓其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实美,渊明子厚之流是也,若中边皆枯淡,亦何足道?佛云:“如人食蜜,中边皆甜。”人食五味,知其甘苦者皆是,能分别其中边者,百无一二也。

[注释]:

[解说]:

二十九、书常建诗

常建云:“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欧阳公极爱重,以为不可及,此语诚可人意,然于公何足道?岂非厌饫刍豢,反思螺蛤耶?

[注释]:

[解说]:

三十、书薛能茶诗

唐人煎茶用姜,故薛能诗云:“盐损添常戒,姜宜着更夸。”拠此则又有用盐者矣,近世有用二物者,辄大笑之,然茶之中等者,用姜煎信佳也,盐则不可。

[注释]:

[解说]:

三十一、书渊明酧刘柴桑诗

自夏历秋,毒热七八日不解,炮灼理极,意谓不复有清凉时,今日忽凄风微雨,遂御夹衣,顾念兹岁,屈指可尽,澎泽云:“今我不为乐,知有来岁否?”

此言真可为惕然也。

[注释]:

[解说]:

三十二、书唐太宗诗

唐太宗作诗至多,亦有徐庾风气而世不传,独于初学记时时载之。

[注释]:

[解说]:

三十三、自记吴兴诗

仆为吴兴,有游飞英寺诗云:“微雨止还作,小窗幽更妍,盆上不见日,草木自苍然。”非至吴越,不见此景也。

[注释]:

[解说]:

三十四、题子明诗后并鲁直跋

吾兄子明旧能饮酒,酒至二十蕉叶,乃稍醉。与之同游者,眉之蟇颐山观佚老道士,歌讴而饮,方是时,其毫气逸韵,讵知田地之大,秋毫之小耶?不见十五年,乃以刑名改事,著闻于蜀,非复昔日之子明也,侄安节自蜀来云:子明饮酒不过三焦叶,吾少年望见酒盏而醉,今亦能三焦叶矣,然旧学消亡,夙心扫地,枵然为世之废物矣!乃知二者有得必有丧,未有两获者也。

老道士,盖子瞻之从叔苏慎言也,今年有孙汝楫登进士弟,东坡自云三焦叶,亦是醉中语,余与东坡饮一人家,不能一大觥,醉眠矣,鲁直题。

[注释]:

[解说]:

三十五、题王巩六诗

仆文章虽不逮冯衍,而慷慨大节,乃不愧此翁,衍逢世祖英睿好士,而独不遇流离摈逐,与仆相似,而衍妻悍妒甚,仆少此一事,故诗有胜敬通之句。

[注释]:

[解说]:

三十六、书黄鲁直诗后

每见鲁直诗文,未尝不绝倒,然此卷语妙,殆非悠悠者所识,能绝倒者,已是可人。元佑元年八月二十二日与定国子由同观。

又,读鲁直到诗,如见鲁仲连李太白,不敢复论鄙事,虽若不适用,不为无补于世也。

[注释]:

[解说]:

三十七、记董传善论诗

故人董传善论诗,予尝云:杜子美诗不免有凡语,已知仙客意相亲,更觉良工心独苦,岂非凡语耶?传笑曰:此句殆为君发,凡人用意深处,人罕能识,此所以为独苦,岂独画哉?

[注释]:

[解说]:

三十八、书参寥论杜诗

参寥子言老杜诗云:“楚江巫峡半云雨,清簟疏帘看弈棋。”此句可画,但恐画不就尔。仆言公禅人,亦复爱此绮语耶?寥云:“辟如不事口腹人,见江珧柱,岂免一朵颐哉?”

三十九、记少游论诗

秦少游言:“人才各有分限,杜子美诗冠古今,而无韵者殆不可读,曾子固以文名天下,而有韵者辄不工,此未易以理推之也。”

四十、题李伯祥诗

昝山老道士李伯祥好为诗,诗格亦不甚高,往往作奇语,如夜过修竹寺,醉打老僧门之句,皆可爱也,余幼时尝见余,叹曰:“此郎君贵人也。“不知其何以知之。

四十一、记白鹤观诗

昔游忠州白鹤观,壁上高绝处有小诗,不知何人题也,诗云:“仙人未必皆仙去,还在人间人不知,手把白髦从两鹿,相逢聊问姓名谁?”

四十二、题张子野诗集后

张子野诗笔老妙,歌词乃其余波耳。华州西溪云:“浮萍破处见山影,愁侣鳏鱼知夜永,懒同蝴蝶为春忙。若此之类,皆可以追配古人,而世俗但称其歌词。昔周肪画人物皆入神品,而世人但知有周肪士女,盖所谓未见好德如好色者欤?元袥五年四月二十一日。

四十三、记里舍联句

幼时里人程建用杨咨舍弟子由会学舍中,大雨联句六言,程云:“庭松偃仰如醉。”杨即云:“夏雨凄凉似秋。”余云:“有客高吟拥鼻。”子由云:“无人共吃馒头。”坐皆绝倒。今四十余年矣。

四十四、题梅圣俞诗后

驿使前时走马回,北人初识越人梅,清香莫把酴醚比,只欠溪头月下杯。梅梅丈长身秀眉,大耳红颜,饮酒过百盏,辄正坐高拱,此其醉也。吾虽后辈,犹及与之用旋,览其亲书诗,如见其抵掌谈笑也。

四十五、书昙秀诗

予在广陵,与晁无咎昙秀道人同舟。送客山光寺,客去,予醉卧舟中,昙秀作诗云,“扁舟乘兴到山光,古寺临流胜气藏。惭愧南风知我意,吹将草木作天香。”予和云:“闲里清游借隙光,醉时真境发天藏,梦回舍得吹来句,十里南风草木香。“予昔对欧阳文忠公诵文与可诗云:“美人却扇坐,羞落林下花。”公云:“此非与可诗。世间元有此句,与可拾得耳。”后三年秀来惠州见余,偶记此事。

四十六、书迈诗

儿子迈幼时尝作林禽诗云:“熟颗无风时自脱,半腮迎日斗先红。”于等辈中亦号有思致者。仅已老,无他技,但亦时出新句也,尝作酸枣尉,有诗云:“叶虽流水归何处,牛带寒鸦过别村。”亦可喜也。

四十七、跋黔安居士渔父词

鲁直作此词,清新妍丽,问其得意处,自言以水光山色,替却玉肌花儿,此乃真得渔父家风也,然才出新妇矶,又入女儿浦,此渔父无,乃大澜浪乎。

四十八、书罗浮五色雀诗

罗浮有五色雀,以绛羽为长,馀皆从之东西,俗云有贵人入山则出,余安道有诗云:“多谢珍禽不随俗,谪官犹作贵人看。”余过南华亦见之,海南人则谓之凤凰。云久旱而见则雨,涝则反是,及诵儋耳,亦尝集于城南所居,余今日游进士黎威家,又集庭下,锵然和鸣,回翔久之,余举酒属之,汝若为余来者,当再集也,已而果然。

四十七、书摹本兰亭后

外寄所托,改作因寄,于今所欣,改作向之,岂不哀哉,改作痛哉,良可悲,改作悲夫,有感于斯文,改作斯文,凡涂两字,改六字,注四字,曾不知老之将至,误作僧,已为陈迹,误作以,亦由今之视昔,误作由。旧说此文字有重者,皆构别体,而之字最多,今此之字颇有同者,又尝见一本比此本微加楷,疑此起草也,然放旷自得不及此本远矣,子由自河朔持归,宝月大师唯简请此本,令左绵僧意祖摹刻于石。治平四年九月十五日。

四十八、题兰亭记

真本已入昭陵,世徒见此而已,然此本最善,日月愈远,此本当复缺坏,则后生所见,愈微愈疏矣。

四十九、题逸少帖

逸少为王述所困,自誓去官,超然于事物之外,尝自言吾当卒以乐死,然欲一游岷岭。勤勤如此,而至死不果,乃知山水游放之乐,自是人生难必之事,况乎市朝眷恋之徒,而出山林独往之言,故已疏矣。

五十、题遗教经

仆尝件欧阳文忠公云:“遗教经,非逸少笔。”以其言观之,信若不妄,然自逸少在时,小儿乱真,自不解辩,况数百年后传刻之余,而欲必其真伪难矣。顾笔画静稳,自可为师法。

五十一、题笔阵图王晋卿所藏

笔墨之际,托于有形,有形则有弊,苟不至于无,而自乐于一时,聊寓其心,忘忧晚岁,则犹贤于博弈也,虽然不假外物而有守于内者,圣贤之高致也,惟颜子得之。

[注释]:

(1)、《笔阵图》:旧传卫夫人撰,一说王羲之撰,实为后人伪托。

(2)、有形:具有可通过感官认识的形态。

(3)、无:道家哲学范畴,指宇宙的本原,一说作“气”,无形无声,恍兮忽兮,不可感知。《老子》说:“天地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4)、博弈:博,局戏,用六箸十二棋;弈,围棋。

(5)、颜子:春秋抹年鲁国人,名回,字子渊。孔子学生,七十二贤之一。

[解说]:书法作为艺术地掌握现实的一种特殊方式,具有一般的认识功能,能够揭示宇宙万物的真理,但是在揭示“无”,即宇宙本原的时候,书法是用“有形”反映“道”的“无形”,而根据中国哲学的认识,“指者非指”,即形而上的认识并非事物本身,有一定的局限性。退而求其次,则书法尚能寄托精神,陶冶情操,则胜过下棋。当然,象颜回这样的圣人不用假借外物也能守住“道”的精神,只是这是一般人无法达到的高度。

五十二、题二王书

笔成冢,墨成池,不及羲之即献之;笔秃千管,墨磨万锭,不作张芝作索靖。

[注释]:

(1)、笔冢:冢,隆起的坟茔。唐代李绰《尚书故实》谓智永“住永心寺,积年学习,后有秃笔头十瓮,每瓮皆数石……后取笔瘗之,号为‘退笔冢’”。宋代朱长文《续书断.妙品》云:“(怀素)临学苦练,故笔颓委,作笔冢以瘗之。”

(2)、墨池:晋卫恒《四体书势》云:“弘农张伯英者,因而专精其巧,凡家之衣帛,必先书而后练之。临池学书,池水尽墨。”

(3)、羲之:即王羲之,晋代书家,字逸少,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人,曾居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官至右军将军。早年从卫夫人学书,后遍览前代书家名迹,遂改初学,采择众长,精研诸体,遂成大家。传世书作有《十七帖》、《兰亭序》、《快雪时晴》、《奉橘》、《丧乱》、《孔侍中》以及唐释怀仁集王《圣教序》等。

(4)、献之:即王献之,晋代书家,字子敬,王羲之第七子。官至中书令,人称“王大令”,善正、行、草书。幼学其父,次学张芝,作品影响后世极大,尤其是草书作品,后人以为胜过羲之。传世作品有《鸭头丸帖》、《送梨帖》、《中秋帖》及《地黄汤帖》等。小楷有《洛神赋十三行》(又称《玉版十三行》)刻本传世。

(5)、张芝:东汉书家,字伯英,敦煌渊泉(今甘肃酒泉)人,徙居弘农华阴(今陕西)。善隶、行、草、飞白书。传世作品甚少,唯《阁帖》数幅。

(6)、索靖:晋代书家,字幼安,敦煌(今属甘肃)人,官征西司马、尚书郎,善楷、隶,传张芝书法而变其行迹,骨势峻迈,富于笔力。据传《月仪帖》、《出师颂》传为索靖所书。

[解说]:古人论书,讲“质、知、力”。质者,天资;识者,学养;力者,功夫。其中只有学养和功夫可以通过后天努力获得,这里体现了在自然条件一定的情况下,人只有发挥自己的能动性,在学养和功夫上努力,才能获得书法的成就。

五十三、题晋人帖

唐太宗构晋人书,自二王以下仅千轴。《兰亭》以玉匣葬昭陵,世无复见。其余皆在秘府,至武后时,为张易之兄弟所窃,后遂流落人间,在王涯、赵延赏家。涯败为军人所劫,剥去金玉轴而弃其书。余尝见于李都尉玮处,见晋人数帖,皆有小印“涯”字,意其为王氏物也。有谢尚、谢鲲、王衍等帖,皆奇。而夷甫独超然如群鹤耸翅,欲飞而末起也。

[注释]:

(1)、唐太宗:即李世民,唐代明君,善书法,尤喜王羲之真迹,遂竭天下之力,派人购募殆尽,独缺《兰亭》,又使侍臣萧翼由山阴辩才处赚得《兰亭序》真迹,宝爱之,崩前遗言,与之同葬昭陵,《兰亭序》真迹,自此不复得见。

(2)、构:搜求。

(3)、二王:即王羲之和王献之。

(4)、轴:古代装成卷轴形的书或字画。唐代李绰《尚书故实》谓“太宗酷好书法,有大王真迹三千六百纸,率以一丈二尺为一轴……。”

(5)、武后:即武则天,唐代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人。太宗时为才人,高宗时立为后,载初元年(公元660年)废睿宗,改国号为“周”,称则天大圣皇帝,世谓“武后”、“武则天”。工行、草、飞白书,传世书迹有《升仙太子碑》等,晋代大书法家张宗祥认为其书法在太宗李世民之上。

(6)、张易之:唐定州义丰(今河北安国)人,通晓音技,颀皙美姿,与弟昌宗俱得幸于武后,中宗复位后为张柬之所杀。

(7)、王涯:王祚孙,字广津,太原(今属陕西)人,历仕德宗以下六朝,曾任宰相、盐铁转运使等职。后谋诛宦官,事泄被杀。

(7)、谢尚:晋代书家,字仁祖,秣陵(今江苏南京)人。官至尚书仆射,赠散骑常侍、卫将军。据传其草书特峻,深得晋人行笔之意。书迹未见。

(8)、李玮:字公炤,妻为宋仁宗之女兖国公主,官驸马都尉、建武军节度使,才思敏妙,雅好吟咏,善作水墨竹、石,又善章草、飞白。

(9)、谢鲲:字幼兴,阳夏人,好老易,能歌善书,亦善鼓琴。官至豫章太守。

(10)、王衍:、晋代书家,字夷甫,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人,出身士族,曾任尚书令、太尉等要职,好老庄、喜清谈,名重当世,善行、草书。

[解说]:此跋叙述二王真迹流传经过,历历在目,对二王书法均有评价,于《王衍帖》评价尤高。

五十四、题萧子云书

萧子云尝答敕云:“臣昔不能赏拔,随时所贵,规模子敬,多历年所,年二十六著晋史,至二王列传,欲作论草隶,言不尽意,遂不能成,略指论飞白一事而已,十许年乃见敕旨论书一卷商略笔法,洞彻字体,始变子敬,全范元常,逮迩以来,自觉功进,又见齐史本传,今阁下法帖十卷中,有卫夫人与一僧书,班班取子云此文,其伪妄无疑也。又有王逸少帖者,其辞曰:“爽鸠习而扬武,伯赵鸣而戒晨,时可以出宿饯行,可以登高临远。”此乃张说送贾至文,又可笑也。

五十五、拟二王书

梁武帝使殷铁石临右军书,而此帖有与铁石共书语,恐非二王书,字亦不甚工,览者可细辩也。

五十六、题逸少帖

此卷有永足下还来一帖,其后有不具释智永白,而云逸少书,余观其语,云谨此代申,唐末以来,乃有此语,而书至不工,乃流俗伪造,永禅师书耳。

又:

逸少谓此郡难治,云吾何故舍逸而就劳,当是为怀祖所检察耳。

又:

兰亭乐毅东方先生三帖皆妙绝,虽摹写屡传,犹有昔人用笔意思,比之遗教经则有间矣。

五十七、题子敬书

子敬虽无过人事业,然谢安欲使书宫榜,竟不敢发口,其气节高逸,有足佳者,此一卷尤可爱。

[注释]:

(1)、谢安:、晋代书法家、政治家、军事家,字安石,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出身士族,年四十余方出仕,孝武帝时位至宰相,领导了著名的肥水之战。曾与王羲之雅集兰亭修祓禊之礼,作诗兴乐。

(2)、书宫榜:唐张怀《书断》云:“太康(《晋书》作太元,晋孝武帝年号)中新起太极殿,安欲使子敬题榜,以为万世宝,而难言之,乃说韦中将(韦诞)题凌云台事(魏明帝起凌云台,误先钉榜而末题。以笼盛诞,辘轳长绠引之,使就榜书之。榜去地二十五丈,诞甚危惧,乃掷其笔,比下焚之。乃诫子孙,绝此楷法,著之家令。”—羊欣《采古来能书人名》)子敬知其指,乃正色曰:“中将,魏之大臣,宁有此事?使其若此,知魏德之不长。安遂不之逼。”

[解说]:宋人承唐人余绪,崇大王而抑小王,故谓子敬“无过人事业”,但是仍然肯定小王的成绩,称其气节。

五十八、题卫夫人书

卫夫人书既不工,语意鄙俗,而云奉敕,敕字从力,馆字从舍,皆流俗所为耳。

五十九、题山公启事

此卷有山公启事,使人爱玩,尤不与他书比,然吾尝怪山公荐阮咸之清正寡欲,咸之所为,可谓不然者矣,意以谓心迹不相关,此最晋人之病也。

六十、题萧子云书

唐太宗评萧子云书云:“行行如迂春蚓,字字若绾秋蛇。”今观其遗迹,信虚得名耳。

[注释]

(1)、萧子云:南朝书家,字景乔,南兰陵人(今江苏常州西北)人。官至侍中,工书,梁武帝评价甚高。

(2)、春蚓、秋蛇:喻书法盘结缠绕,毫无骨力可言。

[解说]:中国书法最讲章法、最重骨力。“行行如迂春蚓”,则章法之杂乱可知;“字字若绾秋蛇”,则线条弥弱可知。可见,历史上有大名的书法家,其真正水平如何,还要看其遗迹。

六十一、跋庾征西帖

吴道子始见张僧繇画,曰:“浪得名耳”。已而坐卧其下,三日不能去。庾征西初不服逸少,有家鸡野鹜之论,后乃以为伯英再生。今不逮子敬远甚,正可比羊欣耳。

[注释]

(1)、庾征西:晋代书家庾冀,字稚恭,颖川鄢陵(今河南鄢陵西北)人,官至征西将军,故人称“庾征西”。善书,工草、隶。

(2)、吴道子:唐代画家,阳翟(今河南禹县)人。相传初从张旭、贺知章学书,后改学绘画,师法张僧繇,画风对后世影响极大。

(3)、张僧繇:南朝画家,吴(今江苏苏州)人。擅画人物及佛教画,亦善山水、花鸟。僧繇勤于作画,用笔多依书法,笔力壮阔,善以少少许驭多多许,着笔不多,而形神具备,有意到笔不到之妙。

(4)、浪得名:徒有虚名。

(5)、家鸡野鹜:庾冀少时与王羲之书法齐名,羲之后进,冀尤不平,以家鸡自喻其书,以野鹜比羲之书。

(6)、伯英再生:史载庾冀起初不服王羲之,常以野鹜喻羲之书,及见到羲之给其兄庾亮的字,才大为叹服,以为焕若神明、伯英再生。

(7)、羊欣:南朝书家,字敬元,泰山南城(今山东费县西南)人,官至中散大夫、义兴太守。亲受王献之传授书法,时人以为子敬之后可以独步,故谚曰:“买王得羊,不失所望”。

[解说]

东坡此跋,强调书画之美,不在形式的刺激,而在内涵的丰厚。佳作,是经得起历史考验的。

六十二、题法帖

宰相安和,殷生无恙,宰相当是简文帝,殷生即浩也耶?

又:

杜庭之书,为世所贵重,乃不编入何也?

六十三、题羊欣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