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成语礼坏乐崩的意思及解释

  • 关于成语礼坏乐崩的意思及解释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成语词典大全

“礼崩乐坏”是什么意思?

“礼崩乐坏”是指封建礼教的规章制度遭到极大的破坏。

1、拼音:lǐbēngyuèhuài

2、出处:清·章炳麟《与知简竹居书》:“中唐以来,礼崩乐坏,狂狡有作,自己制则,而事不稽古。”

3、近道义词:

(1)礼坏乐崩?[lǐhuàiyuèbēng]

释义:古代制礼,把它当作社会道德、行为的规范;内把制乐人微言轻教化的规范。形容社会纲纪紊乱,骚动不宁的时代。

出处:《汉书容·武帝纪》:“盖闻导民以礼,风之以乐。今礼坏乐崩,朕甚闵焉。”

中国如今是不是已经达到了礼坏乐崩的程度?

不能说荀子当时的社会逐渐变坏,而是逐渐变得无序动荡。有句话叫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当时周天子暗弱,诸侯连年征伐强大的诸侯天天想着吞并弱小的诸侯,弱小的诸侯天天想着如何保全自己。

这个时候礼教信义不再有用,而是崇尚实力的时代,这个时候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上边不讲仁义道德,下边同样鸡犬不宁。整个社会完全没有了应有的道德束缚,所以荀子逐渐认为人性本恶,需要教化才能变善。

并不是每个朝代都有这么一个时期,主要因为当时是中国较早的一次大动乱时期,那个时候旧有的思想完全没有了束缚力,人们开始寻找新的思想标准,这个时候也就是所谓的百家争鸣有孔孟的仁义治天下,也有法家的法治天下,还有墨家的兼爱非攻等等。所以那个时候动乱时间很长,因为不光是外在军事政治上的动荡还有人们内心思想上的动荡。

后来汉武帝确立了儒家的至尊地位,大一统思想根深蒂固。所以后来的乱世时间都不是很长,因为仁义忠孝的道德思想已经深深地扎根每个中华儿女的心中了。

至于现在确实有道德滑坡的现象,但还没有到当年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的地步,因为当时的动荡的时候周天子没有束缚力,而现在至少我们的政府还是有很强的约束能力的,现在的问题是快速的经济发展导致的价值观的失衡,说简单点就是思想道德领域的更新发展没有更上经济发展的速度,旧有的中国文化道德与现在高速发展所带来的物质文明产生了强烈的矛盾和分歧,很多人并不是不知道礼义廉耻而是面对爆炸式的物质膨胀失去了理智,这种现象别的国家我相信也有,只是中国大,人多,问题就相对比别的国家多,但是总有一天我们可以找到既能继承传统道德文化又能适应当今社会的具有约束力的道德规范的。

我觉得是每个人不同的观点和标准吧,什么叫人性恶,什么叫社会变坏,其实就zhidao是每个人心中的一个标准。社会总体是在进步的,但是不能避免会出现一些负面的东西,不能只看到坏回的而忽略的好的,还有自答己抱有一颗不变的纯真的心。文化嘛,我觉得这些都是深入骨髓的,肯定能传承。

礼崩乐坏是什么意思?

礼,指知“周礼”,即五经里面的《礼》;乐,指庙堂之乐;

原为孔夫子感叹西周森严等级的分邦建国制度遭受诸侯征战日渐道崩坏而引起的社会秩序混乱,现可释义为伦理道德文化的日渐散失导致人心不古,世风日下的现象。

礼坏乐崩

出自《汉书·武帝纪》:“盖闻导民以礼,风之以内乐。今礼坏乐崩,朕甚闵焉。”古代制礼,把它当作社会道德、行为的规容范;把制乐作为教化的规范。形容社会纲纪紊乱,骚动不宁的时代。

礼崩乐坏释义:

指封建礼教的百规章制度遭到极大的度破坏。

礼崩乐问坏

[拼音][lǐbēngyuèhuài]

[出处]清·章炳麟《与简竹居书》答:“中唐以来,礼崩乐坏,狂狡有作回,自己制则,而答事不稽古。”

礼崩乐坏是什么意思

表示指封建礼教的规章制度遭到极大的破坏。

【出处】:清·章炳麟《与简zhidao竹居书》:“中唐以来,礼崩乐坏,狂狡有作,自己制则,而事不稽古。”

《论语·阳货》“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回必崩。”

释义:指周代封建制度(“封邦建国”,非马列的封建意识形态)的规章制度遭到极大的破坏,寓意社会制度和文化秩序遭遇重大变局,亟需内圣外王之人改进。礼在中国古代是社会的答典章制度和道德规范。

希望对你有帮助。

礼坏乐崩是什么意思

出自《汉书·武帝纪》:“盖闻导民以礼,风之以乐。今礼坏乐崩,朕甚闵焉。”古代制礼,把它当作社会道德、行为的规范;把制乐作为教化的规范。形容社会纲纪紊乱,骚动不宁的时代。

春秋时候,诸侯称霸,"挟天子以令诸侯",孔子在《论语》中称之为"礼坏乐崩"。孔子的弟子宰予曾经说:如果君子三年不讲究礼仪,那礼仪就肯定会败坏了;如果君子三年不演奏音乐,那音乐也一定会被荒废掉。孔子自己也说:社会政治上了轨道的时候,天子就来制定礼乐制度,诸侯有不遵守这个制度的,天子就来发号施令进行征伐。社会政治混乱起来了,诸侯就自己制定礼乐制度,有征伐的事儿诸侯自己就决定了。可见春秋战国时候,人们把"礼乐"当作一种理想的政治状态。战国荀子有一篇《礼论》和一篇《乐论》,汉代司马迁《史记》里有专门的《礼书》、《乐书》,以后历代史书里大多都有一篇《礼乐志》。世界上称中国是"礼义之邦"。这话没错儿,但说得更准确点儿,应该说中国是"礼乐之邦"。因为,礼乐一直都被用象征中国古代文化。

由来

那么,什么是"礼乐"呢?我们看"礼"的繁体字"",左边是个"示",右边由两部分组成,上边的现在写成"曲",下边的是个"豆"字。在古代汉语里,凡有"示"字旁的字大都和祭祀神灵有关,如"神"、"社"、"祈"、"祝"等。"礼"字右边的"曲"是个象形字,按照考古学家的说法,它象征一个器皿里放着两串玉,下边的"豆"字就是放器皿的凳子。这样,我们就知道"礼"这个字原来是表示祭祀神灵的一种仪式,器皿里的那两串玉就是奉献给神灵的祭品。"乐"字原来也是象形字、象征的是一种乐器。古代举行祭祀神灵的仪式的时候,一般都要演奏乐器、表演舞蹈,并且伴有歌唱,那歌词就是"诗"了。所以,"乐"这个字原来不光是指音乐,还包括舞蹈、诗歌等,它可以说是古代艺术的总称。《诗经》有一部分诗叫"颂",这类诗都是当时国家举行祭祀祖先的仪式时演唱的。相传,黄帝以后,每个朝代都有它们特有的乐舞,黄帝的叫《云门》,尧帝的叫《咸池》,舜帝的叫《韶》,夏代的叫《大夏》,周代的叫《大武》。直到唐代,还有宫廷乐舞叫《秦王破阵乐》,据说是唐太宗李世民亲自编导的,表现他的文治武功。"乐"原来和"礼"一样也是祭祀神灵的仪式,并且总是和"礼"相互配合着进行的,古人谈到"礼"的时候总要提到"乐",遂形成"礼乐"这个词。我们知道,很多民族在它文化发展初期都经历了一个"巫术文化"或"宗教文化"的阶段,礼乐就是我们民族在这个阶段的产物。《左传》里有一段话说:"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大约在商周之际,周公"制礼作乐",对礼乐制度进行了改造,原来作为神灵祭祀仪式的"礼"逐渐变成了政治上的等级制度和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交往的仪式。

出自《汉书·武帝纪》:“盖闻导民以礼,风之以乐。今礼坏乐崩,朕甚闵焉。”古代制礼,把它当作社会道德、行为的规范;把制乐作为教化抄的规范。形容社会纲纪紊乱,骚动不宁的时代。

春秋时候,诸侯百称霸,"挟天子以令诸侯",孔子在《论语》中称之为"礼坏乐崩"。孔子的弟子宰予曾经说:如果君子三年不讲究礼仪,那礼仪就肯定会败坏了;如果君子三年不演奏音乐,那音乐也一定会被荒废掉。孔子自己也说:社会政治上了轨道的时候,天子就度来制定礼乐制度,诸侯有不遵守这个制度的,天子就来发号施令进行征伐。社会政治混乱起来了,诸侯就自己制定礼乐制度,有征伐的事儿诸侯自己就决定了。可见春秋战国时候,人们把"礼乐"当作一种理想的政治状态。战国荀子有一篇《礼论》和一篇《乐论》,汉代司马迁《史记》里问有专门的《礼书》、《乐书》,以后历代史书里大多都有一篇《礼乐志》。世界上称中国答是"礼义之邦"。这话没错儿,但说得更准确点儿,应该说中国是"礼乐之邦"。因为,礼乐一直都被用象征中国古代文化。

论述礼崩乐坏的根本原因,拜托拜托

周平王在位七十年之久,周幽王总共在位十一年,可以断定周平王即位之初年龄是很小的。本来他就是诸侯所立的,当时还有一个虢公也立了一个王子为王,後世称之为携王,一说是伯服,一说是王子余臣,总之当时周王朝有两个王,这种局面持续了二十一年,最後虢公所立的王被晋侯所灭。年龄幼小,加上为诸侯所立,还要依靠诸侯来稳固自己的地位,在这种情况之下,周平王对诸侯的依赖是很强的,他作为天子的权威是很弱的。《左传》中有一句话:“我周之东迁,晋郑焉依。”就很能说明当时周王室所面临的局面。

不过在春秋早期,最活跃的还是郑国。郑国是周宣王小儿子友的封国,一开始在陕西华县附近,友就是後来的郑桓公。在西周後期,郑桓公感受到了深刻的危机,就决定将自己的宗族寄放在东方的虢郐之间,也就是今天的郑州周围。後来在周幽王犬戎之乱中郑桓公友也被杀了。他的族人共同立了他的儿子为国君,就是郑武公。郑武公消灭了虢、郐、隗等几个小国,这个虢不是後来唇齿相依典故裏的那个虢国,使郑国成为当时一个很强大的国家。郑武公娶了一个姜姓的女子为夫人被称为文姜,先後生了两个儿子。在生大儿子的时候难产就取名为寤生,後来的小儿子叫段。文姜很喜欢自己的小儿子,於是就请求武公立小儿子为太子,武公没有同意。武公死後,寤生即位就是郑庄公。文姜就和小儿子段串通,想夺取郑国的政权,结果被郑庄公给击败了,段被迫出逃。郑庄公发誓不及黄泉再也不见文姜了。後来有一个叫颖叔考的人,郑庄公赐给他食物他没有吃完,要带回去一部分。郑庄公问他为什麼。他说他的母亲从没有吃过国君赏赐的食物,所以要带回一些给母亲吃。郑庄公感慨自己有母亲却不能孝顺。颖叔考说为什麼不能和好呢?郑庄公说自己有过誓言不及黄泉不相见。颖叔考说这好办,挖个地道见到黄泉然後相见不就行了吗?於是郑庄公就挖了个地道与母亲相见。通过这个故事就可以看出郑庄公是一个很有能力的人。对待自己的兄弟和母亲也不妥协。所以他也就成了击碎周天子仅存的一点门面的人。

从郑武公开始到郑庄公,他们父子一直在王朝担任卿士,把持著周王室的大权。这给郑国的发展带来很大的便利。郑庄公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懂得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人。史书上说:“以王命讨不庭”。郑庄公成了春秋初年事实上的霸主,所以也有人称春秋初年是郑庄小霸时期。但是,这时的周天子却不甘於任人摆布。周平王想用别人当卿士,这引起了郑庄公极大的不满。於是他就撂挑子不干了。不去周天子那裏上班了。这时的周天子又不敢得罪于郑国。为了表示对郑国的信任,双方互相派儿子到对方去当人质。史称周郑交质。

周平王死了以後派到郑国的人质回到周王室即位成为新的天子,就是周桓王。这个当过人质的人当了天子,他的权威就更可想而知了。当时齐国看到天子权威的衰落,也开始积极的扩张。周夷王的时候周天子听信了纪侯的谗言而烹杀了齐哀公。齐襄公就以报仇为名开始向纪国用兵。纪国抵挡不住就希望通过与周王室联姻的办法获得周王的保护。但是周天子已经成了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了。最後齐国还是消灭了纪国。

真正使周天子威信扫地的还是郑庄公。周桓王即位後很不满意郑庄公的专权。於是就罢免了郑庄公的卿士职务。而郑庄公大怒,就派人去收割了周人的庄稼。而且还不通过周天子就与鲁国进行土地的交换。当时为了诸侯朝见天子的方便,在周都附近有采邑。鲁国就在郑国旁边有一块许田。而诸侯也有义务与周天子一起到泰山去祭天,所以在泰山附近也有采邑以供临时居住。这时郑鲁两国就私下裏进行了交换。表示根本不把对周天子的义务当回事。

周桓王当然不满意他们的举动。所以郑庄公来朝见的时候也没给他好脸色。郑庄公乾脆就不去朝见周天子了。周天子就以郑庄公不朝见为理由率领了四个小国的军队去讨伐郑国。郑庄公不仅不服罪,而且公然对抗王师。双方打了一仗。结果周天子的军队不仅战败,而且周桓王本人也被对方在肩膀上射了一箭。但是在当时的情况下,郑庄公也不敢太过分。於是就派人到周天子的军队裏去慰问周王的伤势。周桓王认识到自己对诸侯已经是无能为力了,所以也就乘机下了台阶。从此後周天子彻底失去了往日的威望。

此後的周王室,蜷缩在洛阳附近的几百里内。成了一个小国。周天子也变得十分落魄。在《春秋》裏经常可以看到周天子向诸侯哭穷的记载,动辄求车、求金。甚至有时连丧葬费用都要向诸侯伸手讨要。春秋时还出现了晋国贵族侵占周王室的土地,周王无可奈何而向晋国国君讨要说法的情况。西周初年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局面彻底一去不复返了。不过周天子还一直作为名义上的天子存在著,直到秦昭王的後期被秦灭掉。周王作为最高统治者的意义表现在:首先表现在农耕民族盟主的象徵意义。这种意义主要表现在文化上。在农牧的冲突中扮演农耕民族的代言人。具有明显的文化上的象徵意义。到後世的意义越来越小,但对现实政治生活还产生著约束力。比如晋文公成为霸主之後向周天子请求享有周天子的丧葬规制遭到了周天子的拒绝晋文公也没有坚持,甚至到了战国时代攻打周王室也是个强国很忌讳的事情。周王的文化象徵仍然对人民有约束力。影响到後世,所有的统治者首先要确立自己的文化象徵地位,尤其是异族入主中原的时候,首先要从文化上得到天下人的认可。天子还担负对外抗争的代表和对内的调节作用,是华夏族的大家长。

但是郑国的霸权也没有持续多久就衰落了。郑庄公生前就已经感受到了楚国的威胁。而且郑庄公死後,他的两个儿子郑昭公和郑厉公争夺君位,使郑国长期内乱。而与此同时其他的诸侯国却已经兴盛起来,郑国处於中原的四战之地,经常成为其他诸侯侵伐的目标。所以,後来也有人说这是郑庄公不忠的报应。这是後话。

晋国本是周成王的弟弟唐叔的封国。一开始被封到唐,後来又迁到晋。晋国在周王室东迁的过程中起了很大的作用。周平王非常感激,就给当时晋国的国君晋文侯写了一封嘉奖令,保留在今天的《尚书》之中,就是《文侯之命》。不过也有人认为是周襄王褒奖晋文公的。晋国在春秋初年的重要事件就是曲沃灭晋。晋文侯的父亲把晋文侯的弟弟仇封到了曲沃这个地方。在晋文侯死後,仇就开始对晋发动进攻,企图夺取晋国国君的地位。後来经过了他的儿子庄伯和孙子武公,三代人的努力,终於消灭了晋公室,夺取了晋国的政权。晋武公通过向周王行贿而获得了承认。这样晋国的宗法制度遭到了彻底的破坏。晋武公死後,他的儿子晋献公即位。这也是一个非常有能力的人。他为了避免曲沃代晋的局面的重演,乾脆彻底消灭了晋国内的公族,把他们都赶到国外。从此後,在晋国执政的都是异姓的大夫。晋献公的时候,晋国还积极向外扩张。虢国和虞国成了他的重要目标。於是就有了大家非常熟悉的唇齿相依的典故。我们来看《史记》对这一段历史的记载:“献公曰:‘始吾先君庄伯、武公之诛晋乱,而虢常助晋伐我,又匿晋亡公子,果为乱弗诛,後遗子孙忧。’乃使荀息以屈产之乘假道於虞,虞假道,遂伐虢,取其下阳以归。……晋复假道於虞以伐虢。虞之大夫宫之竒谏虞君曰:‘晋不可假道也,是且灭虞。’虞君曰:‘晋,我同姓,不宜伐我。’宫之竒曰:‘太伯、虞仲,太王之子也。太伯亡去,是以不嗣。虢仲、虢叔,王季之子也。为文王卿士,其记勲在王室,藏於盟府。将虢是灭,何爱于虞。且虞之亲,能亲於桓庄之族乎?桓庄之族何罪尽灭之?虞之与虢,脣之与齿,脣亡则齿寒。’虞公不听,遂许晋。宫之竒以其族去虞。其冬,晋灭虢,虢公丑奔周。还袭灭虞,虏虞公。”晋国还灭了霍、魏等小国。当时晋国的实力已经很强大了。不过由於献公在继承人的问题上犯了错误使晋国霸业的到来迟到了多年。这是後话,我们下节课再讲。

春秋初年楚国也逐渐强大起来。楚国与周人本不是同族。在周人灭商的过程中楚人的先祖鬻熊立了功而被封为诸侯,不过只是子爵。楚国最初的封地可能在今天南阳和湖北交界的地方。後来楚人不断向南发展,逐渐占据了今天湖北的大部。西周的时候就已经很强大了,周昭王在讨伐荆楚的过程中还丢掉了性命。进入春秋以後,熊通即位,在他即位後的三十五年“楚伐随,随曰:‘我无罪。’楚曰:‘我蛮夷也,今诸侯皆为叛,相侵,或相杀。我有敝甲,欲以观中国之政。请王室尊吾号。’随人为之周,请尊楚。王室不聼。还报。三十七年,楚熊通怒曰:‘吾先鬻熊,文王之师也。早终。成王举我先公,乃以子男田,令居楚。蛮夷皆率服,而王不加位。我自尊耳。’乃自立为武王。”公然称王,不再遵从周王室的号令。从此後开始了积极的扩张,逐渐消灭了周天子分封在汉水流域的小国,并开始了北上的举动。

春秋早期的鲁国还有一定的实力。由於周公的关系,鲁国保留的周礼是比较多的。但是,春秋初期鲁国由於君位的继承也出现了内乱。鲁惠公死後他的太子还很小,於是他的大儿子就暂时摄政,就是鲁隐公。鲁隐公本来打算把君位还还给弟弟。但是在鲁隐公十一年的时候,公子翬却撺掇太子杀了鲁隐公。太子就是後来的鲁桓公。鲁桓公娶了齐襄公的妹妹,也叫文姜。文姜在没出嫁以前就与哥哥私通。後来鲁桓公十八年的时候他们夫妇一同回到齐国探亲。鲁桓公发现他们兄妹的奸情,训斥了文姜。文姜向齐襄公说了之後,齐襄公乾脆派公子彭生杀了鲁桓公,後来又杀了公子彭生来糊弄鲁国。鲁国也不敢深究。

春秋前期还值得一提的是秦国。秦国从周共王的时候非子立国,但只是一附庸。就是非常小的小国,还算不上一个诸侯。到了平王东迁的时候。秦襄公护送有功,於是周平王就把已经残破的宗周赏赐给了他,并正式封他为诸侯,爵位是伯。这当然是一个空头支票。但是经过了秦国几代人的努力,秦国完全取得了宗周之地。这为秦国後来的发展奠定的基础。

从此後,诸侯失去了周天子的约束,开始了互相激烈的征伐。大国吃掉小国。大国之间也开始了激烈的斗争。但一时间谁也不能彻底消灭别人。於是新权威的出现也就成了历史的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