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成语郑卫之音的意思及解释

  • 关于成语郑卫之音的意思及解释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四字成语

靡曼皓齿 郑卫之音翻译

出自《吕氏春秋·本性》:“靡曼皓齿,郑卫之音,务以自乐,命之曰伐来性之斧。”

靡曼皓齿指美女,郑卫之音就源是指靡靡之音,伐性之斧是砍毁人性的斧头。比喻危害身心的事物。整句意思就知是迷恋女色,陶醉于淫靡之音,极尽享乐,这道种美色、音乐应该叫做“砍伐生命的利斧”。

郑卫之音名词解释

一般认为“郑卫之音”概念的界定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是指一切非官方的民间音乐,既与正统雅乐相对应的民间俗乐。而狭义主要是指春秋时期在各个诸侯国兴起的以郑国、卫国地区(今河南省新郑、滑县一带)代表的民间音乐。

“郑卫之音”,即郑、卫两国(个河南中部与东部)的民间音乐。这一地区早期是商民族聚居区。武王伐纣灭商后,将其一分为二,分别建立诸侯国,以监视殷商遗民,防其作乱。但武王死后,管叔、蔡叔和武庚勾结叛乱,周公旦率军镇压,并将该地分封于康叔(武王之弟)永久监管。因此,可以说“郑卫之音”,实际上就是保留了商民族音乐传统的“前朝遗声”。由于它表达感情的奔放、热烈和大胆,也内含着某种团聚意识,因而使独尊“雅乐”的周王室及其维护者常常加以排斥和否定。

郑、卫两国保存了丰富的民间音乐。《诗经·国风》凡160篇,郑风、卫风合为31篇,约占五分之一。各国“风”诗,多是短小歌谣,“郑风”、“卫风”中却有一些大段的分节歌,可以想见其音乐结构的繁复变化。在一些反映民俗生活的诗篇中,常有对男女互赠礼物(《诗经·郑风·溱侑》)、互诉衷肠的爱情场面的描写,隐隐透露出一股浪漫气息,产生了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中文名

郑卫之音

外文名

decadentmusic;themusicofthestatesofZhengandWei

广义

指一切非官方的民间音乐

狭义

主要是指春秋时期的民间音乐

遭批判之原因

内容涉及男女之情和反抗之情等

“郑卫之音”指的是什么?

郑国、卫国的民间音乐就是这股“新乐”风潮中的佼佼者,被合称为“郑卫之音”。郑、卫两国位于今河南地区,早期曾是商民族的聚居地,周人灭商后,将它们分封给亲族管理以防止商民作乱。郑、卫民间保留了商人频繁祭祀的传统,而且祭祀场合往往又是男女青年载歌载舞、聚会结交的场所。作为商族音乐遗声的“郑卫之音”继承了商音乐酣畅热烈的艺术特征。以郑卫之音为代表的民间音乐影响日益扩大,成为与雅乐相对立的阵营。

虽然这种所谓的“新乐”与号称“古乐”的雅乐相比有着更加古老的历史,但它们在民间无拘无束的发展环境之中保持了大胆炽热,奔放浪漫的感情和清新活泼的风格,那优美感人的音调和欢快愉悦的节奏令听惯了冗长呆板的雅乐之声的人们耳目一新。就连那些懂得“古乐”重要性的贵族们也不得不坦言他们确实喜好“新乐”。例如:战国时期的魏文侯就曾承认自己按照礼仪要求端冕而坐、欣赏古乐,总忍不住打瞌睡,但欣赏新乐时却不知疲倦(《礼记?乐记》)。梁惠王也坦白道:自己所喜好的并非“先王之乐”,而是“世俗之乐”(《孟子?梁惠王下》)。

可见,雅乐赖以生存的土壤已在社会政治的变革中被逐渐削弱,而西周以来一直被官方排斥、压制着的民间音乐,却在社会的动乱与变革之中获得了发展的契机,所谓“桑间濮上,郑、卫、宋、赵之声并出”(《汉书?礼乐志》)。“郑卫之音”以其独特的吸引力撼动了作为国家统治工具的雅乐的根基,体现出“新乐”取代“古乐”的锐不可当的趋势,同时“郑卫之音”也成为了春秋之后兴起的民间音乐的代名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