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成语度德量力的意思及解释

  • 关于成语度德量力的意思及解释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四字成语

隆中对 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翻译

翻译为:我不能衡量自己的德行能否服人,估计自己的力量能否胜任,想要为天下人伸张大义,然而我才智与谋略短浅,就因此失败,弄到今天这个局面。

出自三国陈寿《隆中对》,原文选段: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译文:

因此先帝就去隆中拜访诸葛亮,总共去了三次,才见到诸葛亮。

于是刘备叫旁边的人退下,说:“汉室的统治崩溃,奸邪的臣子盗用政令,皇上蒙受风尘遭难出奔。我不能衡量自己的德行能否服人,估计自己的力量能否胜任,想要为天下人伸张大义,然而我才智与谋略短浅,就因此失败,弄到今天这个局面。

但是我的志向到现在还没有罢休,您认为该采取怎样的办法呢?”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东汉末年,宦官专权,朝政腐败,政治黑暗,民不聊生,阶级矛盾和统治阶级内部矛盾都极为尖锐,终于在公元184年爆发了全国规模的黄巾农民大起义。

黄巾农民起义军失败后,地主阶级加重剥削农民,政治异常黑暗,地方豪强的武装割据一方,这就形成了长达十年之久的军阀混战。

公元207年冬至208年春,当时驻军新野的刘备在徐庶建议下,三次到襄阳隆中拜访诸葛亮,但直到第三次方得见。诸葛亮为刘备分析了天下形势提出先取荆州为家,再取益州成鼎足之势继而图取中原的战略构想。

这篇《隆中对》就是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中对诸葛亮当时纵谈天下大事的一段记载。

作者简介:

陈寿(233年-297年),字承祚。巴西郡安汉县(今四川南充)人。三国时蜀汉及西晋时著名史学家。

陈寿少时好学,师事同郡学者谯周,在蜀汉时曾任卫将军主簿、东观秘书郎、观阁令史、散骑黄门侍郎等职。当时,宦官黄皓专权,大臣都曲意附从。陈寿因为不肯屈从黄皓,所以屡遭遣黜。

蜀降晋后,历任著作郎、长广太守、治书待御史、太子中庶子等职。晚年多次被贬,屡次受人非议。元康七年(297年)病逝,年六十五。

太康元年(280年),晋灭吴结束了分裂局面后,陈寿历经十年艰辛,完成了纪传体史学巨著《三国志》。此书完整地记叙了自汉末至晋初近百年间中国由分裂走向统一的历史全貌,与《史记》、《汉书》、《后汉书》并称“前四史”。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隆中对

度德量力什么成语

度德量力[duódéliànglì]

[释义]度:估量百;德:德度行。衡量自己的专德行是否能够服人,估计自己的能力...

[出处]《左传·隐公十一年》属:“度德而处之;量力而行之。

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中的“度”什么意思

度的意思:衡量

【原文】:

隆中对

朝代:魏晋

作者:陈寿

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亮答曰:“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先主曰:“善!”于是与亮情好日密。

关羽、张飞等不悦,先主解之曰:“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愿诸君勿复言。”羽、飞乃止。

【译文】:

诸葛亮亲自在田地中耕种,喜爱吟唱《梁父吟》。他身高八尺,常常把自己和管仲、乐(yuè)毅相比,当时人们都不承认这件事。只有博陵的崔州平,颍川的徐庶与诸葛亮关系甚好,说是确实这样。

适逢先帝刘备驻扎在新野。徐庶拜见刘备,刘备很器重他,徐庶对刘备说:“诸葛孔明这个人,可如同一条卧着的龙啊,将军是否愿意见他?”刘备说:“您和他一起来吧。”徐庶说:“这个人只能你去他那里拜访,不可以委屈他,召他上门来,将军你应该屈尊亲自去拜访他。”

因此先帝就去拜访诸葛亮,总共去了三次,才见到诸葛亮。于是刘备叫旁边的人退下,说:“汉室的统治崩溃,董卓、曹操先后专权,皇上蒙受风尘遭难出奔。我不能衡量自己的德行能否服人,估计自己的力量能否胜人,想要为天下人伸张大义,然而智慧与谋略浅薄不足,就因此失败,弄到今天这个局面。但是我的志向到现在还没有停止,先生认为该采取怎样的办法呢?”

诸葛亮回答道:“自董卓独掌大权以来,各地豪杰同时兴起,占据州、郡的人数不胜数。曹操与袁绍相比,声望小人又少,然而曹操之所以能打败袁绍,以弱胜强的原因,不仅依靠的是天时,而且也是人的谋划得当。现在曹操已拥有百万大军,挟持皇帝来号令诸侯,这确实不能与他争强。孙权占据江东,已经历三世了,地势险要,民众归附,又任用了有才能的人,孙权这方面只可以把他作为外援,但是不可谋取他。荆州北靠汉水、沔水,一直到南海的物资都能用得到,东面和吴郡、会稽郡相连,西边和巴郡、蜀郡相通,这是大家都要争夺的地方,但是它的主人却没有能力守住它,这大概是天拿它用来资助将军的,将军你是否有占领它的意思呢?益州地势险要,有广阔肥沃的土地,自然条件优越,物产丰富,高祖凭借它建立了帝业。刘璋昏庸懦弱,张鲁在北面占据汉中,那里人民殷实富裕,物产丰富,刘璋却不知道爱惜,有才能的人都渴望得到贤明的君主。将军既是皇室的后代,而且声望很高,闻名天下,广泛地罗致英雄,思慕贤才,如饥似渴,如果能占据荆、益两州,守住险要的地方,和西边的各个民族和好,又安抚南边的少数民族,对外联合孙权,对内革新政治;一旦天下形势发生了变化,就派一员上将率领荆州的军队直指中原一带,将军您亲自率领益州的军队到秦川出击,老百姓谁敢不拿着饭和水酒来欢迎将军您呢?如果真能这样做,那么称霸的事业就可以成功,汉室天下就可以复兴了。”

刘备说:“好!”从此与诸葛亮的关系一天天深厚起来。

关羽、张飞等不高兴,刘备就解释给他们说:“我有了孔明,就像鱼有了水一般。希望你们不要再说这样的话了。”关羽、张飞才不说了。

审时度势,勠力同心,砥砺前行怎么读

审时度势的读音:shěnshíduóshì

声母:sh、sh、d、sh

韵母:en、i、uo、i

声调:第三声、第二声、第二声、第四声

戮力同心的读音:lùlìtóngxīn

声母:l、l、t、x

韵母:u、i、ong、in

声调:第四声、第四声、第二声、第一声

砥砺前行的读音:dǐlìqiánxíng

声母:d、l、q、x

韵母:i、i、ian、in

声调:第三声、第四声、第二声、第二声

扩展资料:

审时度势的释义:审:仔细研究。时:时局。度:估计。势:发展趋势。观察分析时势,估计情况的变化。

近义词:揆情审势、度德量力、揆情度理、审几度势

反义词:不识时务、墨守成规、刻舟求剑

例句:你必须审时度势,根据实际情况制订工作方案。

戮力同心的释义:齐心合力,共同努力达至某个目标。

近义词:同心同德、众志成城、万众一心

反义词:一盘散沙、离心离德、四分五裂

例句:新的一年我们要戮力同心打硬仗,砥砺奋进奔小康。

砥砺前行的释义:经历磨炼,克服困难,往前进步的意思。也作“砥砺奋进”。

近义词:再接再厉、勇往直前

反义词:中道崩除、半途而废

例句:在考研的过程中,大家要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戮力同心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审时度势

shěnshíduóshì,lùlìtóngxīn,dǐlìqiánxíng。

1、审时度势

读作:shěnshíduóshì。

意思:仔细研究并估计时势的特点和变化。?审:仔细研究;时:时局;度:估计;势:发展趋势。观察分析时势,估计情况的变化。

2、勠力同心

拼音:lùlìtóngxīn

释义:勠力:并力,合力;同心:思想一致,很齐心。指齐心合力,团结一致。亦作“戮力壹心”。谓齐心协力。戮,通“勠”。

“勠力同心”和“齐心协力”,都含有“思想一致,行动上共同努力”的意思,但“勠力同心”偏重在“同心”,用在思想非常一致的情况下;“齐心协力”偏重在“齐心”,多用在思想一致而做某件事时。

3、砥砺前行

拼音:dǐlìqiánxíng

意思:经历磨练,克服困难,往前进步的意思。也作“砥砺奋进”。砥砺,本义为磨刀石,引申指磨炼。砥砺奋进,即在磨练中奋勇前进。用来表示革命意志,也可以表示相互之间勉励。

扩展资料:

1、揆情度理

读音:kuíqíngduólǐ

意思:揆、度:估计,推测。意思是按照情形和事理估量。

用法:联合式,作主语。

示例:揆情度理想了去,此中也小小的有些天理人情。(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三十三回)。

2、度德量力

读音:duódéliànglì

意思:衡量自己的德行是否能够服人,估计自己的能力是否能够胜任。

用法:作谓语、宾语;指量力而行

审时度势,戮力同心,砥砺前行读作shěnshíduóshì,?lùlìtóngxīn,dǐ?lìqiánxíng。

审时度势:

[成语解释]”审:仔细研究;时:时局;度:估计;势:发展趋势。意思是观察分析时势,估计情况的变化。

[成语出处]《万历野获编·乡试遇水火灾》

戮力同心:

[成语解释]”戮力:并力copy;同心:齐心。戮力同心意思是齐心合力,团结一致。

[成语出处]《左传·成公十三年》:“昔逮我献公及穆公相好;戮力同心;申之以盟誓;重之以婚姻。″(译文:从前我们先君献公与穆公相友好,同心合力,用盟誓来明确两zhidao国关系,用婚姻来加深两国关系)。

砥砺前行:

[成语解释]砥砺,也写成砥厉,古文用词,本义是在磨刀石上磨,引申为磨砺、勉励等义。砥砺前行,就是经历磨炼,克服困难,往前进步的意思。

扩展资料:

1、审时度势

近义词

揆情审势、度德量力、揆情度理、以己度人、审几度势、揆时度势

反义词

不识时务、墨守成规、刻舟求剑

例句

你必须审时度势,根据实际情况制订工作方案。勠力同心,砥砺前行

2、戮力同心

近义词

同心同德、同心协力、齐心协力

反义词

四分五裂、分崩离析、同床异梦

1、“审百时度势”读shěnshíduóshì。度度:审.观察分析时势;估计情况的变化。

2、“勠力同心”读?lùlìtó知ngxīn。道戮力:并力;回同心:齐心。齐心合力。答

3、“砥砺前行”读dǐlìqiánxíng。表示相互之间勉励。

【成语】:审时度势

【拼音】:shěnshíduóshì

【解释】:度:审.观察分析时势;估计情况的变化.

成语抄:戮力同心

拼音:lùlìtóngxīn

近义词:同心同德、同心协力、齐心协力

反义词:四分五裂、分崩离析、同床异梦

用法:联合式;作谓知语;形容团结一致

解释:戮力:并力;同心:齐心。齐心合力。

砥砺前行音律

砥、砺、前、行的读音是dǐ、lì、qián、xíng,

声调为上声、去声、阳道平、阳平。

度德量力意思是什么

度德量度力_成语解释

【拼音】:知duódéliànglì

【释义】:度:估量;德:德行。衡量自己的德行是否能道够服人,估计自己的能力是否能够胜任。

【出处】:版《左传·隐公十一年》:“度德而处之,量力而权行之。”

‘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獗,至于今日。’的翻译是什么?

翻译为:我不能衡量自己的德行能否服人,估计自己的力量能否胜任,想要为天下人伸张大义,然而我才智与谋略短浅,就因此失败,弄到今天这个局面。

出自三国时蜀汉及西晋时著名史学家陈寿的《隆中对》,原文选段: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译文:

因此先帝就去隆中拜访诸葛亮,总共去了三次,才见到诸葛亮。

于是刘备叫旁边的人退下,说:“汉室的统治崩溃,奸邪的臣子盗用政令,皇上蒙受风尘遭难出奔。我不能衡量自己的德行能否服人,估计自己的力量能否胜任,想要为天下人伸张大义,然而我才智与谋略短浅,就因此失败,弄到今天这个局面。

但是我的志向到现在还没有罢休,您认为该采取怎样的办法呢?”

扩展资料

写作背景:

东汉末年,宦官专权,朝政腐败,政治黑暗,民不聊生,阶级矛盾和统治阶级内部矛盾都极为尖锐,终于在公元184年爆发了全国规模的黄巾农民大起义。黄巾农民起义军失败后,地主阶级加重剥削农民,政治异常黑暗,地方豪强的武装割据一方,这就形成了长达十年之久的军阀混战。

在割据混战的初期,曹操占据兖州、豫州(山东南部、河南),袁绍占据冀、青、并、幽四州(河北省、辽宁省、山东省、山西省及河南省北部),刘表占据荆州(湖北、湖南省),孙策占据江东(长江下游),刘焉、刘璋父子占据益州(四川)。

刘备先后依附公孙瓒、陶谦、曹操、袁绍后来又到荆州投靠刘表,企图以“帝室之胄”的身份,用“恢复汉室”的名义,广揽人才,称雄天下。

公元207年,徐庶把诸葛亮推荐给刘备。刘备前往隆中,三顾诸葛亮草庐之中,诸葛亮在自己的草屋里接待刘备,并分析了天下形势。后诸葛亮出山辅佐刘备。这篇《隆中对》就是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中对诸葛亮当时纵谈天下大事的一段记载。

文章主旨:

文章通过隆中对策,给读者塑造了诸葛亮这个具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和军事家的形象。他善于审时度势,观察分析形势,善于透过现状,掌握全局,并能高瞻远瞩,推知未来。作者对诸葛亮这个人物形象的塑造,是逐步深入地完成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隆中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