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成语行住坐卧的意思及解释

  • 关于成语行住坐卧的意思及解释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四字成语

善知识,一行三昧者于一切行住坐卧,常行一直心是也什么意思

“善知识们,一行百三昧的意思,就是无度论走、停、坐还是卧,都要修行一个正直的心思。

*******************************

如果问你对这个答案答有什么疑问,请追问,

另外如内果你觉得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请千万别忘记采纳容哟!

道教行住坐卧四大威仪具体内容

心不放逸。若行若坐。常在调百摄其心。成就道业。虽久于行坐。亦当忍其劳苦。非时不住。非时不卧。设或住卧之时。度常存佛法正念。如理而住。于此四法。动合规矩。不失律仪。是为四威仪也。

一行谓修道问之人。举止动步。心不外驰。无有轻躁。常在正念。以成三昧。如法而行也。

二住谓修道之人。非时不住。若或住时。随所答住处。常念供养三宝。赞叹经法。广为人说。思惟经义。如法而住也。(三宝者。道宝。经宝。师宝也。)

三坐谓修道之人。加专趺宴坐。谛观实相。永绝缘虑。澄湛虚寂。端肃威仪。如法而坐也。属

四卧谓修道之人。非时不卧。为调摄身心。或时暂卧。则右胁宴安。不忘正念。心无昏乱。如法而卧也。

行住坐卧中,蓄积阳气的几种方法

我身上阴气比较重,刚开始时,也比较虚弱,所以对阳气的丢失非常敏感,最初一段时间,最怕的,就是在电脑前长时间坐着,坐一段时间以后,就得关一段时间的电脑,去活动活动,或者诵诵经。因为这种现代化的电器,吸人身上的阳气非常厉害。

后来,身体渐渐好起来,走路也有力气了,虽然长时间在电脑前工作没有太大不适,但如果特别用心,眼睛紧盯着屏幕,一段时间以后,眼睛就很累,视力下降很快,才知道精气都从眼睛里放出去了,蓄积不起来。这次是被迫好好学习师父很早以前都开示过的用眼方法:把眼睛眯起来,淡淡地看,从外往里吸,而不是睁大眼睛,往外看。这个方法当天用当天就见效,情绪也渐渐平稳起来。

工作一段时间累了,一开始觉得要休息,就直接躺下来。躺下来的时候,放松,觉得好舒服。但仔细体验就觉得不对,仅有的一点阳气就在这种放松中消失了,丢得厉害。看来任何的放逸都是迷幻药,在一种虚幻的舒适中,让自己失去能量。于是我就站起来,活动活动,或者打打八段锦。如果实在需要躺下来休息,也换成吉祥卧的姿势,这样就好多了。

由此知道,行住坐卧四威仪,对身心的影响很大。

通过体验,发现在很累的时候,尤其是阳气缺少的时候,很喜欢缩着脖子,弓着背,但越这样越没力量,很快就压垮了。学学古人坐在实木藤椅上的样子:直起背,挺起腰,心中正气升起来,一副大丈夫气概,那些蔫蔫的情态和无力的心理,一下子就消失得无影无踪。

这还包括双脚站立时,身体正,注意力往内敛,因为知道一切皆是自性化现,故而不向外攀援,然后含藏一种慈悲柔和的心态。因为心的力量来自于慈悲,一种无我的慈悲,所以做任何事情,保持这样的状态,是非常适合修行者日常修心的。

站立时,最忌讳的就是斜靠着墙,歪着头,眼睛斜瞟过去,或者闪烁不定……说实话,我刚开始的时候,就是这种德行,被骂了好多次,才渐渐改过来。现在才真正明白,那是非常招阴气,非常增加依附心的。诶,印象最深的就是,干活儿累了,斜靠在墙上,师一见就骂:你再那样,一辈子也成不了佛!忏悔!

“学佛的人,站在地上,脚也要入地三尺”。(常真老和尚)

行走时,心总是放在别人身上,走路轻飘飘,软绵绵的,扭腰迈着小碎步,非常女性化的——这是明显的眷属习气。(一切皆是我自性化现,我管它三七二十一干嘛!把心放在自己脚下!)后来,《仁王经》诵得多了,心清净些后,对自己一举一动、举手投足渐渐能了知,自然看淡周围的一切,才明白为什么说,心越静,观幻的范围越大;才明白为什么般若要和禅定一起修。

其实,前面说的这些,都是术上的,真正的大用,还是念佛禅那句话:“深信三身四智、山河大地皆自性化现,故不思议……”这里,还到不了那个“一念觉处阿弥陀佛”。从功法上来说,四威仪作好,表好法,同时多打八段锦,就已经获益无穷了。

南无地藏王菩萨!  感恩师父、师叔、师母

身念处的 行住坐卧 什么是住?

住是停止的意思复,和“行”相对。

佛教中“行”可以指广义的行走,也可以特指“行脚”。

同样,“住”可以指停歇,也可以特指“不远徙时在某地暂住制”。

另外,住由于是有停止的意思,可以引申为zd存在的过程。例如“成住坏空”。

大愿法师:行住坐卧皆是禅,我们应该如何在当中修行

大愿法师:行住坐卧皆是禅,我们应该如何在当中修行?

发表时间:2017-06-17来源:禅文化网

通过在日常生活之中对于身体姿势四威仪的禅修,能够体验到一切行法、一切有为法都只是五蕴,只是因缘的相续生灭,那么对它们就没有爱、见、无明——没有贪爱执,没有对自己见解的执著,断无明。没有任何的执著就能够解脱自在。

节录自大愿法师《大念处经学记》

四威仪(行住坐卧——了知身体姿势)

我们在生活之中都离不开这四种基本姿势,行、住、坐、卧,在这里面就可以成就阿罗汉道,就可以成就解脱。但是对于初学者要减少修站禅和卧禅,因为站禅一直站在那里面,站立的姿势会让你很快地身体僵硬、沉重,然后就产生极大的苦受,你要修是修不下去的,会干扰修行,所以要少修。卧禅也要少修,大家要知道南传的卧禅跟药师法的睡光明法是不同的。睡光明法修的话当然很善巧,因为他就在睡眠里面修。但是这个卧禅你是要一直保持清醒觉知的,如果初学者你就学卧禅的话,你还没开始修你就睡着了。吃完早饭睡,睡了醒了吃午饭,吃了午饭又睡,一天到晚都是睡了,这个是不可以的,这样修的话你会越来越懈怠和懒惰。所以它容易引发睡意,这个卧姿的话,难以保持觉知,要少修。

怎样通过在行住坐卧四威仪之中来修,然后达到解脱呢?比如说我们修行禅,行禅怎么修呢?我们看底下经文:

复次,诸比丘!比丘行走时,了知:『我正在行走。』站立时,了知:『我正在站立。』坐着时,了知:『我正在坐着。』躺卧时,了知:『我正在躺卧。』无论何种姿势,皆如实了知。

这样来修行禅。有些人就慢慢地慢吞吞地,然后一直心里面念,我抬起左腿然后放下,然后又抬起右腿,这样是行禅吗?不是啦。行禅不是这样的,你这样修的话,当然能够让你心静下来,但是这个不是行禅,不是真正的行禅,只能说是行禅的前行准备。事实上你要真正修行禅,你要先稍微在你经常要经行的道路,要站在那个起点先培育一下定力。

比如说你先修安般念,或者你修四界差别观,到能够见到色聚,见到色聚就见到辨识色法了。你能够辨识色法了,然后就分析它们,分析它们最后的究竟色法不过是地水火风,见到地水火风四界的十二种特相;然后才起步,慢慢走,这样是开始修行禅;然后观照,在行走的时候这个心会产生很多的心生色法。比如说,你迈步之前,你一定心里起个念头,我要行走,要抬左腿。你这念头一起,就会生起很多色法,这个叫心生色法,然后才会指挥你抬腿迈腿。所以要观照,因为“要行走”这一个念头,就产生了很多心生色法;同时也要观照,因为“要行走”这一念,这个起心动念就生起了很多的心路过程。心路过程里面包含了一个意门转向心和七个速行心,这个意门转向心有十二个名法,每一个速行心法里面有三十多个名法,这样地来修才是真正地修行禅了。不是说:啊,我正在行走,了知我正在行走,心里面念一下,就是想行禅了。不是这样的。

眼下大家可能听不很懂,不奇怪。如果你没有系统学过四界差别观,你都不晓得在说什么,也不会懂得它到底怎么修。但是你学下来就好了,学下来你就知道怎样去修,怎样去修四界差别观。我们特别强调,安般念和四界差别观对初学者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你把这一个意门转向心里面的十二个名法,把七个速行心,每个速行心里面的三十多个名法,全部都能够辨识清楚了,你这个时候就真正地没有我相了,真正地没有我执了,不是口说,而是现证。知道这些名法不过是四种名蕴的集聚,受蕴、想蕴、行蕴、识蕴的集聚而已。一切带动和被带动的色法是色蕴,那些所有的名法是识蕴,在行禅之中能够观照五蕴,就是真正地能够在行禅。如果我们真正地能够在行禅之中来观照五蕴,就证得了名色分别智,再来观照五蕴的生灭因缘。

如是,他安住于身,随观内身;或安住于身,随观外身;或安住于身,随观内外身。他安住于身,随观生法;或安住于身,随观灭法;或安住于身,随观生灭法。

前面我们讲了行禅,站禅、坐禅、卧禅都是那样地修。然后还要进一步要观照,观内外、观生灭。观内是观自己五蕴身心、观外是观他人的五蕴身心;然后交替地来观内外,这样就把一切微细执都断掉了。把对于其他人的那种肉体的贪执,微细的也都破除了,一切行法、一切有为法都是无常、苦、无我。然后还要观生、观灭、观生灭。

观照五蕴的因缘,生起这个五蕴的因缘也是无常的、苦的、无我的,就能够去除我想,就能够断我执,达到解脱。

在行禅之中,要观照五蕴证得名色分别智以后,还要观照五蕴生起的因缘,它灭的因缘。首先是用缘起第五法来观照五蕴身心的远的因缘。我们由于前世的烦恼轮和业轮;烦恼轮有三支也就是无明、爱、取这三支烦恼轮。业轮有两支就是行和业有这个两支。因为烦恼轮引生业轮,因为业轮,所以我们就招感到了今生的果报五蕴的生起。这样就是经文里面所讲的“他安住于身,随观身法”的具体的实修的方法。

然后观照,由于无明、爱、取、行、业有,这五种因完全地坏灭,所以涅槃的时候五蕴完全坏灭,这是观照因缘灭,也就是经文上所讲的“或安住于身,随观灭法”的具体的实修的方法。

然后再来“或安住于身,随观生灭法”,就是观照因缘生灭之后,还要观照刹那生灭。烦恼轮、业轮的五种因一生起即坏灭,即生即灭;当下的果报五蕴也是一生起立即坏灭,即生即灭;因此是无常、苦、无我的,这样地来修观禅。

底下就是讲修四威仪的成果:

或他建立起『唯有身』的正念,如此建立正念,只为了更高的智慧与正念。他无所依而住,不执著五取蕴世间任何事物。

比丘如是安住于身,随观身体。

通过在日常生活之中对于身体姿势四威仪的禅修,能够体验到一切行法、一切有为法都只是五蕴,只是因缘的相续生灭,那么对它们就没有爱、见、无明——没有贪爱执,没有对自己见解的执著,断无明。没有任何的执著就能够解脱自在。这样对于身体四威仪的禅修就是变成观禅,观禅就能够成就解脱法门,让我们成圣道。

我们为什么要来禅修呢?为什么要来参加禅文化大学堂呢?因为禅修能够帮助我们成就自在快乐的心。

有一些人拥有用之不尽的财富,可以随心所欲地购买物品,但是买不到幸福。

有一些人拥有炙手可热的权力,可以随心所欲地支配他人,但是他对自己的烦恼却束手无策。

那么禅修者拥有自由自在的心。怎么拥有?用前面我们讲的方法,你观一切行法、一切有为法,通过辨识色法、辨识名法,就真正地证到一切都不过是五蕴的集聚。而这个五蕴怎么生呢?怎么灭呢?都能知道。这样我们的心就没有任何的执著,没有任何的挂碍,真正的成就自由自在的心。

那么面对任何境界的时候,都能够随遇而安,都能够快乐无忧,法喜禅悦无限。所以这样的生活你选择哪一种呢?你是追逐能够用之不尽的财富吗?还是追逐炙手可热的权力呢?或者还是希望成就自由自在的心呢?

尤其是对于那些修行功夫很纯熟的禅修者,他不是一定要在座上,在坐姿这个时候,才能够成就,才能够修禅,才能够修观禅。他在一切姿势之中都能够成就观禅的智慧,都能够证圣道,都能够进入禅那。

比如说舍利弗尊者和须菩提尊者就是很好的例子了。舍利弗尊者是灭尽定的精通者。我们去那烂陀寺的时候我们就看到舍利弗的大舍利塔,是非常有加持力的,那个也是舍利弗尊者出生的地方,尊者就在那个地方附近的村庄里面出生。舍利弗尊者是灭尽定的精通者。南传佛教寺院是不生火做饭的,比丘们每天都要托钵。舍利弗尊者每天出去托钵的时候,他在每一家门口都是先迅速地入灭尽定,然后从定中出来再接受供养。

解空第一的须菩提尊者,他是精通于慈心禅、慈心观。他在每一家门口来接受供养之前,总是先入慈心禅,然后从慈心禅出来,再来接受供养。大家要知道,这个止和观,你不可以混在一起修,混在一起修是很难成就的,你要修观禅,你要先从定出来,再来修观禅。

你看两位尊者就给我们示现了一种榜样。因为两位尊者都希望布施供养者能够得到最大的利益,最殊胜的利益。所以他们都是从定中出再来受供,先修定然后从定出来,再来受供。那样的话,超胜的善业、无量的善业都会在施主的心路过程之中产生。所以在行住坐卧四威仪之中都能够成就禅那,都能够修观禅、开智慧、证无我。

行住坐卧各有多久功德

阿弥陀佛

你把功德的意思搞错了,你行住坐卧,如果心里不清净,胡思乱想,做多久都没功德。

净空法师---六祖惠能告诉我们禅坐的意思,,「坐」是取不动的意思。不是真的叫你一天到晚坐在那里

坐是取不动,不是身不动是心不动,这个叫坐。「禅」是不着相。不着相是禅,不动心是坐。身可以动,身一天到晚工作,忙得不亦乐乎,心里头从来没有起心动念过,这个本事高。

佛法里面讲养生之道,说什么?修定。修定是不是每天要去盘腿打坐面壁?确实有一些人讲到修定,每一天一定要去打坐,坐几个钟点。不过那些修定的人,我也见过,相貌一年不如一年,身体也一年不如一年。那是什么?每一天虽然坐几个小时,心里面还是胡思乱想,哪里叫定?诸位要知道,定是心里面离妄想、分别、执着叫做定,不一定要盘腿面壁。

我们在《坛经》里面看到,禅宗六祖惠能大师是了不起的人,《坛经》上好像没有记载,他一天坐几个钟点,没这个文字,而记载他每天工作量很多。他在黄梅,在碓房里面劈柴火、舂米,他做这些粗重的工作。他要去盘腿面壁,这个道场没饭吃了,他舂米。道场那么多人要吃饭,你就晓得他的工作量之多,他哪有时间去打坐?我们要问,他真的有没有坐禅?有,工作就是坐禅。他告诉我们禅坐的意思,「坐」是取不动的意思。不是真的叫你一天到晚坐在那里,你坐在那里谁伺候你,你多大的福报?佛教人福慧双修,你坐在那里享福,怎么行?你要懂得修福。坐是取不动,不是身不动是心不动,这个叫坐。「禅」是不着相。不着相是禅,不动心是坐。身可以动,身一天到晚工作,忙得不亦乐乎,心里头从来没有起心动念过,这个本事高。心地永远清净,无论做什么工作,再苦的工作、再笨重的工作,他做起来都轻松、都愉快。为什么?他不着相。

我们凡夫做这些粗重的工作感到很累,什么原因?着相。你有分别、执着,你就感到很苦,这个工作很苦;如果不着相,你就没有感触。不但连工作的相不着,连身的相都不着,《金刚经》上讲得好,「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工作是在众生相里面,寿者相是时间,工作的时间再长,他也不会感觉到疲倦。我们今天稍稍一点点动了,累着了,就感觉到很累、很疲倦,着了四相。所以要有定、要有慧,慧是了解诸法空相;真正明白这个道理,一切法相是幻有、妙有,体是真空,这是智慧。了解事实真相之后,他当然就不执着,妄想、分别、执着这才能真正断掉。所以慧帮助定,定帮助慧,定与慧是相辅相成,有能力降伏魔怨。

大乘无量寿经  (第十六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