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成语有教无类什么意思及解释

  • 关于成语有教无类什么意思及解释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aabb成语

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意思?

有教无类:只要有学习意愿的人都应该教育他,不应该分开类别。

因材施教:根据这个人的性格及特性给予相应的符合他的教育方法及知识。

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均出自《论语》,最早是孔子提出的思想。

扩展资料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夏邑),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他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倡导仁、义、礼、智、信。

孔子曾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前后达十三年,晚年修订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相传孔子曾问礼于老子,有弟子三千,其中贤人七十二。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儒家经典《论语》。

孔子在古代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万世师表。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其人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随着孔子影响力的扩大,祭祀孔子的“祭孔大典”也一度成为和中国祖先神祭祀同等级别的“大祀”。

参考资料:有教无类-百度百科因材施教-百度百科

有教无类:不管什么人都可以受到教育;亦可指人,原本是“有类”的,比如有的智,有的愚;有的孝顺,有的不孝,但通过教育,却可以消除这些差别。

因材施教:针对学习的人的能力、性格、志趣等具体情况施行不同的教育。

有教无类,读音yǒujiàowúlèi。

举例:他的教书有一个特别的地方,就是“有教无类”。——朱自清《经典常谈·诸子第十》

因材施教:拼音?yīncáishījiào。

举例:教师应注意学生各方面的差异,以便因材施教。

扩展资料:

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四阶段说,各年龄阶段都各有其特征,因此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教师要因年龄特征而教。

1.因能力的个别差异而教

学生的能力有大有小,基本上呈常态分布:两头小,中间大;能力的充分发挥也有早有晚,有人才早熟也有大器晚成;能力的结构上也有差异,有的长于想象,有的长于记忆;等等。故我们应因学生能力的个别差异而教。

2.“因材施教”与“因教而学”、“因材择学”相辅相成,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讲授活动和学生的学习活动客观地存在着相互适应。师“因材施教”,生也应“因教而学”,择其善从之,不善而改之;还应允许学生“因材择学”,根据自己的能力、兴趣等特殊情况进行自由的发展。三者结合,既重视教师的“教”,又重视学生的“学”,使之达到和谐统一。

3.因性格施教,每个人有不同性格,很多学习不好的根本原因往往是性格造成的,而且不同性格的人对于学习的方式和内容的敏感度也不一样。

参考资料:有教无类-百度百科因材施教-百度百科

“有教无类”的意思是“不管是哪类的人,所有的人都该受到教育。”

“因材施教”的意思是"根据不同的对象实施不同的教育。”

有教无类:成语,出自于《论语·卫灵公》:子曰:“有教无类。”教:教育;类:类别。有两种解释:解释一,不管什么人都可以受到教育。解释二,人原本是“有类”的。比如有的智,有的愚;有的贤,有的不肖。

但通过教育,却可以消除这些差别,“有教则无类”,可见“有教无类”是教育的结果,不是前提。因材施教: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发展。

因:根据;

材:资质;

施:施加;

教:教育。

因材施教就是指针对学习的人的志趣、能力等具体情况进行不同的教育。

出处:《论语·先进篇》

原文:子路问:“闻斯行诸?”

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

冉有问:“闻斯行诸?”

子曰:“闻斯行之。”

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

子曰,‘有父兄在’;

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

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扩展资料

西周时期,政府设国学和乡学两类。国学又分大学和小学两级,而乡学则多称为庠、序、校、塾等。《礼记·王制》记载,“小学在公宫南之左,大学在郊,天子曰辟雍,诸侯曰泮宫”。西周前期,因战事频仍,学校教育以武事为主,而西周后期政权稳定,开始倾重文化教育。

当时大学学习以礼、乐、射、书为主,而小学则多学六艺基础知识。此时的教育依然以贵族教育为主,平民是很难进入官办学校学习的。

到了东周,战乱频仍,礼崩乐坏。周王失去了对全国的控制,全国范围内统一的制度开始崩解,诸侯开始为政一方。为了培养本国人才,诸侯纷纷设立自己的官学,称为“庠宫”。

这时候教育对象不再局限于贵族,为了充实人才,一些有能力的平民也被官学吸收培养。而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也在同一时期兴起,孔子本人非常认同扩大教育对象范围的做法,同时他还提出教育是教化民众,增强国家实力,维护统治稳定的重要手段。

因此,他认为教育甚至不能仅仅局限在有潜力有培养价值的人,而应推广至所有国民。所以,他本人积极推广私学,认为这样可以使任何愿意学习的人获得受教育的机会。

故而,孔子以前,“学在官府”,只有贵族子弟有权受教育,因而也只有贵族子弟才有当官的资格。到了孔子的时代,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教育都在下移,为私人办学提供了机会。孔子正是抓住了这一机会,开始了其创办私学的职业生涯,希望通过兴办教育来培养“贤才”和官吏,以实现其政治思想。

在教育对象问题上,孔子明确提出了“有教无类”的思想。“有教无类”的意思是无分贵族与平民,不分国界与华夷,只要有心向学,都可以入学受教。

孔子弟子三千来自鲁、齐、晋、宋、陈、蔡、秦、楚等不同国度,这不仅打破了当时的国界,也打破了当时的夷夏之分。孔子吸收了被中原人视为“蛮夷之邦”的楚国人公孙龙和秦商入学,还欲居“九夷”施教,充分体现了孔子的教育主张。

孔子弟子有来自贵族阶层的,如南宫敬叔、司马牛、孟懿子;也有很多的是来自平民家庭,如颜回、曾参、闵子骞、仲弓、子路、子张、子夏、公冶长、子贡等。而平民教育更能体现孔子“有教无类”的精神实质。

孔子“有教无类”思想的理论基础是其“众生一体都有善性”的理论。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性相近”说明了人皆有成才成德的可能性,而“习相远”又说明了实施教育的重要性。正是基于“人皆可以通过教育成才成德的”的认识,孔子才作出了“有教无类”的论断。

儒家认为人可以为神、上帝。儒家相信人毕竟有体现至善、上通神明、天人合一的可能。孟子认为:人人皆可以为尧舜;人之趋善,如水之就下。人有天生的善端,本此善端,便可成德、成圣。荀子认为:途之人可以为禹。

程朱理学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内圣外王之路,也是把国家、组织的管理权柄最终交给圣人。到陆王心学的“宇宙即是吾心,吾心就是宇宙”、“心即理,心外无物”。在佛教传入中国后,在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下吸收儒家的有教无类也发展出众生平等这个具有中国特色的说法。

“有教无类”思想的实施,扩大了教育的社会基础和人才来源,对于全体社会成员素质的提高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因此,孔子“有教无类”的思想在教育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现代社会,特别是20世纪后,教育成为全体公民的需要和共享的权利,教育的全民性和普及性显得更为鲜明充分。

参考资料:有教无类-百度百科

有教无类什么意思

有教无类就是:教育面前人人平等,每个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教育没有高下贵贱之分.孔子的学生中就是各种阶层的人都有,所以他主张有教无类。

是孔子提出的;正因为他提出这个,他的学生有好的有坏的.什么样的人都有.72个贤人都是他的学生.

孔子以前,“学在官府”,只有贵族子弟有权受教育.因而也只有贵族子弟才有当官的资格。但到了孔子的时代,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教育都在下移,这就为私人办学提供了机会。孔子正是抓住了这一机会,开始了其创办私学的职业生涯,希望通过兴办教育来培养“贤才”和官吏,以实现其政治思想。在教育的对象问题上,孔子明确提出了“有教无类”[7]的思想。“有教无类”的本义是无分贵族与平民,不分国界与华夷,只要有心向学,都可以入学受教。孔子的弟子来自鲁、齐、晋、宋、陈、蔡、秦、楚等不同国度,这不仅打破了当时的国界,也打破了当时的夷夏之分。孔子吸收了被中原人视为“蛮夷之邦”的楚国人公孙龙和秦商入学,还欲居“九夷”施教,就说明了后一点。孔子弟子中有来自贵族阶层的,如南官敬叔、司马牛、孟懿子,但更多的是来自平民家庭的,如颜回、曾参、闵子骞、仲弓、子路、子张、子夏、公冶长、子贡等。而平民教育更能体现孔子“有教无类”的精神实质。

孔子“有教无类”思想的理论基础是其“性相近也,习相远也”[8]的人性论。“性相近”说明了人皆有成才成德的可能性,而“习相远”又说明了实施教育的重要性。正是基于“人皆可以通过教育成才成德的”的认识,孔子才作出了“有教无类”的决断。

“有教无类”思想的实施,扩大了教育的社会基础和人才来源,对于全体社会成员素质的提高无疑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因此,孔子“有教无类”的思想在教育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有教无类就是:教育面前人人平等,每个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教育没有高下贵贱之分.孔子的学生中就是各种阶层的人都有,所以他主张有教无类。

是孔子提出的;正因为他提出这个,他的学生有好的有坏的.什么样的人都有.72个贤人都是他的学生.

孔子以前,“学在官府”,只有贵族子弟有权受教育.因而也只有贵族子弟才有当官的资格。但到了孔子的时代,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教育都在下移,这就为私人办学提供了机会。孔子正是抓住了这一机会,开始了其创办私学的职业生涯,希望通过兴办教育来培养“贤才”和官吏,以实现其政治思想。在教育的对象问题上,孔子明确提出了“有教无类”[7]的思想。“有教无类”的本义是无分贵族与平民,不分国界与华夷,只要有心向学,都可以入学受教。孔子的弟子来自鲁、齐、晋、宋、陈、蔡、秦、楚等不同国度,这不仅打破了当时的国界,也打破了当时的夷夏之分。孔子吸收了被中原人视为“蛮夷之邦”的楚国人公孙龙和秦商入学,还欲居“九夷”施教,就说明了后一点。孔子弟子中有来自贵族阶层的,如南官敬叔、司马牛、孟懿子,但更多的是来自平民家庭的,如颜回、曾参、闵子骞、仲弓、子路、子张、子夏、公冶长、子贡等。而平民教育更能体现孔子“有教无类”的精神实质。

孔子“有教无类”思想的理论基础是其“性相近也,习相远也”[8]的人性论。“性相近”说明了人皆有成才成德的可能性,而“习相远”又说明了实施教育的重要性。正是基于“人皆可以通过教育成才成德的”的认识,孔子才作出了“有教无类”的决断。

“有教无类”思想的实施,扩大了教育的社会基础和人才来源,对于全体社会成员素质的提高无疑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因此,孔子“有教无类”的思想在教育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有教无类就是:教育面前人人平等,每个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教育没有高下贵贱之分.孔子的学生中就是各种阶层的人都有,所以他主张有教无类。

是孔子提出的;正因为他提出这个,他的学生有好的有坏的.什么样的人都有.72个贤人都是他的学生.

孔子以前,“学在官府”,只有贵族子弟有权受教育.因而也只有贵族子弟才有当官的资格。但到了孔子的时代,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教育都在下移,这就为私人办学提供了机会。孔子正是抓住了这一机会,开始了其创办私学的职业生涯,希望通过兴办教育来培养“贤才”和官吏,以实现其政治思想。在教育的对象问题上,孔子明确提出了“有教无类”[7]的思想。“有教无类”的本义是无分贵族与平民,不分国界与华夷,只要有心向学,都可以入学受教。孔子的弟子来自鲁、齐、晋、宋、陈、蔡、秦、楚等不同国度,这不仅打破了当时的国界,也打破了当时的夷夏之分。孔子吸收了被中原人视为“蛮夷之邦”的楚国人公孙龙和秦商入学,还欲居“九夷”施教,就说明了后一点。孔子弟子中有来自贵族阶层的,如南官敬叔、司马牛、孟懿子,但更多的是来自平民家庭的,如颜回、曾参、闵子骞、仲弓、子路、子张、子夏、公冶长、子贡等。而平民教育更能体现孔子“有教无类”的精神实质。

孔子“有教无类”思想的理论基础是其“性相近也,习相远也”[8]的人性论。“性相近”说明了人皆有成才成德的可能性,而“习相远”又说明了实施教育的重要性。正是基于“人皆可以通过教育成才成德的”的认识,孔子才作出了“有教无类”的决断。

“有教无类”思想的实施,扩大了教育的社会基础和人才来源,对于全体社会成员素质的提高无疑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因此,孔子“有教无类”的思想在教育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孔子“有教无类”思想的理论基础是其“性相近也,习相远也”[8]的人知性论。“性相近”说明了人皆有成才成德的可能性,而“习相远”又说明了实施教育的重要性道。正是基专于“人皆可以通过教育成才成德的”的认识,孔子才作出了“有教无类”的决断。

有教无类

发音yǒujiàowúlèi

释义类:类别。不管什么人都可属以受到教育。

“有教无类”的真正含义是什么?

有教无类,读音yǒujiàowúlèi,指不管什么人都可以受到教育;亦可指人,原本是“有类”的,比如有的智,有的愚;有的孝顺,有的不孝,但通过教育,却可以消除这些差别。

要弄清楚什么叫“有教无类”,得先弄清楚“有A无B”这种句式。这种句式在汉语中有四种意思:

1、只有A,没有B,比如有勇无谋、有名无实;

2、有A,没有非A(B),比如有增无减、有过之无不及;

3、既有A又没有A,比如有意无意、有一搭没一搭;

4、如果有A,就没有B,比如有备无患、有恃无恐。

教育对象问题上,孔子明确提出了“有教无类”的思想。“有教无类”的意思是无分贵族与平民,不分国界与华夷,只要有心向学,都可以入学受教。

扩展资料

“有教无类”思想的实施,扩大了教育的社会基础和人才来源,对于全体社会成员素质的提高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因此,孔子“有教无类”的思想在教育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现代社会,特别是20世纪后,教育成为全体公民的需要和共享的权利,教育的全民性和普及性显得更为鲜明充分。

孔子“有教无类”思想的理论基础是其“众生一体都有善性”的理论。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性相近”说明了人皆有成才成德的可能性,而“习相远”又说明了实施教育的重要性。正是基于“人皆可以通过教育成才成德的”的认识,孔子才作出了“有教无类”的论断。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有教无类

有教无类就是:教育面前人人平等,每个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教育没有高下贵贱之分.孔子的学生中就是各种阶层的人都有,所以他主张有教无类。

是孔子提出的;正因为他提出这个,他的学生有好的有坏的.什么样的人都有.72个贤人都是他的学生.

孔子以前,“学在官府”,只有贵族子弟有权受教育.因而也只有贵族子弟才有当官的资格。但到了孔子的时代,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教育都在下移,这就为私人办学提供了机会。孔子正是抓住了这一机会,开始了其创办私学的职业生涯,希望通过兴办教育来培养“贤才”和官吏,以实现其政治思想。在教育的对象问题上,孔子明确提出了“有教无类”[7]的思想。“有教无类”的本义是无分贵族与平民,不分国界与华夷,只要有心向学,都可以入学受教。孔子的弟子来自鲁、齐、晋、宋、陈、蔡、秦、楚等不同国度,这不仅打破了当时的国界,也打破了当时的夷夏之分。孔子吸收了被中原人视为“蛮夷之邦”的楚国人公孙龙和秦商入学,还欲居“九夷”施教,就说明了后一点。孔子弟子中有来自贵族阶层的,如南官敬叔、司马牛、孟懿子,但更多的是来自平民家庭的,如颜回、曾参、闵子骞、仲弓、子路、子张、子夏、公冶长、子贡等。而平民教育更能体现孔子“有教无类”的精神实质。

孔子“有教无类”思想的理论基础是其“性相近也,习相远也”[8]的人性论。“性相近”说明了人皆有成才成德的可能性,而“习相远”又说明了实施教育的重要性。正是基于“人皆可以通过教育成才成德的”的认识,孔子才作出了“有教无类”的决断。

“有教无类”思想的实施,扩大了教育的社会基础和人才来源,对于全体社会成员素质的提高无疑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因此,孔子“有教无类”的思想在教育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现代教育,我且称之曰“精英教育”。顾名思义,在这种教育体制下,一小部分“精英”占有了社会的全部或大部分教育资源,但是更多的人却一直被漠视!他们努力着,却从不被重视!随着这种“精英教育”的发展,“有教无类”教育平等的呼声越来越大!

“有教无类“是孔子创立儒学的根本宗旨。

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已经意识到“有教无类”的重要性了。在孔子建立私学以前,学校大多是为少数贵族开的,就一般的老百姓而言那只是一场“可望而不可及”的梦!我认为孔子的伟大之处正在于他顺应了时代的发展,率先创立规模庞大的私立学校,而且率先提出了“有教无类”这样进步的思想,这为当代乃至未来的人们树立了楷模,也为后代人们指明了方向。

孔子创立的学校,没有院墙,没有华丽的装扮,没有高楼大厦,没有门卫,甚至连最基本的固定的教室也没有,更没有收门徒弟子的严格的界限。孔子的生源也因此变得非常广泛。他说:“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论语·述而篇》),意思即只要亲自来送十条干肉为薄礼的人,只要有心向学的人,我从来没有不教诲的。只要自己能照顾自己,就能进入孔门。也正因为这样,孔门中才会出现了各行各业各个等级五花八门的人物,入师门后还从事各类型职业的人也有。孟懿子、南宫敬叔等属于贵族;仲弓、子张、伯牛等属于“贱人”;一贫如洗的如颜渊,富裕善贾的如子贡;有野人子路;更有盗贼颜涿聚等……不仅如此,父子二人共处孔子门下的也屡见不鲜,如孔子最疼爱的弟子颜回跟他父亲颜路,曾参于他父亲曾点……

孔子的“有教无类”,更体现在“人人可教”,即人人可学,这是一门大众之学。孔子门下的冉雍,其父亲贱且恶,但冉雍却是个谦谦君子,品性甚好。孔子认为这样的人是连神都不会放弃他的,故收了他为弟子。有这样一个故事,更能体现孔子“人人可教”这一原则:互乡是曲阜城外一个风俗败坏的村落。一天,一个小男孩前来求见孔子。许多弟子都劝说孔子不要接见他,然而孔子还是派人把他喊了进来。出乎意料的是,小孩有礼貌地行礼,说道:“我父亲让我来问先生,小孩到什么年龄才适合上学?”孔子听后高兴地答道:“只要能认字,听得懂我得讲义就行了,没有一定的年龄限制。”孔子后来这样对他的弟子解释到:“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唯何甚?人洁已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论语·述而篇》)。这足以说明孔子有这样思想:只要一个人愿意学习,我们就应该给他这个机会。不管他有过怎样的“曾经”,只要现在的他能把自己收拾得整整齐齐来获得教育得机会,这样好学的学生我们是不能放弃他的!

相对于孔子,“有教无类”的思想中积极有用的部分并没能在现代教育体制下得到很好的继承和发扬。虽然现在也有许多学校打着“有教无类”的旗帜,但其实却是“挂羊皮卖狗肉”,他们并没有理解到“有教无类”的真正含义,具体体现出在如下几个方面:

1、同成绩不同的命运。

学习成绩差、行为不规范的学生几乎每所学校都有。这是每所学校的烦恼,他们经常会遭到老师的漠视,甚至粗暴对待。部分老师把自己班的成绩不如别班的责任归咎到他们身上,他们成了带罪羔羊。他们不仅么没有得到应有的耐心的教导,老师们反而总是一心想将他们“赶尽杀绝”。于是,挖苦、讽刺诸如此类的事层出不穷。这些所谓的差生只能心灰意冷,慢慢的接受这个残酷的事实,慢慢的失去对学习的信心,一大批学生因此而毅然辍学!

然而,却又有这样一类学生,成绩虽然跟上一类学生相当,但却往往能依仗家里有钱有权,受到了决然不同的待遇:教师们对他们悉心教诲,好言相劝。一切的一切,却仅仅只是因为老师知道这样有利于他们的前程,他们的未来!

2、不同成绩不同的命运。

这种做法也许是最无奈的,但是却是最普遍的!各个学校面对着各种各样的压力,如各类统考的压力,迫使着他们使用“名次赛”来提高全校的成绩,从而也提升一下学校的名声或地位。于是,各类型的重点班、尖刀班、应考班等应运而生。这些班里,汇集着学校的骨干教师;这些班里的学生,凝聚着各级领导和家长的注意力和希望……大部分成绩不好的学生只能看着他们,望洋生叹,可望却不可及了!

3、教育资源的独占。

政府对教育的投入量本来就不太足够,且这有限的投入却几乎集中被城市里的重点学校所占有,造成的两级分化正逐步的严重。也正因为如此,每年的“择校热”只增不减许多家长为了自己的孩子能进那些所谓的“重点学校”,不惜一掷千金,千方百计的收买人心,助长了不良风气,同时也剥夺了许多学生原该有的权利!

……

眼前这些正一步步深陷的问题,足以令我们望而生畏,这也促以令我们好好反思“有教无类”观念对于现在的现实意义。许多人并未能真正的理解“有教无类”的真实含义。他们以为只要给他们机会读书,实行九年甚至十二年的义务教育,就是“有教无类”了!然而这只是一种保障,一种前提,并未能真正实现孔子“有教无类”的基本宗旨。我们必须加快现代教育体制的改革!重新体现出孔子“有教无类”的深刻思想——平等,不分种族,不分老少的向所有人敞开教育之门,并能用平等的心态对待每个学生,真正实现孔子的教导——“有教无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