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成语女中尧舜的意思及解释

  • 形容成语女中尧舜的意思及解释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成语词典大全

隆裕太后是爱新觉罗家族的罪人,为何却被称为“女中尧舜”?

隆裕太后被爱新觉罗家族视为罪人一般,但却被北伐军团叫做女中尧舜,其实太后如此弱女子,能够获得这么大的称号,其实是因为她站出来,读了那封清帝退位的诏书。打开了又一个新纪元。

其实隆裕太后之所以成为爱新觉罗家族的罪人,其实也是被迫的,但同时也是自愿的。在北洋集团的逼迫下,可以说隆裕太后自己是没有选择权的。当时的清朝可以说连苟延残喘也算不上,最多也只能算上一个蝼蚁之存。而在这样的一个情况下,辛亥革命的发动,又一次抨击了清政府的存在,清政府不得不下台了。即使所有人都知道这一点,但没有人去做,而充当这一证人的,却是隆裕太后,所以才说他是爱新觉罗家的罪人。

但对于北洋政府来说,隆裕太后无非是帮助了她们的一个大忙。北洋政府想要体面,要走程序,即使清政府已经名存实亡,但他们任然需要清政府的一人来进行宣布,而这个人只能是清政府集团的人。但谁也不愿意去充当这个罪人。因此隆裕太后的此举解救了清政府的好多人,也就成全了北洋政府,所以北洋政府自然也就对她更恭敬。

电影《辛亥革命》里,这个退位桥段演绎得格外精彩,在内心百般纠结过后,她望着大殿上依旧慵懒昏聩的大臣们,眼中的怒火喷薄欲出,大喊一声:“退位!”这也许是这个惨痛女人的命运了吧。

隆裕太后:爱新觉罗家族的罪人,却被北洋政府称为“女中尧舜”

2019-06-2722:40

作者:翟晓洁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一)弱质女流,只因一事被载入史册

1913年3月19日,位于北京紫禁城南北主轴线的太和殿,一改平日的金碧堂皇,所有富丽夺目的陈设和端秀耀眼的布置都被手札的素白纸花层层覆盖,殿堂显得沉闷压抑、凄楚惨淡,充斥着死亡的意味。

这是北洋政府精心设置的灵堂,这里正在举办一场空前盛大的追悼会。

灵堂上,一幅巨大的油画像用白纸花包围摆放在正中间,颇有几分欧式追悼会的感觉。两侧挽联、祭文密布,一条“女中尧舜”的白色横幅悬挂在灵堂上方,身着清室丧服和现代军服的仪仗队密不透风地竖立在左右,在场的每个人无不流露出悲戚哀痛的神情,和油画人物浅笑静淡的样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画像中的女子徽号“隆裕”,史称隆裕皇太后。

在象征皇权的太和殿搭建灵棚,这是清代太后葬礼的最高规格。北洋政府还为她设立铜像,驻京各国公使对隆裕的薨逝亦表惋惜,哀悼会期间,各使馆均下半旗致哀。

那么,北洋政府乃至整个国际社会为何会对一位前朝太后如此重视?这位隆裕太后何德何能享此殊荣?这可是她的姑母慈禧都未曾享受过的殊荣!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要回答这个问题,时间得追溯到一年前。一年前,隆裕做了一件大事,一件影响民族前途和历史发展走向的大事。

1912年2月12日,紫禁城养心殿,站立着的内阁学士正在伏案疾疾落笔,端坐在大殿正前方的隆裕正在暗自流泪叹息。众官员们挺着僵直的腰杆,一双双通红的眼睛凝视着即将到来的结局。

只过了一盏茶的工夫,诏书便起草好了,由担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的袁世凯呈上来。他从容地展开诏书,用略带河南口音的官话一字一顿地大声念着:“前因军民起事,各省回应,九夏沸腾,生灵涂炭,特命袁世凯遗员与军民代表讨论大局,议开国会,公决政体,今全国人民心里多倾向共和……”

才念了几十个字,隆裕太后就听不下去了,她轻轻地摇头叹息,只是挥了挥手,诏书便交给了军机大臣世续、军谘大臣徐世昌盖用御宝。

刚才还强忍啜泣的群臣们终于忍不住了,哭声由嘤嘤嗡鸣变成了嚎啕雷霆。功名半纸,荣华半生,江山依旧如画,年华不断叠加。他们谁都没想到,自己竟以这样的仓促,被卷入世事更迭,又以这样的狼狈,永远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沧桑转瞬谁能识,富贵浮云安可知。山河依旧,不过是换了主人。

那份让隆裕和大臣不忍卒读的诏书,史称《清帝退位诏书》。1912年便成了中华民国元年。

电影《辛亥革命》里,这个退位桥段演绎得格外精彩,陈冲扮演的隆裕太后在诏书颁布之前,神色愤懑嘴角带着几丝嘲弄的苦笑,咬牙说道:“列祖列宗在上,如今列强欺压,民党猖獗,王公大臣们招权纳贿,痛民误国,子孙无能,愧对祖宗,倒是孙文给我们留了些体面,没有屠城,没有断头台。”最后,她望着大殿上依旧慵懒昏聩的大臣们,眼中的怒火喷薄欲出,大喊一声:“退位!”

自此,从公元前221年嬴政称皇帝始到1912年溥仪退位,统治中国2132年的帝制宣告终结。

天下兴亡无定数,自有大手主沉浮。风云变幻波谲莫测的朝代,总是以一群威武勃发、志得意满的雄主起头,划下最后一个句点的,居然是一位毫无政治野心的弱质女流。历史总是充满了无奈和讽刺。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二)超龄选秀,政治婚姻注定一生不幸

光绪十四年(1888)十月初五,慈禧颁布了两道懿旨:

“兹选得副都统桂祥之女叶赫那拉氏,端庄贤淑,着立为皇后,特谕。”

“原任侍郎长叙之十五岁女他他拉氏,着封为瑾嫔;原任侍郎之十三岁女他他拉氏,着封为珍嫔。”

两道懿旨透露了两个重要的信息:第一,皇后(隆裕)是慈禧的内侄女;第二,她的年龄被刻意地回避掉了。出生于1868年2月的隆裕至光绪十四年选秀时,已经22岁。按照清朝选秀惯例,秀女的年龄应在13至17岁,隆裕显然已经超龄,若没有慈禧的精心安排和巧妙策划,她本是连参选资格都没有的。何况她比光绪帝年长3岁,帝后年龄相差如此之大,这在大清历史上实属罕见。

隆裕性情温柔娴静,但她的相貌气质又着实不堪入目,美国传教士赫德兰在《权谋档案:一个美国人眼中的晚清宫廷》一书中细致描绘了她的样貌:“皇后一点都不漂亮,她稍微有些驼背,极端地瘦,长脸,脸色发黄,牙齿很多都烂了。”赫德兰1888年来华传教,与晚清内宫、朝廷大员等上层社会多有接触,他提供的资料可信度很高。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然而秉性柔和、容貌欠妥,这些却正是慈禧所看重的。想当年慈禧尊重儿子同治帝的意愿,选了阿鲁特氏为皇后,结果婆媳不和,是非不断。这一次,她吸取了教训,定要选个自己人为后,至于皇帝喜不喜欢根本不重要。再说,归政光绪是迟早的事,一向嗜权如命的慈禧断不肯轻易放下手中的皇权,为了能够暗中监察皇帝,考量再三,她觉得让侄女做皇后最为妥当。隆裕不美,才不至于在后宫抢了她的风头,她秉性柔顺,才更加便于操控。

由于后宫大小事务皆由慈禧做主,中宫之位形同虚设,隆裕每天的工作就是做慈禧的贴身小跟班。慈禧巡湖,她乘船紧随其后;慈禧遛弯,她亦步亦趋细心伺候;慈禧吃饭,她只能站在一旁,等慈禧吃完赶紧扒拉几口填饱肚子。尽管入宫以来她都谨言慎行、勤勤恳恳,慈禧却嫌她愚笨木讷,虽然也时常回护,但打心眼里并不喜欢她。

隆裕仅有的一点实权,便是掌管后宫的账目。可这是个费力不讨好的差事,明明每月都有亏空,却只能报盈。要筹备慈禧和光绪的三节两寿之贡,又要应付王妃、命妇会亲之礼,实在无法周转时,只得将衣服、首饰送去典当押款。身为皇后,日子过得捉襟见肘不说,还要时刻提防太后查账。她每日活得战战兢兢,只要未得慈禧加罪就觉知足了。

做皇后的20年里,她仿佛走在空悬于峭壁间的栈道上,始终提着一口气,脚下深不见底,跌下去就万劫不复。

信修明在《老太监的回忆》一书中,谈及隆裕生活的悲苦时流露出深深的同情:“(皇后)在宫廷里名有六宫之权,其实受制于太后和皇帝,下不能管制二妃,尤不敢多言,就是对太监也不敢骄傲自尊,每日必至两宫,早晚请安,请安完毕,只有闭宫自守,心中惴惴,惟忧郁而已。”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三)冲突频发,皇帝对她冷漠到极致

如果说后宫生活总令人不安,那她最大的不幸还是来自光绪。慈禧那边,只要她小心翼翼侍奉着,总能够安然度日的。光绪,这个决定她幸福和前景的关键人物,从始至终都不曾给过她任何希望。

光绪和隆裕是表姐弟的关系。对这位其貌不扬的表姐,光绪帝一向态度冷漠,除了每天礼节性的问安之外,从不和她多说一句话。跟她同时入宫的珍妃,因为活泼俏丽、伶俐飒爽,又博通经史、能书善画,得到了光绪的专宠。在这样的境况下,和善温婉的隆裕一反常态,醋意满腹,她听从娘家人的指使,依仗慈禧的庇护,对光绪硬顶硬撞,又对珍妃诸多打压,光绪虽然习惯在慈禧面前唯唯诺诺,但对隆裕却敢于迎面冲撞,两人平日里总是矛盾不断。

1892年盛夏时节,光绪和隆裕因为一件小事起了冲突,两人不依不饶地争执,事后隆裕跑去找慈禧告状,慈禧得知后恨恨地说:“皇帝为我所养,辱骂亲侄就是对我不敬,实在难以忍受。”第二日,趁着光绪来请安的机会,慈禧故意不理搭,让他在炙热的骄阳下长跪不起。光绪受了气,自然更要怪罪隆裕,帝后的关系不休不止地走向了恶性循环。

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珍妃先是被打入冷宫,后又被沉入井中,光绪在中南海瀛台囚禁余生,从此相爱的人阴阳永隔。珍妃死后,光绪珍藏着她在冷宫里用过的一顶蚊帐,这个敝帚般的旧物便成为他存活在人世间唯一的念想。那段时间,隆裕奉慈禧之命侍奉光绪左右。然而,光绪对珍妃有多宠爱,对她便有多厌弃。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一日,隆裕照常来请安,进见完毕,光绪吩咐她“请跪安吧”,连说两次,隆裕装作没听见的,仍旧杵在他的面前,大概是衔命而来有恃无恐吧,光绪终于忍无可忍,他用手使劲一抻皇后的发髻,只听到“当”一声清脆的撞击声,隆裕头上的玉簪子摔在地上,断成两截。

玉簪是乾隆皇帝时的遗物,价值连城,这也是慈禧特别赐给隆裕。断掉的簪子,似乎也预示着这对帝后的结局。这一天距离光绪的人生终点只有短短的15天,他终是连最后和解的机会都不给她了。

从大婚之日起,慈禧就张罗起了一张恨网,将她和光绪兜罗了进去,从一开始他们就注定要沧海横绝,各成彼岸。光绪恨她,同情光绪珍妃的人也恨她,可没人注意到她如雨天般辽远的悲伤。

光绪三十四年(1908),光绪帝在瀛台涵元殿宾天,20个小时后,慈禧病逝于紫禁城西苑的仪鸾殿。载沣之子溥仪即位,隆裕被尊为皇太后,成为溥仪名誉上的母亲。此时的隆裕该卸下人生的负累,迎来生命里最好的时光了吧,她看似毫发无伤地避过了现实的险滩,不用再看谁的脸色,不需再为缥缈无望的爱情纠结痛苦,甚至连她的情敌都早已灰飞烟灭。

等待深如海,从此她无需再等待,不等待召唤,不等待未来。没有希望,就没有失望。

清王朝最后的三年里,隆裕虽也像自己的姑母那样垂帘听政,可朝堂之上是摄政王载沣的天下,她不过是个摆设。载沣思想保守、固执僵化,他设立皇族内阁,排挤汉人官员,加速了人心涣散和大清灭亡。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各省相继宣布独立。第二年,孙中山在南京宣布中华民国成立,就在这个关键时刻,摄政王载沣宣布下野,一直被当做摆设的隆裕被推到了风口浪尖。

1912年2月12日,隆裕带着小皇帝溥仪颁发《清帝退位诏书》,成为大清帝制的终极责任人。9月11日,应袁世凯之邀北上的孙中山,在满清皇族举办的欢迎会上对隆裕称道:“以尧舜禅让之心,赞周召共和之美,值中国帝运之末,开东亚民主之基。”《大公报》也给予她极高的评价:“既非依附于帝王,亦未尝有垂帘之政绩,而独以让德高怀,召亿兆人之讴恩,曾不以国体之变迁,而稍驰其爱敬者,伊古以来,实惟前清隆裕太后。”甚至当时很多媒体盛誉她为“最先醒来的人”。

隆裕做了历史的功臣,却成了爱新觉罗家族的罪人。颁发诏书的那天,她在众臣的议论声里悄然退朝,时间在她转身的瞬间老去,大家再抬眼望去,只看到一位老人凄怆寂寥的背影。

她没有孙中山和媒体评论的那么伟大,面对乱局,她首先考虑的是自己与溥仪的性命,其次是清室优待条件,最后才是万民忧乐和天下太平。她无反抗的勇气,更无反抗的资本,终结帝制是她最佳的选择,也是唯一的选择。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四)大清落幕,她的生命也就终结了

怏怏大清落幕了,隆裕做陪葬,陪着昔日的帝国一起淹没在历史的尘埃里。

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天上星河转,人间帘幕垂。

紫禁城这个她曾经独守孤贞的小国,变得更加隔绝冷清。从前年年在此待岁寒,岁寒心亦寒,而今残梦已醒,幸福、权力、荣华全都烟消云散,连最后一点期盼都化为乌有。

戴着赎罪的心情,她干脆搬进颐和园,从此不问世事。1913年初,在颐和园建福宫花园里,隆裕与身边的5名太监合影,那是她人生中最后一张照片。照片上的她身着瓦黑色薄棉旗袍,外罩同色马甲坎肩,脚踩花盆底鞋,不施粉黛,不戴珠翠,神色憯懔,清矍疏漫,朴拙如一农家老妇。照片底色稍稍泛黄,她的眉宇间全是洞穿人性的散淡之情。

那些曾经闪现在她生命里的珠光宝气:额娘留下的金镶珠翠扁方,姑母赏赐的累丝镶宝蝙蝠簪,以前从不离手的镂空兰花纹指套、玳瑁手镯和二龙抢珠戒指,还有残存不多的好胜心、得失心都被她锁进了压底的红木箱子里,做了历史的遗物。

1913年2月22日,46岁的隆裕因长期忧闷,以致积郁成疾,病逝于长春宫。临终前,她对身边的内务府大臣世续说:“孤儿寡母,千古伤心,睹宫宇之荒凉,不知魂归何所。”又对溥仪交代:“汝生帝王家,一事未喻,而国亡,而母死,茫然不知,吾别汝之期至矣,沟续道涂,听汝自为而已。”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北洋政府对隆裕逝世十分重视,袁世凯下令全国下半旗致哀3日,文武官员穿孝27天。参议院除下半旗外,还于2月26日休会一天。2月28日祭祀之期,袁世凯臂戴黑纱,举哀致祭,并出赙金3万元。

生前她做惯了傀儡,连死后都免不了做个提线木偶,以配合北洋政府的政治作秀。她扮演过世间女子全都艳羡的角色,他人求而不得的皇后身份,在她却是未求而得。生命原是靠演技,这些年来她站在戏台上,不过是蒙着两眼担演着惊世传奇,然而台下的观众只看到了她的雍容贵气,她平静下的绝望,谁人又曾细细体味。

她46年的生命里,从不知爱情为何物,不知快乐为何物,更不知自由为何物。她戴着金玉枷锁,无心挣扎,更无力挣扎,只能静待沉沦。她的生命就像是一根空旷的导管,任时间匆匆流淌,纷乱散去,剩下的只是一副模糊的面孔,和一条不能回头的路。

人生碌碌,竞短论长。却不道荣枯有数,得失难量。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作者简介】翟晓洁,湖北荆州人,武汉大学新闻系硕士研究生。曾在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负责采编工作,已发表新闻、散文、诗歌、小说等一百多万字。

历史上对“辛亥革命”的评价非常高,但却往往忽略了隆裕太后决定和平让位所做出的巨大贡献。在《清百帝逊位诏书》中,有一句话非常重要,那就是:“总期人民安堵,海宇乂安,仍合满、汉、蒙、回、藏五族完全领土为一大中华民国。”这句话的度意思就是将清朝所辖的全部领土和人民,都交付于中华民国。在中国历史上,每个王朝终结之时,国专家都会出现一段长短不一的四分五裂时期,唯独清朝结束时,中国版图基本保持了原样。隆裕太后在这里面起到的作用功不可没。属

孙中山:孝定景皇后让出政权,以免生民糜烂,实为女中尧舜,民国当然有优待条件之酬报,永远履行,与民国相终始。

欢迎追问!

为何说仁宗的张皇后是杰出的女中尧舜?

仁宗张皇后  仁宗张皇后为人贤慧贞静、有谋有守,堪称女中豪杰,历经洪武、永乐、洪熙、宣德、正统五朝,有多次临朝听政的机会,却谨守妇道,安于内宫。而且对自己的娘家人严格管束,不使他们随便干预朝政,是一位备受称道的贤后。  张皇后,洪武二十八年被封为燕世子妃,她的公公就是燕王朱棣。张家只是小康之家,父亲是张麒。张麒是在张氏做了皇后之后,父以女贵,才被封了彭城伯。张皇后有两个哥哥,也都在燕王帐下效力。  当时还只是燕世子的朱高炽,十分不讨燕王朱棣的喜爱。燕王起兵造反之后,亲自带兵四处征战。朱高炽因为身体肥胖,脚又有点跛,骑不得马,因此被留守北平。朱高炽由于留守后方,在整个靖难之役中不在朱棣身边,他的两个兄弟汉王、赵王时时在朱棣面前进谗言,想取而代之。朱棣做了皇帝之后,因为汉王功大,朱棣手下的几位大将也拥立汉王做皇太子,朱棣自己也常常摇摆不定。一日,朱棣夫妇在内苑举行宴会,张氏亲自下厨服侍。朱棣很高兴,对皇后说:“新妇贤,他日吾家事多赖也。”因为张氏的能干,很得公公的喜爱,这对于仁宗朱高炽储位的稳固有很大的帮助。  仁宗朱高炽顺利登基后,张氏也随之被册封为皇后,可惜没过多久,仁宗便过世了,她的儿子宣宗即位,张氏被尊为皇太后。宣宗即位之后,十分孝顺母亲,每天早晚都要到母后的寝宫问安,四方朝贡的物品也都首先进献给母亲。每当遇到重大的军政要事,总不忘向母亲禀报,而张太后也只是提出自己的意见,并不干预朝政。宣宗和他父亲统治时期,国泰民安,一派盛世景象,被史家称为“仁宣之治”。为了给常居深宫的母亲解闷,宣德三年(1428年),宣宗和张太后,还有他的嫔妃们畅游西苑。宣宗亲自搀扶着母亲走上万寿山,捧上美酒敬祝母亲万寿无疆。第二年,宣宗还陪同母亲去拜谒明祖父成祖朱棣和父亲仁宗朱高炽的陵寝。一路上,百姓拜伏地上,高呼万岁。张太后意味深长地告诫宣宗:“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百姓们这样拥戴皇帝,是因为皇帝能让他们安居乐业,皇帝一定要时常把百姓的困苦放在心上。”有农家献上酒食,张太后亲切慰劳,询问生计,还把酒食拿给皇帝品尝,让宣宗知道民间的风土人情。“仁宣之治”的形成,里面有张太后的很多功劳。  当然母子也有关系不协调的时候。宣宗不喜欢皇后胡氏,而喜欢更加貌美的孙贵妃,为了显示恩宠,特地在“贵妃”名号之前加个“皇”字,册封孙氏为皇贵妃。再加上胡皇后一直没有子嗣,宣宗就一直想废掉胡氏,而立孙氏为皇后。宣宗召集大臣商议自己想改立皇后的事,但大臣们都说:“胡皇后没有什么过错,不能随便废立。”看到宣宗听了不欢喜,又马上献计说:“不如好好开导胡皇后,让她自己上表辞去中宫之位。”胡氏便这样被逼着自己请辞,但因为张太后一向喜欢胡氏的贤慧,坚决不同意,宣宗对此便没了办法。传说宣宗对换后这件事殚精竭虑,胡皇后和孙贵妃都没有儿子,宣宗便用一个宫人之子冒充为孙贵妃所生,并且册立他为太子,就是后来的英宗。孙贵妃母以子贵,在宣宗向张太后保证以后仍然会厚待胡氏的情况下,张太后勉强同意改立孙氏为皇后。  胡皇后被废后,号静慈仙师,退居长安宫。张太后对无故被废的胡氏十分同情,时常加以照拂,经常将她召到自己宫中,和自己一同居住。家宴时,还命胡氏坐在孙皇后的上座,孙皇后经常因此怏怏不乐,但孙皇后也不敢对胡氏怎么样。对于胡氏无过被废,虽然有张太后的极力阻拦,但终于还是无法挽救。后来的史家对宣宗无故废后这件事提出了很多的批评。  宣德十年,宣宗驾崩。张太后白发人送黑发人,沉浸在丧子的巨大悲痛当中,整天精神恍惚,滴水不进。而这时应继位的英宗才九岁,宫中谣言四起,一说:“年幼的英宗会继位,但张太后会临朝听政。”一说:“英宗太年幼了,张太后将召外地的藩王来人继大统。”鞘臣不知是真是假,人心思乱,有的大臣已经在考虑怎么去拥童新皇帝,好立下定策奇功。张太后眼见局势日益混乱,人心沔动,只好强抑悲痛,出面宣召诸位大臣来到乾清官,把年幼的引子放在皇帝的宝座上,对群臣说:“这就是你们以后的新天子.你们以后要好好辅佐。”众大臣高呼万岁。这样英宗才顺利且位,而张氏也成了太皇太后。  因为英宗年幼,不能理政,大臣们一再上书,请太皇太后垂帘听政。张太后说:“先帝选了这么多的肱股大臣,就是为了让众位卿家来辅佐朝政。现在皇帝年幼,你们更应该用心辅佐.不要懈怠。我一个妇道人家,怎么能垂帘听政呢?不要因此而坏了祖宗的家法。”张太后始终不愿意听政,而是一意重用“三杨”等这班老臣,只有遇上重大难决的事,张太后才出面指示。三杨,即杨士奇、杨荣、杨溥,是当时的内阁大臣,相当于宰相。他们历经永乐、洪熙、宣德三朝,有着丰富的治国经验。太皇太后对他们非常倚重,言听必从。  而对于自己的娘家人,张太后要求严格。张家此时已今非昔比。她的一个哥哥如今掌管着五军右哨军马,手握重兵;另一个哥哥曾经掌管过五军都督府(五军都督府是明朝军队的最高指挥机构)。年幼的英宗登基后,她把她的兄弟叫到面前来,叫他们以后做人一定要自敛,不能干预朝政。当时杨士奇上书请求重用张太后那个已经赋闲的哥哥,张太后总是不许。有了张太后的全力维持,在英宗的早期,明朝仍然延续着仁宣时期的繁荣昌盛。  当时英宗十分宠信王振,王振也知道三杨是前朝重臣,威望卓著,又有张太后撑腰,自己无法动摇三杨辅政的地位,因此表面上对张太后和三杨毕恭毕敬,时常装出一副忠心耿耿、忧国忧民的样子。一次,英宗与小内侍在击球玩耍,王振看到三杨也在旁边,便装出十分痛心疾首的样子,对皇帝说:“陛下是万民之主,现在却耽于逸乐、玩物丧志,这使江山社稷怎么办?”三杨看了,对王振大加赞赏。其实王振表面上对三杨事事顺从、百般讨好,  暗地里却时常劝导英宗对待臣下要用重典,不能过分倚重这帮老臣,还劝皇帝不用开“经筵”。“经筵”是翰林院专门为皇帝开设的,用来教皇帝读书写字和治国之道的课程。三杨被王振蒙蔽,而同样深处内宫的张太后却对王振逐渐干预朝政早已有耳闻。一天,她召见皇帝和诸位大臣,英宗侍立在左边,而英国公张辅、大学士杨士奇、杨荣、杨溥以及尚书胡焕五位大臣侍立在右边。还命令身旁的宫女装上戎装,守卫在一旁。接着,又叫人去传唤王振,喝令王振跪在地上。太皇太后指着诸位大臣,对英宗说:“这五位老臣,是几朝元老,是先皇特地挑选出来辅佐你的,国家大事你要事事咨询他们,要听从他们的谏告,不能一意孤行。”又声色俱厉地对跪在地上的王振说:“太祖时就定下家法,宦官不能干预朝政,违反者定斩不饶。你这畜生竟然敢乱祖宗的家法,我绝对不能饶你。”说完,侍立一边的宫女,刀剑齐下,就要把王振斩于阶下。王振已经吓得面无土色,整个人瘫倒在地上。英宗一见自己最亲信的太监就要被祖母斩杀,也吓得要命,跪在地上恸哭。而五位大臣平时被王振蒙蔽,还没发现王振的狼子野心,也一齐跪下为王振求情。太皇太后一见如此,怒气稍息,说:“皇帝还年幼,不懂得宦官祸国殃民的道理。这一次看在诸位老臣的面上,就暂且放过他吧。”但张太后对王振还是不放心,每隔几天便派人去内阁察看,看王振有没有擅权乱政。故张太后在世时,王振始终规规矩矩,不敢猖狂。  正统七年张太后病重,不久过世。病危时,还召见杨士奇、杨溥,询问国家现在还有什么大事要办,她知道英宗不懂事,想趁自己还在的时候,把该办的事先办了。杨士奇接连上书指出国家急需办而还未办的事情。可惜,杨士奇第三封奏疏还没上,张太后便病逝了。由于失去张太后的钳制,几位重臣又死的死,辞职的辞职,王振肆无忌惮,开始擅权,朝臣中附和自己的便大加提拔,反对自己的一律排挤,搞得整个朝廷乌烟瘴气,他还把明太祖挂在宫内的那块“宦官不得干政”的铁牌给摘了下来。正统十四年,他怂恿皇帝亲征瓦刺,由于准备仓促,而王振又越俎代庖,干预军队的指挥,导致明军最终在土木堡全军覆没,英宗被俘,这就是著名的“土木之变”。土木之变是明朝由盛转衰的重要转折点。

诚孝张皇后历经了六朝的太皇太后,辅政三代,为什么被后人称为“女中尧舜”?

诚孝张皇后为人善良贤德、有胆识、有谋略、可为女中政客,经历过五朝,有多次垂帘听政实现雄心的机会,却牢记宫规、安于本分置于内宫。她让娘家人不得利用朝中关系和自己所在后宫的权势为所欲为,亲政干政,是一位历史中的贤后。她除了尽力周旋,极力引荐朱高炽成为下一个皇帝,还辅助他的幼子成为寄朱高炽后的皇位继承人,在一个人可以一手遮天时安安稳稳的把家业铺好,为孙子佐政。

朱高炽虽然生性仁厚端重,举止言行沉静稳重,但体型肥胖影响到他的骑射,使得他太子之位差点被废。朱棣是一个在马上得天下的皇帝,自然不喜爱朱高炽肥胖虚弱不善骑射,因而想把不得宠的朱高炽的太子之位转封朱高煦。最终朱高炽仍然当上了皇帝,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在于诚孝张皇后向皇上进谏、推崇。朱高炽在位之时,可以用贤明二字概括,他兢兢业业,倾心为政,得到了许多大臣和百姓的赞赏。

当上皇帝才十个月的朱高炽不幸去世了,这和他长期以来宵衣旰食分不开,同年朱棣也去世了。一下子自己的依靠全没了,只剩下张氏和他的孩子与虎视眈眈皇位的群臣作斗争。忠心耿耿的张氏起初不愿意干涉朝政,可是当今局势混乱,自己不愿意干政祖宗的大政江山就断送在了自己手上,于是她牢记祖先、牢记宫规,尽力辅佐皇帝。为了解决这场危机,她信任先帝留下的贤臣,对他们提拔重用,在政务和生活上不分大小事务都要经过自己之手,因为有着贤臣的拥护,她得以平息了这场暴乱。

张氏是一个聪明的女人,她不想成为第二个武则天,有自知之明,更有尽心为祖宗朝政事业做贡献的精神。所以在史料里,我们看到正统初年,经常是张氏主动召见几位顾命大臣,询问朝中情况却不是朝臣自发地向张氏汇报,那时候的张氏已经是努力为了自己孙子的江山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