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成语恰到好处的意思及解释

  • 关于成语恰到好处的意思及解释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四字成语

恰到好处

以下是曾入先高中语文课本的一篇文章,文题就叫《恰到好处》:

善于描写一个人的美,莫如宋玉。他在《登徒子好色赋》里是这样描写“东家之子”的美:“东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东家之子的美,真是“恰到好处”。稍为多一点,或稍为少一点,就不美。

我们不管做什么事都需要“恰到好处”。京戏著名演员表演,总讲究不瘟不火。优秀的歌手在热情地歌唱时,情真又能自持。工人炼钢需注意火候,做政治工作要掌握分寸。一句话:“过”与“不及”都不好。

“不及”就是“不够”,许多人都知道这是不好的,或者说这是“不够好”。“过”就是“过火”,“过了火”,却往往容易被认为好。说这是“深”、“透”,是“彻底”,难道不好吗?其实过了头,常常把好事做成坏事。事情做得过一分,就会走向反面。失眠不好,睡觉睡得着就好;但睡觉过多就可能变成懒汉。劳动好,但劳动过累,就要妨碍健康。而对健康过于注意的人,又常常会造成精神上的一种负担,老是疑心自己有病,结果反而把身体搞坏了。列宁说过:“只要向前多走一小步——看来仿佛向同一方向前进的一小步——真理便会变成错误。”这话讲得多么深刻。

写到这里,有人会问:“依你说,一个漂亮的姑娘,个儿要高,又不能太高。脸要白,又不能太白;要白里透红,又不能太红。什么事都要不长不短,不快不慢,不多又不少,那岂不是变成折衷主义了吗?孔夫子讲过:过犹不及。你的说法很像儒家的中庸之道。”我说:不是折衷主义,折衷主义是按自己的主观,把长和短、快和慢、多和少加起来被二除的东西。自己以为“恰到好处”,其实是一种主观上的想象。我说的“恰到好处”,也不是中庸之道,中庸之道的“过”与“不及”,是按孔子所说的标准来衡量的。我们常说做事要恰如其“分”,这“分”也就是标准的意思。孔夫子认为的“分”和我们的不同。马克思主义者对“过”与“不及”有自己的标准,那就是客观的实践的标准。这个客观的标准就是实事求是,就是从实际出发,按事物本身的规律办事,要经过实践的检验。寻找这个客观标准,就要下番调查研究功夫,认真走群众路线;而且要善于在实际行动中总结出经验来。只有这样,才能准确地判断什么情况是“过”,什么情况是“不及”,才能使我们的工作做得“恰到好处”。

是补满全文还是了解文章内涵?

恰到好处意思是什么?

恰到好处(qiàdàohǎochù)

解释:恰:刚好。百指说话做事正好到了最合适的地步。

用法:动宾式;作谓语、状语、补语;含褒义

示例:度秦牧《花城·海阔天空的散文领域》:“而作者运用的词汇问呢,又是最~,栩栩传神的。”

答出处:

1、清·王士禛《带经常诗话》:“元倡如初写黄庭,恰到好处;诸名士和作皆不触及。”

2、清·况周颐《惠风词话》卷一:“恰到好处,恰够消息。毋不及,回毋太过。”

3、朱自清《经典常谈·春秋三传第六》:“只是平心静气的说,紧要关头却不放松一步;真所谓恰到好处。答”

恰到好处是什么意思

(说话、办事等)正好达到适当的地步。

恰到好处?[qiàdàohǎochù]

【解释】:指说话做事恰好到了最合适的地步。

【出自】:清·王士禛《带经常诗话》:“元倡知如初写黄庭;恰到好处;诸名士和作皆不触及。”

【译文】:元倡导像当初写黄庭一样;恰好到了最合适的地步;许多知名人士和作品都没有达到。

扩展道资料

恰到好处近义词

一、恰如其分?[qiàrúqífèn]

【解释】:指办事或说话正合分寸。

【出自】:清·李绿园《歧路灯》第一百零八回:“赏分轻重;俱是阎仲端酌度;专多寡恰如其分;无不欣喜。”

【译文】属:赏赐是需要分轻重;都是阎仲端去审视这个度;多少正合分寸;大家没有不开心的。

二、适可而止?[shìkěérzhǐ]

【解释】:适可:恰好可以。到适当的程度就停下来,不要过头。

【出自】:春秋?孔子《论语·乡党》:“不多食”宋·朱熹注:“适可而止,无贪心也。”

【译文】不多吃。宋代朱熹注释.:“到适当的程度就停下来,没有贪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