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府

  • 乐府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成语词典大全

50字左右

乐府诗集是继《诗经?风》之后,一部总括我国古代乐府歌辞的著名诗歌总集,由宋代郭茂倩所编。现存100卷,是现存收集乐府歌辞最完备的一部。主要辑录汉魏到唐、五代的乐府歌辞兼及先秦至唐末的歌谣,共5000多首。它搜集广泛,各类有总序,每曲有题解。

“乐府”,本是掌管音乐的机关名称,最早设立于汉武帝时,南北朝也有乐府机关。其具体任务是制作乐谱,收集歌词和训练音乐人才。歌词的来源

有二:一部分是文人专门作的;一部分是从民间收集的。后来,人们将乐府机关采集的诗篇称为乐府,或称乐府诗、乐府歌词,于是乐府便由官府名称变成了诗体名称。乐府双璧为《木兰诗》与《孔雀东南飞》。

乐府诗集是继《诗经?风》之后,一部总括中国古代乐府歌辞的汉族诗歌总集,由北宋郭茂倩所编。现存100卷,是现存收集乐府歌辞最完备的一部主要辑录汉魏到唐、五代的乐府歌辞兼及先秦至唐末的歌谣,共5000多首。

乐府诗集是继《诗经?风》之后,一部总括我国古代乐府歌辞的著名诗歌总集,由宋代郭茂倩所编。现存100卷,是现存收集乐府歌辞最完备的一部。主要辑录汉魏到唐、五代的乐府歌辞兼及先秦至唐末的歌谣,共5000多首。它搜集广泛,各类有总序,每曲有题解。

“乐府”,本是掌管音乐的机关名称,最早设立于汉武帝时,南北朝也有乐府机关。其具体任务是制作乐谱,收集歌词和训练音乐人才。歌词的来源

有二:一部分是文人专门作的;一部分是从民间收集的。后来,人们将乐府机关采集的诗篇称为乐府,或称乐府诗、乐府歌词,于是乐府便由官府名称变成了诗体名称。乐府双璧为《木兰诗》与《孔雀东南飞》。

作者简介

郭茂倩,字德粲(《宋诗纪事补遗》卷二四),郓州须城(今山东东平)人(《宋史》卷二九七《郭劝传》)。劝孙,源明子。神宗元丰七年(1084)时为河南府法曹参军(《苏魏公集》卷五九《郭君墓志铭》)。编有《乐府诗集》百卷传世,以解题考据精博,因此为学术界所重视。

诗词分类

《乐府诗集》把乐府诗分为郊庙歌辞,燕射歌辞,鼓吹曲辞,横吹曲辞,相和歌辞,清商曲辞,舞曲歌辞,琴曲歌辞,杂曲歌辞,近代曲辞,杂歌谣辞和新乐府辞等12大类?r其中又分若干小类?o如《横吹曲辞》又分汉横吹曲?p梁鼓角横吹曲等类?r相和歌辞又分为相和六引?p相和曲?p吟叹曲?p平调曲?p清调曲?p瑟调曲?p楚调曲和大曲等类?r清商曲辞中又分为吴声歌与西曲歌等类。在这些不同的乐曲中?o郊庙歌辞和燕射歌辞属于朝廷所用的乐章?o思想内容和艺术技巧都较少可取成分。鼓吹曲辞和舞曲歌辞中也有一部分作品艺术价值较差。但总的来说?o它所收诗歌?o多数是优秀的民歌和文人用乐府旧题所作的诗歌。在现存的诗歌总集中?o《乐府诗集》是成书较早?o收集历代各种乐府诗最为完备的一部重要书籍。

《乐府诗集》的重要贡献是把历代歌曲按其曲调收集分类?o使许多作品得以汇编成书。这对乐府诗歌的整理和研究提供了很大的方便。例如汉代一些优秀民歌如《陌上桑》《东门行》等见于《宋书?乐志》《孔雀东南飞》见于《玉台新咏》?o还有一些则散见于《艺文类聚》等类书及其他典籍中?o经编者收集加以著录。特别是古代一些民间谣谚?o大抵散见各种史书和某些学术著作?o杂歌谣辞一类所收?o多为前所忽视者。至于後来杜文澜的《古谣谚》等著作?o则远比此书为晚?o显然是在它的基础上编撰的。《木兰诗》和《孔雀东南飞》被合称为“乐府双璧”。 它的编次是把每一种曲调的“古辞”(较早的无名氏之作)或较早出现的诗放在前面?o後人的拟作列于後面?o使读者了解到某些文人诗是受了民歌或者前代文人的影响。例如?o“相和歌辞”《薤露》和《蒿里》二曲?o在《宋书?乐志》中?o仅载了曹操的拟作?o而在此书中却录有汉代古辞。曹操的拟作虽然从思想内容到艺术技巧都高于“古辞”?o然而要说明这种曲调的来源及其本意?o就远不如古辞明显?o又如《陌上桑》这个曲调?o据《古今乐录》本是汉代的“相和歌”中的“瑟调曲”?o在《宋书?乐志》中却只录了曹操?p曹丕的拟作和晋乐所奏的一首改写屈原《九歌?山鬼》的诗?r至于《陌上桑》的古辞却列入了“大曲”一类。在《乐府诗集》中?o则首先著录古辞?o使读者了解曹操等人的作品不过是依古辞的曲调而拟作的新辞。此书还把后人各种拟《陌上桑》而作的诗?o都附在后面?o如《采桑》?p《艳歌行》?p《罗敷行》?p《日出东南隅行》?p《日出行》等等?o由此可见?o《陌上桑》对後来文人的种种影响。又如?o把陆机的求仙诗《东武吟行》和鲍照的《代东武吟》编排在一起?o可见同一曲调?o可以谱写成内容完全不同的各种诗歌。 《乐府诗集》以音乐曲调分类著录诗歌?o对一些古辞业已亡佚?o而其曲调对后人有过影响的乐曲?o都作了说明。如“汉横吹曲”中的《梅花落》?p“杂曲歌辞”中的《行路难》?o都只有鲍照的拟作为最早?o但编者仍把《梅花落》归入“汉横吹曲”?o并在《行路难》的说明中引证了《陈武别传》?o指出这个曲调在魏晋以前?o就在北方牧民中流行?o说明它早在汉代可能已经产生。它反映了民歌对文人诗的影响?o以及音乐和诗歌的关系?o对各种乐曲的相同题目?o它指出了前代乐曲与后代乐曲的继承关系。如“梁鼓角横吹曲”中的《黄淡思》?o编者就引用陈释智匠的《古今乐录》?o认为即“汉横吹曲”的《黄覃子》。 《乐府诗集》对各类乐曲的起源?p性质及演唱时所使用的乐器等都作了较详的介绍和说明。书中这些说明徵引了许多业已散佚的著作?o如刘宋张永的《元嘉正声伎录》?p南齐王僧虔的《伎录》?p陈释智匠的《古今乐录》等书?o使许多珍贵的史料得以保存。这对文学史和音乐史的研究都有极重要的价值。但其中有一些可能出于传闻?o未可信从。

《乐府诗集》也存在较多的缺点。现在列举几个:清代纪昀在《四库全书总目》中?o就曾指出本书把某些文人诗列入乐府题目之中不大恰当。此外?o由于它重在曲调?o因此所录歌辞往往和关于曲调的叙述不太一致?o如近代曲辞中的《水调歌》?o编者认为是隋炀帝游江都时制?o而书中所录“唐曲”?o并未注明作者。其实这些曲辞?o恐怕是杂取唐人作品而成?o如其中“入破”第二首?o显然是杜甫的诗。 关于此书的分类?o近代学者也曾有过争论?o如书中的相和歌辞和清商曲辞的界线?o梁启超在《中国之美文及其历史》中认为“清商”乃汉魏时的“清商三调”?o郭茂倩把“吴声歌”?p“西曲歌”称为“清商曲辞”?o而把汉魏的“清商三调”归入“相和歌辞”是承袭了南宋郑樵《通志》之误。黄节不同意梁说?o他认为汉代“清商曲”已散佚?o魏晋“清商三调”中包含有“相和歌”十一曲?o至于隋唐以後?o魏晋“清商曲”的曲调亦已不传?o所以郑樵所列“清商”?o只录晋以后的南方民歌(《〈宋书?乐志〉相和与清商三调歌诗为郑樵〈通志?乐略〉相和歌及相和歌三调之所本》及《答朱佩弦先生论清商曲书》)。

最早版本

《乐府诗集》版本以北宋末南宋初浙江刻本为最早,今存中国国家图书馆,缺卷19-34、96-100,其中卷27-34以清抄本补,其余缺卷以元至正元年刻本补,另上海图书馆存残册一本,存卷84。元代则有至正元年集庆路儒学刊本,此本一直递修刷印到明代。明代则有明末毛晋汲古阁刊本,汲古阁本据元本雕造,毛晋身后其子毛??又据宋本挖改,故汲古阁本早印本传世少而后印本则文字佳。清代则仅有坊间翻刻汲古阁本。 宋本有1955年文学古籍刊行社影印本,汲古阁本则影印入《四部丛刊》。

2010版
书 名: 乐府诗集

(1-4)(傅增湘藏宋本) 作 者:郭茂倩编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2-1 ISBN: 9787020077762 开本: 16开 定价: 210.00元

内容简介

北宋郭茂倩编《乐府诗集》一百卷,分郊庙歌辞、燕射歌辞、鼓吹曲辞、横吹曲辞、相和歌辞、清商曲辞、舞曲歌辞、琴典歌辞、杂曲歌辞、近代曲辞、杂歌谣辞、新乐府辞十二个门类,辑录宋代之前音乐文学作品凡五千余首,诗学价值甚高。尤为可贵的是,近代曲辞四卷收录了隋唐时期新兴的燕乐曲辞,为考察词体的起源提供了重要的参照。 乐府诗集民歌是其精华所在。民歌内容十分丰富,反映社会生活面很广,汉代地主阶级同劳动人民之间的阶级矛盾极为尖锐,在封建制度下劳动人民过着极其悲苦的生活。诗歌中体现出乐府民歌重要的社会认识有的是对统治者残酷统治的的抗议,社会各种弊端的接露,对自己悲惨命运的泣诉,同时劳动人民之间也因为共同的命运、感情联系在一起,产生了各种各样的爱。于是他们用诗歌来反映生活,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在这个过程中,体现了乐府民歌强烈的社会认识价值和高度的思想性。 一,乐府民歌直接揭示讽刺了统治阶级的丑恶面目,控诉了劳动人民的悲惨命运,和对统治阶级的反抗情绪,还有一些斗争的场面。这类作品分别有《鸡鸣》《相逢行》《平陵东》,还有《妇病行》《十五从军征》,反抗的就是《东门行》,《陌上桑》。 二,封建阶级对农民的压迫不仅体现在政治和经济上,而且天现在封建礼教和封建道德方面,汉武帝以来‘三纲五常’的精神枷锁严重的舒服劳动人民,妇女所受的压迫尤甚,乐府诗颇多反映妇女命运的篇章,《上山采蘼芜》就是典型。 三,表现健康纯美的爱情。男女情爱是诗歌中的常见体裁,这里驻澳优《江南》《上邪》《有所思》等。 还有一些反应东汉后期给知识分子造成的忧惧漂泊之苦,及他们的消极情绪。这主要是《乌生》《枯鱼过河泣》《满歌行》《西门行》等。其中前两篇采取了寓言诗形式别具一格。 名作推荐 陌上桑作品信息 【名称】陌上桑 【年代】汉代 【作者】乐府诗集 【体裁】五言古诗 【出处】汉乐府作品原文 陌上桑 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 罗敷善蚕桑,采桑城南隅。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 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 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头。 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 使君从南来,五马立踟蹰。使君遣吏往,问是谁家姝? “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 “罗敷年几何?”“二十尚不足,十五颇有余。” 使君谢罗敷:“宁可共载不?” 罗敷前置辞:“使君一何愚!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夫。 东方千余骑,夫婿居上头。何用识夫婿? 白马从骊驹; 青丝系马尾,黄金络马头;腰中鹿卢剑,可值千万余。 十五府小吏,二十朝大夫,三十侍中郎,四十专城居。 为人洁白皙,?H?H颇有须。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趋。 坐中数千人,皆言夫婿殊。” 字词音义 【难读字音】 隅(yú) 敷(fū) 笼系(xì) 倭(wō) 堕(duò) 髻(jì) 缃(xiāng) 绮(qǐ) 襦(rú) 捋(lǚ) 髭(zī)须 著??头(zhù qiào) 踟蹰(chí chú)姝(shū) 宁可(nìng) 千余骑(jì) 骊(lí) ?H?H(lián)趋(qū) 【词语解释】 〔陌上桑〕:在林间的小路上采桑。陌:林间的小路。桑:名词作动词,采桑。 〔东南隅〕:指东方偏南。隅,方位、角落。我国在北半球,夏至以后日渐偏南,所以说日出东南隅。 〔喜蚕桑〕:很会养蚕采桑。喜,有的本子作“善”。 〔青丝为笼系〕:用黑色的丝做篮子上的络绳。笼,篮子。系,络绳(缠绕篮子的绳子)。 〔笼钩〕:一种工具:。采桑用来钩桑枝,行时用来挑竹筐。 〔倭堕髻〕:即堕马髻,发髻偏在一边,呈坠落状。倭堕,叠韵字。 〔耳中明月珠〕:耳朵上戴着宝珠做的耳环。明月,宝珠名。 〔缃绮〕:浅黄色有花纹的丝织品。 〔襦〕:短袄。 〔下担捋髭须〕:放下担子,抚摩胡子(和下接诗句都是形容看得出神)。捋,抚摸。髭,嘴唇上方的胡须。须:下巴上长的胡子。 〔脱帽著??头〕:把帽子脱下,只戴着纱巾。古代男子戴帽,先用头巾把发束好,然后戴帽。著,戴。??头,古代男子束发的头巾。 〔坐〕:因为,由于。 〔使君〕:汉代对太守、刺史的通称。 〔五马〕:指(使君)所乘的五匹马拉的车。汉朝太守出行用五匹马拉车。 〔踟蹰〕:徘徊不前的样子。又作“踟躇”。 〔姝〕:美女。 〔谢〕:这里是“请问”的意思。 〔宁可〕:愿意。 (不):通假字,通“否”。 〔一何〕:怎么这样。 〔东方〕:指夫婿当官的地方。 〔千余骑〕:泛指跟随夫婿的人。 〔居上头〕:在前列。意思是地位高,受人尊重。 〔何用〕:用什么(标记)。 〔骊驹〕:黑色的小马。这里指马。 〔黄金络马头〕:马头上戴着金黄色的笼头。络,这里指用网状物兜住。 〔鹿卢剑〕:剑把用丝绦缠绕起来,像鹿卢的样子。鹿卢,即辘轳,井上汲水的用具。 〔千万余〕:上千上万(钱)。 〔小吏〕:太守府的小官。有的本子作“小史”。 〔朝大夫〕:朝廷上的一种高等文官。汉代宫名,大夫。 〔侍中郎〕:出入宫禁的侍卫官。 〔专城居〕:作为一城的长官(如太守等)。专,独占。 〔白皙〕:指皮肤洁白。 〔?H?H颇有须〕:胡须稀疏而长,须发疏薄的样子。白面有须,是古时候美男子的标准。颇;稍微。 〔盈盈〕:仪态端庄美好。 (冉冉):走路缓慢。 〔公府步〕:摆官派,踱方步。 〔殊〕:出色,与众不同,非同一般。 〔置辞〕:同“致辞”,即答语。 《 上邪 》《 江南 》《 敕勒歌》名言佳句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江南》 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 《蒿里》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长歌行》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燕歌行》 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 《饮马长城窟行》 心思不能言,场中车轮转 《悲歌行》 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 《野田黄花行》

阅读指南 国学与我们同在 编者的话 乐府诗集 卷一 郊庙歌辞 天地 日出入 天马 天马 天门 青阳 景星 华哗哗 卷二 鼓吹曲辞 朱鹭 战城南 巫山高 上陵 有所思 雉子班 上邪 临高台 上之回 战城南 战城南 战城南 将进酒 将进酒 君马黄 芳树 芳树 卷三 横吹典辞 木兰诗 折杨柳 紫骝马 梅花落 卷四 相和歌辞 公无渡河 江南 登高丘而望远海 东光 饮马长城窟行 薤露 陌上桑 长歌行 长歌行 薤露 薤露 蒿里 蒿里 短歌行 短歌行 短歌行 猛虎行 猛虎行 对酒行 燕歌行 燕歌行 燕歌行 古从军行 从军行 从军行 鞠歌行 吁嗟篇 北上行 豫章行苦相篇 豫章行 相逢行 相逢行 塘上行 上留田行 妇病行 野田黄雀行 野田黄雀行 门有万里客行 门有车马客行 门有车马客行 门有车马客行 蜀道难 蜀道难 白头吟 白头吟 白头吟 白头吟 梁甫吟 梁甫吟 东武吟 王昭君二首 王明君 艳歌何尝行 怨诗行 怨诗行 怨歌行 怨歌行 卷五 清商曲辞 太子夜歌 子夜四时歌 丁都护歌 春江花月夜 阳春歌 采莲曲 阳叛儿 玉树后庭花 大堤曲 拔蒲二首 七日夜女歌 卷六 舞曲歌辞 东海有勇妇 白贮辞三首 碣石篇 独漉篇 卷七 琴曲歌辞 渌水曲 秋思 飞龙引 山人劝酒 幽涧泉 雉朝飞操 卷八 杂曲歌辞 出自蓟北门行 出自蓟北门行 君子有所思行 空城雀 妾薄命 名都篇 美女篇 白马篇 发白马 千里思 伤歌行 长相思 仙人篇 春日行 春日行 朗月行 少年行 少年行 游侠篇 同声歌 侠客行 游子吟 秦女休行 壮士篇 秦女卷衣 丽人行 东飞伯劳歌 树中草 长相思 荆州歌 行路难 行路难三首 远别离 久别离 西洲曲 长干行二首 悲歌 结客少年场行 董娇饶 羽林郎 焦仲卿妻 于阗采花 夜坐吟 古别离 独不见 定情诗 卷九 近代曲辞 纪辽东 辽东行 渡辽水 昔昔盐 清平调三首 泪城曲 杨柳枝二首 忆江南三首 竹枝词 宫中调笑 卷十 杂歌谣辞 鸡鸣歌 戚夫人歌 秋风辞 李延年歌 中山孺子妾歌 匈奴歌 瓠子歌二首 司马将军歌 上云乐 敕勒歌 箜篌谣 卷十一 新乐府辞 老将行 洛阳女儿行 悲陈陶 悲青坂 哀江头 哀王孙 卖炭翁 桃源行 横江词六首 静夜思 兵车行 塞上曲 塞下曲五首 塞下曲二首 节妇吟 征妇怨 青青水中蒲二首 堤上行二首 更衣曲 上阳白发人 杜陵叟 农臣怨 田家行 织妇词 青楼曲二首 田家行 红线毯 古诗十九首 行行重行行 青青河畔草 青青陵上柏 西北有高楼 冉冉孤生竹 涉江采芙蓉 迢迢牵牛星 生年不满百 回车驾言迈 今日良宴会 庭中有奇树 凛凛岁云暮 驱车上东门 去者日以疏 明月皎夜光 东城高且长 孟冬寒气至 客从远方来 明月何皎皎

乐府诗集是继《诗经?风》之后,一部总括中国古代乐府歌辞的汉族诗歌总集,由北宋郭茂倩所编。现存100卷,是现存收集乐府歌辞最完备的一部主要辑录汉魏到唐、五代的乐府歌辞兼及先秦至唐末的歌谣,共5000多首。

乐府诗集是继《诗经?风》之后,一部总括我国古代乐府歌辞的著名诗歌总集,由宋代郭茂倩所编。现存100卷,是现存收集乐府歌辞最完备的一部。主要辑录汉魏到唐、五代的乐府歌辞兼及先秦至唐末的歌谣,共5000多首。它搜集广泛,各类有总序,每曲有题解

“乐府”,本是掌管音乐的机关名称,最早设立于汉武帝时,南北朝也有乐府机关。其具体任务是制作乐谱,收集歌词和训练音乐人才。歌词的来源 有二:一部分是文人专门作的;一部分是从民间收集的。后来,人们将乐府机关采集的诗篇称为乐府,或称乐府诗、乐府歌词,于是乐府便由官府名称变成了诗体名称。

乐府双璧为《木兰诗》与《孔雀东南飞》。

郭茂倩,字德粲,郓州须城(今山东东平)人。神宗元丰七年(1084)时为河南府法曹参军,编有《乐府诗集》百卷传世,以解题考据精博,因此为学术界所重视。

《乐府诗集》把乐府诗分为郊庙歌辞,燕射歌辞,鼓吹曲辞,横吹曲辞,相和歌辞,清商曲辞,舞曲歌辞,琴曲歌辞,杂曲歌辞,近代曲辞,杂歌谣辞和新乐府辞等12大类?r

其中又分若干小类?o如《横吹曲辞》又分汉横吹曲?p梁鼓角横吹曲等类?r

相和歌辞又分为相和六引?p相和曲?p吟叹曲?p平调曲?p清调曲?p瑟调曲?p楚调曲和大曲等类?r

清商曲辞中又分为吴声歌与西曲歌等类。

在这些不同的乐曲中?o郊庙歌辞和燕射歌辞属于朝廷所用的乐章?o思想内容和艺术技巧都较少可取成分。

鼓吹曲辞和舞曲歌辞中也有一部分作品艺术价值较差。但总的来说?o它所收诗歌?o多数是优秀的民歌和文人用乐府旧题所作的诗歌。

在现存的诗歌总集中?o《乐府诗集》是成书较早?o收集历代各种乐府诗最为完备的一部重要书籍

《乐府诗集》的重要贡献是把历代歌曲按其曲调收集分类?o使许多作品得以汇编成书。这对乐府诗歌的整理和研究提供了很大的方便。

例如汉代一些优秀民歌如《陌上桑》《东门行》等见于《宋书乐志》《孔雀东南飞》见于《玉台新咏》?o还有一些则散见于《艺文类聚》等类书及其他典籍中?o经编者收集加以著录。特别是古代一些民间谣谚?o大抵散见各种史书和某些学术著作?o杂歌谣辞一类所收?o多为前所忽视者。至于後来杜文澜的《古谣谚》等著作?o则远比此书为晚?o显然是在它的基础上编撰的。

《木兰诗》和《孔雀东南飞》被合称为“乐府双璧”。

它的编次是把每一种曲调的“古辞”(较早的无名氏之作)或较早出现的诗放在前面?o後人的拟作列于後面?o使读者了解到某些文人诗是受了民歌或者前代文人的影响。例如?o“相和歌辞”《薤露》和《蒿里》二曲?o在《宋书?乐志》中?o仅载了曹操的拟作?o而在此书中却录有汉代古辞。曹操的拟作虽然从思想内容到艺术技巧都高于“古辞”?o然而要说明这种曲调的来源及其本意?o就远不如古辞明显?o又如《陌上桑》这个曲调?o据《古今乐录》本是汉代的“相和歌”中的“瑟调曲”?o在《宋书?乐志》中却只录了曹操?p曹丕的拟作和晋乐所奏的一首改写屈原《九歌?山鬼》的诗?r至于《陌上桑》的古辞却列入了“大曲”一类。在《乐府诗集》中?o则首先著录古辞?o使读者了解曹操等人的作品不过是依古辞的曲调而拟作的新辞。此书还把后人各种拟《陌上桑》而作的诗?o都附在后面?o如《采桑》?p《艳歌行》?p《罗敷行》?p《日出东南隅行》?p《日出行》等等?o由此可见?o《陌上桑》对後来文人的种种影响。又如?o把陆机的求仙诗《东武吟行》和鲍照的《代东武吟》编排在一起?o可见同一曲调?o可以谱写成内容完全不同的各种诗歌。 《乐府诗集》以音乐曲调分类著录诗歌?o对一些古辞业已亡佚?o而其曲调对后人有过影响的乐曲?o都作了说明。

如“汉横吹曲”中的《梅花落》?p“杂曲歌辞”中的《行路难》?o都只有鲍照的拟作为最早?o但编者仍把《梅花落》归入“汉横吹曲”?o并在《行路难》的说明中引证了《陈武别传》?o指出这个曲调在魏晋以前?o就在北方牧民中流行?o说明它早在汉代可能已经产生。它反映了民歌对文人诗的影响?o以及音乐和诗歌的关系?o对各种乐曲的相同题目?o它指出了前代乐曲与后代乐曲的继承关系。如“梁鼓角横吹曲”中的《黄淡思》?o编者就引用陈释智匠的《古今乐录》?o认为即“汉横吹曲”的《黄覃子》。

《乐府诗集》对各类乐曲的起源?p性质及演唱时所使用的乐器等都作了较详的介绍和说明。书中这些说明徵引了许多业已散佚的著作?o如刘宋张永的《元嘉正声伎录》?p南齐王僧虔的《伎录》?p陈释智匠的《古今乐录》等书?o使许多珍贵的史料得以保存。这对文学史和音乐史的研究都有极重要的价值。但其中有一些可能出于传闻?o未可信从。

《乐府诗集》也存在较多的缺点。现在列举几个:

清代纪昀在《四库全书总目》中?o就曾指出本书把某些文人诗列入乐府题目之中不大恰当。此外?o由于它重在曲调?o因此所录歌辞往往和关于曲调的叙述不太一致?o如近代曲辞中的《水调歌》?o编者认为是隋炀帝游江都时制?o而书中所录“唐曲”?o并未注明作者。其实这些曲辞?o恐怕是杂取唐人作品而成?o如其中“入破”第二首?o显然是杜甫的诗。

关于此书的分类?o近代学者也曾有过争论?o如书中的相和歌辞和清商曲辞的界线?o梁启超在《中国之美文及其历史》中认为“清商”乃汉魏时的“清商三调”?o郭茂倩把“吴声歌”?p“西曲歌”称为“清商曲辞”?o而把汉魏的“清商三调”归入“相和歌辞”是承袭了南宋郑樵《通志》之误。黄节不同意梁说?o他认为汉代“清商曲”已散佚?o魏晋“清商三调”中包含有“相和歌”十一曲?o至于隋唐以後?o魏晋“清商曲”的曲调亦已不传?o所以郑樵所列“清商”?o只录晋以后的南方民歌。

北宋郭茂倩编《乐府诗集》一百卷,分郊庙歌辞、燕射歌辞、鼓吹曲辞、横吹曲辞、相和歌辞、清商曲辞、舞曲歌辞、琴典歌辞、杂曲歌辞、近代曲辞、杂歌谣辞、新乐府辞十二个门类,辑录宋代之前音乐文学作品凡五千余首,诗学价值甚高。尤为可贵的是,近代曲辞四卷收录了隋唐时期新兴的燕乐曲辞,为考察词体的起源提供了重要的参照。 乐府诗集民歌是其精华所在。民歌内容十分丰富,反映社会生活面很广,汉代地主阶级同劳动人民之间的阶级矛盾极为尖锐,在封建制度下劳动人民过着极其悲苦的生活。诗歌中体现出乐府民歌重要的社会认识有的是对统治者残酷统治的的抗议,社会各种弊端的接露,对自己悲惨命运的泣诉,同时劳动人民之间也因为共同的命运、感情联系在一起,产生了各种各样的爱。于是他们用诗歌来反映生活,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在这个过程中,体现了乐府民歌强烈的社会认识价值和高度的思想性。 一,乐府民歌直接揭示讽刺了统治阶级的丑恶面目,控诉了劳动人民的悲惨命运,和对统治阶级的反抗情绪,还有一些斗争的场面。这类作品分别有《鸡鸣》《相逢行》《平陵东》,还有《妇病行》《十五从军征》,反抗的就是《东门行》,《陌上桑》。

二,封建阶级对农民的压迫不仅体现在政治和经济上,而且天现在封建礼教和封建道德方面,汉武帝以来‘三纲五常’的精神枷锁严重的舒服劳动人民,妇女所受的压迫尤甚,乐府诗颇多反映妇女命运的篇章,《上山采蘼芜》就是典型。

三,表现健康纯美的爱情。男女情爱是诗歌中的常见体裁,这里驻澳优《江南》《上邪》《有所思》等。

还有一些反应东汉后期给知识分子造成的忧惧漂泊之苦,及他们的消极情绪。这主要是《乌生》《枯鱼过河泣》《满歌行》《西门行》等。其中前两篇采取了寓言诗形式别具一格。

乐府,乐府诗集简介
50字左右

乐府诗集是继《诗经?风》之后,一部总括中国古代乐府歌辞的汉族诗歌总集,由北宋郭茂倩所编。现存100卷,是现存收集乐府歌辞最完备的一部主要辑录汉魏到唐、五代的乐府歌辞兼及先秦至唐末的歌谣,共5000多首。

《乐府诗集》以音乐曲调分类著录诗歌,对一些古辞业已亡佚,而其曲调对后人有过影响的乐曲,都作了说明。

《乐府诗集》之图2如“汉横吹曲”中的《梅花落》?p“杂曲歌辞”中的《行路难》,都只有鲍照的拟作为最早,但编者仍把《梅花落》归入“汉横吹曲”,并在《行路难》的说明中引证了《陈武别传》,指出这个曲调在魏晋以前,就在北方牧民中流行,说明它早在汉代可能已经产生。它反映了民歌对文人诗的影响,以及音乐和诗歌的关系,对各种乐曲的相同题目,它指出了前代乐曲与后代乐曲的继承关系。如“梁鼓角横吹曲”中的《黄淡思》,编者就引用陈释智匠的《古今乐录》,认为即“汉横吹曲”的《黄覃子》。

《乐府诗集》对各类乐曲的起源?p性质及演唱时所使用的乐器等都作了较详的介绍和说明。书中这些说明徵引了许多业已散佚的著作?o如刘宋张永的《元嘉正声伎录》?p南齐王僧虔的《伎录》?p陈释智匠的《古今乐录》等书?o使许多珍贵的史料得以保存。这对文学史和音乐史的研究都有极重要的价值。但其中有一些可能出于传闻,未可信从。

《乐府诗集》也存在一些缺点。清代纪昀在《四库全书总目》中?o就曾指出本书把某些文人诗列入乐府题目之中不大恰当。此外,由于它重在曲调,因此所录歌辞往往和关于曲调的叙述不太一致,如近代曲辞中的《水调歌》,编者认为是隋炀帝游江都时制,而书中所录“唐曲”,并未注明作者。其实这些曲辞,恐怕是杂取唐人作品而成,如其中“入破”第二首,显然是杜甫的诗。

乐府诗集是继《诗经?风》之后,一部总括中国古代乐府歌辞的汉族诗歌总集,由北宋郭茂倩所编。现存100卷,是现存收集乐府歌辞最完备的一部。《乐府诗集》是汉朝、魏晋、南北朝民歌精华所在。内容十分丰富,反映社会生活面很广,主要辑录汉魏到唐、五代的乐府歌辞兼及先秦至唐末的歌谣,共5000多首。它搜集广泛,各类有总序,每曲有题解。乐府原是古代掌管音乐的官署,其中就包括著名的民歌《木兰诗》。

乐府,乐府是一种什么体裁?
乐府体裁是五律

乐府,中国古代民歌音乐。乐府是古代音乐机关,秦代以来朝廷设立的管理音乐的官署,到汉时沿用了秦时的名称。公元前112年,正式成立于西汉汉武帝时期,收集编纂各地民间音乐、整理改编与创作音乐、进行演唱及演奏等。

扩展资料:

汉乐府多属民间歌辞,语言朴实自然,回旋反复,形象鲜明,音调和谐,文字活泼,保持了口语的真面目,有音无义的字也一并保留。另一特色,是叙事诗的逐步发展,描写深刻,叙事详尽,情节较完整,人物形象较具体生动,并出现符合人物性格的对白,以及用对白推动情节。

汉乐府诗句长短不一,二至八言都有,以五言句式为主,形式自由变化,参差错落,不拘一格。有句式整齐的齐言诗,也有错综参差的杂言诗。篇幅长短均有,最长的达三百五十余句,短的则仅数句。汉乐府押韵灵活,有句句押韵,有隔句押韵,也有隔两句、三句押韵的。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乐府

汉代乐府诗定义 :两汉所谓乐府指音乐机关。它除了将文人歌功颂德的诗制成曲谱并制作, 演奏新的歌舞外, 又收集民间的歌辞入乐。《汉书 艺文志》记:“自孝武帝立乐府而采歌谣,于是有赵,代之讴,秦,楚之风,皆感于哀乐,缘事而发, 亦可以观风俗, 知薄厚云”。汉武帝采诗, 除为考察民隐外, 亦在丰富乐府的乐章, 以供娱乐。

魏晋六朝时, 乐府乃由机关的名称变为一种带有音乐性的诗体的名称。 继《诗经》《楚辞》之后,在汉魏六朝文学史上出现一种能够配乐歌唱的新诗体,叫做“乐府”,它曾大放异彩,成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唐代指批判现实的讽刺诗。
宋元以后也称词,曲为乐府。

“乐府”本是官署的名称,负责制谱度曲,训练乐工,采辑诗歌民谣,以供朝廷祭祀宴享时演唱,并可以观察风土人情,考见政治得失。我国的采诗制度有着悠久的历史,《夏书?胤征》已有采诗的记录。流传至今的《诗经》,当初就要算是一部官方颁布并为社会认可的标准选本。春秋以后,礼崩乐坏,征战不休,采诗制度无法贯彻。到了秦代,统一时间短,百废待兴,虽然已有乐府官署之名,但仍然没有采诗之实。汉承秦制,经济凋敝,乐府机关也只能习常肄旧,无所增更,勉强维持而已。经过六七十年的休养生息,到汉武帝时,国力变得大为雄厚,乃扩大乐府的规模,采诗夜诵。到东汉,采诗成为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光武帝曾“广求民瘼,观纳风谣”,和帝则派遣使者“微服单行,各至州县,观采风谣”。此种风尚,在南北朝皆相沿袭。萧梁时,社会上已经把“乐府”从官署的名称转变而为诗体。刘勰《文心雕龙》于《明诗》之外,另有《乐府》专章。昭明《文选》、徐陵《玉台新咏》也都开辟了《乐府》专栏。其中既有文人诗歌,又有民间歌诗,亦即凡是合过乐能够歌唱的歌诗,统统称为“乐府”。在这两类诗歌中,民间歌诗是精华所在,并且文人歌诗还是在民间歌诗的甘露滋润下萌发并壮大起来的,所以我们对民间歌诗应给以高度重视。

北朝于战乱间隙所奉行的采诗制度,与两汉一脉相承。保存在郭茂倩《乐府诗集?梁鼓角横吹曲》中的北朝乐府民歌,有的是用汉语创作,有的则为译文,虽然只有六七十首,却内容深刻,题材广泛,反映了广阔的社会生活,富有与南方大相异趣的粗犷豪放的气概,呈现出另外一种风情民俗的画卷。由于北方各族统治者长期混战,反映战争的题材就要多些,有描写战争和徭役带给人民苦难的,有歌颂剽悍的尚武精神的。特别是《木兰诗》,满怀激情地赞美花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是个传奇人物,与《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一起,被誉为乐府民歌中的“双璧”。汉魏六朝乐府是中国文学史上一支奇葩,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直接影响了我国诗坛的面貌。它不仅开拓出了五言诗的新领域,而且对七言诗、歌行体以至律绝,都起了桥梁的作用。

新乐府是指唐人自立新题而作的乐府诗。初唐乐府诗 ,多袭用乐府旧题,但已有少数另立新题。这类新题乐府,至杜甫而大有发展,“即事名篇,无所依傍”。元结、韦应物、戴叔伦、顾况等也都有新题乐府之作。他们可说是新乐府运动的先驱。安史之乱后,唐王朝走向衰落。至贞元、元和年间,社会危机进一步暴露,一些有识之士对现实有了更清楚的认识,希望革除弊端,中兴王朝。反映在文坛上,便出现了韩愈 、柳宗元倡导的古文运动和白居易、元稹倡导的新乐府运动。

元和四年(809) ,李绅首先写了《新题乐府》20首(今佚)送给元稹。元稹和作了《和李校书新题乐府》12首。后来白居易又作《新乐府》50首,正式标举“新乐府”的名称。这样,声势浩大的新乐府运动拉开序幕。作为诗歌运动,新乐府的创作并不限于写新题乐府,也有古题乐府。但虽用古题,却能创新意,体现了诗歌革新的方向。

新乐府运动的基本宗旨是“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白居易《与元九书》)。

乐府为中国传统诗歌诗体的一种,与古体诗、近体诗构成古典诗歌中的三大类。

乐府最初始于秦代,到汉时沿用了秦时的名称。公元前112年,汉王朝在汉武帝时正式设立乐府,其任务是收集编纂各地民间音乐、整理改编与创作音乐、进行演唱及演奏等。汉魏六朝以乐府民歌闻名。“乐府’本是汉武帝设立的音乐机构.用来训练乐工.制定乐谱和采集歌词,其中采集了大量民歌,后来,“乐府”成为一种带有音乐性的诗体名称。今保存的汉乐府民歌的五六十首,真实地反映了下层人民的苦难生活。如《战城南》、《东门行》、《十五从军征》、《陌上桑》等,其文体较《诗经》,《楚辞》更为活泼自由,发展了五言体、七言体及长短句等,并多以叙事为主。《孔雀东南飞》、《木兰辞》是汉魏以来乐府中叙事民歌的优秀代表作。

乐府是汉代封建王朝建立的管理音乐的一个宫廷官署。

根据《汉书?礼乐志》记载,汉武帝时,设有采集各地歌谣和整理、制订乐谱的机构,名叫“乐府”。后来,人们就把这一机构收集并制谱的诗歌,称为乐府诗,或者简称乐府。到了唐代,这些诗歌的乐谱虽然早已失传,但这种形式却相沿下来,成为一种【没有严格格律、近于五七言古体诗的诗歌体裁】。

乐府是中国秦、汉至隋代的宫廷音乐机构。后世亦指有关音乐文学的体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