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成语阋墙谇帚的意思及解释

  • 关于成语阋墙谇帚的意思及解释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四字成语

阋墙谇帚什么意思

【词语】:复阋墙谇帚

【注音】:xìqiángsuìzhǒu

【释义】:指家庭内部争吵不和。谇帚,指妇女吵骂。

【出处】:梁启超《新民说》:“若是者,虽制未见其阋墙谇帚,我知其家必不治。”zhidao家庭内部争吵不和。(摘自词典)

望采纳啊~

形容家庭不好的词语 即将要破碎的家庭 或者爱情将要走到尽头的词语或成语

【参商之虞】:参、商:星宿名。参在西、商在东,此出彼没,永不相见。虞:忧虑。比喻人分离不得见面的忧虑。也比喻有不和睦的可能。

【夫妇反目】:反目:翻眼相看zhidao,不和睦。指夫妻吵架不和。

【夫妻反目】:反目:翻眼相看,不和睦。指夫妻不和、吵架。

【鸡声鹅斗】:比喻吵吵闹闹,彼此不和。

【积不相能】:积:积久而成的;能:亲善。指一向不和睦。

【琴瑟不调】:琴瑟:古乐器名,比喻夫回妇。①指琴瑟合奏时,声音没有调整得和谐。②比喻夫妻不和。

【琴瑟失调】:琴瑟:古乐器名,比喻夫妇。琴瑟演奏的不谐调。比喻政令不当答,失去调节。也比喻夫妇不和。

【散伤丑害】:形容不和谐的声音。

【同床异梦】:异:不同。原指夫妇生活在一起,但感情不和。比喻同做一件事而心里各有各的打算。

【阋墙谇帚】:指家庭内部争吵不和。谇帚,指妇女吵骂。

【自厝同异】:指自找矛盾,互相不和。

关于墙的故事,最好是有记载的,越多越好!

祸起萧墙

“三心墙”的故事:

千里修书只为墙,

让他三尺又何妨。

万里长城今犹在,

不见当年秦始皇。

红军墙的故事

“北上去抗日,红军路过咱们村,不住店不住宅,只在弄堂打地铺……”这是在淳安县白马镇(2006年合并到枫树岭镇)大桥头村附近村民中流传的红军故事。而在村东头的一堵墙上,还能见到当年红军用毛笔书写的北上抗日宣传标语,这是证明红军曾经到过这里的唯一痕迹,这堵墙被当地人称为红军墙。

刘春发今年70岁,从小就听母亲讲红军的战斗故事,现在他又将这些故事说给下一代听。那是1934年4月的一天,老百姓只知道有一支方志敏领导的部队从江西那边过来(后来知道那是红十军北上抗日的先遣队)。起初,村民们还很害怕,不敢与红军接触。刘春发听母亲说,那些战士看起来和他们自己的孩子差不多,个个和蔼可亲,他们头戴箬帽,脚穿着草鞋,除了背上背着一把大刀以外,一切看起来都和当地百姓差不多。村民们很快就明白这是自己的部队。于是他们争相把战士们往家里请,可是红军纪律严明,只肯在弄堂里打地铺。母亲将家里养了半年多的一头猪杀了给红军吃,战士们走时还专门留下了三块大洋。

红军来了,敌人就逃了。到了11月份第二批红军来时,敌人纠集两个团的兵力来围剿,没想到红军在当地百姓的支援下,在山中与敌人周旋,以少胜多,竟把敌人打得找不着北,不仅消灭了几十个敌人,还缴获几把机枪。但是红军也牺牲6名战士,另外还有一名战士负了重伤。乡亲们将烈士埋在山里他们战斗过的地方,让负伤战士留在村子里养伤。但最终因山区缺医少药,受伤的战士也牺牲了。于是山中就留下一堵老墙头,仍可见完整的红军标语。当地小学校长项新明,在村干部的支持下将红军墙上的笔迹进行了拓描,在重修围墙时又将标语按原样恢复在墙上。村里还出钱在红军墙外架起了铁栅栏,对红军墙进行保护。

现在,淳安白马成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每逢节假日,当地及其他地区的干部群众和学生都会来这里缅怀先烈。年长的村民会给每一位参观者讲红军的故事,村子里的孩子们更是对红军墙的来历耳熟能详,当他们长大后,又会将这些故事传给下一代,红军来过白马的故事还会这样一代一代地传下去

德国柏林墙的故事

红杏出墙:民国初年,一位上海报人与一名媛结为夫妇,二人以诗为媒,传达爱慕。在新婚之夜,夫欲行事,新娘阻止道:

“我们既然因诗相识,今晚你要作言诗,才可为夫妻。”新郎性急,便随口吟出:

“急忙哪得有诗来,

且把唐诗借作材;

春色满园关不住,

一枝红杏出墙来。”

新娘一听就笑了,也对诗一首:

“急性哪得有诗来,

也把唐诗借作材;

花径不曾缘客扫

篷门今始为君开。”

0成语词典中有好多关于墙的故事

成语

00挖墙脚

00逾墙窥隙〖解释〗指男女偷情。

00隔墙有耳〖解释〗比喻秘密易于外泄。同“隔墙有耳”。

00峻宇雕墙〖解释〗高大的屋宇和彩绘的墙壁。形容居处豪华奢侈。

00丰墙峭阯〖解释〗墙高大而地基陡直。比喻根基不牢。阯,同“址”。

00东向而望,不见西墙〖解释〗比喻主观片面,顾此失彼。

00钻隙逾墙同“钻穴逾墙”。

00逾墙钻蠙见“逾墙钻穴”。

00逾墙钻穴亦作“逾墙钻蠙”。亦作“逾墙窥蠙”。语本《孟子·滕文公下》:“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钻穴蠙相窥,逾墙相从,则父母国人皆贱之。”后以“逾墙钻穴”指男女偷情。

00逾墙钻隙越墙、钻洞。指对女子作挑逗行为,借指男女偷情。

00逾墙越舍指翻墙越舍很快就走了。

00逾墙窥蠙见“逾墙钻穴”。

00引水入墙比喻自招灾祸。

00兄弟阋墙阋:争斗。兄弟之间的纠纷,也比喻内部争斗。

00衅发萧墙衅:缝隙,引申为争端,事端。萧墙:古代宫室内当门的小墙,引申为内部。比喻事端或灾祸发生在内部。

00阋墙谇帚“阋”念xì。谓家庭内部争吵不和。谇帚,指妇女吵骂。

00桃李门墙谓生徒众多的师门。

00宋玉东墙喻指貌美多情的女子。

00事在萧墙谓祸乱出自内部。事,变故;萧墙,宫室内当门的小墙。语出《论语·季氏》:“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00墙面而立面对墙壁对立。形容目光短浅。亦作“面墙而立”。

00墙花路柳喻娼妓。

00墙花路草见“墙花路柳”。

00

祸起萧墙

“三心墙”的故事:

千里修书只为墙,

让他三尺又何妨。

万里长城今犹在,

不见当年秦始皇。

红军墙的故事

“北上去抗日,红军路过咱们村,不住店不住宅,只在弄堂打地铺……”这是在淳安县白马镇(2006年合并到枫树岭镇)大桥头村附近村民中流传的红军故事。而在村东头的一堵墙上,还能见到当年红军用毛笔书写的北上抗日宣传标语,这是证明红军曾经到过这里的唯一痕迹,这堵墙被当地人称为红军墙。

刘春发今年70岁,从小就听母亲讲红军的战斗故事,现在他又将这些故事说给下一代听。那是1934年4月的一天,老百姓只知道有一支方志敏领导的部队从江西那边过来(后来知道那是红十军北上抗日的先遣队)。起初,村民们还很害怕,不敢与红军接触。刘春发听母亲说,那些战士看起来和他们自己的孩子差不多,个个和蔼可亲,他们头戴箬帽,脚穿着草鞋,除了背上背着一把大刀以外,一切看起来都和当地百姓差不多。村民们很快就明白这是自己的部队。于是他们争相把战士们往家里请,可是红军纪律严明,只肯在弄堂里打地铺。母亲将家里养了半年多的一头猪杀了给红军吃,战士们走时还专门留下了三块大洋。

红军来了,敌人就逃了。到了11月份第二批红军来时,敌人纠集两个团的兵力来围剿,没想到红军在当地百姓的支援下,在山中与敌人周旋,以少胜多,竟把敌人打得找不着北,不仅消灭了几十个敌人,还缴获几把机枪。但是红军也牺牲6名战士,另外还有一名战士负了重伤。乡亲们将烈士埋在山里他们战斗过的地方,让负伤战士留在村子里养伤。但最终因山区缺医少药,受伤的战士也牺牲了。于是山中就有了7座烈士墓,解放后,当地政府专门在山顶上建起了纪念碑,缅怀革命先烈。

据老人们回忆,当年红军先遣队在桥头村驻扎时,曾经做了不少宣传工作,主要是要大家团结抗战,并告诉百姓红军经过这里也是为了北上抗日。红军在村子里的土墙上书写了几百条的宣传标语。等红军走了后,敌人回来,用白石灰将所有标语都给涂抹了。解放后,由于日晒雨淋,土墙外的白灰脱落了,人们惊奇地发现一些旧房子的墙头上露出了过去红军留下的宣传标语。几十年过去,大部分的老房子都倒了,只有村东头一座村民用来祭祖的厅堂还保留下一堵老墙头,仍可见完整的红军标语。当地小学校长项新明,在村干部的支持下将红军墙上的笔迹进行了拓描,在重修围墙时又将标语按原样恢复在墙上。村里还出钱在红军墙外架起了铁栅栏,对红军墙进行保护。

现在,淳安白马成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每逢节假日,当地及其他地区的干部群众和学生都会来这里缅怀先烈。年长的村民会给每一位参观者讲红军的故事,村子里的孩子们更是对红军墙的来历耳熟能详,当他们长大后,又会将这些故事传给下一代,红军来过白马的故事还会这样一代一代地传下去

德国柏林墙的故事

红杏出墙:民国初年,一位上海报人与一名媛结为夫妇,二人以诗为媒,传达爱慕。在新婚之夜,夫欲行事,新娘阻止道:

“我们既然因诗相识,今晚你要作言诗,才可为夫妻。”新郎性急,便随口吟出:

“急忙哪得有诗来,

且把唐诗借作材;

春色满园关不住,

一枝红杏出墙来。”

新娘一听就笑了,也对诗一首:

“急性哪得有诗来,

也把唐诗借作材;

花径不曾缘客扫

篷门今始为君开。”

0成语词典中有好多关于墙的故事

成语

00挖墙脚

00逾墙窥隙〖解释〗指男女偷情。

00隔墙有耳〖解释〗比喻秘密易于外泄。同“隔墙有耳”。

00峻宇雕墙〖解释〗高大的屋宇和彩绘的墙壁。形容居处豪华奢侈。

00丰墙峭阯〖解释〗墙高大而地基陡直。比喻根基不牢。阯,同“址”。

00东向而望,不见西墙〖解释〗比喻主观片面,顾此失彼。

00钻隙逾墙同“钻穴逾墙”。

00逾墙钻蠙见“逾墙钻穴”。

00逾墙钻穴亦作“逾墙钻蠙”。亦作“逾墙窥蠙”。语本《孟子·滕文公下》:“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钻穴蠙相窥,逾墙相从,则父母国人皆贱之。”后以“逾墙钻穴”指男女偷情。

00逾墙钻隙越墙、钻洞。指对女子作挑逗行为,借指男女偷情。

00逾墙越舍指翻墙越舍很快就走了。

00逾墙窥蠙见“逾墙钻穴”。

00引水入墙比喻自招灾祸。

00兄弟阋墙阋:争斗。兄弟之间的纠纷,也比喻内部争斗。

00衅发萧墙衅:缝隙,引申为争端,事端。萧墙:古代宫室内当门的小墙,引申为内部。比喻事端或灾祸发生在内部。

00阋墙谇帚“阋”念xì。谓家庭内部争吵不和。谇帚,指妇女吵骂。

00桃李门墙谓生徒众多的师门。

00宋玉东墙喻指貌美多情的女子。

00事在萧墙谓祸乱出自内部。事,变故;萧墙,宫室内当门的小墙。语出《论语·季氏》:“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00墙面而立面对墙壁对立。形容目光短浅。亦作“面墙而立”。

00墙花路柳喻娼妓。

00墙花路草见“墙花路柳”。

00

这个字"阋"念什么?

阋[繁体作:(阋)](xì)(he4)

争吵:~墙(引申为内部不和)。copy

阋,恒讼也。——《说文》

互相争讼。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

兄弟阋于墙,外御其务(侮)。——《诗·小雅·常棣》

兄弟谗阋。——《国语·周语》知

兄弟阋于墙,外御其务。——《诗·小雅·常棣》

又如:阋讼(兄弟或家人相争讼);阋墙(在墙内争吵。指兄弟失和);阋墙谇帚(内部争吵不和)

纵横码:道3720

郑码:TLNR,U:960B,GBK:E3D2

笔画数:11,部首:门,笔顺编号:42532151135

(会意。从门(斗),从儿,儿亦(ní)声。儿,善讼者。本义:不和,争吵百)同本义[quarrel]

阋,恒讼也。——《说文》

兄弟度阋于墙,外御其务(侮版)。——《诗·小雅·常棣》

兄弟谗阋。——《国语·周语》

兄弟阋于墙,外御其务。——《诗·小雅·常棣》

又如:阋讼(兄弟或家人相争讼);阋墙(在墙内争吵。指兄弟失和);阋墙谇帚权(内部争吵不和)

帚带帚的成语

敝帚千金 一把破扫帚,当千金那样贵重。比喻东西虽不百好,但自己十分珍惜。

敝帚自珍 敝:破的,坏的;珍:爱惜。把自己家里的破扫帚当成宝贝。比喻东西虽然不好,自己却很珍惜。

丢下耙儿弄扫帚 放下这样,又做那样。比喻事情总做不完。

家有敝帚,享之千金 敝帚:破扫帚。享:供奉。自家的破扫帚被认为价值千金。比喻自己的东西即使不好也倍觉珍贵。有时用于自谦。

千金弊帚 比喻东西虽度然微贱,却十分珍惜重视。

敝帚自享 犹言敝帚自珍。比喻东西虽不好,自己却很珍惜。

弊帚千金 对自家的破旧扫帚,也看成价值千金。比喻对己专物的珍视。弊,一本作“敝”。

弊帚自珍 对自家的破旧扫帚,也看作很珍贵。比喻对己物的珍视。

箕帚之使 持箕帚,以供扫除之役。借作己妻之谦称。

家有弊帚,享之千金 弊帚:破扫帚;享:供奉。自家的破扫帚被认为价值千金。比喻属自己的东西即使不好也倍觉珍贵。有时用于自谦。

千金敝帚 比喻自己的东西虽然微贱,却是十分珍贵的。

谇帚德锄 形容风俗败坏,不仁爱。

阋墙谇帚 指家庭内部争吵不和。谇帚,指妇女吵骂。

阋怎么读。

读“xì?”。

阋:

1、偏旁:门

2、造字法:会意(汉字结构:半包围结构)百

3、简体部首:门(部首笔画:3;总笔画:11)

4、五笔86:UVQV

5、五笔98:UEQV

6、四角号码:37212

7、释义:争吵:阋墙(引申为内部不和)。

8、笔顺:点竖横折钩撇竖横折横横横撇竖弯钩

扩展资料

关于“阋”的成语:兄弟阋于度墙。

兄弟阋于墙:

1、释义:

原指兄弟相争吵。后比喻内部纷争,特别是亲近之人由于龃龉而起回的倾轧。兄弟们虽然在家里争吵,但答一致抵御外人的欺侮。比喻内部虽有分歧,但能一致对外。

2、出处:

语出《诗经·小雅·常棣》:“兄弟阋于墙,外御其务(侮)。”

原句意思为“兄弟在墙内相争吵,但总会共同面对墙外的欺侮”。

3、造句:

恩怨暂且放下,我们得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

部首?门?笔画?11五行?金?繁体?阋五笔?UVQV

基本释义

争吵:~墙(引申为内来部不和)。

详细释义

〈动〉

(会意。从门(斗),从儿,儿亦(ní)声。儿自,善讼者。本义:不和,争吵)同本义

又如:阋讼(兄弟或家人相争zhidao讼);阋墙(在墙内争吵。指兄弟失和);阋墙谇帚(内部争吵不和)

xì?部首门笔画11五百行金繁体阋五笔UVQV

基本释义

争吵:~墙度(引申为内部不和)。

详细释义

〈动〉问

(会意。从门(斗),从儿,儿亦(ní)声。儿,善讼答者。本义:不和,争吵)同本义

阋,恒讼也。——《说文》

兄弟阋于墙,外御其务(侮)。——《诗·小雅·常棣》版

兄弟谗阋。——《国语·周语》

兄弟阋于墙,外御其务。——《诗·小雅·常棣》

又如:阋讼(兄弟或家人相争讼权);阋墙(在墙内争吵。指兄弟失和);阋墙谇帚(内部争吵不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