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成语见利思义及解释

  • 关于成语见利思义及解释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aabb成语

见利思义 见危授命 意思

【成语】:见利思义

--------------------------------------------------------------------------------

【拼音】:jiànlìsīyì

【zdic.net汉典网】

【解释】:看到货财,要想到道义。

【出处】:《论语·宪问》:“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

【示例】:财利迷心,人情世态,~,于君无愧。◎明·胡文焕《群音类选·还带记》

【反义词】:见利忘义

【语法】:连动式;作谓语、宾语;形容廉洁自守

【成语】:见危授命

--------------------------------------------------------------------------------

【拼音】:jiànwēishòumìng

【zdic.net汉典网】

【解释】:授命:献出生命。在危急关头勇于献出自己的生命。

【出处】:《论语·宪问》:“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

【示例】:慨自烽烟告警,~,而尽力王事者,有几人哉!◎清·淮阴百一居士《壶天录》

【近义词】:见危致命

【语法】:连动式;作谓语;指在危急关头勇于献身

见利思义,见危授命

——“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

最近看了一段文字,一部电影,对于彼此都有些话说,两者本无关,前者让我感触,后者让我感动,而今天在不禁意间将两者硬生生牵连。

见危授命

——就是说在危难中献出自己的生命。

前段时间房东刻了张电影碟给我,"BodyguardsandAssassins",惊然发现是《十月围城》,影片的背景是孙文从日本到香港,与大陆各省的代表开会商议革命事宜,主体讲述的是香港的各界人士为保护孙文免于清廷杀手的埋伏,为保障这场会议的成功进行作出的牺牲。当时的满清作为皇权和外来政权同时被反对,作为殖民地的香港,是近代中国的耻辱之一,却成了革命的摇篮,——从这个角度看,直到现在,以致未来,我们都反而要庆幸台湾,香港等各类问题存在的促进性。

1901年,曾任兴中会会长的杨衢云被杀,成为香港第一起政治暗杀事件,从此香港阴霾密布,社会各界有勇有识之士并未因此消减了为理想的斗志,陆续地,人物相继牺牲,虽然没有抗日战争时十万青年十万军喊出“山河不重光,誓不回家乡”的气势,但这一个个小人物鲜血的累积已让中华民族的革命沸腾起来。

革命是个很新的词汇,源于日本,以前叫作造反,后因日本报刊中写道,“有孙文等革命党人……”,孙文闻之,从此以革命自称。在那个危乱的年代,仁人志士见危授命,创造了一个革命的年代,一场场都革命,中国也一次次地改变,同样也因此,一直到前些年,革命在中国一直作为褒义词,而非像以前“造反”那样的贬义词,也不是西方那样的中性词。

而革命又是什么?如孙文所说,“欲求文明之幸福,不得不经文明之痛苦,这痛苦就叫作革命。”

面对中国当下之种种现状,我们还需要革命么?年代的现状决定当前社会适合的方法,我不否认我是改良派,但如果我生活在那个年代,也许我不会是康有为的支持者。

当下的民众,正如亿万人之中渺小的我们,已没有那样的水深火热,也不用动辄掉脑袋,相反地,各地不同速度发展的经济,给了我们很多利益去追,于是有了下一段:

见利思义

——就是说见到利益的时候要想到仁义道德。

当然,我并不是想从“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角度来谈,而是想看看在经济发展不均衡,大多情况下利当先的大环境对人们思维观的潜移默化,这潜在影响的众多层面,也是仁者见仁,我想从农民工问题切入,——这就是下段文字和上段强扭牵连的原因。

事源于校内一则被频繁分享的贴,讲的是一段段让人“恶心”的对话,具体题目记不详,其中有一段大意如下,两农民工背着麻袋上了公交,开始对话,一说,“你还爱她么?”一答,“我不能跟她在一起,我四处漂泊,你明白么,我是个浪子。”当然此时叙述者应在公交某一角落,他顿时晕倒,然后再强调全车晕倒。当时看了,感到颇为搞笑,后来反思之,我凭什么笑话别人,假设若是在某电影中,纠缠的感情中,男主人公一对男二语重心长,伤心若绝的说出同样的话,也许有许多人为之感动。但这句话也许从民工口中说出更加朴质,更加真实。

由此我想到的是中国的农民和农民工的地位问题。自从我第一次听到别人用“农民”一词来骂人始,我就把自己定位成一个农民,从小在农村长大,祖辈都是农民,父母辈也算是农民,真正而我佩服的从来不是那种所谓的优秀的人,而是那些日不出而作,日落尚未息,不辞劳苦的农民,我不佩格作一个农民,我只想争取个合格的农民精神。

农民的地位低下的现实,因为他们不如城里人富,他们不懂城里人的新鲜玩意;农民工进城,进城人瞧不起因为他们“脏乱差”,说是“素质不够”。某市的民工请求司机开前门下车,被司机大骂不懂城里规矩,民工却说,“身上脏,不想和别人挤。”反想民工若有比城里高的收入,完备的保障体系,谁愿意穿着脏衣服到处跑。社会发展的畸形,现反而是既得利益者在责难那些未得利益者。

这些未得利益者,他们才是值得崇敬的人。对于长一辈的农民,他们的艰苦品质,身边人物实例太多,不用费唇舌,我更想说的是同龄人。我认识的民工,年龄比我小,小时在家辛苦地跟父母要零钱,然后赶紧花掉,十六岁第一次出门非法打工,过年回家,竟五毛钱也舍不得花,他外婆说她看了都心疼;我认识的民工,一纸文书留给父母,为自己的理想出走,几个月里终日方便面;我认识的民工,不顾家庭的反对,去和重症的女友一起,……

艰苦耐劳,珍惜自己的劳动果实,追求理想,对爱情执着,这是质朴的中国农民,须去理解,值得尊敬,这是在我们这个利益年代要思的义之一。

语出:http://bluebillow1985.spaces.live.com/blog/cns

子路问成人。子曰:若臧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

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尬矣!曰:今之

成人者,何必然?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

言,亦可以为成人矣!

这里孔子所说的“成人”,也可以解释为全人,也可能

说是人世间的全才。

子路问怎样才是全才,孔子说,要求一个全才太难:第

一个是智慧,像臧武仲,这位鲁国的大夫,智慧高,知识渊

博;其次要像孟公绰的清心寡欲,什么都不要,本身非常清

高、廉洁;光是有清廉的德操,智慧的修养,还是不够,还

要有勇,如卞庄子。卞庄刺虎,是我们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故

事,当然不止是打老虎的勇敢,主要在有决心、决断,须要

牺牲的时候就敢于牺牲的大勇;就是有了智慧、清廉、勇敢

还不够,还要有冉求之艺,文学艺术的境界,样样才能才能

都会。

这四个人的优点:高度的智慧;道德的涵养,没有私

欲,没有火气,心平气和;品德好的人,往往有点像忘废人

一样,所又要加上勇敢、决断、侠义的精神;这样还不能算

是全才或全人,还要加上文艺境界,与高度的礼教修养,这

样几个条件合拢来,就可以为成人了。这该多难!

但要注意,原文“亦”字用在这里的重要意义,孔子说

了如此等等,还是用了一个“亦”可以为尬矣的“亦”字。

由此可知他认为还并没有完全到达理想中“成人”的那个程

度。

读到这段书,我们要记住,这一段孔子所提出的,可说

是讲国家大才的标准,也可以说是讲中国文化,讲人格教育

修养的标准。

但是孔子所要求的太高了,然后自己转了一个弯,对子

路说,时代不同了,不一定要把我这个观念拿来作标准。现

在只要做到“见利思义”,看见对自己有利的事,能多考虑

一下义的方面。义就是宜-----看看这个利是浊合理、合

情、合法。

“见危授命”,既然身为负责人,为大家做事,要能做

到临危时,接受任命,为达成任务,宁可牺牲自己。甚至交

朋友也能如此。

还有平时所说出的话,不管经过多少时间的考验,何等

环境的考验,纵然过了很久很久,都能言行一致,说得到的

一定做得到。有了这几点,在这个时代里,已经是了不起的

人才了,何必要求太高呢!

我们拿“久要不忘平生之言”这句话,看现在的社会,

有时候好笑,发表任何政见时,要如何如何,一旦到那个位

置以后,所说的话都不见得兑现了,那里能够得到“久要不

忘平生之言”。看现代可以证历史,看历史可以懂现代,如

孔子说的“温故而知新”。

因此,我们教育子弟,不管什么时代,中国文化的人格

标准,绝对是高的,绝对是对的。我们现代的人格教育,能

够使每一个人,做到像孔子所讲的第二条“见利思义,见危

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就很了不起。再进一步,如果

能够做到像孔子所讲的第一条,集智慧、人品、胆识、才艺

于一身的人,那就太难得了。

见利思义是中国传统道德处理群己关系的一条基本行为准则,是中华民族重要的传统美德。义和利问题,讲的是道德原则和物质利益的关系问题。义,一般地是指合乎正义和公益的或公正合宜的道理或举动。利,就是指物质利益。见利思义,不是一般地反对“利”,而是指见到利益,应首先想一想符不符合道义,该取的可以取,不该取的不应据为己有,即义然后利,亦即孔子说的“义然后取,人不厌其取”。义利之争贯穿了中国古代思想史。主要有3种观点:第一种观点,是重义轻利,主要代表是孔孟的儒家学派。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里仁》)“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义以为上,“义以为质”、“见利思义”(《问宪》)、“见得思义”(《季氏》)孟子同孔子一样也是重义轻利,主张“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告子上》)第二种观点,是重利轻义,主要代表是管仲、商鞅、韩非为代表的法家学派。管子说:“仓癛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牧民》)韩非认为人都是自私自利的,讲仁慈不仅无用,而且有害。他说:“好利恶害人之情也。”(《二难》)第三种观点,是义利并重,主要代表是墨家学派。墨子把爱私利、道德和利益结合起来。他说:“兼相爱,交相利。”(《兼爱下》)在义和利的关系上,墨子强调二者的结合,或说义利并重。荀子阐述得最为深刻,他从人的自然属性出发,承认人的物质利益,主张义利两有,二者都不能否定,但是,他主张“以义制利”,(《正论》)认为“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荣辱》)早期儒家的“义利观”这个基本精神,对后世发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编辑本段]总结

无论是“重义轻利”,还是“先义后利”,关键是作为原则、标准的“义”必须正确,即符合社会进步的时代要求,否则前提错了,一切就错了。在阶级社会里,由于阶级利益和不同政治集团的利益不同,“义”的具体内容往往也截然不同,甚至根本对立。在封建社会,贫苦农民不堪压迫,揭竿而起,从来都认为自己的行为是符合“义”的,所以称“起义”、“义军”;但在封建统治阶级看来,那是“造反”,是“反贼”。

见利思义,见危授命。 的意思

看见利益便能想抄起该得不该得,遇到危险便肯付出生命。

此句出自《论语》:

子曰: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袭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

解释:

看见利益便能想起该得不该得,遇到危险zhidao便肯付出生命,经过长久的穷困的日子都不忘记平日的诺言,也可以说是比较完美的人了。

意思是,看见利益便能想起该得不该得,遇到危险便肯付出生命。知

此句出自《论语》:

子曰道: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

解释:

看见利益便能想起该得不该得,遇版到危险便肯付出生命,经过长久的穷困的日子都不忘记平日的诺言权,也可以说是比较完美的人了。

子路问成百人(1)。子曰:“若臧武仲(2)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3)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度成人矣。”曰:“今之成人者何必然?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4)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

【注释】

(1)成人:人格完备的完人。

(2)臧武仲:鲁国大夫臧孙纥问。

(3)卞庄子答:鲁国卞邑大夫。

(4)久要:长久处于穷困中。

【译文】

子路问怎样做才是一个完美的人。孔子说:“如果具有臧武仲的智慧,孟公绰的克制,卞庄子的勇敢,冉求那样多才多艺,再用礼乐加以修饰,也就可以算是一个完人了。”孔子又说内:“现在的完人何必一定要这样呢?见到财利想到义的要求,遇到危险能献出生命,长久处于穷容困还不忘平日的诺言,这样也可以成为一位完美的人。”

见得思义,见利思义,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此句话的译义

译文:见到利益要想到义的要求,见到好处要想到义的要求,。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出自:《论语》。

警告我们当利益和道义发生了冲突,该怎么办呢?应该不能为了一些利而放弃义,放弃道德,这是不可以的。

浮云:比喻不值得关心的事,不足道的事

用不正当的手段获得的荣华富贵,对我来说只是天际的一片浮云,毫无意义。孔子认为富贵如不以道义得之,则没有价值。

扩展资料:

作品鉴赏

孔子是《论语》描述的中心,“夫子风采,溢于格言”(《文心雕龙·征圣》);书中不仅有关于他的仪态举止的静态描写,而且有关于他的个性气质的传神刻画。此外,围绕孔子这一中心,《论语》还成功地刻画了一些孔门弟子的形象。

如子路的率直鲁莽,颜回的温雅贤良,子贡的聪颖善辩,曾皙的潇洒脱俗等等,都称得上个性鲜明,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孔子因材施教,对于不同的对象,考虑其不同的素质、优点和缺点、进德修业的具体情况,给予不同的教诲。

表现了诲人不倦的可贵精神。据《颜渊》记载,同是弟子问仁,孔子有不同的回答,答颜渊“克己复礼为仁”;答仲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己与人之间的关系,以欲施做答,欲是个人的主观能动性之取舍,施是个人主观能动性的实践,用好心坏心来说,要防止好心办坏事,就要慎施。)。

颜渊学养高深,故答以“仁”学纲领,对仲弓和司马牛则答以细目。又如,”孔子答子路:“又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因为“由也兼人,故退之。”答冉有:“闻斯行之。”因为“求也退,故进之。”这不仅是因材施教教育方法的问题,其中还饱含孔子对弟子的高度的责任心!

译文:见到利益要想到义的要求,见到好处要想到义的要求,。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出自:《论语》。

警告我们当利益和道义发生了冲突,该怎么办呢?应该不能为了一些利而放弃义,放弃道德,这是不可以的。

浮云:比喻不值得关心的事,不足道的事

用不正当的手段获得的荣华富贵,对我来说只是天际的一片浮云,毫无意义。孔子认为富贵如不以道义得之,则没有价值。

扩展资料:

《论语·宪问》:“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译文:见到财力想到义的要求,遇到危险能献出生命,长久处于穷困还不忘平日的诺言,这样也可以成为以为完美的人)

《论语》揭示了生态保护中最为基本的思想,即要把人与自然放在平等的地位,如果人为的超载了自然本身承受能力,就会遭到自然界的惩罚。其对建设生态文明、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论语》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被尊为“五经之輨辖,六艺之喉衿”,是研究孔子及儒家思想尤其是原始儒家思想的第一手资料。

南宋时朱熹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合为“四书”,使之在儒家经典中的地位日益提高。元代延祐年间,科举开始以“四书”开科取士。此后一直到清朝末年推行洋务运动,废除科举之前,《论语》一直是学子士人推施奉行的金科玉律。

此句出自《论语》“见利思知义,见得思义,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这段话告诉我们,当利益和道义发生了冲突,该怎么办呢?应该不能为了一些利而放弃义,放弃道德,这是不可以的。

译文道:见到利益要想到义的要求,见到好处要想到义的要求,。用不正当版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这段话告诉我们,当利益和道义发生了冲突,该怎么办呢?应该不能为了一些利而放弃权义,放弃道德,这是不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