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成语判若鸿沟的意思及解释

  • 关于成语判若鸿沟的意思及解释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四字成语

判若两人的的判是什么意思

分开,截然不同的意思。

判若两人,读音:pànruòliǎngrén,汉语成语,释义:形容某人前后的言行明显不一致,像两个人一样。

出自: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第五回:“须晓得柳知府于这交涉上头,本是何等通融、何等迁就;何以如今判若两人?”

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形容在不同场合的表现不同。

示例:?他与另三人作一献上之报告,毁左翼惟恐不至,和先前之激昂慷慨判若两人。

扩展资料:

近义词:

1、判若鸿沟

判:区别;鸿沟:古代运河,在今河南省,秦末是楚汉分界的一条河,比喻事物的界线。中间像有条鸿沟分开一样,形容界限很清楚,区分很明显。

出自:鲁迅《伪自由书·后记》:从此之后,中国文坛新旧的界限,判若鸿沟。

示例:正义者和非正义者之间有着判若鸿沟的区别。

2、迥然不同

迥然不同是一个成语,拼音是jiǒngránbùtóng,形容差别很大,一点儿也不相同。

出自:宋·张戒《岁寒堂诗话》卷上:“文章古今迥然不同,钟嵘《诗品》以古诗第一,子建(曹植)次之,此论诚然。”

示例:北京的皇家宫廷与苏州园林的格局迥然不同。

反义词:

1、一如既往

一如既往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是yīrú-jìwǎng(注变调:“yìrújìwǎng“),指态度或做法没有任何变化,还是像从前一样。

出自:浩然《艳阳天》第124章中的:“它一如既往,是一片蓬勃的繁忙景象。”

示例:她一如既往,埋头工作到67岁离开人世,离开了她心爱的实验室。直到她死后40年,她用过的笔记本里,还有射线在不停地释放。

2、半斤八两

半斤八两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是bànjīnbāliǎng。意思是指彼此不相上下,实力相当。

出自: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一百零七回:“ 众将看他两个本事,都是半斤八两的,打扮也差不多。”

示例:宋·无名氏《张协状元》戏文第28出:“两个半斤八两,各家归去不须嗔。”

判若两人的的判是区别,截然不同的意思。

判若两人,释义:形容某人前后的言行明显不一致,像两个人一样。

出自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第五回:“须晓得柳知府于这交涉上头,本是何等通融、何等迁就;何以如今判若两人?”百白话译文:要知道柳知府在这交涉方面,原本是多么的通融、多么的迁就,为什么现在完全不同像两个人一样。

扩展资料

判若两人相关词汇

1、判若鸿沟

释义:比喻事物的界线。中间像有条鸿沟分开一样,形容界限很清度楚,区分很明显。

出处:《史记·高祖本纪》:“项羽恐,乃与汉王约,中分天下,割鸿沟而西者为汉,鸿沟而东者为楚。”

2、泾渭分明

释义:泾河水清,渭河水浑,泾河的水流入渭河时,清浊不混。比喻界限清楚或专是非分明。

出处:《诗经·邶风·谷风》:“泾以渭浊,湜湜其沚”。

3、壁垒分明

释义:壁垒是古时军营的属围墙,后泛指防御工事,今常喻指对立的事物和界限。比喻界限非常清楚。

出处:周而复《上海的早晨》4部30:“空气顿时紧张起来了,壁垒分明,两派意见各不相让,谁发言都表明自己站在哪一边。”

什么是不可逾越的鸿沟?

不可逾越的鸿沟抄是指会不可能越过的界线,或者也可以理解为不可越过人格底线,或者是无法超越内心深陷红尘的贪执,还有理解是外在的事物广大精深不可超越。

不可逾越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bùkěyúyuè,指不可能超过或不可能越过,出自《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意思是:不可能超过或不可能越过。现指某事物已达到极高的境界,不能超越。

例子:“是哪位作家说过,性与爱,知是在理论上有所区分,实指是没有不可渝越的鸿沟。”

扩展资料:

鸿沟,古代运河,在今河南省荥阳市,古代连接黄河与淮河的通道。

楚汉相争时是刘邦、项羽两军对峙的临时边界。现在比喻界线分明。如:不可逾越的鸿沟。

西汉(公元前206年~公元23年)时期又称狼渠。

楚汉相争之后亦借指疆土的分界。

出自于《史记·项羽本纪》:“项王乃与汉约,中分天下,割鸿沟以西者为汉,鸿沟而东者为楚。”

这句话的意思是:项羽于道是和刘邦约定,将天下从中间分开,将鸿沟以西的划分给刘邦,鸿沟以东的划给项羽。

鸿沟即很深的沟,起所象征意义所表达的意思是:难以跨越的障碍。而所谓的精神上的鸿沟,也就是指两个百人在精神上存在着难以跨越的障碍,简单的说,就是说两个人的精神无法沟通。

而这里的精神意义相当广泛,可以指感情、也可以指对于相同事物的不同观点——需要视具体情况而定。

扩展资料:

1、古运河名,在今河南省荥阳市。楚汉相争时曾划鸿沟为界。后亦借指疆土的分界。

《史记·项羽本纪》:“项王乃与汉约,中度分天下,割鸿沟以西者为汉,鸿沟而东者为楚。”译:项王和刘邦约定,平分天下,鸿沟以西属于汉,东面属于楚内国。

明·沈采《千金记·延烧》:“楚汉争锋不得宁,鸿沟画界各相吞。”译:楚和汉相争无果,以鸿沟为界相互占领。

2、比喻事物间明显的界线。

鲁迅《后记》:“从此之后,中国文坛新旧的界限,判若鸿沟。”

巴金《秋》十:“他的主张跟他兄弟的主张的中间是有一道鸿沟的。”

3、大河。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鸿沟

鸿沟即很深的沟,起所象征百意义所表达的意思是:难以跨越度的障碍。

而所谓的精神上的鸿沟,也就是指两个人在精神上存在着难以跨越的障碍,简单问的说,就是说两个人的精神无答法沟通。

而这里的精神意义相当广泛,可以指感情专、也可以指对于相同事物的不同观点——需要视具体情况属而定。

鸿沟

鸿沟是中国古代最早沟通黄河和淮河的人工运河。战国魏惠王十年(公元前360年)开始兴建。修成后,经过秦代(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6年)、汉代(公元前206年~公元23年)、魏晋南北朝(公元220年~公元581年),一直是黄淮间主要水运交通线路之一。西汉(公元前206年~公元23年)时期又称狼汤渠。

它在今河南省荥阳北引黄河水,东经过中牟北,开封北而后折向南部,经过尉氏东、太康西、淮阳,分成两条支流:一条向南进入颍河,一条向东进入沙河,二条又分别汇入淮河,形成黄淮间的水运交通网。

隋代(公元581年~公元618年)开通济渠,即唐代(公元618年~公元907年)、宋代(公元960年~公元1279年)时期的汴河,成为黄淮间的交通干道,相当于鸿沟位置的蔡河仍部分起着沟通黄淮的作用。元代(公元1279年~公元1368年)开始,建都北京,开京杭运河,水运干线东移,蔡河就堵塞了。

楚河汉界这个词语中的河界指的就是鸿沟。

典故:当年楚汉相争,打仗八年,曾以鸿沟划地为界,东楚西汉。楚河汉界由此得来。

鸿沟这个名词到了今天,就引申为两个人在思想上有分歧,价值观有距离等。如称界限分明为“划若鸿沟”。

用判若鸿沟造句

【词语】判若鸿沟

【造句】

1、从此以后,中国文坛新旧的界限,判若鸿沟。

2、在这个问题上,古今中外学者的看法判若鸿沟。

3、新旧两种观念的界限,还真是判若鸿沟。

4、他们两个人的性格,一个急躁,一个稳重,各有特点,简直是判若鸿沟。

5、正义者和非正义者之间有着判若鸿沟的区别。

6、他明明只有先天zhidao七重境的修为,却表现出一副浑然不惧的样子,其实他自己很清楚,脱凡境和先天境看似相差不大,实则判若鸿沟。

7、百劫之境和人位三重天,回虽然只差了一个等级,其间的境界距离却是判若鸿沟的。

8、六层与七层之间是一个分水岭,虽然只差一层,可是实际上的差别却是判若鸿沟。

9、城南郊外的景色,虽然说不上是如诗如画,可是在与那繁华喧嚣的都市只有咫尺之遥的地答方,拥有如此判若鸿沟的两重天地,确实也挺不可思议的。

10、一个市级部门和一个县级部门之间的实际待遇,那也确实是判若鸿沟。

11、他不禁摸了摸自己的下巴,忽然发现自己犯了一个错误——玄阶中品虽然只比下品高一级,但其中的差别却判若鸿沟。

《变形计》里面复,贫富之别令两个孩子的生活判若鸿沟,这种显性的区别成为了娱乐大众的笑点和泪点,可是我们真正应制该关注的是两个孩子的健康成长,最应守护的是孩子们纯洁的心知灵,而不应该用地震式的互换给成长带去过道于强烈的冲击乃至创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