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成语礼坏乐崩的意思及解释

  • 关于成语礼坏乐崩的意思及解释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四字成语

礼崩乐坏是什么意思

表示指封建礼教的规章制度遭到极大的破坏。

【出处】:清·章炳麟《与简zhidao竹居书》:“中唐以来,礼崩乐坏,狂狡有作,自己制则,而事不稽古。”

《论语·阳货》“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回必崩。”

释义:指周代封建制度(“封邦建国”,非马列的封建意识形态)的规章制度遭到极大的破坏,寓意社会制度和文化秩序遭遇重大变局,亟需内圣外王之人改进。礼在中国古代是社会的答典章制度和道德规范。

希望对你有帮助。

谁确切的解释一下“礼崩乐坏”是什么意思

【拼音代码】:lbyh

【近义词】:礼坏乐崩、礼乐崩坏

【用法】:作宾语、定语;指破坏礼教

【英文】:Themoraldegenerationofsocietyisgettingworse.

礼崩zhidao乐坏是对东周时期典章制度逐渐被废弃的一种形象描述。在春秋中后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导致在经济基础、上层建筑领域出现了与周礼要求不相融的局面,具体表现在势力强大的诸侯开始变王田为私田,变分封制为郡县制,政权不断下移,并纷纷制定自己的法律。这些都反映了周代封建社会正走向解体。

礼崩乐坏是对于封建社会礼乐制度逐步走向解体的描述,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1、经济上井田制逐步解体,出现了土地所有制及相应的赋税制度,如鲁国的初税亩,齐国的相地而衰租等等。政治上一些强版大的诸侯开始建立直属于君王的郡县制,不再对土地进行分封。

2、各分封诸侯间征战不已,周天子无力阻止。

3、各诸侯,卿大夫僭用礼乐的现象十分普遍。

4、作为传统封建制度基础的分封制和宗法制遭到严重破坏,长子继承制度多不能施行,一些有权势的卿大夫在权征战中势力壮大,出现了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自卿大夫出的局面。

中国如今是不是已经达到了礼坏乐崩的程度?

不能说荀子当时的社会逐渐变坏,而是逐渐变得无序动荡。有句话叫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当时周天子暗弱,诸侯连年征伐强大的诸侯天天想着吞并弱小的诸侯,弱小的诸侯天天想着如何保全自己。

这个时候礼教信义不再有用,而是崇尚实力的时代,这个时候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上边不讲仁义道德,下边同样鸡犬不宁。整个社会完全没有了应有的道德束缚,所以荀子逐渐认为人性本恶,需要教化才能变善。

并不是每个朝代都有这么一个时期,主要因为当时是中国较早的一次大动乱时期,那个时候旧有的思想完全没有了束缚力,人们开始寻找新的思想标准,这个时候也就是所谓的百家争鸣有孔孟的仁义治天下,也有法家的法治天下,还有墨家的兼爱非攻等等。所以那个时候动乱时间很长,因为不光是外在军事政治上的动荡还有人们内心思想上的动荡。

后来汉武帝确立了儒家的至尊地位,大一统思想根深蒂固。所以后来的乱世时间都不是很长,因为仁义忠孝的道德思想已经深深地扎根每个中华儿女的心中了。

至于现在确实有道德滑坡的现象,但还没有到当年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的地步,因为当时的动荡的时候周天子没有束缚力,而现在至少我们的政府还是有很强的约束能力的,现在的问题是快速的经济发展导致的价值观的失衡,说简单点就是思想道德领域的更新发展没有更上经济发展的速度,旧有的中国文化道德与现在高速发展所带来的物质文明产生了强烈的矛盾和分歧,很多人并不是不知道礼义廉耻而是面对爆炸式的物质膨胀失去了理智,这种现象别的国家我相信也有,只是中国大,人多,问题就相对比别的国家多,但是总有一天我们可以找到既能继承传统道德文化又能适应当今社会的具有约束力的道德规范的。

我觉得是每个人不同的观点和标准吧,什么叫人性恶,什么叫社会变坏,其实就zhidao是每个人心中的一个标准。社会总体是在进步的,但是不能避免会出现一些负面的东西,不能只看到坏回的而忽略的好的,还有自答己抱有一颗不变的纯真的心。文化嘛,我觉得这些都是深入骨髓的,肯定能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