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成语病入膏肓的意思及解释

  • 形容成语病入膏肓的意思及解释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四字成语

病入膏肓;是什么意思

【解释】:膏肓:古人把心尖脂肪叫“膏”,心脏与膈膜之间叫“肓”。形容病zd情十分严重,无法医治。比喻事情到了无法挽救的地步。

【出自】:春秋左邱明《左传·成公十年》:“疾不可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不至焉,不可为也。”

【译文】:有病不可以治的,是在心脏与膈膜之间,心尖脂肪的下面,药效达不到,再也挽回不了。

扩展资料

病入膏肓的近义词

一、无可救药[wúkějiùyào]

【解释】:药:治疗。病已重到无法用药医治的程度。比喻已经到了无法挽救的地步。

【出自】:周孔子编订《诗经·大雅·板》:“匪我言耄,尔用忧谑。多将熇熇,不可救药。”

【译文】:不要说我老来乖张,被你当作昏愦荒唐。多行专不义事难收场,不可救药病入膏肓。

二、不属可救疗[bùkějiùliáo]

【解释】:病已重到无法治疗的程度。比喻已经到了无法挽救的地步。

【出自】:春秋左邱明《左传·襄公二十六年》:“今楚多淫刑,其大夫逃于四方,而为之谋主,以害楚国,不可救疗。”

【译文】:现在楚国滥用刑罚,他们的大夫逃向四面八方,而做这件事的主谋,以这种形式来危害楚国,真的是无法治疗。

意思:病情特别严重,到了无法医治的地步。也比喻事态严重到不可挽回的地步。

读音:bìngrùgāohuāng

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莲香》

原文:生哽咽良久,自言知罪,但求拯救。莲曰:病入膏肓,实无救法。

译文:桑生泣不成声,过了一阵自己说知道错了,求莲香快救命。莲香说:“你已病入膏肓,实在无法救治了。我这是来向你诀别的,以证明我并不是出于嫉妒。”

典故:晋景公病重请医,秦桓公派医诊病。医尚未到达,晋侯梦见疾病变成两小孩。一个不知往哪里逃?另一个说呆在膏的下面,肓的上面,医生就没办法。医生到后说病源在肓的上边,膏的下边,针刺够不着,药力也达不到,不能治了。晋侯以厚礼让他回去。不久晋侯死去。

扩展资料:

近义词:

1、人命危浅

读音:rénmìngwēiqiǎn

释义:形容寿命不长,即将死亡。

出处: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其余部分,也已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快进博物馆了。”

例句:老夫人命危浅,只希望儿孙幸福。

2、行将就木

读音:xíngjiāngjiùmù

释义:人寿命已经不长,快要进棺材了。

出处:春秋左丘《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原文:我二十五年矣,又如是而嫁,则就木焉。

译文:我已经二十五岁了,再等二十五年后改嫁,到那时就该进棺材了。

例句:老夫行将就木,只求安度晚年。

病入膏肓意思是什么

“病入膏肓”形容病情严重到了无法医治的地步。也比喻事情严重到了不可挽救的程度。

出自《左传·成公十年》:“疾不可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不至焉。”意思是说疾病要是深入到肓(心脏与膈膜之间)之上、膏(心尖脂肪)之下,那就任何药力都不能达到,因而也难于治好。

扩展资料:

典故

公疾病,求医于秦。秦伯使医缓为之。未至,公梦疾为二竖子,曰:‘彼良医也,惧伤我,焉逃之?’其一曰:‘居肓之上,膏之下,若我何!’医至,曰:‘疾不可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达之不所及,药不至焉,不可为也。”

公曰:“良医也!”厚为之礼而归之。六月丙午,晋侯欲麦,使甸人献麦,馈人为之。召桑田巫,示而杀之。将食,张;如厕,陷而卒。小臣有晨梦负公以登天,及日中,负晋侯出诸厕,遂以为殉。

译文

春秋时期,晋景公得了重病,听说秦国有一个医术很高明的医生缓,便专程派人去请来。医生还没到。晋景公恍惚中做了个梦。梦见他的病变成了两个童子,正悄悄地在他身旁说话。一个说:“那个高明的医缓马上就要来了,我看我们这回难逃了,我们躲到什么地方去呢?”另一个小孩说道:“这没什么可怕的,我们躲到肓的上面,膏的下面,无论他怎样用药,都奈何我们不得。”

不一会儿,医缓到了,立刻被请进了晋景公的卧室替晋景公治病。诊断后,那医生对晋景公说:“这病已没办法治了。疾病在肓之上,膏之下,用灸法攻治不行,扎针又达不到,吃汤药,其效力也达不到。这病是实在没法子治啦。”

晋景公听了,心想医生所说,果然验证了自己梦见的两个小孩的对话,便点了点头说:“你的医术真高明啊!”说毕,叫人送了一份厚礼给医生,让他回秦国去了。六月丙午这天,晋景公想尝新麦,派甸人献上新麦,由庖人烹调。

这时景公把桑田的巫人叫来,将煮好的新麦给他看,然后杀了他。将要吃新麦的时候,景公肚子发胀起来,走到厕所,跌入厕所里死去。有一个宦官当天早晨梦见背着晋景公升天,到了下午,他(果真)背着景公出厕所,于是就把他作了殉葬人。

意义:不过这只是一个传说,意指病已危重到了无法救治的地步。亦喻事情到了无可挽回的地步。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病入膏肓(汉语成语)

【名称】病入膏肓

【含义】膏肓:古人把心尖脂肪叫“膏”,心脏与膈膜之间叫“肓”。形容病情十分严重,无法医治。比喻事情到了无法挽救的地步。

【拼音】bìngrùgāohuāng

【出处】《左传·成公十年》:“疾不可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不至焉,不可为也。”

白话翻译:这病已没办法治了。疾病在肓之上,膏之下,用灸法攻治不行,扎针又达不到,吃汤药,其效力也达不到。这病是实在没法子治啦

【造句】

1、这人已经病入膏肓,不可救药了。

2、尽管爷爷已经病入膏肓,但他乐天向上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人的学习。

3、他已病入膏肓,医生也束手无策了。

4、这个病人已病入膏肓,治好的机会已经很小了。

5、他们再这样胡搞下去,问题终将病入膏肓,难以挽救。

扩展资料:

典故:

春秋时期,晋景公得了重病,听说秦国有一个医术很高明的医生缓,便专程派人去请来。医生还没到。晋景公恍惚中做了个梦。梦见他的病变成了两个童子,正悄悄地在他身旁说话。

一个说:“那个高明的医缓马上就要来了,我看我们这回难逃了,我们躲到什么地方去呢?”另一个小孩说道:“这没什么可怕的,我们躲到肓的上面,膏的下面,无论他怎样用药,都奈何我们不得。”

不一会儿,医缓到了,立刻被请进了晋景公的卧室替晋景公治病。诊断后,那医生对晋景公说:“这病已没办法治了。疾病在肓之上,膏之下,用灸法攻治不行,扎针又达不到,吃汤药,其效力也达不到。这病是实在没法子治啦。”

晋景公听了,心想医生所说,果然验证了自己梦见的两个小孩的对话,便点了点头说:“你的医术真高明啊!”说毕,叫人送了一份厚礼给医生,让他回秦国去了。

六月丙午这天,晋景公想尝新麦,派甸人献上新麦,由庖人烹调。这时景公把桑田的巫人叫来,将煮好的新麦给他看,然后杀了他。将要吃新麦的时候,景公肚子发胀起来,走到厕所,跌入厕所里死去。有一个宦官当天早晨梦见背着晋景公升天,到了下午,他(果真)背着景公出厕所,于是就把他作了殉葬人。

文言文病入膏肓的解释.

译文:

春秋时期,晋景公得了重病,听说秦国有一个医术很高明的医生缓,便专程派人去请来。

医生还没到。晋景公恍惚中做了个梦。梦见他的病变成了两个童子,正悄悄地在他身旁说话。

一个说:“那个高明的医缓马上就要来了,我看我们这回难逃了,我们躲到什么地方去呢?”另一个小孩说道:“这没什么可怕的,我们躲到肓的上面,膏的下面,无论他怎样用药,都奈何我们不得。”

不一会儿,医缓到了,立刻被请进了晋景公的卧室替晋景公治病。诊断后,那医生对晋景公说:“这病已没办法治了。疾病在肓之上,膏之下,用灸法攻治不行,扎针又达不到,吃汤药,其效力也达不到。这病是实在没法子治啦。”

晋景公听了,心想医生所说,果然验证了自己梦见的两个小孩的对话,便点了点头说:“你的医术真高明啊!”说毕,叫人送了一份厚礼给医生,让他回秦国去了。

六月丙午这天,晋景公想尝新麦,派甸人献上新麦,由庖人烹调。这时景公把桑田的巫人叫来,将煮好的新麦给他看,然后杀了他。

将要吃新麦的时候,景公肚子发胀起来,走到厕所,跌入厕所里死去。有一个宦官当天早晨梦见背着晋景公升天,到了下午,他(果真)背着景公出厕所,于是就把他作了殉葬人。

原文:

公疾病,求医于秦。秦伯使医缓为之。未至,公梦疾为二竖子,曰:‘彼良医也,惧伤我,焉逃之?’其一曰:‘居肓之上,膏之下,若我何!’医至,曰:‘疾不可为也。

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达之不所及,药不至焉,不可为也。”公曰:“良医也!”厚为之礼而归之。

六月丙午,晋侯欲麦,使甸人献麦,馈人为之。召桑田巫,示而杀之。将食,张;如厕,陷而卒。小臣有晨梦负公以登天,及日中,负晋侯出诸厕,遂以为殉。

扩展资料:

病入膏肓,读音bìngrùgāohuāng,是一个成语,意思是病情特别严重,无法医治,也比喻事态严重到不可挽回的地步。

出处:

膏肓:古以心尖脂肪为膏,心脏与隔膜之间为肓,膏肓之间是药力不到之处。形容病情特别严重,无法医治。也比喻事态严重到不可挽回的地步。

1、春秋鲁.左丘明《左传·成公十年》:“疾不可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不至焉,不可为也。”

2、元?无名氏《小张屠》第一折:“母亲病入膏肓,你孩儿仰天悲怆”

3、金?王若虚?《王内翰子端诗近来陡觉无佳思》诗:“功夫费尽谩穷年,病入膏肓岂易镌。”

4、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五二回:“吾观?刘琦?过於酒色,病入膏肓,现今面色羸瘦,气喘呕血;不过半年,其人必死。”

5、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莲香》:“生哽咽良久,自言知罪,但求拯救。莲曰:‘病入膏肓,实无救法。’”

【原文】

公疾病,求医于秦。秦伯使医缓为之。未至,公梦疾为二竖子,曰:“彼,良医也。惧伤我,焉逃之?”其一曰:“居肓之上,膏之下,若我何!”医至,曰:“疾不可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不至焉,不可为也。”公曰:“良医也。”厚为之礼而归之。

六月丙午,晋侯欲麦,使甸人献麦,馈人为之。召桑田巫,示而杀之。将食,张,如厕,陷而卒。小臣有晨梦负公以登天,及日中,负晋侯出诸厕,遂以为殉。

【译文】

晋景公病重,到秦国请医生。秦桓公派医缓给晋景公诊病。医缓还没有到达,晋景公又梦见疾病变成两个小儿童,一个说:“他是个好医生,恐怕会伤害我们,往哪儿逃好?”另一个说:“我们待在肓的上边,膏的下边,拿我们怎么办?”医生来了,说:“病不能治了,病在肓的上边,膏的下边,灸不能用,针达不到,药物的力量也达不到了,不能治了。”晋景公说:“真是好医生啊。”于是馈送给他丰厚的礼物让他回去。

六月初六日,晋景公想吃新麦子,让管食物的人献麦,厨师烹煮。景公召见桑田巫人来,把煮好的新麦给他看,然后杀了他。景公将要进食,突然肚子发胀,上厕所,跌进厕所里死去。有一个宦官早晨梦见背著晋景公登天,等到中午,他背著晋景公从厕所出来,于是就以他为景公殉葬了。

【词义分析】

被:本义为睡眠盖身的被子。在先秦古书中通常是动词,义为覆盖、披覆,这个意义后来被写作披。引申义:及、至、遭到。

踊:本义是跳跃。引申义:1、顿足(表示哀痛的礼节)2、假肢。

踊、跃、跳三字的区别:原地跳叫踊;远离原地的跳叫跃,有疾速飞越的涵义;跳,泛指跳起来。

示:本义:是代表祖先神灵的神主(本读qí)。示和视古音相同,意义也相近,视表示看,示则表示让人看。

登:据《说文》本义是上车,实际凡登高都叫登。引申为登记。另表示庄稼成熟。

原文:公疾病,求医于秦。秦伯使医缓为之。未至,公梦疾为二竖子,曰:‘彼良医也,惧伤我,焉逃之?’其一曰:‘居肓之上,膏知之下,若我何!’医至,曰:‘疾不可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达之不所及,药不至焉,不可为也。”公曰:"良医也!"厚为之而归之.

译文:成公病重,到秦道国求医,秦国派一个医生去了。医生还没到来之前,成公做了一个梦,梦见有两个人在自己的肚子里谈话。一个说:“专成公这回请的人,医术十分高明。那个医生来了,用药会伤害我们。这回怎么逃哇?”另一个说:“不用怕!我们呆在肓之上,膏之下,那是药力达不到的地方,医生也拿我们没办法。”第二天,医生到了。详细地望闻问切之后,叹道:“这个病,我的医术无能为力。因为病根在肓之上,膏之下,我的药力不能到达病根,药力到不了,所以不能治呀!”成公听后说:“这是良医呀,所诊之病情,与我昨夜所梦,完全吻合。虽不能治,我也要赠之厚礼而送归。属”

病入膏肓

bìngrùgāohuāng

〖解释〗膏肓:古人把心尖脂肪叫“膏”,心脏与膈膜之间叫“肓”。形容病情十分严重,无法医治。比喻事情到了无法挽救的地步。

〖出处〗《左传·成公十年》:“疾不可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不至焉,不可为也。”

〖典故〗成公病重,打算去聘请医术高明的人来给自己治病。医生还没到来之前,成公做了一个梦,梦见有两个人在自己的肚子里谈话。一个说:“成公这回请的人,医术十分高明。那个医生来了,用药会伤害我们。这回怎么逃哇?”另一个说:“不用怕!我们呆在肓之上,膏之下,那是药力达不到的地方,医生也拿我们没办法。”第二天,医生到了。详细地望闻问切之后,叹道:“这个病,我的医术无能为力。因为病根在肓之上,膏之下,我的药力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不至焉,不可为也。”医生说罢,面带惭愧之色。

成公听后说:“这是良医呀,所诊之病情,与我昨夜所梦,完全吻合。虽不能治,我也要赠之厚礼而送归。”后人遂用“病入膏肓”来形容病情严重,无药可医的程度。

扁鹊进见蔡桓公,站着(看了)一会儿,说道:“您的皮肤纹理间有点小病,不医治恐怕要加重。”桓侯说:“我没有病。”扁鹊离开后,桓侯(对左右的人)说:“医生总喜欢给没病的人治病,拿来炫耀自己的功劳。”过了十天,扁鹊又进见,他(对桓侯)说:“您的病已到了肌肉里,再不医治,会更加严重的。”桓侯不理睬,扁鹊(只好)走了,桓侯又很不高兴。过了十天,扁鹊又进见,他(对桓侯)说:“您的病已到了肠胃,再不医治,会更加严重的。”桓侯还是不理睬。扁鹊(只好)走了,桓侯又很不高兴。(又)过了十天,扁鹊(在进见时)远远看了桓侯一眼,转身就跑。桓侯特意派人去问他(为什么跑),扁鹊说:“皮肤纹理间的病,用热水焐、用药热敷,可以治好;肌肉里的病,可以用针灸治好;肠胃的病,可以用火剂治好;骨髓里的病,那是司命神的事情了,(医生)是没有办法的。桓侯的病现在已到了骨髓,所以我不再过问了。”过了五天,桓侯浑身剧痛,派人去寻找扁鹊,(扁鹊)已逃到秦国去了。桓侯就死了。

病入膏肓的文言文:“疾不可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不至焉,不可为也。”

是这个吧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