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鹿为马的故事

  • 指鹿为马的故事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成语词典大全

指鹿为马的故事,指鹿为马故事的简介
指鹿为马有什么故事?

为马指鹿为马一词出自《史记?秦始皇本纪》。相传赵高试图要谋朝篡位,为了试验朝廷中有哪些大臣顺从他的意愿,特

地呈上一只鹿给秦二世,并说这是马。秦二世不信,赵高便借故问各位大臣

。不敢逆赵高意的大臣都说是马,而敢于反对赵高的人则说是鹿。后来说是鹿的大臣都被赵高用各种手段害死了。指鹿为马的故事

传至今,人们便用指鹿为马形容一个人是非不分,颠倒黑白。

指鹿为马的故事,指鹿为马的故事

指鹿为马是说秦二世继位以后,赵高为了测试谁是自己一派的人,拉了一匹鹿给胡亥和众大臣看,告诉胡亥这是一匹马,到后来没有附和赵高的大臣都被害死的故事。

该成语出自《史记

?秦始皇本纪》,相传赵高试图要谋权篡位,为了试验朝廷中有哪些大臣顺从他的意愿,特地呈上一只鹿给秦二世,并说这是马。秦二世不信,赵高便借故问各位大臣。不敢逆赵高意的大臣都说是

马,而敢于反对赵高的人则说是鹿。后来说是鹿的大臣都被赵高用各种手段害死了。

《史记》是由司马迁撰写的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记载了上自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史

元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史记》最初没有书名,或称“太史公书”、“太史公传”,也省称“太史公”。

“史记”本是古代史书的通称,从三国时期开始,“史记”由史书的通称逐渐演变成“太史公书”的专称。《史记》与《汉书》(班固)、《后汉书》(范晔、司马彪)、《三国志

》(陈寿)合称“前四史”。刘向等人认为此书“善序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俚”。与宋代司马光编撰的《资治通鉴

》并称“史学双璧”。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指鹿为马

指鹿为马,出自《史记?秦始皇本纪

》。相传赵高试图要谋朝篡位,为了试验朝廷中有哪些大臣顺从他的意愿,特地呈上一只鹿给秦二世,并说这是马。秦二世不信,赵高便借故问各位大臣。不敢逆赵高意的大臣都说是马,而敢于反对赵高的人则说是鹿。后来说是鹿的大臣都被赵高用各种手段害死了。指鹿为马的故事流传至今,

人们便用指鹿为马形容一个人是非不分,颠倒黑白。

赵高(?-前207),中国秦朝二世皇帝时丞相,著名宦官(一说并非宦官)。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名气的宦官。秦始皇死后与李斯合谋篡改诏书,立始皇幼子胡亥为帝,并

逼死始皇长子扶苏。秦二世即位后设计陷害李斯,并成为丞相。后派人杀死秦二世,不久后被秦王子婴所杀。

指着鹿,说是马。比喻故意颠倒

黑白,混淆是非。
出自《史记?秦始皇本纪》:

“赵高欲为乱,恐群臣不听,乃先设验,持鹿献于二世,曰:‘马也。’二世笑曰:‘丞

相误邪?谓鹿为马。’问左右,左右或默,或言马以阿顺赵

,说是马。比喻故意颠倒黑白,混淆是非。

《史记?秦始皇本纪》

:“赵高欲为乱,恐群臣不听,乃先设验,持鹿献于二世,曰:‘马也。’二世笑曰:‘丞相误邪?谓鹿

为马。’问左右,左右或默,或言马以阿顺赵高。”

已招佳婿,何似以羊易牛;西邻纵有责言,终难~。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七

指鹿为马的故事,指鹿为马的故事
指鹿为马配图!!

赵高想要叛乱(篡夺秦朝的政权),恐怕各位大臣不听从他,就先设

下圈套设法试探。于是带来一只鹿献给二

世,说:“这是一匹马。”二世笑着说:“丞相错了吧?您把鹿说成是马。”问身边的

大臣,左右大臣有的沉默,有的故意迎合赵高

说是马,有的说是鹿,赵高就在暗中假借法律

中伤(或陷害)那些说是鹿的人。以后,大臣们都畏惧赵高。

指鹿为马是一个汉语成语,意思是指着鹿,说是马。比喻故意颠倒黑白,混淆是非。出自《史记?秦始皇本纪》,一般作谓语、宾语、定语。

point at a deer, call it a horse

《史记?秦始皇本纪》

指着鹿,说是马。比喻故意颠倒黑白,混淆是非。

出自《史记?秦始皇本纪》。
一般作谓语、宾语、定语。

“混淆是非”和“指鹿为马”都有“违背事实;不分是非”的意思;有时可通用。但“指鹿为马”完全是故意的;并时有咄咄逼人之势;“混淆是非”可以是故意的;也可以是无意的。原文(1)

赵高欲(1)为乱(2),恐(3)群臣不听,乃先设验(4),持(5)鹿献于二世(6),曰:“马也。”二世笑曰:“丞相误(7)邪?谓鹿为马。”问左右(8),左右或(9)默,或言马以阿顺(10)赵高,或言鹿者。高因(11)阴(12)中(13)诸言鹿者以法(14)。(15)后群臣皆(16)畏高。(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

欲:想要。

乱:叛乱,此处指篡夺秦朝的政权。[1]

恐:害怕,恐怕。
设验:设法试探。
持:带着。
二世:指秦二世皇帝胡亥。
误:错误;误会。
左右:身边的人。
或:有的人。
阿顺:阿谀奉承。[1]
因:于是,就。
阴,暗中。
中(zhòng),中伤。
法,刑法。

阴中诸言鹿者以法:暗地里假借刑法惩处那些直说是鹿的人。诸:那些

赵高想要叛乱(篡夺秦朝的政权),恐怕各位大臣不听从他,就先设下圈套设法试探。于是带来一只鹿献给二世,说:“这是一匹马。”二世笑着说:“丞相错了吧?您把鹿说成是马。”问身边的大臣,左右大臣有的沉默,有的故意迎合赵高说是马,有的说是鹿,赵高就在暗中假借法律中伤(或陷害)那些说是鹿的人。以后,大臣们都畏惧赵高。[1]

原文(2)

秦二世之时,赵高驾鹿而从行。王曰:“丞相何为驾鹿?”高曰:“马也。”王曰:“丞相误(1)也,以鹿为马。”高曰:“陛下以臣言不然,愿问群臣。”臣半(2)言鹿,半言马。当此之时秦王不能自信自(3)而从邪臣之说。(汉?陆贾《新语?辨惑》)

误:错误;误会。
半:一半。
自信自:自己相信自己。

秦二世的时候,赵高驾着一头鹿随从二世出行,二世问他说:“丞相为什么驾着一头鹿呢?”赵高说:“这是一匹马啊!”二世说:“丞相错了,把鹿当做马了。”赵高说:“这确实是一匹马啊!(如果)陛下认为我的话不对,希望(陛下允许我)问一问群臣。”群臣之中一半说是鹿,一半说是马。在这种情况下,秦王不能再坚持自己的看法,只好顺从赵高的说法。[2]

司马迁(约前145或前135年――前87年?),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师从道家。《汉书?艺文志》著录有《司马迁赋》八篇;《隋书?经籍志》有《司马迁集》一卷。其父司马谈为太史令,学问渊博,曾“学官于唐都,受易于杨何,习道论于黄子”,早年司马迁在故乡过着贫苦的生活,10岁开始读古书,学习十分认真刻苦,遇到疑难问题,总是反复思考,直到弄明白为止。20岁那年,司马迁从长安出发,到各地游历。后来回到长安,作了郎中。他几次同汉武帝出外巡游,到过很多地方。35岁那年,汉武帝派他出使云南、四川、贵州等地。他了解到那里的一些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他父亲司马谈死后,元封三年(公元前108年),司马迁接替做了太史令。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与天文学家唐都等人共订“太初历”。同年,开始动手编《史记》。天汉二年(公元前99年),李陵出击匈奴,兵败投降,汉武帝大怒。司马迁为李陵辩护,得罪了汉武帝,获罪被捕,被判宫刑。“人固有一死,

e799bee5baa6e997aee7ad94e78988e69d8331333365653266

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报任安书》)为了完成父亲遗愿,完成《史记》,留与后人,含垢忍辱忍受腐刑。公元前96年(太始元年)获赦出狱,做了中书令,掌握皇帝的文书机要。他发愤著书,全力写作《史记》,大约在他55岁那年终于完成了全书的撰写和修改工作。

胡亥做了皇帝后,赵高对胡亥说:“陛下要注意,诸公子和大臣们正在为沙丘之谋而蠢蠢欲动啊!”二世一听,马上紧张起来,忙问赵高如何应付。赵高见时机已到,便煞有其事地说:“万全之策惟有‘换血’,铲除祸患。这样,陛下就可尽情享受人间乐趣了。”二世一听,乐得手舞足蹈。于是,一场“换血”大行动开始了。大批朝臣先后被杀,连二世的骨肉兄弟和同胞姐妹们都惨死在屠刀之下。最后连李斯都遭五刑腰斩,合家灭门。李斯一死,赵高便顶替他做了丞相,其族人、亲信都安插到了权要部门。赵高当了丞相后,成了秦朝的实际独裁者。渐渐地,他就想踢开二世自己做皇帝,但又担心群臣不顺从,于是就导演了一幕“指鹿为马”的闹剧。从此,群臣更加害怕赵高了。

(前230年-前207年),嬴姓,赵氏,名胡亥,在位时间前210年―前207年,也称二世皇帝。是秦始皇第十八子(最小的儿子),长子扶苏的弟弟,从中车府令赵高学习狱法。秦始皇出游南方病死沙丘宫平台,秘不发丧,在赵高与李斯的帮助下,杀死兄弟姐妹二十余人,并逼死扶苏而当上秦朝的二世皇帝。秦二世即位后,宦官赵高掌实权。下令秦始皇后宫无子者皆令从死,在埋葬秦始皇时把全部工匠封死在了骊山陵墓里。征调材士五万人屯卫咸阳,令教射狗马禽兽。秦朝的暴政激起了公元前209年的陈胜、吴广起义。左丞相李斯与右丞相冯去疾、大将军冯劫纷纷请奏停止修建阿房宫,减轻各种苛捐杂税。二世听信赵高谗言,诛杀李斯,迫使冯去疾和冯劫自杀。二世三年七月,章邯、王离投降项羽,刘邦攻下武关,赵高惶恐。前207年赵高与其婿咸阳令阎乐合谋,逼胡亥自杀于望夷宫。临死前二世说只愿当万户侯,阎乐不准,遂自杀,时年24岁。以平民之礼葬。墓地在今西安市雁塔区曲江乡曲江池村南缘台地上,称

https://wapbaike.baidu.com/item/胡亥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