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成语赍志以殁的意思及解释

  • 关于成语赍志以殁的意思及解释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四字成语

功盖三分国 名成八阵图是什么意思

杜甫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1、盖:超过。2、八阵图:由八种阵势组成的图形,用来操练军队或作战。3、三分国:指三国时魏、蜀、吴三国。4、石不转:指涨水时,八阵图的石块仍然不动。5、失吞吴:是吞吴失策的意思。

三国鼎立,孔明的功勋最为卓著,

他创制的八卦阵,更是名扬千古。

任凭江流冲击,石头却依然如故,

千年遗恨,在于刘备失策想吞吴。

你建立了三分天下的功业,又创建了著名的八阵图。江流冲击,你布阵的石头从未转动。遗恨千古,不能制止先主失策去吞并东吴。

这是作者初到夔州时作的一首咏怀诸葛亮的诗,写于大历元年(766)。

“八阵图”,指由天、地、风、云、龙、虎、鸟、蛇八种阵势所组成的军事操练和作战的阵图,是诸葛亮的一项创造,反映了他卓越的军事才能。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这两句赞颂诸葛亮的丰功伟绩。

第一句是从总的方面写,说诸葛亮在确立魏蜀吴三分天下、鼎足而立局势的过程中,功绩最为卓绝。三国并存局面的形成,固然有许多因素,而诸葛亮辅助刘备从无到有地创建蜀国基业,应该说是重要原因之一。杜甫这一高度概括的赞语,客观地反映了三国时代的历史真实。

第二句是从具体的方面来写,说诸葛亮创制八阵图使他声名更加卓著。对这一点古人曾屡加称颂,如成都武侯祠中的碑刻就写道:“一统经纶志未酬,布阵有图诚妙略。”“江上阵图犹布列,蜀中相业有辉光。”而杜甫的这句诗则是更集中、更凝炼地赞颂了诸葛亮的军事业绩。头两句诗在写法上用的是对仗句,“三分国”对“八阵图”,以全局性的业绩对军事上的贡献,显得精巧工整,自然妥帖。

在结构上,前句劈头提起,开门见山;后句点出诗题,进一步赞颂功绩,同时又为下面凭吊遗迹作了铺垫。“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这两句就“八阵图”的遗址抒发感慨。“八阵图”遗址在夔州西南永安宫前平沙上。

在作者看来,这种神奇色彩和诸葛亮的精神心志有内在的联系:他对蜀汉政权和统一大业忠贞不二,矢志不移,如磐石之不可动摇。同时,这散而复聚、长年不变的八阵图石堆的存在,似乎又是诸葛亮对自己赍志以殁表示惋惜、遗憾的象征,所以杜甫紧接着写的最后一句是“遗恨失吞吴”,说刘备吞吴失计,破坏了诸葛亮联吴抗曹的根本策略,以致统一大业中途夭折,而成了千古遗恨。当然,这首诗与其说是在写诸葛亮的“遗恨”,无宁说是杜甫在为诸葛亮惋惜,并在这种惋惜之中渗透了杜甫“伤己垂暮无成”(黄生语)的抑郁情怀。这首怀古绝句,具有融议论入诗的特点。但这种议论并不空洞抽象,而是语言生动形象,抒情色彩浓郁。诗人把怀古和述怀融为一体,浑然不分,给人一种此恨绵绵、余意不尽的感觉。

怀古诗是人与历史的对话。杜甫入蜀之后,对诸葛亮的济世之才情有独钟,这是他到夔州(今重庆市奉节县)不久,就诸葛亮遗迹所作的一首怀古诗。《三国志·诸葛亮传》说传主“推演兵法,作八阵图”,但对其遗址何在,众说不一。奉节县永安宫南的长江沙滩上的八阵图,由于这首杜诗而格外驰名。

诗中颂扬了诸葛亮在魏蜀吴三分天下的斗争中,为创立蜀国基业的盖世功勋。与此相对应,他在长江沙滩上摆下的八阵图,使他的名声更加卓著了。八阵图乃是由天、地、风、云、龙、虎、鸟、蛇八种阵势构成的战阵,在长江滩上则聚石为兵,纵横棋布为六十四个石堆。夏天洪水冲淹,这些石堆也岿然不动因而有“江流石不转”之句,也象征着诸葛亮忠贞不渝和名垂千古。

选自《八阵图》杜甫,这是作者初到夔州时作的一首咏怀诸葛亮的诗百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这两句赞颂诸葛亮的丰功伟绩。

直译:立下的功度超过三个国家立的功,它就叫八阵图。

第一句是从总的方面写,说诸葛亮在确立魏蜀吴三分天下、鼎足而立局势的过程中,功绩最为卓绝。三国并存局面的形成,固然有许多因素,而诸葛亮辅助刘备从无到有地创建蜀国基业,应该说就是重要原因之一。杜甫这一高度概括的赞语,客问观地反映了三国时代的答历史真实。

第二句是从具体的方面来写,说诸葛亮创制八阵图使他声名更加卓著。对这一点古人曾屡加称颂,如成都武侯祠中的回碑刻就写道:“一统经纶志未酬,布阵有图诚妙略。”“江上阵图犹布列,蜀中相业有辉光。”而杜甫的这句诗则是更集中、更凝炼地赞颂了诸葛亮的军事业绩。头两句诗在写法上用的是对仗句,“三分国”对“八阵图”,以全局性的业绩对军事上的贡献,显得精巧答工整,自然妥帖。

名成八阵图,功盖三分国。zhidao这句诗出自于唐朝,著名诗人杜甫所写的《八阵图》。

全诗是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回江流石不砖,遗恨失吞吴。

其中,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的意思是:他的功劳是建立三分天下的鼎足之势,他的名声是创造八阵图。这两句名诗表现了作者杜甫,对三国时诸葛亮的辉煌历史的评价。答一直为人们传颂。

赍字开头的成语有哪些

赍字开头的成语只有三个,分别是赍志以殁,赍粮藉寇,赍盗粮,借贼兵。

1、赍志以殁[jīzhìyǐmòcopy]

【解释】:指怀抱着未遂的志愿而死去。同“赍志而殁”。

【出自】:南朝梁·江淹《恨赋》:“赍志没地,长怀不已。”

2、赍粮藉寇百[jīliángjièkòu]

【解释】:赍:资助;藉:同“借”;寇:贼寇。借给敌寇兵器,送给盗贼粮食。比喻做有利于敌人、坏人的事。

【出自】:《荀子·度大略》:“知非其人而教之,赍盗粮,借贼兵也。”

3、赍盗粮,借贼兵[jīdàoliáng,jièzéibīng]

【解释】:赍:以物送人;兵:兵器,武器。送给盗贼粮食,借给盗贼武器。比喻帮道助敌人或坏人。

【出自】:战国·赵·荀况《荀子·大略》:“非其人而教之,赍盗粮,借贼兵。”

【用法】: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处事

1、赍志没地

成语拼音:jīzhìmòdì

成语解释:赍:怀抱着,带着;没:死。志愿zd没有实现就死了

成语出处:南朝·梁·江淹《恨赋》:“赍志没地,长怀无已。”

2、赍志而殁

成语拼音:jīzhìérmò

成语解释:赍:怀抱着,带着;殁:死。指怀抱着未遂的志愿而死去

成语出处:南朝梁江淹《恨赋》:“赍志没地,长怀无已。”

3、赍志而没

成语拼音:jīzhìérmò

成语解释:赍:怀抱着,带着;殁:死。志愿没有实现就死了。

成语出处:南朝·梁·江淹《恨赋》:“赍志没地,长怀无已。”

4、赍粮藉寇

成语拼音:jīliángjièkòu

成语解释:赍:资助;藉:同“借”;寇:贼寇。专借给敌寇兵器,送给盗贼粮食。比喻做有利于敌人、坏人的事。

成语出处:《荀子·大略》:“非其人而教之,赍盗粮,借贼兵也属。”

5、赍盗粮,借贼兵

成语拼音:jīdàoliáng,jièzéibīng

成语解释:赍:以物送人;兵:兵器,武器。送给盗贼粮食,借给盗贼武器。比喻帮助敌人或坏人

成语出处:战国·赵·荀况《荀子·大略》:“非其人而教之,赍盗粮,借贼兵。”

赍字开头的成语只有四个,分别为:

一、赍志而没

[jīzhìérmò]

基本解释

赍:怀抱着,带着;殁:死。志愿没有实现就死了。

详细解释

1.【解释】:赍:怀抱着,带着;殁:死。志愿没有实现就死了。

2.【出自】:南朝·梁·江淹《恨赋》:“赍志没地,长怀无已。”

3.【示例】:林文忠公经世之才,可惜鞠躬尽瘁,~。◎高阳《玉座珠帘》上册

例句

林文忠公经世之才,可惜鞠躬尽瘁,~。

二、赍粮藉寇

[jīliángjièkòu]

基本解释

赍:资助;藉:同“借”;寇:贼寇。借给敌寇兵器,送给盗贼粮食。比喻做有利于敌人、坏人的事。

详细解释

1.【解释】:赍:资助;藉:同“借”;寇:贼寇。借给敌寇兵器,送给盗贼粮食。比喻做有利于敌人、坏人的事。

2.【出自】:《荀子·大略》:“非其人而教之,赍盗粮,借贼兵也。”

三、赍志而殁

[jīzhìérmò]

基本解释

赍:怀抱着,带着;殁:死。指怀抱着未遂的志愿而死去。

详细解释

1.【解释】:赍:怀抱着,带着;殁:死。指怀抱着未遂的志愿而死去。

2.【出自】:南朝·梁·江淹《恨赋》:“赍志没地,长怀无已。”

3.【示例】:岂意阳运告终,~。◎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99回

4.【语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指怀抱着未遂的志愿而死去

四、赍志以没

[jīzhìyǐméi]

基本解释

指怀抱着未遂的志愿而死去。同“赍志而殁”。

详细解释

【解释】:指怀抱着未遂的志愿而死去。同“赍志而殁”。

赍志以殁:指怀抱着未遂的志愿而百死去。同“赍志而殁”。

赍志以没:指怀抱着未遂的志愿度而死去。同“赍志而殁”。

赍粮藉寇:赍:资助;藉:同“借”;寇:贼知寇。借给敌寇兵器,送给盗贼粮食。比喻做有利于道敌人、坏人的事。

赍志而没:赍:怀抱着,带着;殁:回死。志愿没有实现就答死了。

赍志而殁:赍:怀抱着,带着;殁:死。指怀抱着未遂的志愿而死去。

殁字怎么念?什么意思?

殁”字念mò,意思是死(亦作“没”)。

详细释义

1.(形声。从歺(è),(mò)声。歺残骨,与死亡有关。本义:死)

2.同本义

殁,终也。——《广雅·释诂百四》

伯乐既殁度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管仲殁矣。——《国语·晋语四》

少者殁而长者存。——韩愈《祭十二郎文》

又如:既殁(既已死亡);殁世(终生;终其一生;去世);殁命(舍命,拚死);殁齿(没齿,终生)

3.通“刎”。自杀。

如:殁身(杀身;终生)

4.消灭

道逢匈奴骑兵,皆为知所殁。——《后汉书》

5.通“没”。隐没;沦没

神女殁幽境,汤池流大川。——唐·李白《安州应道城玉女汤作》

组词

沦殁,亡殁,薨殁,湮殁,殒殁,蚤殁,殁命,淹殁。

造句

1.让我们泪如雨下的,是张晖的赍志以殁,令同道中人又回弱一个。

2.得不了奖,赍志以殁的,也不甘心与草木同朽。

3.?前479年夏历二月,孔子终因独子孔鲤去世而赍志而殁。

4.?可惜“掣鳌有策知音渺”,他虽擅治水之才而终难见用,饱受排挤与歧视后,赍志而殁。

5.有一次,一位同事的父亲去世了,从病殁到出殡,他一直跟着。

6.?故主明则答下安,以此养生则寿,殁世不殆,以为天下则大昌。

“殁”怎么念?是什么意思?

一、殁字只有一个读音,拼音是mò,是第四声。

二、基本字义

殁mò

死:病殁。也zhidao作没。

三、殁字的结构是左右结构,偏旁部首是歹,总笔画是8画。

四、殁字的笔顺是横,撇,横撇/横钩,点,撇,横折钩,横撇/横钩,捺。

扩展资料

相关组词解析

1、殁年

[mònián]

死于非专命(未及寿终而死)。

2、殁世

[mòshì]

终生;终其一生。

3、殁瞋

[mòchēn]

就是“死人睁眼”的意思,就像是过年放的烟花“窜天猴”的声音。

4、薨殁

[hōngmò]

薨殂。指王侯死亡。

5、败殁

[bàimò]

亦作“败没”。犹覆灭属。谓军队被敌方歼灭。

一、殁的拼音mò

二、殁释义:

〈动〉

1、(形声。从歺(è),(mò)声。歺残骨,与死亡有关。本义:死)

2、同本义

殁,终也。——《广雅·释诂四》

译:去世了。

伯乐既殁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译:伯乐已经去了。

管仲殁矣。——《国语·晋语四》

译:管仲去世了。

少者殁而长者存。——韩愈《祭十二郎文》

译:年少的人去世了,年长的人还活着。

又如:既殁(既已死亡);殁世(终生;终其一生;去世);殁命(舍命,拚死);殁齿(没齿,终生)

3、通“刎”。自杀。

如:殁身(杀身;终生)

4、消灭

道逢匈奴骑兵,皆为所殁。——《后汉书》

译:每在路上碰见匈奴的骑兵,都被他所杀。

5、通“没”。隐没;沦没

神女殁幽境,汤池流大川。——唐·李白《安州应城玉女汤作》

译:神女隐没在神秘的地方,河流流入大江大河。

扩展资料:

一、字形演变:

二、相关组词:

沦殁、亡殁、殟殁、蚤殁、枉殁、殁世、殂殁、殒殁、殁瞋、淹殁、殁齿、汩殁、陷殁、徂殁

三、反义词:亡

四、部????首:歹

五、英文翻译:toend;todie

六、表死亡的同义字:

1、殁表示死亡,多指小孩夭折和病死的,与之相近的字有:崩、薨、卒、不禄。死等。

2、殁在殡葬中的区别:古代对身份和地位不同的人去世后,称呼也不同。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大夫死曰卒,士死称不禄,庶人死称死。小孩夭折和病死的,称为殁。出自《礼记,曲礼下》。

3、薨殁,指王侯死亡。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殁

殁”字念mò,意百思是死(亦作“没”)。

详细释义

1.(形声。从歺(è),(mò)声。歺残骨,与死亡有关。本义:死)

2.同本义

殁,终也。——《广雅·释诂四》

伯乐既殁兮。——《史记·屈原贾度生列传》

管仲殁矣。——《国语·晋语四》

少者殁而长者存。——韩愈《祭十二郎文》

又如:既殁(既已死亡);殁世(终生;终其一生;去世);殁命(舍命,拚死);殁齿(没齿,终生)

3.通“刎”。自杀。

如:殁身(杀身;终生)

4.消灭

道逢匈奴骑兵,皆为所殁。——《后汉书》

5.通“没”。隐没知;沦没

神女殁幽境,汤池流大川。——唐·李白《安州应城道玉女汤作》

组词

沦殁,亡殁,薨殁,湮殁,殒殁,蚤殁,殁命,淹殁。

造句

1.让我们泪如雨下的,是张晖的赍志以殁,令同道中人又弱一个。

2.得不了回奖,赍志以殁的,也不甘心与草木同朽。

3.?前479年夏历二月,孔子终因独子孔鲤去世而赍志而殁。

4.?可惜“掣鳌有策知音渺”,他虽擅治水之才而终难见用,饱受排挤与歧视后,赍志而殁。

5.有一次,一位同事的父亲去世了,从病殁到出殡,他一直跟着。

6.?故主明则下安,以此养生则寿,殁世不殆答,以为天下则大昌。

志的成语

染神乱志、

小人得志、

有志竟成、

行古志今、

志同道合、

才疏志大、

驰志伊吾、

材剧志大、

未竟之志、

志广才疎、

志高气扬zhidao、

博闻强志、

各从其志、

志满气骄、

玩物丧志、

心小志大、

赍志以殁、

潜心笃志、

矢志不移、

气满志回得、

志美行厉、

踌躇满志、

不拔之志、

气得志满、

矢志不摇、

胸怀大志、

志广才疏、

气满志骄、

志大才疏、

离经辨志、

志在四方、

砥志研思、

失张失志、

志足意满、

蛊心丧志、

志骄意满、

壮志未酬、

轻世肆志、

雄心壮志、

诗以言志、

寒心消志、

志得意满、

快心满志、

傲睨得志、

风云之志、

胸无大志、

千里之答志、

道合志同、

诗以言志:??用诗copy歌表达自己的思想和志趣。亦作“诗言志”、“诗以道志”。

矢志不摇:??矢:通“誓”,发誓;摇:动摇。发誓立志知,决不改变

矢志不渝:??表示永远不变心。

有志竟成:??竟:终于。只要有决心,有毅力,事情终究会成功。

以意逆志:??用自己的想法去揣度别人的心思。

隐居求志:??隐居不仕,以实现自道己的志愿。

关于张爱玲

1920年9月30日出生於上海,原名张煐

1922迁居天津1928由天津搬回上海,读《红楼梦》和《三国演义》

1930改名张爱玲

1939考进香港大学

1941太平洋战争爆发,投入文学创作。两年后,发表《倾城之恋》和《金锁记》等作品,并结识周瘦鹃、柯灵、苏青和胡兰成

1944与胡兰成结婚

1945自编《倾城之恋》在上海公演;同年,抗战胜利

1947与胡兰成离婚

1952移居香港

1955离港赴美,并拜访胡适

1956结识剧作家赖雅,同年八月,在纽约与赖雅结婚

1967赖雅去世

1973定居洛杉矶;两年后,完成英译清代长篇小说《海上花列传》

1995九月逝於洛杉矶公寓,享年七十四岁

---------------------------------------

张爱玲简介:

张爱玲,现代文学史上重要作家,生于上海,原籍河北丰润。1921年生于上海,1995年离去于美国洛杉叽,当时身边没有一个人,恰逢中国的团圆节日---“中秋节”。

说张爱玲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异数”当不为过。文字在她的笔下,才真正的有了生命,直钻进你的心里去。喜欢张爱玲的人对她的书真是喜欢,阅读的本身就能给读书的人莫大的快感。阅读的快乐只有在她那里才可以得到,至少对我是这样。读别的书你或许能知道道理,了解知识,得到震撼,但是只有读张爱玲的文章你才是快乐的。即便是有点悲剧意味的《十八春》依然如此!

张爱玲是世俗的,但是世俗的如此精致却除此之外别无第二人可以相比。读她的作品你会发现她对人生的乐趣的观照真是绝妙!张爱玲的才情在于她发现了,写下来告诉你,让你自己感觉到!她告诉你,但是她不炫耀!张爱玲最有名的一本集子取名叫《传奇》其实用传奇来形容张爱玲的一生是最恰当不过了。张爱玲有显赫的家世,但是到她这一代已经是最后的绝响了,张爱玲的童年是不快乐的父母离婚,父亲一度又扬言要杀死她,而她逃出父亲的家去母亲那里,母亲不久就又去了英国,她本来考上了伦敦大学,却因为赶上了太平洋战争,只得去读香港大学,要毕业了,香港又沦陷,只得回到上海来。她与胡兰成的婚姻也是一个大的不幸。本来在文坛成名是件好事,可是这在解放后居然成了罪状,最后只得远走它乡!

张爱玲的性格中聚集了一大堆矛盾:她是一个善于将艺术生活化,生活艺术化的享乐主义者,又是一个对生活充满悲剧感的人;她是名门之后,贵府小姐,却骄傲的宣称自己是一个自食其力的小市民;她悲天怜人,时时洞见芸芸众生“可笑”背后的“可怜”,但实际生活中却显得冷漠寡情;她通达人情世故,但她自己无论待人穿衣均是我行我素,独标孤高。她在文章里同读者拉家常,但却始终保持着距离,不让外人窥测她的内心;她在四十年代的上海大红大紫,一时无二,然而几十年后,她在美国又深居浅出,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以至有人说:“只有张爱玲才可以同时承受灿烂夺目的喧闹与极度的孤寂。”

1920年9月30日出生於上海,原名张煐

1922迁居天津1928由天津搬回上海,读《红楼梦》和《三国演义》

1930改名张爱玲

1939考进香港大学

1941太平洋战争爆发,投入文学创作。两年后,发表《倾城之恋》和《金锁记》等作品,并结识周瘦鹃、柯灵、苏青和胡兰成

1944与胡兰成结婚

1945自编《倾城之恋》在上海公演;同年,抗战胜利

1947与胡兰成离婚

1952移居香港

1955离港赴美,并拜访胡适

1956结识剧作家赖雅,同年八月,在纽约与赖雅结婚

1967赖雅去世

1973定居洛杉矶;两年后,完成英译清代长篇小说《海上花列传》

1995九月逝於洛杉矶公寓,享年七十四岁

---------------------------------------

张爱玲简介:

张爱玲,现代文学史上重要作家,生于上海,原籍河北丰润。1921年生于上海,1995年离去于美国洛杉叽,当时身边没有一个人,恰逢中国的团圆节日---“中秋节”。

说张爱玲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异数”当不为过。文字在她的笔下,才真正的有了生命,直钻进你的心里去。喜欢张爱玲的人对她的书真是喜欢,阅读的本身就能给读书的人莫大的快感。阅读的快乐只有在她那里才可以得到,至少对我是这样。读别的书你或许能知道道理,了解知识,得到震撼,但是只有读张爱玲的文章你才是快乐的。即便是有点悲剧意味的《十八春》依然如此!

张爱玲是世俗的,但是世俗的如此精致却除此之外别无第二人可以相比。读她的作品你会发现她对人生的乐趣的观照真是绝妙!张爱玲的才情在于她发现了,写下来告诉你,让你自己感觉到!她告诉你,但是她不炫耀!张爱玲最有名的一本集子取名叫《传奇》其实用传奇来形容张爱玲的一生是最恰当不过了。张爱玲有显赫的家世,但是到她这一代已经是最后的绝响了,张爱玲的童年是不快乐的父母离婚,父亲一度又扬言要杀死她,而她逃出父亲的家去母亲那里,母亲不久就又去了英国,她本来考上了伦敦大学,却因为赶上了太平洋战争,只得去读香港大学,要毕业了,香港又沦陷,只得回到上海来。她与胡兰成的婚姻也是一个大的不幸。本来在文坛成名是件好事,可是这在解放后居然成了罪状,最后只得远走它乡!

张爱玲的性格中聚集了一大堆矛盾:她是一个善于将艺术生活化,生活艺术化的享乐主义者,又是一个对生活充满悲剧感的人;她是名门之后,贵府小姐,却骄傲的宣称自己是一个自食其力的小市民;她悲天怜人,时时洞见芸芸众生“可笑”背后的“可怜”,但实际生活中却显得冷漠寡情;她通达人情世故,但她自己无论待人穿衣均是我行我素,独标孤高。她在文章里同读者拉家常,但却始终保持着距离,不让外人窥测她的内心;她在四十年代的上海大红大紫,一时无二,然而几十年后,她在美国又深居浅出,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以至有人说:“只有张爱玲才可以同时承受灿烂夺目的喧闹与极度的孤寂。”

---------------------------------------

因为懂得所以慈悲。

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所遇见的,于千万年之中,在时间无涯的荒野里,没能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恰巧遇见了。那也没有别的话好说,唯有轻轻地问一句:“哦?你也在这里吗。”

人生有飞扬,我飞扬不起来;人生有热闹,可是我热闹不起来。我可以逃离一切,但我逃不出这生命的苍凉。苍凉是飞扬与热闹之中的安稳与真实

但是在这不可理喻的世办里,谁知道什么是因,什么是果?

这世上没有一种感情,不是打补丁的。

人生在世,凡事想得太多是不行的。

人要出名要趁早。

生命是一席华丽的袍,爬满虱子。

“死生契阔,与子成悦;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是一首悲哀的诗,然而它的人生态度又是何等肯定。我不喜欢壮烈。我是喜欢悲壮,更喜欢苍凉。壮烈只是力,没有美,似乎缺少人性。悲哀则如大红大绿的配色,是一种强烈的对照。

有一天我们的文明,不论是升华还是浮华,都要成为过去。然而现在还是清如水明如镜的秋天,我应当是快乐的。

也许每一个男子全都有过这样的两个女人,至少两个。娶了红玫瑰,久而久之,红的变了墙了的一蚊子血,白的还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的一料饭粘子,红的却是心口上一颗朱砂痣

面下着雨,已经下了许多天,点点滴滴,歪歪斜斜,像我的抄不完的草稿,

中国人好吃,我觉得是值得骄傲的,因为是一种最基本的生活艺术。如插花与室内装修,就不是人人都能做得到的,而相形之下又都是小事;民以食为天,但看大饼油条的精致,就知道食不光是填饱肚子就算了。

一般的说来,活过半辈子的人,大都有一点真切的生活经验,一点独到的见解。他们从来没想到把它写下来,事过境迁,就此湮没了。

年纪轻的时候,倒是敢说话,可是没有人理睬他。到了中年,在社会上有了地位,说出话来相当分量,谁都乐意听他的,可是正在努力的学做人,一味的唯唯否否,出言吐语,切忌生冷,总拣那烂熟的,人云亦云。等到年纪大了,退休之后,比较不负责任,可以言论自由了,不幸老年人总是唠叨的居多,听得人不耐烦,任是入情入理的话,也当做耳边风。这是人生一大悲剧。

对于大多数的女人爱的意思就是被爱。

如果你答应帮一个女人的忙,随便什么事她都肯替你做:但是如果你已经帮了她一个忙了,她就不忙着帮你的忙了。所以你应当时时刻刻答应帮不同的女人的忙,那么你多少能够得到一点酬报,一点好处——因为女人的报恩只有一种:预先的报恩。

一个男子真正动了感情的时候,他的爱较女人的爱伟大得多

算到头来,每一个男子的钱总是花在某一个女人身上。

如果你不调戏女人,她说你不是一个男人,如果你调戏她,她说你不是一个上等人。

如果一个女人告诉了你一个秘密,千万别转告另一个女人——一定有别的女人告诉过她了。

男人做错事,但是女人远兜远转地计划怎样做错事。女人不大想到未来——同时也努力忘记她们的过去——所以天晓得她们到底有什么可想的!

女人取悦于人的方法有许多种。单单看中她的身体的人,失去许多可珍贵的生活情趣。以美好的身体取悦于人,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职业,也是极普遍的妇女职业。为了谋生而结婚的女人全可以归在这一项下。这也无庸讳言——有美的身体,以身体悦人;有美的思想,以思想悦人;其实也没有多大分别

谈女人

上海为了节省天光,将所有的时钟都拨快了一个小时,然而白公馆里说我们用的是老钟。他们的十点钟是人家的十一点。他们唱歌唱走了板,跟不上生命的胡琴。

流苏气得浑身乱颤,把一只绣了一半的拖鞋面子抵住了下颌,下颌抖得仿佛要落下来。

白公馆有这么一点像神仙的洞府:这里悠悠忽忽过了一天,世上已经过了一千年。可是这里过了一千年,也同一天差不多,因为每天都是一样的单调与无聊。流苏交*着胳膊,抱住她自己的颈项。七八年一眨眼就过去了。你年轻么?不要紧,过两年就老了,这里,青春是不希罕的。他们有的是青春——孩子一个个的被生出来,新的明亮的眼睛,新的红嫩的嘴,新的智慧。一年又一年的磨下来,眼睛钝了,人钝了,下一代又生出来了。这一代便被吸到朱红洒金的辉煌的背景里去,一点一点的淡金便是从前的人的怯怯的眼睛。

她那一类的娇小的身躯是最不显老的一种,永远是纤瘦的腰,孩子似的萌芽的乳。她的脸,从前是白得像瓷,现在由瓷变为玉——半透明的轻青的玉。下颌起初是圆的,近年来渐渐尖了,越显得那小小的脸,小得可爱。脸庞原是相当的窄,可是眉心很宽。一双娇滴滴,滴滴娇的清水眼

一个女人,再好些,得不着异性的爱,也就得不着同性的尊重。女人们就是这一点*。

世上的好人虽多,可没有多少傻子愿意在银钱上做好人。

那是个火辣辣的下午,望过去最触目的便是码头上围列着的巨型广告牌,红的,橘红的,粉红的,倒映在绿油油的海水里,一条条,一抹抹刺激性的犯冲的色素,窜上落下,在水底下厮杀得异常热闹。流苏想着,在这夸张的城里,就是栽个跟头,只怕也比别处痛些

无用的女人是最最厉害的女人

一般的男人,喜欢把好女人教坏了,又喜欢感化坏的女人,使她变为好女人。

因为精神恋爱的结果永远是结婚,而肉体之爱往往就停顿在某一阶段,很少结婚的希望。精神恋爱只有一个毛病:在恋爱过程中,女人往往听不懂男人的话。然而那倒也没有多大关系。后来总还是结婚,找房子,置家具,雇佣人——那些事上,女人可比男人在行得多。

近三十的女人往往有着反常的娇嫩,一转眼就憔悴了。总之,没有婚姻的保障而要长期的抓住一个男人,是一件艰难的,痛苦的事,几乎是不可能的

她所仅有的一点学识,全是应付人的学识。凭着这点本领,她能够做一个贤惠的媳妇,一个细心的母亲

他不过是一个自私的男子,她不过是一个自私的女人。在这兵荒马乱的时代,个人主义者是无处容身的,可是总有地方容得下一对平凡的夫妻。

到处都是传奇,可不见得有这么圆满的收场。胡琴咿咿呀呀拉着,在万盏灯火的夜晚,拉过来又拉过去,说不尽的苍凉的故事——不问也罢!

倾城之恋

三轮车夫披着方格子绒毯,缩着颈子唏溜溜唏溜溜在行人道上乱转,像是忍着一泡尿。红棕色的洋梧桐,有两棵还有叶子,清晰异常的焦红小点,一点一点,整个的树显得玲珑轻巧起来。冬天的马路,干净之极的样子,淡黄灰的地,淡得发白,头上的天却是白中发黑,黑沉沉的,虽然不过下午两三点钟时分。

高高在上的挂钟,黑框子镶着大白脸,旧虽旧了,也不觉得老,剔搭剔搭它记录的是清清白白干干净净的表面上的人生,没有一点人事上的纠纷。

爱是热,被爱是光。

厨房里乌黑的,只有白泥灶里红红的火光,黑黑的一只水壶,烧着水,咕噜咕噜像猫念经。

从前她是个美女,但是她的美没有给她闯祸,也没给她造福,空自美了许多年。现在,就像赍志以殁,阴魂不散,留下来的还有一种灵异。

他是高而瘦,飘飘摇摇,戴一副茶晶眼镜。很气派的一张长脸,只是从鼻子到嘴一路大下来,大得不可收拾,只看见两肩荷一口

匡霆谷矮矮的,生有反骨,脑后见腮,两眼上插,虽然头已经秃了,还是一脸的孩子气的反抗,始终是个顽童身份。到得后来,人生的不如意层出不穷,他的顽劣也变成沉痛的

在家里他虽然火气很大,论到世界大局,他却是事理通达,心地和平的。

很奇异的许多男子,生在世上就为了操兵。

其实也用不着装,天生的她越是有一点激动,越是一片白茫茫,从太阳穴,从鼻梁以上——简直是顶着一块空白走来走去。

参考资料:http://post.baidu.com/f?kz=134945176

1920年9月30日出生於上海,原名张煐

1922迁居天津1928由天津搬回上海,读《红楼梦》和《三国演义》

1930改名张爱玲

1939考进香港大学

1941太平洋战争爆发,投入文学创作。两年后,发表《倾城之恋》和《金锁记》等作品,并结识周瘦鹃、柯灵、苏青和胡兰成

1944与胡兰成结婚

1945自编《倾城之恋》在上海公演;同年,抗战胜利

1947与胡兰成离婚

1952移居香港

1955离港赴美,并拜访胡适

1956结识剧作家赖雅,同年八月,在纽约与赖雅结婚

1967赖雅去世

1973定居洛杉矶;两年后,完成英译清代长篇小说《海上花列传》

1995九月逝於洛杉矶公寓,享年七十四岁

---------------------------------------

张爱玲简介:

张爱玲,现代文学史上重要作家,生于上海,原籍河北丰润。1921年生于上海,1995年离去于美国洛杉叽,当时身边没有一个人,恰逢中国的团圆节日---“中秋节”。

说张爱玲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异数”当不为过。文字在她的笔下,才真正的有了生命,直钻进你的心里去。喜欢张爱玲的人对她的书真是喜欢,阅读的本身就能给读书的人莫大的快感。阅读的快乐只有在她那里才可以得到,至少对我是这样。读别的书你或许能知道道理,了解知识,得到震撼,但是只有读张爱玲的文章你才是快乐的。即便是有点悲剧意味的《十八春》依然如此!

张爱玲是世俗的,但是世俗的如此精致却除此之外别无第二人可以相比。读她的作品你会发现她对人生的乐趣的观照真是绝妙!张爱玲的才情在于她发现了,写下来告诉你,让你自己感觉到!她告诉你,但是她不炫耀!张爱玲最有名的一本集子取名叫《传奇》其实用传奇来形容张爱玲的一生是最恰当不过了。张爱玲有显赫的家世,但是到她这一代已经是最后的绝响了,张爱玲的童年是不快乐的父母离婚,父亲一度又扬言要杀死她,而她逃出父亲的家去母亲那里,母亲不久就又去了英国,她本来考上了伦敦大学,却因为赶上了太平洋战争,只得去读香港大学,要毕业了,香港又沦陷,只得回到上海来。她与胡兰成的婚姻也是一个大的不幸。本来在文坛成名是件好事,可是这在解放后居然成了罪状,最后只得远走它乡!

张爱玲的性格中聚集了一大堆矛盾:她是一个善于将艺术生活化,生活艺术化的享乐主义者,又是一个对生活充满悲剧感的人;她是名门之后,贵府小姐,却骄傲的宣称自己是一个自食其力的小市民;她悲天怜人,时时洞见芸芸众生“可笑”背后的“可怜”,但实际生活中却显得冷漠寡情;她通达人情世故,但她自己无论待人穿衣均是我行我素,独标孤高。她在文章里同读者拉家常,但却始终保持着距离,不让外人窥测她的内心;她在四十年代的上海大红大紫,一时无二,然而几十年后,她在美国又深居浅出,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以至有人说:“只有张爱玲才可以同时承受灿烂夺目的喧闹与极度的孤寂。”

张爱玲语录:

楼下公鸡啼,我便睡。像陈白露。像鬼――鬼还舒服,白天不用做事。按:陈白露是<日出>里的交际花。她有一句出名的对白:“太阳不是我们的,我们要睡了。”

我们下一代同我们比较起来,损失的比获得的多。例如:他们不能欣赏<红楼梦>。

“人性”是最有趣的书,一生一世看不完。

最可厌的人,如果你细加研究,结果总发现他不过是个可怜人。

不知听多少胖人说过,她从前像我那年纪的时候比我还要瘦――似乎预言将来我一定比她们还要胖。按:爱玲不食人间烟火,从前瘦,现在苗条,将来也没有发胖的危险。

“才”、“貌”、“德”都差不多一样短暂。像xx,“娶妻娶德”,但妻子越来越唠叨,烦得他走投无路。

书是最好的朋友。唯一的缺点是使近视加深,但还是值得的。

有些书喜欢看,有些书不喜欢看――像奥亨利的作品――正如食物味道恰巧不合胃口。

喜欢看张恨水的书,因为不高不低。高如<红楼梦>、<海上花>,看了我不敢写。低如“xx”、“xx”看了起反感。也喜欢看<歇浦潮>这种小说。不过社会小说之间分别很大。

不喜欢看王小逸的书,因为没有真实感,虽然写得相当流利,倒情愿看“闲草野花”之类的小说。

要做的事情总找得出时间和机会;不要做的事情总找得出藉口。

回忆永远是惆怅的。愉快的使人觉得可惜已经完了,不愉快的想起来还是伤心。最可喜莫如“克服困难”,每次想起来都重新庆幸。

一个知已就好像一面镜子,反映出我们天性中最优美的部分来。

一个人在恋爱时最能表现出天性中崇高的品质。这就是为什么爱情小说永远受人欢迎――不论古今中外都一样。

我有一阵子不同别人接触,看见人就不知道说什么好。如果出外事,或者时常遇到陌生人,慢慢会好一点――可是又妨碍写作。

有人说:不觉得时间过去,只看见小孩子长大才知道。我认为有一个更好的办法,就是每到月底拿薪水――知道一个月又过去了。但从来没有过这种经验。按:现在爱玲可以靠每半年结版税知道,只是相隔时间长一点。

“秋色无南北,人心自浅深”,这是我祖父的诗。

替别人做点事,又有点怨,活着才有意思,否则太空虚了。

女明星、女演员见我面总劈头就说:“我也喜欢写作,可惜太忙。”言外之意,似乎要不是忙着许多别的事情――如演戏――她们也可以成为作家。

有人共享,快乐会加倍,忧愁会减半。

搬家真麻烦!可是一想起你说过:“以前我每次搬家总怨得不得了,但搬后总觉得:幸亏搬了!”我就得到一点安慰。

我故意不要家里太舒齐,否则可能:

(一)立刻又得搬家

(二)就此永远住下去,

两者皆非所愿。

你们卧室的小露台像“庐山一角”,又像“壶中天地”。

从前上海的橱窗比香港的值得看,也许白俄多,还有点情调。按:近年香港也有值得大看特看的橱窗了。

教书很难――又要做戏,又要做人。

这几天总写不出,有如患了精神上的便秘。

写了改,抄时还要重改,很不合算。

人生恨事:

(一)海棠无香;(二)鲥鱼多刺;(三)曹雪芹<红楼梦>残缺不全;(四)高鹗妄改――死有余辜。按:前三句用在<红楼梦未完>一文中,重抄时差一点删掉,后来我说:“如果你不用,我用。”爱玲就用了。

她的眼睛总使我想起“涎瞪瞪”这几字。

很多女人因为心里不快乐,才浪费,是一种补偿作用。例如丈夫对她冷淡,就乱花钱。

听你说她穿什么衣服,有如看照相簿。面孔已经熟悉,只要用想象拿衣服配上去就可以。

有些作家写吃的只捡自己喜欢的。我故意写自己不喜欢的,如面(又快又经济)、茶叶蛋、蹄膀。

别人写出来的东西像自己,还不要紧;只怕比自己坏,看了简直当是自己“一时神智不清”写的,那才糟呢!

写小说非要自己彻底了解全部情形不可(包括人物、背景的一切细节),否则写出来像人造纤维,不像真的。

写完一章就开心,恨不得立刻打电话告诉你们,但那时天还没有亮,不便扰人清梦。可惜开心一会儿就过去了,只得逼着自己开始写新的一章。

我这人只有一点同所有女人一样,就是不喜欢买书。其余的品质――如善妒、小气――并不仅限于女人,男人也犯的。在乱世中买书,丢了一批又一批,就像有些人一次又一次投机失败,还是不肯罢手。等到要仓皇逃离,书只能丢掉,或三钱不值两钱地卖掉,有如女人的首饰,急于脱手时只能削价贱卖;否则就为了那些书而生根,舍不得离去,像xxx那样困居国内。我从来没有遇到过一个像某些男人那么喜欢买书的女人,女人总觉得随便买什么都比买书好。结论是:一个女人如果肯默不出声,不云干涉男人买书,可以说经得起爱情的考验。

办杂志,好像照顾嗷嗷待哺的婴孩,非得按时喂他吃,喂了又喂,永远没有完我一听见xx的计划就担心这一点。

最讨厌是自以为有学问的女人和自以为生得漂亮的男人。

本来我以为这本书的出版,不会像当初第一次出书时那样使我快乐得可以飞上天,可是现在照样快乐。我真开心有你们在身边,否则告诉谁呢?

狂喜的人,我还能想象得出他们的心理;你们这种谦逊得过分的人,我简直没法了解!

我小时候没有好衣服穿,后来有一阵拼命穿得鲜艳,以致博得“奇装异服”的“美名”。穿过就算了,现在也不想了。

这首诗显然模仿梁文星的作品,有如猴子穿着人的衣服,又像又不像。

我喜欢的书,看时特别小心,外面另外用纸包着,以免污损封面,不喜欢的就不包。这本小说我并不喜欢,不过封面实在好看,所以还是包了。

这张脸好像写得很好的第一章,使人想看下去。

即使是家中珍藏的宝物,每过一阵也得拿出来,让别人赏玩品评,然后自己才会重新发现它的价值。

――原载1976年12月香港<明报月刊>132期

参考资料:【此文章由“文学视界”(http://www.white-collar.net)扫描校对,独家推出,如欲网上转载,请保留此行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