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成语治国安邦的意思及解释

  • 关于成语治国安邦的意思及解释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四字成语

治国安邦的“邦”是什么意思

治国安邦:治理国家,使之太平、安定。出自元·无名氏《猿听经》第一折:“不能勾治国安邦朝帝阙,常只是披霜带月似檐中。”

邦在“治国安邦”中指的是:古代诸侯的封国、国家,也指疆界,边界。

邦是一个汉字,读作bānɡ,本意是指粮食生产国。农业国,古代诸侯的封国、国家,也指疆界,边界。该文字在《诗·小雅·节南山》和《国语·周语》等文献均有记载。

基本定义:国:友~。邻~。~交(国和国之间的正式外交关系)。~国(国家)。~人(该国的人)。

释义:

〈名词〉形式的释义有:

1.形声。从邑,从丰,丰亦声。“丰”意为“春季三月,庄稼遍地,蓬勃生长”。“丰”与“邑”联合起来表示“靠种植庄稼自给自足的城邑”。本意:粮食生产国。农业国。古代诸侯的封国、国

古文形体

家。说明:在遥远的古代,城邦或国家也有了区位经济分工,既有农业国,也有靠贸易立国的类似于今日新加坡那样的国家,也有像湖北大冶那样靠采挖铜矿,靠输出铜矿石换取粮食的城邑。汉字有“鄮”字,从贸从邑,指今日的浙江宁波,宁波在古代就是类似新加坡那样的以贸易立国的古代城邑。

2.同本意[state]

邦,国也。——《说文》。段注:“邦之言封也。古邦封通用。书序云:‘邦康叔,邦诸侯。’论语云:‘在邦域之中’。皆封字也。”

大宰之职,掌建邦之六典。——《周礼·天官·大宰》

以佐王治邦国。——《周礼·天官·大宰》。注:“大曰邦,小曰国,邦之所居亦曰国。”按,散文邦国亦通

利用为依迁邦。——《易·益》

协和万邦。——《书·尧典》

以畜万邦。——《诗·小雅·节南山》

后非众罔与守邦。——《国语·周语》

3.汉避高祖讳,多以国易之

且在邦域之中矣。——《论语·季氏》

而谋动干戈于邦内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书·五子之歌》

及公子返晋邦、瘵兵伐郑,大破之。——《韩非子·喻老》

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论语·学而》

4.又如:邦畿(古代指直属于天子的地方);邦家(诸侯的封国和大夫之家);邦国(诸侯的封国。大的叫邦,小的叫国,后泛指国家)

5.泛指国家[country;nation]

姬汉旧邦,无取杂种。——南朝齐·丘迟《与陈伯之书》

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治)于家邦。——《孟子·梁惠王上》

唯求则非邦也与?——《论语·先进》

6.又如:邻邦;盟邦;邦典(国家的法令制度)

7.疆界,边界[boundary]。如:邦墓(周代邦域中人民聚族而葬的墓地)

8.国都,大城镇[capital]

逼迫迁旧邦,拥王以自疆。——《悲愤诗》

9.泛指地方[place]

负海之邦,交趾之土,谓之南裔。——《博物志》

10.姓

〈动〉形式的释义有:

封,分封[confer]

设五等,邦群后。——柳宗元《封建论》

常用词组:

邦交

拼音:bāngjiāo

[diplomaticrelations;intercoursebetweennations]古代诸侯国之间的交往,泛指国与国之间的外交关系。

邦联

拼音:bānglián

[confederation]几个主权国家组成的一种联合体。邦联的成员国仍保留完全的独立主权,只是在军事、外交等方面采取某些联合行动。

治国安邦是不是成语

治国安百邦[zhìguóānbāng]

生词本

基本释义详细释义

治理国家,使之太平、安定。

出处

元·无名氏《猿听经度》第一折:“不能勾治国安邦朝帝阙问,常只是披霜带月似檐中。”

近反义词

近义词

治国安民

成语接龙

邦家之光答光芒万回丈丈二和尚尚虚中馈馈贫之粮粮尽援绝绝色佳人人情之常常胜将军答军临城下下井投石石破天惊

治国安邦 类似词语

【成语】:来保家卫国

【拼音】:bǎojiāwèiguó

【解释】:保卫家乡和祖国。

成语典故

【出处】:冰心《跟小朋友谈访埃观感》:“在保家自卫国的强烈感情里,我们两国人民是血肉相连的!”

【举例造句】:男子汉应担当起保家卫国的重任。

【反义词】:卖国求荣

【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战争时zd期[

齐家治国安邦平天下是什么意思?

古代那些要想要成为君子在天下弘扬光明正大品德的人,要入朝为官成为宰辅治百理好自己的国家;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先要管度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要想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先要修养自身的品性;要想修养自身的品性,先要端正自己的知思想;要端正自己的思想,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要想使自己的意念真诚,先要使自己获得知道识,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认知研究万事万物。通过对万事万物的认识研究,才能获得知识;获得知识后,意版念才能真诚;意念真诚后,心思才能端正;心思端正后,才能修养品性;品性修养后,才能管理好家庭家族;家权庭家族管理好了,才能治理好国家;治理好国家后天下才能太平。

文能治国,武能安邦

出处:明·知无名氏《伐晋兴齐》:“荐贤举善是吾心,安邦治国访知音.”

①治国安邦:治理国家,使之太平、安定。出自元·无名氏《猿听经》第一折:“不能勾治国安邦朝帝阙,常只是披霜带月似檐中。”

②同名书籍,吴礼权编著。本书系丛书一种,汇聚了中国历代有关治国安邦的道经典名句数千条,都是中国历代先贤治国安邦的心得与经验总结内

解释:安:使安定,治:管理,治理.使国家安定太平.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补语;形容使国家安定示例:~平天下,自有周公孔圣人.(冰心《斯人独憔悴》)容

词性:中性成语;古代成语

近义词:安邦定国

反义词:祸国殃民

治国安邦平天下 出自那本书?

“治国安邦平天下”出自《论语》。

《论语》介绍:

《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语录结集,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至战国前期成书。全书共20篇492章,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此书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再加上《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总称“四书五经”。《论语》在古代有3个版本:《古论》、《鲁论》和《齐论》。现在通行的《论语》是由《鲁论》和《古论》整理形成的版本。

扩展资料:

《论语》后世影响:

《论语》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被尊为“五经之輨辖,六艺之喉衿”,是研究孔子及儒家思想尤其是原始儒家思想的第一手资料。南宋时朱熹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合为“四书”,使之在儒家经典中的地位日益提高。

元代延祐年间,科举开始以“四书”开科取士。此后一直到清朝末年推行洋务运动,废除科举之前,《论语》一直是学子士人推施奉行的金科玉律。

《论语》进入经书之列是在唐代。“到唐代,礼有《周礼》《仪礼》《礼记》,春秋有《左传》《公羊》《谷梁》,加上《论语》《尔雅》《孝经》,这样是十三经。”北宋政治家赵普曾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此书在中国古代社会所发挥的作用与影响之大。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论语(中国儒家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