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的拼音-鹧鸪是什么

  • 鹧鸪的拼音-鹧鸪是什么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成语拼音

鸟,背部和腹部黑白两色相杂,头顶棕色,脚黄色。生活在有灌木丛的低矮山地,吃昆虫、蚯蚓、植物的种子等。


鸟名。形似雌雉,头如鹑,胸前有白圆点,如珍珠。背毛有紫赤浪纹。足黄褐色。以谷粒、豆类和其他植物种子为主食,兼食昆虫。为 中国 南方留鸟。古人谐其鸣声为“行不得也哥哥”,诗文中常用以表示思念故乡。

《文选·左思<吴都赋>》:“鷓鴣南翥而中留,孔雀綷羽以翱翔。” 刘逵 注:“鷓鴣,如鸡,黑色,其鸣自呼。或言此鸟常南飞不止。 豫章 已南诸郡处处有之。” 元 陈旅 《题雨竹》诗:“江上鷓鴣留客住, 黄陵庙 下泊船时。” 清 尤侗 《闻鹧鸪》诗:“鷓鴣声里夕阳西,陌上征人首尽低。”

借指鹧鸪鸣声。

宋 辛弃疾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词:“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鷓鴣。”

曲调名。即《鹧鸪词》。

唐 白居易 《和梦游春诗一百韵》:“酩酊歌《鷓鴣》,颠狂舞《鴝鵒》。” 宋 贺铸 《菩萨蛮》词:“《鷓鴣》声几迭,灎灎金蕉叶。” 清 孙枝蔚 《题扇上俞雪朗画江南山水图长句》:“醉听隣船唱《鷓鴣》, 江 南乐事输 姑苏 。” 任半塘 《唐声诗下编·格调一》:“《山鷓鴣》,﹝别名﹞《鷓鴣辞》、《鷓鴣》。”参见“ 鷓鴣词 ”。

鹧鸪的意思:

【词语】: 鹧鸪
【拼音】: zhè ɡū
【解释】: (zhègū)鸟,背部和腹部黑白两色相杂,头顶棕色,脚黄色。吃昆虫、蚯蚓、植物的种子等。

《鹧鸪天》作者:苏轼原文:陈公密出侍儿素娘,歌紫玉箫曲,劝老人酒。老人饮尽因为赋此词。笑捻红梅亸翠翘。扬州十里最娇饶。夜来绮席亲曾见,撮得精神滴滴娇。娇后眼,舞时腰。刘郎几度欲魂消。明朝酒醒知何处,肠断云间紫玉箫。赏析: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


《闻鹧鸪》作者:尤侗鹧鸪声里夕阳西,陌上征人首尽低。遍地关山行不得,为谁辛苦尽情啼。注释:1、鹧鸪:鸟名,其鸣声凄切,如言“行不得也哥哥”,古代诗文中因常用它作为劝阻出行的象征。2、陌:田间道路。征人:出门旅行的人。3、关山:泛指关隘山川。古乐府《木兰诗》:“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赏析:这首诗题...


鹧鸪天是南宋诗人范成大诗作,诗人由江村道中所见,向读者描写了秋天的旅途观感及田园风光,也表达了亘古来,诗人对自然的这种灵动之感。原文:鹧鸪天作者:范成大嫩绿重重看得成。 曲栏幽槛小红英。 酴醿架上蜂儿闹,杨柳行间燕子轻。春婉娩,客飘零。 残花浅酒片时清。 一杯且买明朝事,送了斜阳月又生。鹧鸪天...


第1篇鹧鸪天作文100字细雨春风夜犹深,酒光潋滟照金樽。地板冷硬凉如水,春风带雨叩我门。遣闲意,秉孤灯,至今窗外满苔痕。一宵雨打枝头叶,人间变换又几轮。第2篇鹧鸪天作文100字愁云覆天星何处,徙倚案前忘去路。蝈蝈悲啼三两点,流年不住岁月徂。秋日初,天气暑,宜是尽早出鸿图。俟其风雨零落日,方恨稀疏也为...


《鹧鸪天》作者:范成大原文:嫩绿重重看得成,曲阑幽槛小红英。酴醿架上蜂儿闹,杨柳行间燕子轻。春婉娩,客飘零,残花残酒片时清。一杯且买明朝事,送了斜阳月又生。注释:1、酴醿(拼音:túmí):亦作“酴釄”、“酴醾”,俗称“佛心草”,落叶灌木。也是一种酒名,亦有因颜色似之。赏析:上阕四句七言,很象是一首...


鹧鸪天的诗意一、《鹧鸪天·陌上柔桑破嫩芽》作者:辛弃疾原文: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诗意:野地里柔软的桑条上冒出了嫩芽。东头邻居的蚕种已经孵化出一些小蚕了。平坦的山坡上,黄毛小牛在那里吃草,不时发...


《鹧鸪天》晏几道彩袖殷勤捧玉钟,当年拼却醉颜红。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从别后,忆想逢,几回魂梦与君同。今宵剩把银釭照,犹恐相逢是梦中。注释:1、鹧鸪天:词牌名,一名《思佳客》,一名《于中好》。双调55字,押平声韵。此词黄升《花庵词选》题作《佳会》。内容写相熟的歌子久别重逢。2、彩袖:代指穿...


鹧鸪天 代人赋 辛弃疾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辛弃疾的相关常识。 2、识记并理解生字、生词。 3、理解作者对农村生活的赞美和不忘国家命运前途的思想。 4、背诵并默写本词。 教学重难点 1、词的上片“破”和“鸣”字非常传神,简要分析。 2、此词为辛弃疾罢官乡居期间所做,体会这首词表达的作者的心境。...

zhegu 鹧鸪

鹧鸪原为野鸟来,散居于世界各地。20世纪30年代初,首先在美国人工驯化成功。野鹧自鸪俗称红腿小竹鸡,是鹧鸪品种中抗逆性,繁百殖性能较好,易于繁养的品种之一,现已作为特种经济禽饲养。我度国引进的鹧鸪,大多为美国鹧鸪。


动物名。鸟纲鸠鸽目。体大如鸠,头顶暗紫赤色,背灰褐色。嘴红,腹部带黄色,脚深红。群栖地上,营巢於土穴中。

读音:[ zh gū ]

鸟,背部和腹部黑白两色相杂,头顶棕色,脚黄色。生活在有灌木丛的低矮山地,吃昆虫、蚯蚓、植物的种子等。

鹧鸪是什么:

中华鹧鸪〔学名:Francolinus pintadeanus):雄鸟的体长为282-345毫米,体重292-388克;雌鸟体长为224-305毫米,体重255-325克。它长得比石鸡更为俏丽,头顶黑褐色,四周围有棕栗色,脸部有一条宽阔的白带从眼睛的前面开始一直延伸到耳部,在这条白带的上面和下面还镶嵌着浓黑色的边儿。身体上的羽毛除颏、喉部为白色外,黑黑的体羽上点缀着一块块卵圆色的白斑,上体的较小,下体的稍大,下背和腰部布满了细窄而呈波浪状的白色横斑;尾羽为黑色,上面也有白色的横斑,色彩对比十分鲜明。虹膜为暗褐色,嘴黑色,腿和脚为橙黄色。

多在矮小山岗的灌木林中活动,有时候3-5只结群寻找食物。遇惊时很怏地匿藏在灌木丛深处,很难发现。脚爪强健,善于在地上行走,虽不常飞行,但飞行速度很快。主要以蚱蜢、蚂蚁等昆虫为食物。分布于柬埔寨、中国、印度、老挝、缅甸、泰国和越南。

你认识鹧鸪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