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成语知行合一及解释

  • 关于成语知行合一及解释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aabb成语

”知行合一,止于至善。“什么意思

知行合一:就是讲理论(知)和实践(行)要合而为一,不可过分偏重一边。

“知行合一”的知行观点在中国哲学史上由王守仁最早提出。语载王阳明《传习录》:“知之真切笃实处。既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知行工夫,本不可离。只为后世学者分作两截用功,先却知、行本体,故有合一并进之说,真知即所以为行,不行不足谓之知。”

止于至善:精益求精,达到最完美的地步。

〖出处〗《礼记·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整句话的意思是:

大学教人的道理,在于彰显人人本有,自身所具的光明德性(明明德),再推己及人,使人人都能去除污染而自新(亲民,新民也),而且精益求精,做到最完善的地步并且保持不变。

扩展资料:

王阳明的思想中典型的是知行合一。他首先强调人的活动是有目的、有意识的,即他说的"致良知",但如何使人的主体与可体联系起来呢?王阳明主张"求理于吾心",即"知行合一"。

他用主体包容了客体,将客体的独立性、自然性和物质性否定了。对于行他解释道:"凡谓之行者,只是著实去做这件事,若著实做学问思辩工夫,则学问思辩亦便是行矣。

学是学做这件事,问是问做这件事,思辩是思辩做这件事,则行亦便是学问辩矣。"所以,王阳明的"行"范围很广,包括了学、问、思、辩,这在《中庸》里是"知"的四个侧面,在王阳明这里合一了,因为他模糊了两者的界限。

楼上对知行合一的解答有失偏颇,王守仁知行合一的意思是,教导大家努力吧眼前的事情做好,要做什么像什么,比如治学,他可以做到对学生不分高低贵贱,一视同仁,倾囊相授,带兵,他对敌人狡诈多端,阴狠毒辣,做不同的事情都要体会其内在规律,也就是格物,并遵循这些规律灵活运用,比如在与人交往过程中,要深刻体会与人交往的规律,加以总结,再根据不同的人的特殊情况,灵活运用。把事情做到最完美,做到止于致善,在把事情做完美的过程中,自己的心智也同时得到了升华,并不是简单一句唯心主义就可以解释的,哲学不能只是机械的分成唯心,唯物论。只是选择的道路不尽相同,体悟也不尽相同,但是他们都是为了一个目的,就是把事情做好,正所谓殊途同归,你选择的路线不同体悟和沿途的风景也会不尽相同。我们国家倒是唯物主义,大跃进,文化大革命,还不都是犯了不尊重规律的错误。

最近读王阳明传记和传习录,对知行合一,止于至善,有了新的认识。我是新人,希望大家指正这要从王阳明的四句教说起,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第一句,无善无恶心之体,是中庸里说的未发,是一颗没有物欲遮蔽的心,像一面明镜一样,可以正确的投射万物,这样对事务就可以有最正确的认识,也可以注意到事务的细微变化,做到明察秋毫,抓住事物发展的规律和影响事物发展的各个要素。对于这个状态我也想象不出来,大概就是无我的境界吧,这是下面几句的基础。第二句,有善有恶意之动,人心从未发,到遇到事物开始有喜怒哀乐意念,这个意念决定着人下一步的行动,当然这个喜怒哀乐,也是从在无善无恶的基础上发出来的,是以天理为准绳的,不能有一丝私欲左右意念,如果有了私欲左右,那第三句,知善知恶是良知,就会有可能按照自己的喜好,把善当做恶,把恶当做善,这样的话,会一片混乱,谬误很多,所以说,第一句是最高的境界。致良知是王阳明晚年提出的心学的最核心的宗旨,至于致良知的最高境界我个人的理解就是,无我的状态,做到人,事合一,完全把自己的私欲忘掉,也就是把自己忘掉,把自己融入事情中,这样会尽物之性,把事情做到至善要做到这些,只能从事上磨,这个良知发之父母便是至孝,发之兄弟便是至悌,发之君,便是至忠,以此类推,现在我读书,发之读书是什么呢,发之客户又是什么呢?发之敌人又是什么呢?在任何事上心中都念念良知,把良知这个根培养好,那么做任何事情,都会做到至善,有时候,自己不敢相信这件事我能做到这么好,我这么做,怎么就是最对的呢!第四句,为善去恶是格物,只要心存良知,自然就可以为善去恶,这也就是知行合一了,心存良知,那行就是条件反射一般做到了,这样人就可以朝着建设性的路上走了,并不是在破坏性的路上走。当然理论很多时候说的都比较绝对化,这就看个人的悟性了,比如在一个花池里,你要看花,那杂草就是恶的,自然可以除去;但是我要是看草呢?那花也是恶的了,这个看字就是个单纯的“看”吗,王阳明的学问被称为光明之学,可能就是因为他学问的目的就是让人们心里充满阳光,充满建设性的,而非破坏性的思想,剔除邪恶,维护正义吧!我初学,好多思想不懂,还没有融会贯通,肯定有很多不足之处,纯手机手打,希望多指教勿有恶意~

知行合一:就是讲理论(知)和实践(行)知要合而为一,不可过分偏重一边。

“知行合一”的知行观点在中国哲学史上由王守仁最早提出。语载王阳明《传习录》:“道知之真切笃实处。既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知行工夫,本不可离。只为后世学者分作两专截用功,先却知、行本体,故有合一并进之说,真知即所以为行,不行不足属谓之知。”

止于至善:精益求精,达到最完美的地步。

解释王明阳的知行合一?

抛却哲学层面,在实用主义地立场上来看,我们可釉得出如下地结论。

“知”代表地是道德。“行”代表地是行为。王阳明提出知行合一,就是要让大家道德和行为一致。

但这就出现了一个问题,人们地道德和行为从一开始就不可能一致。道德总是高高在上,而行为却是低低在下。

如果然地要合一地话,应该是道德去迁就行为呢,还是行为去迁就道德?

千百年来,人们所说地,都是要行为去迁就道德,也就是当你这个行为不符合道德标准,就不许做。

然而知行合一真地是这个意思么?从王阳明自己地历史来看,从王阳明再传弟子徐阶所做地事情来看,从徐阶弟子张居正所做事情来看,甚至是从近现代很多很多成功者地所为来看,知行合一地意思恰恰相反。

道德应该迁就行为。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直白地来说,如果你要办成件事情,就应该低下你高贵地道德地头颅。

王阳明是个大学者,可他当官地时候却是连骗带蒙,只要事情做好,无所不用其极。

徐阶是一代名臣,可他却给严嵩这种贪官拍了十多年地马屁,甚至人们把徐阶都归入严党。

戚继光是民族英雄,可他为了能带子弟兵打仗,不断地给高层送礼送美女。

历史上地成功者,从来不会被道德标准牵制自己地行为,反而道德是用来迁就行为地。

但是,道德并非是一件没用地东西,在知行合一地理念里,还有更种要地内容,那就是你地目标必须是道德地。

这就是我们所说地大善。你为了实现自己地目标,你可釉行小恶,但你必须确定,你地结果是大善。

戚继光御敌于境外,他是民族英雄,他地道德问题只是小恶。

知行合一就是这样一种生存术,它答应你用比道德低地方法去做事,但必须实现比普遍道德还要高地目标。

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字伯安,号阳明,谥文成,浙江余姚人。因他曾在余姚阳明洞天结庐,自号阳明子,故被学者称为阳明先生,后世现在一般都称他为王阳明,其学说世称“阳明学”。王阳明生于明朝中叶,此时政治腐败、社会动荡、学术颓败,阳明子试图力挽狂澜,拯救人心,乃发明“身心之学”,倡良知之教,修万物一体之仁。阳明子不仅是宋明心学的集大成者,一生事功也是赫赫,故称之为“真三不朽”。其学术思想在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国家乃至全球都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王守仁是我国宋明时期心学集大成者。他发展了陆九渊的学说,用以对抗程朱学派。他说:“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并以此作为讲学的宗旨。他断言:“夫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于吾心”,“天理即是人欲”;否认心外有理、有事,有物。认为为学“惟学得其心”,“譬之植焉,心其根也。学也者,其培壅之者也,灌溉之者也,扶植而删锄之者也,无非有事于根焉而已。”要求用这种反求内心的修养方法,以达到所谓“万物一体”的境界。他的“知行合一”和“知行并进”说,旨在反对宋儒如程颐等“知先后行”以及各种割裂知行关系的说法。他论儿童教育,反对“鞭挞绳缚,若待拘囚”,主张“必使其趋向鼓舞,中心喜悦”以达到“自然日长日化”。他的学说以“反传统”的姿态出现,在明代中期以后,形成了阳明学派,影响很大。

王阳明理解的“行”的是把实践看成是头脑中的实践,他认为意念发动之处便是行,在这里他认为意识决定物质(或意识先于物百质),是唯心主义观点;而“意念”是人的主观意念,所以王阳明的知行合一理论是度主观唯心主义。

他的知行合一理论认为,知和行没有真正的区别,二者在本质上是完全相同专的,所以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上王阳明的观点就是错的,但是日常说“知行合一”一般没错。

按照政治课本的观点理解,在考试中:“知行合一”是错误的;“知行统属一”是正确的。

知是认识,行是实践。统一是对立的统一。

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是什么意思?

知行合一,是指客体顺应主体,知是指良知,行是指人的实践,知与行的合一,既不是以知来吞并行,认为知便是行,也不是以行来吞并知,认为行便是知。

即谓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在现实中运用此道理,是密不可分的一回事。这是中国古代哲学中认识论和实践论的命题,主要是关于道德修养、道德实践方面的。

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不仅要认识(“知”),尤其应当实践(“行”),把“知”和“行”统一起来,才能称得上“善”。致良知,知行合一,是阳明文化的核心。先有致良知,而后有知行合一。

扩展资料:

提出背景:

王阳明在贵阳北部修文县县城龙场镇龙场悟道之后,非常深切地了解到了生命的真相,是一种苦思后的彻悟。王阳明认为心灵态度决定行为方式、世界观点。

例如《列子》故事之“疑邻窃斧”。从此与朱熹学说分道扬镳,建立了心学体系大成的开端。王守仁的知行合一说主要针对朱学而发,与朱熹的思想对立。

反对程朱理学“将知行分作两件去做,以为必先知了然后能行”的知先行后说以及由此而造成的重知轻行、“徒悬空口耳讲说”的学风。

程朱理学包括陆九渊都主张“知先行后”,将知行分为两截,认为必先了解知然后才能实践行。王守仁提倡知行合一正是为了纠朱学之偏。

人物介绍:

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汉族,幼名云,字伯安,别号阳明,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今属宁波余姚)人。因曾筑室于会稽山阳明洞,自号阳明子。

学者称之为阳明先生,亦称王阳明。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精通儒家、道家、佛家。

弘治十二年(1499年)进士,历任刑部主事、贵州龙场驿丞、庐陵知县、右佥都御史、南赣巡抚、两广总督等职。

晚年官至南京兵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因平定宸濠之乱而被封为新建伯,隆庆年间追赠新建侯。谥文成,故后人又称王文成公。

王守仁(心学集大成者)与孔子(儒学创始人)、孟子(儒学集大成者)、朱熹(理学集大成者)并称为孔、孟、朱、王。

王守仁的学说思想王学(阳明学),是明代影响最大的哲学思想。其学术思想传至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

立德、立言于一身,成就冠绝有明一代。弟子极众,世称姚江学派。其文章博大昌达,行墨间有俊爽之气。有《王文成公全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知行合一

王守仁的“知行合一”思想包括以下两层意思。

1、知中有行,行中有知。王守仁认为知行是一回事,不能分为“两截”。他说:“知行原是两个字,说一个工夫”。从道德教育上看,他极力反对道德教育上的知行脱节及“知而不行”突出地把一切道德归之于个体的自觉行动,这是有积极意义的。因为从道德教育上看,道德意识高不开道德行为,道德行为也高不开道德意识。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离。知必然要表现为行,不行不能算真知。道德认识和道德意识必然表现为道德行为,如果不去行动,不能算是真知。王守仁认为:良知。无不行,而自觉的行,也就是知。这无疑是有其深刻之处的。

2、以知为行,知决定行。王守仁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在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他的意思是说,封建道德是人行为的指导思想,按照封建道德的要求去行动是达到"良知"的工夫。在封建道德指导下产生的意念活动是行为的开始,符合封建道德规范要求的行为是“良知”的完成。

王守仁的知行合一说主要针对朱学而发,与朱熹的思想对立。程朱理学包括陆九渊都主张“知先行后”,将知行分为两截,认为必先了解知然后才能实贱行。王守仁提倡知行合一正是为了救朱学之偏。

王守仁的知行合一说深化了道德意识的自觉性和实践性的关系,克服了朱熹提出的知先后行的弊病,但是同时也抹去了朱熹知行说中的知识论成分。王守仁的观点虽然有利于道德修养,但忽略了客观知识的学习,这就造就了以后的王学弟子任性废学的弊病,清初的思想家甚至把明亡的原因归于王学的弊端。

知行合一给我们的启示是,所有的成功都来自行动,只有行动才能改变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