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成语天人合一的意思及解释

  • 形容成语天人合一的意思及解释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四字成语

天人合一具体的意思是什么?

中国人所说的天人合一,是指天、地、人,三者合一,不是纯粹的天与人合一。因为我们知道,天不能单独存在,天单独存在就不会有功效。

所以,凡是我们讲天的时候,一定包含地在内;讲地的时候,也一定把天包含在里面。有时候我们到野外郊游,发现以前留下来的石碑上面写两个字:后土,只要一看到"后土",作为中国人的我们就会马上抬头看它的上面,因为上面一定还有两个字:皇天。没有皇天,怎么会有后土呢?现代人没有这个修养,看到"后土",就只是看到后土,不会去看"皇天"。

中国人,看到天就会想到地,看到地就会想到天,缺一不可;讲道的时候,不会忘记这个道要使用出来才有用,否则是没有用的;谈理想的时候,要知道理想落实了才有意义,否则就只是空谈。可见,我们的思路是合一的。

所以,天人合一就是天理跟良心合一,就是说,我们想事情要凭良心。良心从哪里来?从天理来。所以,后来我们把"天理良心"这四个字浓缩成两个字,叫"天良"。

中国人只要被人骂说"你这个人没天良",这个人就会很丢脸,这是很严重的指责,骂一个人没天良,等同于说他完全没有做人的价值。人存在的价值,就是要有天理良心。

一个人最要紧就是观念要清楚,观念清楚了,就什么烦恼都没有,观念不清楚,那就什么都烦恼。所以,儒家所讲的反求诸己,其实就是天人合一的一个实施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发现自己的问题,寻求改进。我们一定要天人合一,理想跟实际要合一,所讲的话跟行为要合一,自然跟道德要合一,凭天理良心来走好未来的路。

扩展资料:

在西方人的思想里面,天跟人没法合一,因为他们所谓的天就是God,God就是上帝,而上帝永远高高在上,主宰人类。天是上帝,上帝跟人类当中有一条,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讲叫做双黄线,是不能超越的,人再伟大,永远只是人,不可能是God,God是唯一的、无可取代的。

天人怎么能合一?这也是外国朋友经常问我的问题。他们说:"笑话,天那么高,人怎么能跟它合一?只有你们中国人才做这种梦!"其实,这是他们不了解罢了。

中国人知道,世界上有看得见的部分,就有看不见的部分,而往往看不见的部分决定着看得见的部分,很遗憾,这是西方人所不重视的地方,他们太重视眼见为实。

在看得见的部分,天跟人永远没有办法合一,要达到这个层面的天人合一,那真是做梦,但是在看不见的部分,天人是合一的。可见,看不见的部分比看得见的部分更重要,功能更大

参考资料:天人合一-百度百科

“天”代表“道”、“真理”、“法则”,“天人合一”就是与先天本性相合,回归大道,归根复命。

宇宙自然是大天地,人则是一个小天地。人和自然在本质上制是相通的,故一切人事均应顺乎自然规律,达到人与自然和谐。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天人合一”的思想概念最早是道家思想家庄子发百展为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体系,并由此构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主体。天人合一不仅仅是一度种思想,而且是一种状态。

扩展资料:

在自然界中,天地人三者是相应的。《庄子·达生》曰:“天地者,万物之父母也。”

《易经》中强调三才之道,将天、地、人并立起来,并将人放在中心地位,这就说明人的地位之重要。天有天之道,天之道在于“始万物”;地有地之道,地知之道在于“生万物”。

人不仅有人之道,而且人之道的作用就在于“成万物”。

再具体地说:天道曰阴阳,地道曰柔刚,人道曰仁义。天地人三者虽各有其道,但又是相互对应、相互联系的。这不仅是一种“同与应”的关系,而且是一种内在的生成关系和实现原则道。天地之道是生成原则,人之道是实现原则,二者缺一不可。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最基本问题,是中西文化差异的焦点,同时也是中国哲学与诗学之间所构成的内在联系的基本特性。“天人合一”的含义究竟如何呢?学界对“天人合一”的理解可谓是众说纷纭,目前尚无定论。分歧的焦点在于两个基本方面:一个是如何理解“天人合一”的“天”,再一个是“天”与“人”究竟是如何“合一”的。关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冯友兰先生认为主要有五种含义。第一种是“物质之天”,就是指日常生活中所看见的苍苍者与地相对的天,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天空。第二种是“主宰之天”或“意志之天”,就是指宗教中所说有人格、有意志的“至上神”。第三种是“命运之天”,就是指旧社会中所谓运气。第四种是“自然之天”,就是指唯物主义哲学家所谓自然。第五种是“义理之天”或“道德之天”,就是指唯心主义哲学家所虚构的宇宙的道德法则。(1)这五种含义中最基本的不外乎两个方面:自然方面的“天”和精神领域的“天”。前者是基础,对后者起决定作用,但是后者(精神领域的“天”)一旦生成又可对前者进行意义建构,使自然的无生命无情感的“天”获得存在的意义和价值。这里的“天”实际上就是“人”,是“人”的一种外在化或对象化形式。再关于“天”与“人”究竟是如何“合一”的。对此,张岱年先生进行了梳理,认为“中国哲学中所谓天人合一,有二意谓:一天人本来合一,二天人应归合一”。“关于天人本来合一,有二说:一天人相通,二天人相类。所谓天人相通,如解析之,其意义可分为两层。第一层意义,是认为天和人不是相对待之二物,而乃一息息相通之整体,其间实无判隔。第二层意义,是认为天是人伦道德之本原,人伦道德原出於天。在今观之,在天为根本的,自一意义言,亦是在人为根本的,因人为自然中之一物。然自另一意义言,所谓人性,常指人之所以异於非人者,即人与他类物不同者;而人与他物相同的,虽为根本,亦不含於所谓人性之中。以此义言,人固以自然为根本,而人性乃是后起之特殊的性质,非即是普遍的天道。将天道与人性合而为一,表面上似将天道说为人性,而实际乃是将人性说为天道,即将人伦义理说为宇宙之主宰原则。这就陷于拟人的错误。”“天人相类之意义,亦可析为两方面。一,天人形体相类,此实附会之谈。二,天人性质相类,此义与天人相同论之天道人性为一之说相似,实际上亦是将人伦道德说为天道。”(2)张先生这里的分析是很具合理性的,也是很精彩的。简单地说就是:天“合”向人或人“合”向天两种方式。由此看来,“天人合一”是一个十分麻烦的问题,在此我们不可能深究。只好从最普通的意义上去理解和把握。我们认为,“天”、“人”的含义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是从人与自然的关系看,就相当于主观与客观、精神与物质或意识与存在等之间的关系;二是从人与社会的关系言,就类似于个体与群体、感性与理性或私欲与公德等之间的关系。进而言之,“天人合一”在这里就被界限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主观与客观、感性与理性等的和谐统一关系,是人在社会实践中所获得的一种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过程中的特殊精神境界或状态。

“天人合一”的思想概念最早是由庄子阐述,后被汉代思想家、阴阳家董仲舒发展为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体系,并由此构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百主体。

“天人合一”是中国古典哲学的根本观念之一,与“天人之分”说相对立。所谓“天”,一度种观点认为包含着如下内容:1,天是可以与人发生感应关系的存在;2,天是赋予人以吉凶祸福的存在;3,天是人们敬畏、事奉的对象;4,天是主宰人、特别是主宰王朝命运的存在(天命之天);5,天是赋予人仁义礼智本性的存在。另一种观点认为“天”就是“自然”的代表。“天人合一”有问两层意思:一是天人一致。宇宙自然是大天地,人则是一个小天地。二是天人相应,或天人相通。是说人和自然在本质上是相通的,故一切人事均应顺乎自然规律,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答。老子说:“人法地,地版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马王堆出土《老子》乙本)即表明人与自然的一致与相通。先秦儒家亦主张“天人合一”,《礼记·中庸》说:“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认为人只要发扬“诚”的德性,即可与天一致。汉儒董仲权舒则明确提出:“天人之际,合而为一。”(《春秋繁露·深察名号》)成为二千年来儒家思想的一个重要观点。

古人常说的"天人合一"是什么意思?

有的人说“天人合一”,其实错了,是“人天合一”。天,无时无刻不在包围着我们,但是由于我们自己没有打开,感觉不到天与我们是合一的。只有当我们真正打开了,才能体会到与天合一。——导语

你就是一个小宇宙

你们都知道自己是一个缩小版的宇宙,内在的信息场和宇宙是同步的。而且跟宇宙相比,不多不少,只是缩小了而已。

通过放大你这个缩小版,让它不断地弥漫、扩散,就能和外在的宇宙衔接,合二为一。打坐就是让自己的身心灵彻底地放松、张开、弥漫出去。

汉传佛教讲的“入三摩地”就是个体消失,融入到整体之中,与藏传佛教讲的“证悟空性”或“证入空性”是一样的,也相当于道教讲的炼神还虚、炼虚入道。表达方式虽然不同,但境界是一样的。

世界上各个教派的教主,他们的人生经历、体验和感悟,包括智慧的缘起都不尽相同,所以他们的言教也不尽相同。而后来者在他们的基础上进行发挥,使他们的言教又带上了后来者的色彩。后来者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从自己的角度出发,用自己的语言去诠释前贤的智慧和理念,于是同一个理念或境界就有了不同的表达方式。

例如,“明心见性”是佛教的用词,道教就不用这个词,因为道教的修炼是从生理入手,从生理的角度出发,他们就把这个境界称为“炼神还虚”了。而基督教是信主的,于是他们就强调要“与主合一”,也就是与宇宙大爱合一,因为主就是爱。

世界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我们也要不断地学习进步。你们来到东华禅寺,也是你们发心来成就我们。人在这个社会上生存、发展是互为一体、相互依赖的,所以要互相支持、相互帮助。如果你认为自己很有本事,不需要依靠谁,那说明你的境界和智慧还不够。如果你的智慧和心量打开了,你会发现人离开人,人离开地球这个大环境是活不下去的,是无法发展、成长和进步的。

简单地举个例子,比如你是做房地产的,谁给你提供水泥、钢筋等一系列的建筑材料呢?你能全部自己生产吗?而我是做服装生意的,我能离开布料生产者吗?所以一个人看似独立,与他人无关,实际上离开了他人,我们都寸步难行。

这种彼此之间的相互联结,早在两千五百多年前释迦牟尼佛就发现了,他在《华严经》中把它称为“因特那网”,就像现在的互联网,它们的形式是一模一样的。释迦牟尼佛是怎么知道生命之间的这种网络状联接的呢?如果你的禅定功夫好,你也能知道。你每起一个心动一个念,就会发出一道信息波,你产生了多少念头,就发出多少道信息波。我们大家互相“发信息”,发了无数次,在宇宙中就形成了一张畅通无阻的“互联网”——因特那网。

如果你身体的阴阳很协调,你的身心很平衡、很宁静,而且静得很深沉,那么你的振动频率就会很精细,和这个“因特那网”的链接就多,而且你所链接的信息与你是同频的,也是一样的精细。如果你的身心不和谐,振动频率比较粗糙,就会和振动频率也是粗糙的信息链接对应。

人天合一四个步骤

中国古代的人在修炼,就是为了与整体保持一致,与整体合一。无论东方人还是西方人,现代人还是未来人,修行都要经历四个步骤。

首先是修身养性。并非只有信教的人才需要修身养性,只要做人,都需要修身养性。当修身养性这个基础打牢了,就是行中庸之道;中庸之道就是圆融,当行到圆融时,就无碍了;无碍之后,才能阴阳平衡;阴阳平衡之后,你的力量才形成了一个整体;你的力量成为整体之后,就不再动了;不动之后,你的念头就没有了。这个“不动”不是绝对的静止,而是一种平衡的动态——平衡地张开,与万物融为一体。因此,第四步才是人天合一。

有的人说“天人合一”,其实错了,是“人天合一”。天,无时无刻不在包围着我们,但是由于我们自己没有打开,感觉不到天与我们是合一的。只有当我们真正打开了,才能体会到与天合一。

每个人都要经过这四步路:修身养性、中庸之道、阴阳平衡、人天合一。不管有多少种法门,变化多少花样,都脱不了这四个层次。佛教的四禅八定,道教的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炼虚入道,都是这样。

大家想一想,为什么不同的宗教对真理的描述都非常相似,甚至可以说大家说的就是同一个东西,只不过描述的角度和方式不同?原因就是那些创教的圣人,他们都到达过宇宙的源头,他们描述的都是同一个东西——那个最终极的真理实相。虽然所用的语言文字不同,但真理实相是相同的,只有一个。

——摘自【万行大和尚开示】你就是一个小宇宙

万行大和尚简介:

东华禅寺方丈万行大和尚,一位用生命在践行佛法、体证生命本源的智者。

15岁信佛、18岁出家、29岁证得生命本源,30岁复建东华禅寺、4年佛学专业、7年闭关、18年建寺安僧、1万多场开示演讲、千万言著述、13部著作出版多国语言……

2000年创立东华家风:信教先爱国,学佛先做人,修道先发心;2008年倡行每月1次升国旗;2016年创立中国首座佛教爱国馆;2000年至今,东华禅寺18年间向社会捐款捐物数千万元,并多次荣获省市“模范和谐寺观教堂”称誉。

从童真入道、闭关证悟,到建寺安僧、讲经说法,历经三十余年,总结出一条能让人类证悟本源的解脱之道——《东华禅》

本着普度众生的使命,万行大和尚将《东华禅》修行法门无私奉献,殷切期望天下众生通过学修《东华禅》融通人生四大关系:我与家庭的关系,我与社会的关系,我与国家的关系,我与自然的关系,从而获得幸福圆满的人生。

“天人合一”是中国哲学史上一个重百要命题,解释纷纭,莫衷一是。季老说:“我曾说天人合一论,是中国文化对人类最大的贡献。”明确地说,“天人合一度”就是人与大自然要合一,要和平共处,不要讲征服与被征服。

拓展资料

“天人合一”的思想概念最早是由?庄子?阐述,后被汉代儒家思想家?董仲舒问发展为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体系,并由此构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主体。

宇宙自然是大天地,答人则是一个小天地。人和自然在本质上是相通的,版故一切人事均应顺乎自然规律,达到人与自然和谐。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权然。”

天人合一不仅仅是一种思想,而且是一种状态。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词条?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 9:532018/8/14

广东佛兵参谋长,杀人鲸王铁观音,哈哈哈哈。zd

天理与人,合二为一。

天理,涅槃经讲,善恶回之报,如影随形,三世因果,循环不失。

善,舍己为人。

恶,损人利己。

仁,诸恶莫作。

义,众善奉行。

道,仁义正道。

德,明辨是非。

天理,就是仁义道德答。

仁义道德,诚实立正,不仁不义,衣冠禽兽。

哈哈哈哈,。。。。

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最基本问题,是中西文化差异的焦点,同时也是中国哲学与诗学之间所构成的内在联系的基本特性。“天人合一”的含义究竟如何呢?学界对“天人合一”的理解可谓是众说纷纭,目前尚无定论。分歧的焦点在于两个基本方面:一个是如何理解“天人合一”的“天”,再一个是“天”与“人”究竟是如何“合一”的。关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冯友兰先生认为主要有五种含义。第一种是“物质之天”,就是指日常生活中所看见的苍苍者与地相对的天,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天空。第二种是“主宰之天”或“意志之天”,就是指宗教中所说有人格、有意志的“至上神”。第三种是“命运之天”,就是指旧社会中所谓运气。第四种是“自然之天”,就是指唯物主义哲学家所谓自然。第五种是“义理之天”或“道德之天”,就是指唯心主义哲学家所虚构的宇宙的道德法则。(1)这五种含义中最基本的不外乎两个方面:自然方面的“天”和精神领域的“天”。前者是基础,对后者起决定作用,但是后者(精神领域的“天”)一旦生成又可对前者进行意义建构,使自然的无生命无情感的“天”获得存在的意义和价值。这里的“天”实际上就是“人”,是“人”的一种外在化或对象化形式。再关于“天”与“人”究竟是如何“合一”的。对此,张岱年先生进行了梳理,认为“中国哲学中所谓天人合一,有二意谓:一天人本来合一,二天人应归合一”。“关于天人本来合一,有二说:一天人相通,二天人相类。所谓天人相通,如解析之,其意义可分为两层。第一层意义,是认为天和人不是相对待之二物,而乃一息息相通之整体,其间实无判隔。第二层意义,是认为天是人伦道德之本原,人伦道德原出於天。在今观之,在天为根本的,自一意义言,亦是在人为根本的,因人为自然中之一物。然自另一意义言,所谓人性,常指人之所以异於非人者,即人与他类物不同者;而人与他物相同的,虽为根本,亦不含於所谓人性之中。以此义言,人固以自然为根本,而人性乃是后起之特殊的性质,非即是普遍的天道。将天道与人性合而为一,表面上似将天道说为人性,而实际乃是将人性说为天道,即将人伦义理说为宇宙之主宰原则。这就陷于拟人的错误。”“天人相类之意义,亦可析为两方面。一,天人形体相类,此实附会之谈。二,天人性质相类,此义与天人相同论之天道人性为一之说相似,实际上亦是将人伦道德说为天道。”(2)张先生这里的分析是很具合理性的,也是很精彩的。简单地说就是:天“合”向人或人“合”向天两种方式。由此看来,“天人合一”是一个十分麻烦的问题,在此我们不可能深究。只好从最普通的意义上去理解和把握。我们认为,“天”、“人”的含义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是从人与自然的关系看,就相当于主观与客观、精神与物质或意识与存在等之间的关系;二是从人与社会的关系言,就类似于个体与群体、感性与理性或私欲与公德等之间的关系。进而言之,“天人合一”在这里就被界限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主观与客观、感性与理性等的和谐统一关系,是人在社会实践中所获得的一种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过程中的特殊精神境界或状态。中国人最基本的思维方式,具体表现在天与人的关系上。它认为人与天不是处在一种主体与对象之关系,而是处在一种部分与整体、扭曲与原貌或为学之初与最高境界的关系之中。主要有道家、儒家、佛教三家观点。儒家在儒家来看,天是道德观念和原则的本原,人心中天赋地具有道德原则,这种天人合一乃是一种自然的,但不自觉的合一。但由于人类后天受到各种名利、欲望的蒙蔽,不能发现自己心中的道德原则。人类修行的目的,便是去除外界欲望的蒙蔽,“求其放心”,达到一种自觉地履行道德原则的境界,这就是孔子所说的“七十从心所欲而不逾矩”。禅宗在禅宗来看,人性本来就是佛性,只缘迷于世俗的观念、欲望而不自觉,一旦觉悟到这些观念、欲望都不是真实的.真如本性自然显现,也就达到最后成佛的境界,因此,他们提出“烦恼即菩提,凡夫即佛”.真正达到觉悟后的境界是什么呢?从某种秤谌看,仍有点象道家的一切顺应自然之意。故禅宗语录有言:“悟得来,担柴挑水,皆是妙道。”“禅便如这老牛,渴来喝水,饥来吃草。”道家在道家来看,天是自然,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因此庄子说:“有人,天也;有天,亦天也。”天人本是合一的。但由于人制定了各种典章制度、道德规范,使人丧失了原来的自然本性,变得与自然不协调。人类行的目的,便是“绝圣弃智”,打碎这些加于人身的藩篱,将人性解放出来,重新复归于自然,达到一种“万物与我为一”的精神境界。

天,如果指天地、大自然,这就太局限了。也不合老子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了知。”因而,这个“天”乃超乎宇宙自然,是浩瀚广大到人不可测度,以至只能以“无”称之;而又丰富得无法计算,而暂以“大”道替代。天地万物谓之“有”,万有都出自于无。

再来看“自然”,老子说“道法自然”,道,取自(或来自)自然。这个自然,当然不是狭义的“大自然”。“自然”一词专的解析,乃“自己就是这样的”。是自有永有,非物质的至高权能。

人,只是“有”中极渺小的一部份,而对于“无”而言,就更不足挂齿了。但道(无)既然生成了“人”这样一个物体,自有其用。万物都与道合一,而偏只有人没有与道合一。任意妄为而至世界(大自然)失去了平衡。启示人的灵魂认识“道”,并回归“道”,按着道的法则属行事为人,便是“天人合一”。

中国人所说的天人合一是什么意思?

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是中国古典哲学的根本观念之一,与“天人之分”说相对立。所谓“天”,一种观点认为包含着如下内容:1,天是可以与人发生感应关系的存在;2,天是赋予人以吉凶祸福的存在;3,天是人们敬畏、事奉的对象;4,天是主宰人、特别是主宰王朝命运的存在(天命之天);5,天是赋予人仁义礼智本性的存在。另一种观点认为“天”就是“自然”的代表。“天人合一”有两层意思:一是天人一致。宇宙自然是大天地,人则是一个小天地。二是天人相应,或天人相通。是说人和自然在本质上是相通的,故一切人事均应顺乎自然规律,达到人与自然和谐。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马王堆出土《老子》乙本)即表明人与自然的一致与相通。先秦儒家亦主张“天人合一”,《礼记·中庸》说:“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认为人只要发扬“诚”的德性,即可与天一致。汉儒董仲舒则明确提出:“天人之际,合而为一。”(《春秋繁露·深察名号》)成为二千年来儒家思想的一个重要观点。

http://baike.baidu.com/view/4259.html?wtp=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