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成语寓教于乐的意思及解释

  • 关于成语寓教于乐的意思及解释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成语词典大全

寓教于乐是什么意思?

【寓教于乐】古罗马诗人、文艺理论家贺拉斯百在《诗艺》中提出的有关诗的作用的一个重要观点,即诗应带给人乐趣和益处,也应对读者有所劝谕、有所帮助。

贺拉斯提出“一首诗仅仅具有美是不够的,还必须有魅力”,这样才能发挥艺术的教化作用。

“教”,既指社会道德教育,又指文化开发,诗的“教”的功度效应是崇尚美德、简朴、正义、秩序和法律,应促使人接受文明,为人神划界,为夫妇立定礼法。教是目的,教必须通过乐的手段才能实现,教化功能在诗和艺术作品中不应脱离使人获得愉悦的具体形象,欣赏者总是在审美体验和审美感受中得到陶冶、教化的。

“寓教于乐”说同专时也揭示了艺术的本质特征:艺术中所包含的普遍性的真、善、美必须通过明晰的个性化,转化为个体感性可以直接接受的形式,艺术作品必须是形式与内容的美的融合、统一。

诗人如果想做到“寓教于乐”,要加强自身的人格修养和心灵净化,同时应严肃对待艺术创作,遵循特定规范,既顺应读者习惯,又左右读者的心灵和审美情感,引导读者趋善避恶。

“寓教于乐”思想对18世纪启蒙运动以及古典主义的文艺理论和文艺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至今仍是属衡量艺术作品优劣的标准之一。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

谈谈对贺拉斯“寓教于乐”说的看法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更多关心的是如何使教学内容能够为学生接受,着眼点在于学生能不能接受教学内容。至于学生在接受时的情感状况如何,快乐还是烦恼,乐学还是厌学,往往不加关注。寓教于乐作为情感教学中的一条主要原则,要求教师不仅要注意学生在接受信息过程中的加工能力状况,而且还要关心学生乐不乐于接受教学内容。其基本涵义是“乐学”,是教师通过操纵各种教学变量使学生怀着快乐——兴趣的情绪学习,学习活动与快乐相联系,学生在整个学习活动中是积极向上、乐观主动的。通过实施寓教于乐从而使教学活动成为一个充满精神享受的过程,对于激发成人学习情趣、增进成人学习主动性、提高成人教育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通过满足求知需要实现寓教于乐

成人学员怀着一种强烈提高学识层次的目的来参加学习,绝大多数是在职学习,他们力求获得本职工作急需的知识,学用一致的求知心理明显。而教材多侧重理论上一般性的描述,不能十分具体地满足学员为解决实际工作中许多问题的需要。这就需要教师善于抓住当前社会政治文化最新动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学内容进行必要的增补,从而解决教学内容的理论联系实际问题,使学员的求知需要和课程知识相衔接。

事实证明,成人教学是否善于精选教学内容、理论联系实际找准切入点,会直接引起学员完全不同的情绪体验。成人学员具有一定的实践经验,理解能力与分析概括能力较强。课堂上如果就事论事地停留在概念的局部或表层,停留在一般性阐述上,就容易分散他们的注意力,引起他们的乏味。教师通过对教学内容的巧妙处理,寓实际应用于课堂教学之中,让学员体验到学习内容是自己渴望知道的知识,并对自己工作和生活有着现实的意义,就能使学员对上课感兴趣、专心、兴奋;就能使学员积极主动地运用其心智去探索自己所熟悉的世界;就能满足成人学员强烈的求知欲从而产生快乐情绪。例如,有位心理学教师在阐述动机是由需要和诱因共同作用的结果时举了“三讲”教育必要性的例子。他说,受贿事件可以用心理学原理来解释,人都有获得金钱的需要,从而产生寻觅金钱的内驱力。但个体是否最终产生受贿动机和行为还需要一定的外部条件,这就是诱因。身居要位的领导干部面对的诱因很多。自身的需要加上琳琅满目极富诱惑力的诱因,就忍不住怦然心动。即使超过了自己所能消费的,还是抵挡不住诱因的强烈吸引力而一发不可收。这就如同在饭桌上饭已吃饱了,一份精美的点心送上来你禁不住还要尝一尝一样。但影响个体的行为还有其他因素,为什么有的干部面对同样的情境就不会受贿?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教育非常重要。个体一旦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就会正确处理好责任感、使命感与自身利益之间的关系,就会自觉抑制对金钱的需要而廉洁自律。所以,全党要开展“三讲”教育。这个例子就引导学员让他们发现和感受理论知识的神奇,体验和领悟应用就在身边,从而极大地激发了他们对学习这门课程的兴趣,改变了原先认为心理学没有实用价值、不如某些专业学科知识有利于自己工作的观念。上课时积极翻书,勤于思考,伴随着获得知识的是愉悦的情感体验和获得知识的自豪感。

二、通过满足成功需要实现寓教于乐

成人学员基本具备了完成学业的总体学习能力,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他们极易产生焦虑情绪,对自己的学习能力常常产生怀疑。这一点在入学后的第一个学期表现得尤为明显。主要由于:一是成人学员承担多种社会角色,工作和家庭事务牵制了他们大量的时间、精力,真正能用来学习的时间非常有限,连参加面授的时间有时都难以保证。二是成人学员相对青少年来说机械识记能力减退、反应速度减慢,这使得他们形成消极的自我概念。三是离开学校多年,平时疏于学习,在规定的较短的教学时间内速成知识有些不知所措。于是,学习的挫折感常常伴随着他们,难以体会到学习的成功,导致学习自信心的逐渐丧失甚至最终放弃学业。而一个人无论在生活上还是学习上都有对成功完成某件事情的渴望和需求。因此,通过成功需要的满足来引发成人学员的快乐情绪,是实施寓教于乐的又一有效途径。

成功需要包括两层涵义:一是通过自己解决问题获得成功;二是希望超过周围人获得成功。对于前者,作为教师就要为学员尽可能创设获得成功体验的机会。例如,有位教师一改成人教育“我讲你听、听完就走”的传统教学方法。课堂上多提问,课后布置应用型作业,评价的标准不在于学员完美无缺的回答,而是针对其思路中的有价值之处奖励一颗“☆”。目的在于让学员得到尝试和奖励的机会,在学习过程中取得的点滴进步和成绩都能得到教师的肯定。学员得到教师的一次肯定“☆”,也就获得了一次成功需要的满足,得到一次快乐的情绪体验。“☆”不断地给学员带来成功感、趣味感、意义感,给学员带来更多的好心情、好体验,从而产生我能学好的自我效能感。对于后者,教师就要尽力创设竞争机制,让学员在竞争过程中体验到快乐。成人学员善于思考,善于表达,看问题有自己的独到见解,教师可以经常组织个人或小组围绕某一问题进行抢答、比赛。开头关键是鼓励学员积极参与,一旦参与,学员们一般都会积极调动思维,争先恐后发言。这样就可以使本来“静”的课堂“活”起来,使本来枯燥的教学活动沉浸于相互竞争所产生的热烈、高昂的情绪气氛之中,让学员在不断争取胜过周围人的过程中享受到成功所带来的快乐。不过要对挫折较多的学员多注意引导,防止其产生心理压力,丧失学习自信心。

三、通过满足交往需要实现寓教于乐

交往既是人的基本需要,也与一个人的成长、发展和成功休戚相关。成人学员的交往侧重于彼此思想上的沟通。他们有学识、有阅历,若有共同话题和一定的时空条件,他们既愿意表达自己的见解,也希望受他人的启发。采用合作研究式的教学,组织学员对某一主题展开评述,是实现大家相互交流的有效办法。主题并不固定,可以源自教师的建议,也可以出于学生的讨论,或者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协商的结果。但教师事先要作建构上的准备,依据自己的经验和对学员的了解,设想学员可能出现的想法,计划好与此相关的教学内容。课堂上善于从学员的言谈中推断和引发出学员共同感兴趣的话题,通过暗示、建议,随时把握主题的方向。也就是说,主题就寓于交谈之中、寓于生活之中、寓于师生的互动之中,是一个随着情境不断演变的过程。例如,在《古代文学》的教学中,有位教师经常组织学员对文学作品进行鉴赏,引导学员不仅仅停留在鉴赏对象本身(文章的含义、作家的用心、作品产生的历史背景等),更进一步挖掘出传统文化潜在的现实意义,提出更为扩展、丰富、新颖的见解。司马迁《项羽本纪》中一代袅雄项羽的形象就是一个很有意义的话题,对其失败的原因,教师事先不作任何讲解,组织学员各抒己见,教师必要时进行启发、然后进行归纳;政治上不成熟、不讲究政策和策略;无统一天下的大志和行动;刚愎、暴烈的性格决定了他的命运等等。又接着让学员凭借自己对作品的了解、原有的知识经验进一步阐述。围绕着项羽的失败,话题的重心不断切换,最后教师发现学员对性格决定命运的观点特别感兴趣,于是又根据这个主题展开。学员们引用古今中外很多名人的看法联系项羽的兵败甚至对现实生活发表看法。这样,无论从共同体会作品哲理和审美的内涵,还是对现实中做人的思考,都为学员提供了一个智慧和美的享受的环境,从而充分满足成人学员畅谈交流的需要,让他们感受到极大的愉悦。

由求知需要、成功需要、交往需要的满足所带来的积极情感体验,会成为成人学员发自内心的对学习生活向往的重要源泉,从而使成人学员最终超脱功利主义的巢臼,达到“学中乐”的最高境界。

寓教于乐应该是指文艺作品(主要是戏剧、电影等)的教育抄内容和功能,寓于娱乐之中。一般观众去看戏和电影,其初衷更多的是娱乐,而不袭是去接受教育。将教育寓于娱乐百中,能够在满足观众娱乐需求的同时,通过具体可感的艺术形象和艺术整体,潜移默化地而不是生硬说教似的度,达到对其进行感染、影响和教育的目的。

寓教于乐的同义词是什么

寓教于乐,这是古罗马诗人、文艺理论家贺拉抄斯在《诗艺》中提出的有关诗的作用的一个重要观点,即诗应带给人乐趣和益处,也应对读者有所袭劝谕、有所帮助。

从字面上来理解就是把教育寄予在乐趣里。通俗的来说,就是教育要知通过艺术和美的形式来进行的一道种教育方式。

同义词可以理解为:乐学乐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