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成语郊寒岛瘦及解释

  • 关于成语郊寒岛瘦及解释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aabb成语

郊寒岛瘦的意思是什么?

后人评论唐诗及诗人,辄以两人并称,标准各异,或身世职业,或交往友情,或其诗的题材、风格等等,不一而足,如:李(白)杜(甫)、小李(商隐)杜(牧)、王(维)孟(浩然)、高(适)岑(参)、元(稹)白(居易)、韩(愈)孟(郊)云云。而其身世与诗风均极其相似,并入语典之中的,惟一的一对便是晚唐苦吟诗人孟郊与贾岛了,两人生年相差28岁,卒岁相距29年,籍贯天南地北,生死两茫茫。300年后苏东坡的如电慧眼,如椽之笔把他们的诗名连在一起了。

郊寒岛瘦,语出苏轼《祭柳子玉文》:“元轻白俗,郊寒岛瘦。嘹然一吟,众作卑陋。”后人遂以指凄苦的诗文意境风格。如朱熹《次韵谢刘仲行惠笋》:“君诗高处古无师,岛瘦郊寒讵足差。”或以喻寒酸相,孔尚任《桃花扇》:“我辈的施为,到底有些郊寒岛瘦。”

孟郊(751-814)字东野,排行十二,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少时隐居嵩山,称处士。近50岁才中进士,任溧阳县尉,与韩愈交谊颇深。抑郁不得志,遂辞官事孝,其《游子吟》为唐诗中之极品。终生贫困潦倒,死后竟无钱下葬,韩愈为之作墓志铭。孟郊前期由隐而仕,诗皆言志,有为而作;后期仕途坎坷,诗转向抒情,形成险怪诗风。“寒”既指诗内容之嗟悲叹苦,亦谓其诗有清冷之意境美,力避平庸浅率,追求生新瘦硬。

贾岛(779-843),字浪仙,自称碣石山人,范阳(今北京附近)人。初落拓为僧,名无本,后还俗,屡举进士不第。在洛阳以诗文投谒韩愈,因有吟诗冲犯韩愈马头之“推敲”佳话流传。其五古宗法韩愈、孟郊,喜为咏怀述志刻琢穷苦之言,贾岛以苦吟著名,因为“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之叹。后专攻五律,独树一帜,多吟咏情性,刻画景物之作。诗风清奇僻苦,峭直深刻,以寄情偏僻,铸字炼句取胜。有趣的是,这郊寒岛瘦,一隐一僧,皆与一代文宗韩愈结下不解之缘。“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此言不谬矣!

解释本指孟郊、贾岛简啬孤峭的诗歌风格。后用以形容诗文类似的意境。

出处宋·苏轼《祭柳子玉文》:“元轻白俗,郊寒岛瘦。”

用法联合式;作宾语、定语;比喻穷酸相

示例使其更悲,而其气仍壮,故能异于~,而与酸馅蔬笋者远矣。(清·无名氏《杜诗言志》卷三)

补充

郊寒岛瘦指唐朝著名的两位诗人孟郊和贾岛,二人以苦吟著称,因其平生遭际大体相当,诗风相似,被后世并称为“郊寒岛瘦”。

又作“岛瘦郊寒”,中唐诗人孟郊和贾岛的诗风。寒指清寒枯槁,瘦指孤峭瘦硬,两者含义相似。郊、岛之诗风格清奇悲凄,幽峭枯寂,格局狭隘窄小,破碎迫促,且讲究苦吟推敲,锤字炼句,往往给人以寒瘦窘迫之感,故称。早在宋初,欧阳修即曰:“孟郊、贾岛之徒,又得其悲愁郁堙之气。”(《书梅圣俞稿后》)至苏轼正式提出此评语:“元轻白俗,郊寒岛瘦。”(《祭柳子玉文》)后朱熹则作“岛瘦郊寒”:“君诗高处古无诗,岛瘦郊寒讵足差。”(《次韵谢刘仲行惠荀》)苏轼之论一出,遂成郊、岛诗风之定评,且往往加以疵病。如宋严羽云:“李杜数公,如金鳷擘海,香象渡河。下视郊岛辈,直虫吟草间耳。”(《沧浪诗话·诗评》)张表臣曰:“(诗)以气韵清高深眇者绝,以格力雅健雄豪者胜。元轻白俗,郊寒岛瘦,皆其病也。”(《珊瑚钩诗话》卷一)然亦有持异议者,如清人潘德舆认为“郊岛并称,岛非郊匹,人谓寒瘦,郊并不寒也”(《养一斋诗话》)。

“郊寒岛瘦”的意思是什么?

【解释】:度本指孟郊、贾岛简啬孤峭的诗歌风格。后用以形容诗文类似的意境。

郊寒岛瘦

【拼音】:jiāo?hán?dǎo?shòu

【出处】:宋·苏轼版《祭柳子玉文》:"元轻白俗,郊寒岛瘦。"

【示例】:使其权更悲,而其气仍壮,故能异于~,而与酸馅蔬笋者远矣。清·无名氏《杜诗言志》卷三

【近义词】:岛瘦郊寒

【语法】:作宾语、定语;比喻穷酸相

苏轼诗论中有“元轻白俗”“郊寒岛瘦”之语,其中的“元”“白”“郊”“岛”分别指什么

元,指元稹;白,指白居易;郊,指孟郊;岛,指贾岛。

“元轻白俗”是对元稹和白居易诗风的评语,谓前者轻佻,后者但俗。元稹和白居易后被誉为“元白”。

“郊寒岛痩”是对孟郊、贾岛简啬孤峭的诗歌风格的评价。因为二人作诗都是苦吟,无论诗歌内容还是艺术特征都比较相似;另外,二人的身世遭遇也有诸多相似之处。

出自宋代苏轼的《祭柳子玉文》,选自《东坡全集?》。

扩展资料

苏轼是豪放派词人的主要代表之一。在政治上属于旧党,但也有改革弊政的要求。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其诗题材广泛,内容丰富,现存诗3900余首。后代文人称其为“坡仙”“诗神”“词圣”等。

在词作方面与辛弃疾合称“苏辛”,在诗歌方面与黄庭坚的并称“苏黄”。在书法方面开创“尚意”书风,其作《黄州寒食帖》被誉为天下第三行书,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并称“宋四家”。在绘画方面擅画枯木竹石,反对程式束缚,重视神似,为其后世“文人画”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苏轼是苏洵的次子,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与弟弟苏辙同登进士,曾在立新法中反对王安石,被贬到黄州。世人说:“门下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苏轼与父亲苏洵,弟苏辙同为唐宋八大家中,合称“三苏”。

诗文有《东坡七集》等。苏轼的词现存三百四十多首,冲破了专写男女恋情和离愁别绪的狭窄题材,具有广阔的社会内容。

苏轼在我国词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他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精神,扩大到词的领域,扫除了晚唐五代以来的传统词风,开创了与婉约派并立的豪放派,扩大了词的题材,丰富了词的意境,冲破了诗庄词媚的界限,对词的革新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元轻白俗

元——元稹

白——白居易百

郊——孟郊度

岛—知—贾岛

元轻道白俗版[yuánqīngbáisú]:对唐代诗人元稹和白居易诗风的一种评语,谓前者轻佻,后者俚俗。权

郊寒岛瘦[jiāohándǎoshòu]:本指孟郊、贾岛简啬孤峭的诗歌风格。

宋苏轼《祭柳子玉文》:“元轻白俗,郊寒岛瘦。”

元是元稹白是白居易郊是孟郊岛是贾岛

这两句话我的理解应该是互文(一种修辞手法),即可以理解为“元白轻俗、郊岛寒瘦百”,不知道我说清楚没有,如果理解了什么是互文就应该很好理解了。具体解释度是:

“元轻”不知道,参考楼上的:世人以为元稹后期之作,伤于浮艳,故称“轻”也!所谓“元轻”,既是指元诗中情感之轻佻,也问应指其在表现上之轻松自如与其语调之轻快。其诗言情平俗,艳丽轻浮,悲伤绮靡,然而时有感人答之处!

“白俗”是指白居易写的诗文通俗易动,据传白居易每写好一首诗都要吟诵给平常老百姓听回,老百姓听不懂的他就改,直到一听就懂为止。

“郊寒岛瘦”是指孟郊和贾岛写诗的风格相似,寒指清寒、瘦指孤硬,都是指他们两人的诗风,这两人写诗都以苦吟答著称,“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就可见一斑。

以上是我本人的理解,不尽正确,供提问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