拈花一笑

  • 拈花一笑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成语词典大全

拈花一笑,拈花一笑 什么意思

拈花一笑是一个成语,拼音是niān huā yí xiào,佛教语,禅宗以心传心的第一宗典故,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指对禅理有了透彻的理解,二是指彼此默契、心神领会、心意相通、心心相印。

宋?释普济《五灯会元?七佛?释迦牟尼佛》:“世尊在灵山会上,拈花示众,是时众皆默然,唯迦叶尊者破颜微笑。”

译文:一天,在灵山会上,大梵天王以金色菠萝花献佛,并请佛说法。可是,释迦牟尼如来佛祖一言不发,只是用拈菠萝花遍示大众,从容不迫,意态安详。当时,会中所有的人和神都不能领会佛祖的意思,唯有佛的大弟子――摩诃迦叶尊者妙悟其意。破言为笑。

据《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拈华品》记载:“尔时,娑婆世界主大梵王,名曰‘方广’,以三千大千世界成就之根、妙法莲金光明大婆罗华,捧之上佛。”然后恳请佛祖说法,自己还变成座位让佛祖上坐。

这就是佛祖拈花的缘起,有人恳请佛祖说法,献上世俗难得一见的仙界极品之花。

花无百日红。花在枝头上都不能百日红,离开了枝头只会加速凋谢。因为恳请佛祖说法,人们采集了鲜花,对于花来说,这就是无常了。无常源于空。

这一段文字的含义,南怀瑾先生有一个词――缘起性空是其最佳的总结。

佛祖一言不发,拿起鲜花,将鲜花展示给众人。“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珍惜美好的人、事、物和时光。

一行禅师在《故道白云(佛陀传)》中提到一个观念,那就是活在当下,欣赏或享受当前的美好的人、事或物,也是一种修行的方式。佛祖拈花的行为又何尝不是如此!

听经者几乎都惊呆了。佛祖不讲经,却在那里赏花。这时,只有迦叶尊者开颜微笑。迦叶尊者笑了

①迦叶尊者在赏花,认为花好看,这一点与佛祖心心相印。

②迦叶尊者没有赏花,而是欣赏佛祖拈花这一举动。“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这也不错啊!

不管怎么样,迦叶尊者的微笑与佛祖拈花一样,都是活在当下。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拈花一笑

拈花一笑是一个成语,佛教语,禅宗以心传心的第一宗典故,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指对禅理有了透彻的理解,二是指彼此默契、心神领会、心意相通、心心相印。

拈花一笑 [ niān huā yī xiào ]?

宋?释普济《五灯会元?七佛?释迦牟尼佛》:“世尊在灵山会上,拈花示众,是时众皆默然,唯迦叶尊者破颜微笑。”

释义:在灵山会上,佛祖拈起一朵金婆罗花,意态安详,却一句话也不说.大家都不明白他的意思,面面相觑,唯有摩诃迦叶破颜轻轻一笑。

一、拈花一笑的近义词:

相视而笑 [ xiāng shì ér xiào ]?

释义:双方互相看着,发出会心的微笑。形容二者情合意洽的情态。

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五十二回:“二人相视而笑,谒见之际,余笑尚在。”

翻译:双方互相看着,发出会心的微笑,整个交谈的过程之中都欢声笑语。

二、拈花一笑的反义词:

勃然大怒 [ bó rán dà nù ]?

释义:勃然:突然。突然变脸大发脾气。

出处:东汉?班固《汉书?谷永传》:“是故皇天勃然发怒。”

翻译:因此老天爷突然变脸大发脾气。

拈花一笑,佛教语,禅宗以心传心的第一宗典故,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指对禅理有了透彻的理解,二是指彼此默契、心神领会、心意想通、心心相印。

据说有一次,释迦牟尼在灵山会上说法,他拿着一朵花,面对大家,不发一语,这时听众们面面相睹,不知所以。只有迦叶会心的一笑。于是释迦牟尼便高兴的说:

“吾有正法眼藏,涅盘妙心,实相无实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迦叶。”

因此禅便在一朵花和一个微笑之间诞生了。你也许以为这故事太美了,可能不是真的;而我却认为正因为它太美了,不可能是假的。禅的生命并不依靠历史的事实。无论是谁创造了这个故事,显然他已把握住禅的精神――因花微笑,由笑花开。

拈花一笑,拈花一笑 什么意思
含蓄羞涩的笑
委婉含蓄地微笑,略有害羞
含蓄委婉的微笑,略有害羞

为什么说佛祖拈花一笑,这一笑便是整个世界

为什么说佛祖拈花一笑,这一笑便是整个世界

佛祖拈花一笑,把般若智慧和微妙法门尽传于迦叶尊者,而迦叶尊者也因此成为禅宗第一祖,自有其一方世界。

佛教《华严经》里记载:“佛土生五色茎,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

庐山东林寺三笑庭联:桥跨虎溪,三教三源流,三人三笑语;莲开僧舍,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

佛教认为一朵花就是一个宇宙。一个人身也是一个宇宙。万物渺小或者宏大,微观世界或者宏观世界,都是一个世界。

扩展资料:

《五灯会元?七佛?释迦牟尼佛?卷一》记载:

世尊在灵山会上,拈花示众。是时众皆默然,唯迦叶尊者破颜微笑。世尊曰:「吾有正法眼藏,涅??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迦叶。」

白话释义:

佛祖释加摩尼在灵山法会上,手持一朵花示众,大家都没理解佛祖的含义而保持了沉默,只有迦叶尊者破颜微笑,于是世尊说:我已将这无上智慧,至真佛理传于摩诃迦叶,新的宗派不立文字,属教外别传。

禅宗传入中国后,被中国的文人士大夫所喜爱,像我们熟知的苏东坡就爱参禅,留下了很多禅宗公案。例:

苏东坡被派遣到江北瓜州任职,与金山寺隔着一条江。有一天,苏东坡修持佛法,颇有心得,于是,作了一首偈语,用来表达自己对佛法的体悟。苏东坡写好了这首偈语,派书僮过江,送给了金山寺的佛印禅师。苏东坡的偈语是这样写的:

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

佛印禅师看了苏东坡的这首偈之后,拿起笔来,在这首偈语的下面,写了四个字――放屁,放屁。然后,把这首偈子折好,叫书僮带了回去。

苏东坡心生不快,于是,乘船过江,找佛印禅师理论。佛印见到苏东坡哈哈大笑的说:八风吹不动,一屁过江南。

一天,在灵山会上,大梵天王以金色菠萝花献佛,并请佛说法。可是,释迦牟尼如来佛祖一言不发,只是用拈菠萝花遍示大众,从容不迫,意态安详。当时,会中所有的人和神都不能领会佛祖的意思,唯有佛的大弟子――摩诃迦叶尊者妙悟其意。破言为笑。于是,释迦牟尼将花交给迦叶,嘱告他说:吾有正法眼藏,涅椠秒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转之旨,以心印心之法传给你。

释迦牟尼佛祖在大庭广众之下,像这样一言不发,只是带在和他那不动生色的微笑,从容不迫,宁静安详,其中微妙究竟何在?

其实,释迦牟尼这里所传示的,正是一中无言的心态――一种至为安详,静谧,调和,美好的心态,这是不呢国内用任何语言和行为来打破的。这种心态纯净无染,无欲无贪,坦然自得,乐观自信,无拘无束,不着形迹,不可动摇,与世长存――即所谓“真如秒心”,亦即“普照一切、含藏万法”的根本佛法――正法眼藏之所在。所以迦叶与佛祖在灵山会上心心相印,仅只拈话微笑而已,没有任何其他的表示,但一切尽在不言中,此时无声胜有声。而释迦牟尼最后对迦叶所嘱咐的话,也正好是对这种心态的最好证明。

如来拈花,迦叶微笑!这一笑便是天下.灵山会上千万大众,唯迦叶一人一笑而得。何以故?唯迦叶一人大乘菩萨根基是也。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是明心见性的人方可领会得,《五灯会元?七佛?释迦牟尼佛》:世尊在灵山会上,拈花示众,是时众皆默然,唯迦叶尊者破颜微笑。世尊拈花,迦叶尊者一笑。这一笑便笑出了整个清明的世界,一直传到了今天,依然还是让人心动的向往。迦叶尊者那一笑的平静和宽容,是很多人用尽一生都无法体味的真实。

为什么那么多的尊者都是默然,而唯独迦叶尊者破颜微笑了呢?灵山大会,或许不是每一个佛者都能有幸参加的,或许也不是每一个佛者都愿意参加,但不管怎样迦叶去了,并在众人默然的时候却天真地笑了。世尊看得明白:众人的默然只是把佛当作了佛,只有迦叶尊者没有;众人都是在想如何才能使自己成为佛的时候,只有迦叶尊者没有,所以众人失去了佛,迦叶尊者却得到了。我想世尊的拈花就是在告诉众人他心里佛的样子吧,佛就是拈花一笑,佛就在拈花一笑中。这一笑之后,许多的花都开了……

笑有多种,迦叶尊者的笑才是真正的笑,平静的笑,会心的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