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成语静极思动的意思及解释

  • 关于成语静极思动的意思及解释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四字成语

心理学中的“动力特征”是什么意思?

1.日常生活中,常有宏观扩散不可逆的现象。

例如,把几滴液溴滴入一个充满空气的烧瓶中,一会儿,溴原子就自动地散布开来,使得溴在烧瓶中各处的浓度都相等,但是,溴散布到空气中后,即不会自动地转回液溴;

又如,将一滴蓝墨水滴入一杯清水中,墨水便会自动地向外扩散,以至使一杯清水最终成为一杯浅蓝色的溶液,然而,扩散以后,再也不会自动地聚集成一滴浓墨水;

再如,摩擦生热,摩擦的机械运动会自动地转变成热运动,而热运动,却不会自动地再变回摩擦的机械运动。

对于这些宏观扩散不可逆的现象,按分子运动论的观点分析,则是分子(或电子)排列秩序越来越混乱的现象,亦即无序度增加的现象;按照能量的观点分析,则是能量的“品质”下降现象,亦即能量耗散现象。

人的内部心理过程,与非心理的物理过程,存在着同一的自然基础。

人的心理活动,离不开一定的能作为基本动力。

这种能,就是心理的能,简称心理能。

人们过去习惯上,也把它称作力比多。

在人的心理领域,心理能是一种多寡不定的力量。

这种能量,在达到一定程度时,就必须寻求对象,加以释放。

心理能从其本源来说,是人脑的间隙组织所分泌的一种特殊物质。

这种物质,存有自动保持有机体某种适度兴奋状态的特性。

对于有机体而言,这种物质是一定的,或者说,是有限的。

作为自然机能的一部分,它,总是处在持续、永恒的动态变化的过程中,缺,则寻求收缩,过,则寻求扩张,与自然机能不可分离。

所谓静极思动,动极思静,道理即在于此。

这种物质,一旦被有机体以感受环境刺激的形式激扬起来,经血液的输送,进入人的心理领域,就会引起人的心理的格局发生变化,由此,产生一种内在的、与无机界释放能量的盲目冲动相类似的生命冲动,从而,给有机体造成紧张;

这种紧张,总是驱使心理的个体通过肉体的与精神的活动,来寻求释放被围困在生命冲动之中的心理能量,直到有机体恢复到最初的那种令其较为舒适的紧张水平。

因此,心理能,是生命紧张、生命兴奋、生命冲动的原始基础。

心理能量的增加,就会导致有机体紧张状态的梯度的增加。

2.人的先天的心理特性,是人的与生俱来的心理特性。

人,一面有着先天的心理特性;

另一面,人,也有着生活期间受生活印象的影响后天形成的心理特性。

如果说到那些先天的心理特性时,这,就是指与人的有机体的气质相适应的最为原始的心理特性而言;

如果说到后天形成的心理特性的话,那,就是指与在人的经验世界的基础上形成的认识结构、意象格局以及价值系统相适应的心理特性。

人的后天的心理特性是一种可变的,但又具有一定稳定性的心理特性。

它,是在人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反映了一个人的生活历史。

人的先天的心理特性与其后天形成的心理特性有机结合在一起所构成的内部动力系统,就是人的性格。

由于人的性格是由使一个人的行为具有一贯性并决定着行为的心理特性所构成,因而,人的性格对人的活动和行为具有定向作用和推动作用。

人的性格,主要通过三个根本特性来体现。

这三个根本特性就是:由人的有机体感受环境刺激的倾向性同与人的认识结构相适应的倾向性有机结合在一起所构成的人感受环境刺激的倾向性、由人的有机体耐受生命冲动的倾向性同与人的意象格局相适应的倾向性有机结合在一起所构成的人耐受生命冲动的倾向性以及由人的有机体在生命冲动推动下作出反应的倾向性同与人的价值系统相适应的倾向性有机结合在一起所构成的人在生命冲动推动下作出反应的倾向性。

人感受环境刺激的倾向性,表现人对周围世界的稳定态度;

人耐受生命冲动的倾向性,表现人作为相对环境的主观力量进行活动时的基本原则和立场;

人在生命冲动推动下作出反应的倾向性,表现与人的活动相适应的人的典型化、一惯化的行为方式。

由于不同的人感受环境刺激的倾向性、耐受生命冲动的倾向性以及在生命冲动推动下作出反应的倾向性均不相同,而人的性格又主要是通过这三个根本特性来体现,这,就使得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性格类型。

例如,有的人,为人过于拘谨,不爱表露;有的人,则处世气焰嚣张,好出风头;有的人,行为理直气壮,从容不迫;有的人,则举止诚惶诚恐,局促不安;有的人,性情孤僻,耽于沉思;有的人,则热衷社交,讲求现实;有的人,一贯留意他人的措辞和想法,不爱说笑;有的人,则爱说爱笑,随心所欲老是无所顾忌;有的人,早熟,身体提前发育,在同班同学中,显得人高马大,不仅在体育表现上占先,在人缘上较受同学支持,而且有较高的自信心;有的人,则晚熟,较少受人重视,情绪较为紧张,好多嘴以惹人注意,自我意识(按:指过分注意自己)较强;有的人,乐观,能化危机为转机,觉得明天会更好,也把精神集中在寻求问题的解答上;有的人,则悲观,总是注意到问题,忧愁满怀、愤世嫉俗,有各种抱怨的理由;有的人,如不经常处于刺激之中总是难于忍受;有的人,则不能忍受过分的刺激;有的人,从早到晚对孩子申斥不停;有的人,则长年累月对孩子放纵不问;等等。

从性格的差别观察个别差异,可以说是人各有异。

毫无波澜是什么意思啊??!!

用来形容事情非常顺利,没有什么阻碍百,就像湖面上非常平静一样;也指没有任何波折,指事情很平稳,有时也指事度情很平淡。

形容平静的成语:

[风平波息] 风和波浪都没有。比喻平静无事。

[风平浪静] 指没有风浪。比喻平静无事。

[心如问止水] 形答容心境平静,毫无杂念。

[不紧不慢] 形容心情平静,行动从容。

[心同止水] 形容心境平静,毫无杂念。同“心如止水”。

[心如古井] 古井:年代久远的枯井。内心象不起波澜的枯井。形容心里十分平静或一点也不动情。

[谈笑自若内] 自若:跟平常一样。指能平静地对待所发生的情况,说说笑笑,不改常态。

[静极思动] 指生活平容静到了极点,就希望有所改变。亦指事物的静止状态达到极点,便会向动的方向转化。

“静极思动”什么意思?

词目静极思动

发音jìngjísīdòng

释义指生活抄平静到了极点,就希望有所改变。亦指事物的静止状态达袭到极点,便会向动的方向转化。

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二回:“一时忽然静中思百动,去访百草仙子,不意适值外出。”

示例正是~,阴尽生阳。(清·曾朴《孽海缘度》第七回)

用法作宾语;指事物的变化

此亦静极思动,无中生有之数也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大神们帮帮忙

静是阴,动为阳,独阴不生,孤阳不长,阴阳互动,就会变现出第三数。突然想看红zd楼,动了,结果看后想写写,就生出来了这么几句嘿嘿!心能生万物!所以无论任何时候,当你很无聊时,或焦躁不安,千万小心观照自己的内心,因为你正处在静极生动的阶段,定会有事情出现了,无论好坏,反正是会出现的,无中生有了嘛,嘿嘿!都是自己的心生出来的啊,唉人啊人,都是在这样的过程中,一个梦接着一个梦地出现……唉!生活岂止如梦专如幻,只是忘了当年初衷罢。迷幻界里,几曾醒悟,仍回到真实日属常、有血有肉、有悲喜哀怒的生活罢…………可是真实与梦幻非一非异,何曾真正的分开过,如真分开了,就成了独阴和孤阳了!就不叫梦幻和真实了所以,偶看红楼,真如修道之书也!

无中生有

在人间,虽然表面不同,其实就是在无中生有。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是不是本来没有你这个人的?我们这块土地在没有开发之前,是不是没有房子啊?是不是无中开始生有了?你们把孩子生出来了,不是无中生有吗?你们把这个世界慢慢地变出来了,是不是无中生有啊?过去没有飞机,现在有飞机了,是不是无中生有?并不是人狭隘的语言的无中生有,实际上这个世界本来就没有的,然后慢慢地越来越多,就像一个人到了人间,慢慢地有儿子、孙子、妻子,什么都有了,就是你生出来的。

今天跟大家讲,心不能见色见取,就是说一个人的心不能看到东西就想要,看到东西就想归为自己。这个“色”,不是单单指男女之色,是指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东西,所以这些人间物质叫“有色世界”。就是这个世界上的所有东西,你不能看见了就想取它,因为看到的东西都属虚妄。“诸法集起”,什么意思呢?所有的法,实际上都是在一起的,也就是说,我们在人间做任何事情,都是假的、空的、虚妄的东西,你不要认为看见它,就以为是你可以拿到的东西一样,所以叫“诸法集起”。

其实世间的一切都是“无法无我”,就是在人间是没有自己的,你到了这个人间,你一定会离开这个人间,你到了这个人间,你是假的、空的,所以是没有这个“我”的。你刚生出来的时候你知道你是谁吗?你死后你又知道你是谁?无我,没有自己的,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无法”是什么呢?是你所经历的在人间的一切事情都是空的,我们说法界、色法界,就是在人间所有的一切,连东西、房子、所有的名利,看得见的有情众生、无情众生,所有的一切都是空的,所以无法,又无我——我也没有了,因为我来到人间也是假的,以后要走掉的;我今天造了一栋房子,房子一百年后会坏掉;我今天做了一个什么东西,坏掉就没了,所以叫“无法无我”。

实际上人在这个世界上就叫“随业”,就是你到了这个世界上就是只能随着你自己的业在走,在人间所现不同,也就是说,在人间只不过看到的一些情况、境界不一样,实际上归根到底都是无法无我,都是空的、假的。举个简单例子,婚姻不就是两个人结婚吗?但是它表现的形式是争吵,一会儿好,一会儿闹,一会儿换这个男的,一会儿换那个女的,归根到底就是一男一女成立一个家庭,虽然表现形式不同,最后的目的都是一样的。

在人间,虽然表面不同,其实就是在无中生有。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是不是本来没有你这个人的?我们这块土地在没有开发之前,是不是没有房子啊?是不是无中开始生有了?你们把孩子生出来了,不是无中生有吗?你们把这个世界慢慢地变出来了,是不是无中生有啊?过去没有飞机,现在有飞机了,是不是无中生有?并不是人狭隘的语言的无中生有,实际上这个世界本来就没有的,然后慢慢地越来越多,就像一个人到了人间,慢慢地有儿子、孙子、妻子,什么都有了,就是你生出来的。

所以,明白这一切,一切在世界上的法,什么东西我们都称为法,皆不可思议。因为它的自性如幻,就是它的自性,自己的本性如梦幻泡影,抓不到的,没有一件事情是自己的本性抓得住的,如梦幻泡影,就是说自性本身就是没有根基的。因为你到了人间之后,你本来就不知道怎么来的,你也不知道你是谁,这就是本性的暂时迷失。

很多人当他迷失方向之后,常会说,他都不知道他做错这件事情,他连自己是谁都不知道。“你知道这个事情是你该做的吗?”“我不知道,我怎么会做这件事情。”他没有自性了,没有了自己的本性。很多人吵架吵到最后把对方杀了,做出一些不可思议的事情,他不能控制他自己的本性、自性,才会做出无自性的事。

要懂得,智者知因,净修善业。有智慧的人,懂得因,这个因种下去;净修善业,就是已经在修很多的善业。因为我懂得我今天种下去的是善因,一定会有善果,那么你这个因种下去了,你已经生成了一个善果。就像你们申请移民一样,你把申请交到移民局,不等于移民局就批准你了。但是你这个因种下去了,你相信自己会成为一个永久居民。所以,知因的人,实际上就是懂得果;懂得果的人,他一定知道这个因。我们小时候不懂事,爸爸妈妈就知道这个事情做出来会伤害到谁,小孩子不懂,但是爸爸妈妈知道。

所以,要懂得净修善业,就是说只要懂得这个因的人,他会拼命地做善事,不做坏事,而且做人皆习,就是全部地端正心态。人的心态很重要,如果这个人不懂得心态的调节,这个人一定不懂得因。如果这个人心态不好,实际上,他已经在种恶因了——看到人家好了,自己难过;自己得不到,很苦闷,那么这个人已经开始在走下坡路。今天你们的心态好不好,就决定了你们今天这个因种下去好不好。我今天心态很好,我看见人家有钱了,我觉得自己也很富有,我不想再贪多钱了。

这个人心态好,他就会种下善因;如果这个人嫉妒人家,整天要名要利,这个人一定会出事,因为他种了恶因。

师父教大家要懂得,众生欢喜,为我欢喜。大家都开心的事情,我们都要开心,大家都要去做的事情,帮助众生,救度众生,我要去做。人的善良福报均是由修积善业福德所生,就是说一个人的善良福报,这个人为什么会很善良,这个人为什么会有福气,实际上都是由他自己修积善业福德所为,这个人积福积德修善,这个人才会生出来善良和福报。简单地讲,当一个人拼命在做善事的时候,他就是在积累他的善,他得到的也是善。

当一个人在拼命修福气的时候,他付出的是福,他最后得到的也是福报,就是这个道理。

要懂得,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说的是什么呢?就是你心中生出某一件事情了,这个事情就发生了,是你的心中想出来的,如果你的心不去想了,所有的一切都灭掉了。很多人在打官司之前,很难过、很恨,脑子里天天惦记着这件事情,总在担心官司怎么打,会不会产生什么后果。想啊,想啊,心生种种法生。等你想到:算了,不就是这点东西吗?有什么好争的,我不去打官司了,人就轻松了,也不担心了,一切都放下了,那么心灭种种法灭。这个法是你在人间要做的事情,所以心是很重要的。

如果我们不修身口意,不把自己身体上的毛病修好,不把嘴巴乱讲话的毛病修好,不把不好的意念修好的话,那我们就会随业受报,就是随着你的因果、你所造的业来受这个果报。所以要正见不动。就是说,我今天所做的事情,如果是正的、好的,我如如不动。当然你要有正思维,你才会产生正见。如果你脑子里整天想的是不好的、歪的事情,那你就不会有正见。你们想想,你们每个人的脑子里每天有五十件事情是正的,有一百件事情是邪的,有的人是五十件邪的,一百件正的,这个人一天已经属于是个好人了。

你们一个脑筋动出来,如果是自私自利为自己,不是为众生,这个就是偏了。不要忘记你们是学佛之人,你们是在学菩萨,不是在学你们自己,所有的杂念全部要受报的,叫随业受报,所以要正见,不要去想人间种种的理论。也就是说,你不要去想在人间这个道理,人间的道理,没有什么道理可讲,正的就是正的,邪的就是邪的。当你脑子里想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你认为这个是符合你良心的,就是正的;你再想出任何理由,一百种理由,都是偏的。

所以只要人间的善良之人说你是错的,而你自己也知道这个事情是错了,你就不能再生出种种的理由来说这个事情是对的,否则的话,你就是邪的、偏的,至少在某一个点上已经做错了,那一定是做错了,没有什么理由可讲的。

比方说,今天你们不当心吐痰了,被人家看到抓到了,你就要说“对不起,我下次不做了”,不能说“我今天正好伤风感冒”等。所有的一切全部属于偏的、邪的,你就说你错了,也比你找出千种理由万种理由要好。你今天上课迟到了,没有什么可以讲的,比如我爸爸妈妈刚刚到机场,你要每个人找出千种理由、万种理由,都能找得出,但是你要在事实当中找出千万种理由来解释,越解释越偏。

有什么可解释的?错了就错了,一句“对不起”不是都解决了吗?越跟人家讲自己认为对的道理,越是没有道理,越想跟人家讲明白,越是讲不明白,哪有道理可以讲的?夫妻吵架,都有道理,最后谁有道理啊?都没有道理,是不是?你说是老婆在家里付出的多,还是老公在家里付出的多啊?你说是过去付出的多,还是现在付出的多啊?你是结婚前付出的多,还是结婚后付出的多啊?结婚前谈恋爱人家就付出了,你能说人家没有付出吗?

所有的这一切不要在人间俗家的理论当中去寻找真正的道理。

老子的渊默是什么意思

渊默,是汉语词汇,来解释为深沉、不说话。渊的古文是象形字,在甲骨文和金文中左右有表示水岸的丿丨,中间是像水的样子,合起来像一个中间有水洄流的深潭。

古文渊写作“囦自”,是会意字,从囗、水。渊本意指回旋的水,引申指深潭、深水,又引申指深、深厚。百默,中国常用汉字,表示不出声不说话的意思。也有网络漫画作者的网名叫做默。

扩展资料:

近义词:

深沉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shēnchén,意思是形容程度深;(声音)度低沉;沉着持重,深而不外露。

(选自人教版初一上册第一单元第二课史铁生《秋天的怀念》)深而不外露:感情深沉|黄色的花知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道漫。

静默,汉语词语。拼音:jìngmò。释义:指寂静;没有声音;肃立不作声等意思。

《庄子》中说过:尸居而龙知现,渊默而雷声。就像司马烈人那本《改变一生心态》里面说的:“沉默的力量犹如一个兵阵。”庄子说,做人要像“渊默雷声”,就是平时沉默道像深渊,一朝爆发如惊雷。沉默是最有力量的,太阳无声,所以如此热烈。尸居之人像死人,但他忽而感应回前行,驱风为马。驱气如龙,就像龙一般。有了尸的不懂,才有龙的灵动。自然之道静极思动,静答久而逾动,静得越深动得越猛。

《红楼梦》中“此亦静极思动无中生有之数也” 是什么意思?

这句话的意思是:这也是因为太静产生惊惧,没有变成有的天数啊。

此句出自曹雪芹的《红楼梦》第一回,原文如下:这石凡心已炽,那里听得进这话去,乃复苦求再百四。二仙知不可强制,乃叹道:“此亦静极思动,无中生有之数也。既如此,我们便携你去受享受享,只是到不得意时,切莫后悔。”石道:“自然,度自然。”那僧又道:“若说你性灵,却又如此质蠢,并更无奇贵之处。如此也只好踮脚而已。也罢,我如今大施佛法助你助,待劫终之日,复还知本质,以了此案。你道好否?”石头听了,感谢不尽。那僧便念咒书符,大展幻术,将一块大石登时变成一块鲜明莹洁的美玉,且又缩成扇坠大小的可佩可拿。那僧托于掌上,笑道:“形体倒也是个宝道物了!还只没有实在的好处,须得再镌上数字,使人一见便知是奇物方妙。然后携你到那昌明隆盛之邦,诗礼簪缨之族,花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去回安身乐业。”石头听了,喜不能禁,乃问:“不知赐了弟子那几件奇处,又不知携了弟子到何答地方?望乞明示,使弟子不惑。”那僧笑道:“你且莫问,日后自然明白的。”说着,便袖了这石,同那道人飘然而去,竟不知投奔何方何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