靡靡之音

  • 靡靡之音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成语词典大全

靡靡之音靡靡之音是数字几?

33”打成语“靡靡之音”。这是将谜面两个阿拉伯数字“33”当作音符,按简谱的发音将它们读成“靡靡”。再巧妙地利用“之音”一词来体现谜意。又如“独揽梅花扫雪”打音乐名词“唱名”,即把谜面七字谐声读作1、2、3、4、5、6、7,即自然音阶中的七个音级,也就是音乐中的“唱名”,这“唱名”便是对谜面的解答。

所以,答案是3或者33。

“33”打成语“靡靡之音”。这是将谜面两个阿拉伯数字“33”当作音符,按简谱的发音将它们读成“靡靡”。再巧妙地利用“之音”一词来体现谜意。又如“独揽梅花扫雪”打音乐名词“唱名”,即把谜面七字谐声读作1、2、3、4、5、6、7,即自然音阶中的七个音级,也就是音乐中的“唱名”,这“唱名”便是对谜面的解答。

所以,答案是3或者33。
我觉得应该是 7

应该是 3 吧。duo ri mi fa so la xi duo嘛

为什么说邓丽君是“靡靡之音”呢?

那个年代中国好像只流行爱国的歌曲,说邓丽君代表的台湾音乐是靡靡之音?后来1989年中央台播出的《潮,来自台湾的歌声》中张雨生的《我的未来不是梦》是改变了中国人对台湾音乐的看法,说是台湾的音乐也有积极向上的励志歌曲,而不只是靡靡之音,是什么意思呢?

tw音乐早期确实是邓丽君为代表的“靡靡之音”,在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席卷大路,楼上那本小册子就是在那个背景下诞生的,但当时的李谷一,程琳等人都深受“靡靡之音”的影响,还有朱明瑛在1984年春晚上演唱的《回娘家》其实原唱就是邓丽君,所以当时禁过一段后有解禁了!

到了80年代中期tw音乐以罗大佑,苏芮,齐秦为代表的民歌音乐渐渐取代了“靡靡之音”成为了tw音乐的主流,诞生了很多经典,1985年的mv《明天会更好》基本上汇集了当时民歌音乐的主要成员,在80年代中后期渐渐风靡了大路,当然这也和邓丽君1984年以后赴日@本发展有关,《潮,来自台湾的歌声》应该就是民歌音乐的代表,张雨生也应该受当时民歌音乐影响较大。

其实邓丽君的歌曲有“靡靡之音”但只是一部分,邓丽君的音乐实际上包括三个方面:

1.就是旧上海20-30年代的歌曲,比如《何日君再来》《夜来香》《美酒加咖啡》。确实属于“靡靡之音”的范畴

2.就是当时70-80年代港台的流行音乐,比如《月亮代表我的心》《小城故事》《千言万语》等,我认为不应将其划入“靡靡之音”的范畴

3.就是日语音乐《我只在乎你》《空港》《别离的预感》等,邓丽君三次登上日@本红白歌会的舞台,夺得日@本唱片大赏金赏,在日@本很红,只靠那些“靡靡之音”是不可能的,而她的大部分日文歌在当时国内不太容易听到的,可是邓丽君事业的真正巅峰就是80年代中期!而咱们听的那些“靡靡之音”邓丽君在70年代中后期就都唱过了!

因为没有改革开放的那个年代,我们的歌曲都是斗志昂扬的,而邓丽君的歌声比较温柔,叫人听了有一种陶醉的人感觉,所以大陆就把她叫靡靡之音

很正常,韩寒刚出名那时候因为辍学这个问题成了全社会的反面典型。只能说舆论引导地效果惊人。

好像只有中国有靡靡之音的词吧 邓丽君是国际公认的大歌星 中国居然说成了靡靡之音 可悲可叹 现在为什么不是靡靡之音了呢 那些老一辈不死光了没个好

好的东西,再反对的没有,因为深入人心

为什么说邓丽君是“靡靡之音”呢?

那个年代中国好像只流行爱国的歌曲,说邓丽君代表的台湾音乐是靡靡之音?后来1989年中央台播出的《潮,来自台湾的歌声》中张雨生的《我的未来不是梦》是改变了中国人对台湾音乐的看法,说是台湾的音乐也有积极向上的励志歌曲,而不只是靡靡之音,是什么意思呢?

因为在当时的那个年代邓丽君的歌曲,大部分都是爱情歌曲。

我个人是这么解释的。

因为以前国内的主流音乐的表达方式是民歌、地方戏曲。解放后也有革命歌曲等等。当然民歌和地方戏曲还是相当有群众基础的,直到现在当然也是。

而邓丽君的音乐是通俗唱法,有别于以上我提到的那些。而在思想比较保守(美国60年代性解放可是中国并没有),而且歌意内容有都是一些表达情爱为主的。自然被认为是腐化人心的东西。是低级的恶俗趣味。

因此被认为是靡靡之音。

我这里有一卷pdf档的《怎样鉴别黄色歌曲》由1982年的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

可见,直到1982年还是认为这一类歌曲是色情的、淫秽的。。。

如果有兴趣我可以发给你。

特定时代的烙印,那时候还说邓唱的是黄色歌曲呢

说白了,就是很多人尤其是有点权力的人听不惯,看不惯;或说跟不上潮流。

1980年,一些老资格音乐人召开了一场专门针对当下流行音乐取向的讨论会,称为“西山会议”。在会上,一些专家对于以邓丽君为代表的港台音乐表达了否定的观点,并批评了内地著名音乐家张丕基、王酩等,原因是他们的歌曲写得开始像港台歌曲了,李谷一的《乡恋》也在这个背景下成为受批判的典型。在这次会议上,邓丽君的歌曲被冠以“黄色歌曲”和“靡靡之音”的称呼。此后很长时间内,官方对于邓丽君基本持一种禁止传播的态度。

那时的人思想落后罢,再说邓是台湾人,在当时的环境下肯定要抵制了.

为什么说邓丽君是“靡靡之音”呢?

那个年代中国好像只流行爱国的歌曲,说邓丽君代表的台湾音乐是靡靡之音?后来1989年中央台播出的《潮,来自台湾的歌声》中张雨生的《我的未来不是梦》是改变了中国人对台湾音乐的看法,说是台湾的音乐也有积极向上的励志歌曲,而不只是靡靡之音,是什么意思呢?

师父今天要提醒我们学佛人,除了这五戒之外,还要戒一个令人着迷的、目迷神乱的歌舞和抽烟,这是师父对你们的要求

。因为你听了靡靡之音,

看了这种非常性 感的舞蹈之后,会产生不好的意念,你就会神迷意乱。还有就是抽烟,凡是对修心和境界有害的那些人间的欲 望,全部都要制止,一点都不能有,否则你是很难修成的。

首先讲布施。布施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我见到一切的人生之苦,心中马上生起慈悲,布施自己所有的能量,就是要把自己所有能帮助别人的能力都要布施出去,使众生离苦得乐,迷者受益。大家都知道布施有三种,第一种是财布施,财布施就是以财布施来改变别人的苦难。很多人说,我家里什么都有,不愁吃不愁穿,那么你给别人财布施,实际上这个布施是虚幻的。当别人已经没有吃的了,这个人很穷、很苦的时候,你去给他一点点,就是救了他一条命,他会很感激的,这才叫财布施。另外,以财物印善书,劝导和感 化众生的佛性,也是财布施。所以说印书很重要,因为印书让人看了之后,能够彻底改变他的人生。

第二种叫无畏布施。在三种布施里面,很多人不懂得什么叫无畏布施,今天跟大家稍微讲一讲。凡是对已经很痛苦的人,比如说这个人失恋了,不想活了,你不怕自己辛苦,舍去自己的时间,用温暖的心去安慰这个人,遇到别人困难的时候,你施予援手去帮助别人,过去叫大无畏精神,就是说这个人不管自己,只管救别人,让对方心中得到平安,而且如果你能够让他没有恐怖,那么你这个人就是在无畏布施。还有一种无畏布施的方法,就是别人诽 谤你,或者诽 谤正 法,你能以无畏的精神伸张正义,目的不是要把对方打败,而是要感 化对方,这也是无畏布施。

第三种就是法布施,大家都知道,去度 化别人、发放善书等是法布施,其实真正的法布施就是以自己所学的知识去领悟佛法,向世界上所有的人去说法、去弘 法,然后使众生共沾法益。你跟别人说了,让别人学佛了,他活得很开心了,破迷开悟了,那么你这个法布施才算成功。如果我今天去劝了他,而没有把他劝醒, 那么就只是一个形式。举个简单例子,你跟那个人说:“这个事情我提醒你了,不要闯红灯。”他却非要走过去。“现在是黄灯,你千万不要再走了,否则会被车撞的。”他不听,继续往前走,那么你没有拉他,最后他被车子撞死了。这种算不算法布施啊?真正的法布施就是,你不但要跟他讲,并且要把他拉住,你才救了他的命。

第二个就是持戒。持戒就是严守戒 律,持戒之人时间长了,会生出庄严相。你去看看师父的弟? 子,凡是脸上出庄严相,不拘言笑的,就是持戒之人。你们去看一个女人,不是看见谁都嘻嘻哈哈的,没有男人会去勾引她;疯疯癫癫的、讲话不三 不四的女人,坏男人就会去勾引,这就叫持戒。凡是庄严的女人,人家一看,就会怕的,因为她很庄严啊。那些挤眉弄眼、动作轻佻、语言轻佻的女人,笑声非常的淫 荡,她怎么能够持戒?怎么能够让人家信服她、来听她弘 法啊?这就叫道理。

持戒就是使自己的身口意要干净、要清净,少说话,保持干净的身,清净的心,保持干净的口业。女人说话少的,她的相貌很庄严。男人也是这样,整天呱呱呱讲个不停的男人,别人会看得起他吗?所以,不犯恶业,如果你不想 做坏事,你当守五戒。如果你这个人不想 做坏事,想好好地修心,你必须守五戒,就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 淫、不妄语、不饮酒,这是佛 陀当年给我们定的。

师父今天要提醒我们学佛人,除了这五戒之外,还要戒一个令人着迷的、目迷神乱的歌舞和抽烟,这是师父对你们的要求

。因为你听了靡靡之音,

看了这种非常性 感的舞蹈之后,会产生不好的意念,你就会神迷意乱。还有就是抽烟,凡是对修心和境界有害的那些人间的欲 望,全部都要制止,一点都不能有,否则你是很难修成的。

第三个就是忍辱。很多人以为,我碰到不开心的事情,我就忍耐,实际上修心当中总会碰到阻碍、烦恼和业障,怎么样来忍耐?人家诽 谤你,阻碍你,你不能有怨气,不能发 怒,因为不怨、不怒,实际上第一个关键就是由忍辱开始,所以有一句话就是“由忍化恕”,先有忍耐,然后转化为宽恕别人,你宽恕了别人之后,你心自安。忍辱还不是最高境界,学会化解忍辱才能不生忍辱心。很多人非常恨自己的老公,恨自己的老婆,实际上就是你没有宽恕对方,一旦你原谅宽恕了对方,你就会自己感觉到安全了。忍耐不是这么容易的,有外忍和内忍,知道外忍是忍住什么吗?饥寒。一个人的肚子再饿,也不能够去偷别人的东西吃,肚子再饿,不该吃的也不能吃啊。自己的身 体感觉到很冷了,你也要能够耐寒,总之要学会忍辱。

师父小时候听过一个故事,有一个穷人家,妈妈生了三个孩子,家里只有两件小棉袄,妈妈一件大棉袄,冬天很冷,三个孩子中最大的那个没有棉袄穿,在边上哭:“妈妈,我很冷。”妈妈把自己的棉袄脱 下来给孩子盖上,这代 表什么?代 表忍耐,妈妈冷不冷啊?冷,但母亲能为孩子忍耐。中 国有一句话叫“小不忍,则乱大谋”,所以人有时不能不忍耐。有些事情,一旦不能忍耐,可能就砸锅了。

你们很多人都能够做得到外忍。很多女孩子忍耐一下,就能够保持窈窕的身材,很多电影演员为了样子好看,能够吃很少,多喝水,即便很饿了,也能够忍耐。但是,内忍就麻烦了,你们知道内忍是什么吗?七情六欲啊,夫 妻情、父子情,和恋人的感情,跟同学的感情,跟公?J司里职员的感情,有欲 望来的时候要克制啊,你们是人,人跟畜 生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很多人忍不住就会做出畜 生的事,要学会忍耐。学佛之人,如果你能外忍饥寒,内忍七情六欲,你必能修成佛。很多人跑出去很庄严的,不拘言笑,他不是疯癫的样子,人家就很看得起他。小孩子看见爸爸妈妈不讲话了,孩子就会害怕,整天叽叽喳喳讲个不停的父母,孩子就不怕。

第四个叫精进,一个精进的人要懂得学无止境。你们跟师父学了好几年,但是没有尽头啊,要知道,道海高远,佛海无边。我们到海边去看大海,是不是很高?看不见天边,又远,远到不知道到哪里了。学佛 学无止境,不要以为自己很懂,我懂一点了,还以为自己懂了几百点、几千点。如果你是一个有精进心的人,你被高人指点说你身上有毛病,你要立刻修正,这个人就叫精进。很多法 师讲 法不是这么讲解“精进”的,而是说“精进”就是叫你要努力,永不懈怠。师父是反过来鼓励你们,当一个人在讲你身上的毛病的时候,你马上改变了,你就叫“精进”,听得懂吗?这个是经典。所以,凡是要精进的人,只要对众生有 意义的事情,全部都要去做,尽力去做,彼岸自达,彼岸就到了。很多人说,这个事情我来做,抢着做好事,这种人很快就看到自己的佛性了,懒惰的人怎么可以见到自己的佛性呢?

靡靡之音,关于靡靡之音的一个 故事

古代好像有一个诸侯宴客 后来他的一个大臣起来说弹奏的是 靡靡之音

关于靡靡之音的故事是讲的商纣王,他很喜欢听这种音乐,不怎么理朝政,后来国家败亡,乐师投河自尽,当时听到这个曲子的人,把它带到了晋国,在一次宴席上,乐师再次演奏起这种音乐来,这时晋平公的一位大臣听到这曲子之后,不顾晋平公的反对,就让乐师停止演奏,具体内容如下:

有个乐师叫师延,专门给纣王演奏淫靡的音乐,后来武王伐纣,纣王兵败自焚。树倒猢狲散,师延便向东逃,逃到河南东部濮水投水自尽。

几百年后卫灵公率领使团访问晋国,路过濮水夜宿船上。半夜之时,卫灵公听见水中传来悲伤而动听的乐曲,便让乐师师涓记录下来,师涓记了三天,直到能够熟练演奏,便向灵公汇报。灵公说可以,开船去晋国进行国事访问。

到了晋国,晋平公热情招待。灵公命师涓演奏新曲,师涓便把刚在濮水上学的新曲子演奏了一番。晋国大乐师师旷,是当时我天朝顶尖音乐家,很多史籍都有过关于他的记载,他对各种乐曲那是相当的熟悉。

师旷听了个开头,就觉着这曲子不太对劲儿,还没等师涓奏完,师旷就按住师涓的手说“停!不要再弹了,你这是师延的靡靡之乐、亡国之音!”

晋平公正听到兴头上,觉得这曲子咋个这么好听呢?师旷一叫停,平公可就不乐意了,平公说:“老旷你别跟着瞎掺和,讲点礼貌,让师涓奏完!”《国语》里记录了师旷不顾领导反对,大发牢骚。

师旷说,音乐是传播德育、教化百姓、宣传正能量的媒介,我们音乐工作者应该有高度的政治使命感和责任感,像你们现在这样沉迷于靡靡之音,按此趋势发展下去,晋国肯定要倒霉!这次卫晋外交活动之后,晋国三年大旱。

从这则记载可以看出,古人对音乐人政治作用极其重视。象《诗经》里面的诗,都是与歌相配,每一首诗其实都是一首流行歌曲,官方通过广泛传播诗歌,以喂饲国民以正确的价值观。

扩展资料:
靡靡之音是一个汉语成语。

拼音:mǐ mǐ zhī yīn

解释:意思是指颓废、柔弱的乐曲,使人萎靡不振的音乐。

出处:《韩非子?十过》:“此师延之所作,与纣为靡靡之乐也。”

翻译:这个乐师师延所弹奏的曲子,和为纣王弹奏的萎靡不振的曲子是一样的。

近义词:亡国之音
反义词:钧天广乐

用法:偏正式;作主语、宾语;含贬义。

例句:这首歌曲的内容实在不雅,可以称为靡靡之音了。

纣王的宠妃妲己喜欢歌舞,纣王就马上命令他的乐师师延作了《北鄙之音》和《北里之舞》。《北鄙之音》全是汇集民间萎靡、颓废的音调写成,《北里之舞》乃集中中原和东夷等少数民族中柔弱、淫荡的舞姿而成。这些靡靡之乐,纣王和妲己非常喜欢,常常通宵达旦歌舞游乐。后来,殷纣王被周武王消灭,师延知道自己所作的这些靡靡之乐有误国之罪,害怕周武王惩处他,就偷偷逃出殷都,最濮水边抱琴投水自杀。

六百多年后的春秋末,晋平公花费大量财力物力,在都城郊外建造了一座豪华宫殿。落成后,许多诸侯都来参观祝贺,卫灵公也备了厚礼前往晋国。一行人途中来到濮水边,天色已晚,传来一阵阴柔的琴声,非常迷人,就马上让随行的乐师一边细听一边记谱。乐师将乐谱记完后,卫灵公又让他完整地弹奏了一遍,果然不错。

到晋国后,晋平公在宫殿内设宴款待卫灵公。席间,卫灵公对晋平公说,途中得到一首新曲,愿让乐师演奏助兴,晋平公自然高兴。于是卫国乐师上殿,弹奏起在濮水边记录下来的琴曲。一曲未了,主宾及朝臣正沉浸在阴柔动听的琴声中,晋国乐师师旷突然大声制止,说这是亡国之音。于是师旷便将殷纣王沉湎师延的靡靡之乐,不理朝政,最后被灭,师延也自杀的历史讲出来,并告诉晋平公,刚才听到的曲子就是自尽的师延所作的靡靡之音。

“靡靡之音”从“靡靡之乐”来,原指柔弱、萎靡不振的亡国音乐,现一般指颓废、黄色、低级趣味的音乐。

成语典故: 靡靡:柔弱,萎靡不振。使人萎靡不振的音乐。指颓废的、低级趣味的乐曲。

成语出处: 《韩非子?十过》:“此师延之所作,与纣为靡靡之乐也。”《史记?殷本纪》:“北里之舞,靡靡之乐。”

例句: 从此以后,以管弦的情绪代替了鼓的情绪,结果都是“靡靡之音”。(闻一多《时代的歌手》)

成语典故: 靡靡:柔弱,萎靡不振。使人萎靡不振的音乐。指颓废的、低级趣味的乐曲。

成语出处: 《韩非子?十过》:“此师延之所作,与纣为靡靡之乐也。”《史记?殷本纪》:“北里之舞,靡靡之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