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成语旷若发蒙的意思及解释

  • 关于成语旷若发蒙的意思及解释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成语词典大全

旷的汉字释义

基本词义  宽广;宽阔:~野;空~;地~人稀。心境开阔:~达;心~神怡。荒废;耽误:课~|~工|~职。.姓。衣着过于肥大,不合体:鞋太旷了空阔:空~。~远。~野。地~人稀。.开朗,心境阔大:~达。心~神怡。.相互配合的东西之间空隙过大:这双鞋穿着太~了。长时间所无:~代伟人(当代无人比得上的伟大人物)。~古绝伦。盛世~典(兴盛时代的罕见难逢的隆重典礼)。详细字义

(1)〈形〉光明、明朗[bright]

旷,明也。——《说文》

旷,光明也。——《玉篇》

此人谓照旷。——《庄子·天地》

旷若发蒙。——《后汉书》

又如:旷旷(光明;明亮)

(2)〈形〉心境开阔,开朗[freefromworriesandpettyideas]

则有心旷神怡。——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又如:旷度(宽大的气度);旷澹(心胸豁达,不重名利);旷怀(开阔的心胸);旷逸(心胸开阔,性情超脱);旷士(胸襟开阔之士);旷如(开阔)

(3)〈形〉空旷;开阔[vast;spacious]

旷兮其若谷。——《老子》十五章

居于旷林。——《左传·昭公元年》

率彼旷野。——《诗·小雅·何草不黄》

独观于昭旷之道。——《汉书·邹阳传》

土地平旷。——晋·陶渊明《桃花源记》

其下平旷。——宋·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星光照旷野。——明·魏禧《大铁椎传》

又如:旷平(宽广平坦);旷廊(空旷;空阔);旷僻(空阔而偏僻);旷宇(广阔的原野;宽广的胸怀)

(4)〈形〉久[long-time]

自夏涉玄冬,弥旷大余旬。——刘桢《赠五官中郎将》

又如:旷劫(佛教指过去时间极长);旷代(隔世,谓历时长久)

(5)〈形〉遥远[distant]

旷如望羊。——《孔子家语·辨乐》。注:“用志广远。”

又如:旷迥(遥远之处);旷望(极目眺望,远望);旷绝(僻远)

(6)〈形〉无妻的,有时也指无夫的[single;unmarried]

如:旷女(无夫的成年女子)

(7)〈形〉罕见;超绝[rare;outstanding]

如:旷恩(罕见的恩德)

(8)〈动〉空,使空闲[leavevacant;idle]

祥车旷左。——《礼记·曲礼》

旷安宅而弗居。——《孟子》

无旷庶官。——《书·皋谟》

无旷其众。——《国语》

又如:旷虚(虚空;空缺);旷绝(空缺);旷额(空额)

(9)〈动〉绝[bepeerlessamongone'scontemporaries]

许由务光所以旷后世而不闻也。——清·黄宗羲《原君》

(10)〈动〉耽误;荒废[neglect;waste]

弃德旷宗。——《左传·昭公十年》

今得强赵之兵,以杜燕将,旷日持久数岁,令士大夫余子之力尽于沟垒。——《战国策·赵策四》

又如:旷班;旷任;旷惰(怠惰,荒废职守);旷官(官吏荒废职守,才能不足称其职;悬缺待补的官职);旷土(荒芜的土地);旷学(荒废学业

求一些类似“旷若发蒙”的成语

从中也许你可以有点启发

安若泰山

2傍若无人

3背若芒刺

4辨若悬河

5炳若观火

6炳若日星

7灿若繁星

8差若毫厘,谬以千里

9差若天渊

10齿若编贝

11蠢若木鸡

12呆若木鸡

13洞若观火

14恩若再生

15奉若神明

16功若丘山

17固若金汤

18浩若烟海

19化若偃草

20画若鸿沟

21欢若平生

22涣若冰释

23涣若冰消

24恍若隔世

25寂若死灰

26寂若无人

27讲若画一

28矫若惊龙

29矫若游龙

30较若画一

31斠若画一

32噤若寒蝉

33敬若神明

34静若处子,动若脱兔

35口若悬河

36旷若发蒙

37烂若披锦

38烂若披掌

39烂若舒锦

40朗若列眉

41冷若冰霜

42寥若晨星

43燎若观火

44了若指掌

45凛若冰霜

46凛若秋霜

47面若死灰

48渺若烟云

49邈若河汉

50邈若河山

51邈若山河

52明若观火

53命若悬丝

54目若悬珠

55判若黑白

56判若鸿沟

57判若两人

58判若两途

59判若水火

60判若天渊

61判若云泥

62旁若无人

63翩若惊鸿

64弃若敝屣

65契若金兰

66亲若手足

67轻若鸿毛

68情若手足

69阒若无人

70色若死灰

71势若脱兔

72视若儿戏

73视若路人

74视若无睹

75思若涌泉

76谈若悬河

77天若有情天亦老

78惘若有失

79危若朝露

80稳若泰山

81向若而叹

82心若死灰

83行若狗彘

84行若无事

85悬若日月

86言若悬河

87隐若敌国

88置若罔闻

89诸若此类

发蒙的引证解释

1、糊涂,弄不清楚。如:这事儿弄得我发蒙了。

2、使盲人眼睛复明。喻启发蒙昧;开拓眼界。

《楚辞·东方朔》:“将方舟而下流兮,冀幸君之发蒙。”王逸注:“冀幸怀王开其蒙惑之心。”《后汉书·东平宪王苍传》:“丙寅所上便宜三事,朕亲自览读,反覆数周,心开目明,旷然发蒙。”李贤注:“韦昭注《国语》曰:‘有眸子而无见曰蒙。’”三国魏应璩《与从弟君苗君胄书》:“闲者北游,喜欢无量。登芒济河,旷若发蒙。”清方苞《读又记》:“自欧阳氏辨其妄,郡儒昭然若发蒙矣。”

3、启发蒙昧。

《易·蒙》:“初六,发蒙,利用刑人。”孔颖达疏:“以能发去其蒙也。”汉枚乘《七发》:“发蒙解惑,不足以言也。”唐刘长卿《禅智寺上方怀演和尚寺即和尚所创》诗:“飞锡今何在,苍生待发蒙。”清许汝霖《赠汤宗伯潜庵先生》诗:“拜献忝后尘,发蒙仰先觉。”鲁迅《书信集·致台静农》:“昨始得《右文说在训诂学上之沿革及其推测》一本,入夜循览,砉然发蒙。”

4、谓开始学习识字读书。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海叙不遇》:“﹝段维﹞年及强仕,殊不知书;一旦自悟其非,闻中条山书生渊薮,因往请益。众以年长犹未发蒙,不与授经。”宋周煇《清波杂志》卷五:“或谓童稚发蒙之师,不必妙选,然先入者为之主,亦岂宜阔略世故。”邹韬奋《经历》附录:“我六岁的时候,由父亲自己为我‘发蒙’,读的是《三字经》。”郭沫若《我的童年》第一篇四:“我在发蒙两三年以后,先生便要教我作对子。”

5、揭开蒙盖物,喻轻而易举。

《史记·淮南衡山列传》:“一日发兵,使人即刺杀大将军青,而说丞相下之,如发蒙耳。”裴駰集解引韦昭曰:“如蒙巾,发之甚易。”郑观应《盛世危言·商战》:“彼之谋我,噬膏血匪噬皮毛,攻资财不攻兵阵,方且以聘盟为阴谋,借和约为兵刃,迨至精华销竭,已成枯腊,则举之如发蒙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