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成语营造法式的意思及解释

  • 形容成语营造法式的意思及解释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四字成语

宋代的 《营造法式》是本什么著作

《营造法式》是北宋官方颁布的一部建筑设计、施工的规范书。《营造法式》是宋崇宁二年(1103年)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李诫,是李诫在两浙工匠喻皓《木经》的基础上编成的。

《营造法式》是我国古代最完整的建筑技术书籍,标志着中国古代建筑已经发展到了较高阶段。

北宋建国以后百余年间,大兴土木,宫殿、衙署、庙宇、园囿的建造此起彼伏,造型豪华精美,负责工程的大小官吏贪污成风,致使国库无法应付浩大的开支。

因而,建筑的各种设计标准、规范和有关材料、施工定额、指标急待制定,以明确房屋建筑的等级制度、建筑的艺术形式及严格的料例功限以杜防贪污盗窃被提到议事日程。

扩展资料

从《营造法式》一书的主要内容,它有以下几个特点:

1、模数思想的制定和运用。大木作制度规定“材”的高度分为十五“分”,而以十“分”为其厚。斗栱的两层之间的高度定为6“分”称为“栔”。

大木作的一切构件几乎全部用“材”、“栔”、“分”来确定的。这是模数制在我国建筑业最早的运用,并且作为一种法规被确定在《营造法式》这部巨著中。

2、设计的灵活性。《营造法式》第3卷~第15卷中的“各作制度”,即各工种的操作规程虽然都有相应的做法规定,但并未对群体建筑的布局和单体建筑的平面尺寸等有所限制。

恰恰相反,《营造法式》内“各作制度”的条文后面都附有“随宜加减”的小注,以此告诉设计人员可根据每个个体设计在各作制度的总原则下,对建筑单体和构件的比例、尺寸可以按照实际情况来确定,以充分发挥设计者的创造性。

3、建筑生产管理的严密性。在全书34卷中,用13卷的篇幅来叙述功限(劳动定额)和料例(材料消耗定额和质量标准),足见施工管理的重要性。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营造法式

《营造法式》是代表我国zd古代建设科学与艺术巅峰状态的典籍,记载着宋代建筑的制度、做法、用工、图样等珍贵,对研究中国建筑、理解其理念和精神有着深远的意义。继梁思成先生的《营造法式注释》和陈明达先生《营造法式大木作研究》之后,潘谷西先生和何建中先生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实践,结合现存古建实例、考古发现等写本书,提出独到见解。

本书内容涉及《营造法式》所录各工种(壕寨、石作、大木专作、小木作、雕信、旋作、锯作、竹作、泥作、彩画作、砖作、窑作共13工种),是对该书的全面解读。作者不是对《营造法式》作逐卷逐条的注释,而是对《营造法式》中记载的各工种的工程作法进行实质性剖析、介绍,并用现代语言及图示方法加以表述,帮助读者跨越古代术语和文字的障碍,获得对宋代建筑和《营造法式》本身的正确认识。作者立足于工程、功能、艺术、技术等多角度审视,属为图正确解读、表述《营造法式》本身的正确认识。作者立足于工程、功能、艺术、技术等多角度审视,力图正确解读、表述《营造法式》的丰富内涵,避免因片面的单向思维造成误读。

《营造法式》的材、分 制如何理解

楼主,你这里提的“分”字在法式中是以四声发音,用来区分于度量中的丈、尺、寸、分中的分字。在后来的很多书籍中是以“份”或“分°”代之。

北宋崇宁二年刊行的《营造法式?卷四?大木作制度一》中提出:“凡构屋之制,皆以材为主,材有八等,度屋之大小,因而用之。”这里的copy材为一种度量单位,划定材为八等规格尺寸,依照建筑规模择等份用之,这种制度称为【材份制】,为木构架建筑统一用材标准。在制度中,又有材,栔(音‘至’),份的定位,即材的断面以15份广,10份厚;栔的断面为6份广,4份厚,比例皆为3:2,材上加栔者谓之“足材”,通广21份,厚仍为10份,每份大小,依照法式中八个等级规定尺寸而zd算。

比如:用柱之制,若殿阁,即径两材两栔至三材。材长15份。厚10份,栔长6份,厚4份。每份大小按法式等级决定。殿阁若用一等材,那么在法式中有关于一等材份的大小规定,一等材以六分为一份,那么把尺度套进去就能得到柱径了。

《营造法式》是什么?

《营造法式》是为了适应北宋百后期皇家大兴土木的需要,由匠作少监李诫编修的度一部技术专书,崇宁二年(1103年)颁行。它主要是作问为宫廷、官署及府第等建筑的施工用料、劳动定额及各工种的操作规程而颁布,是当时管答理建筑事业的规范。李诫把当时瓦木诸作的方内法经验收集在一起,系统地总结了建筑技术成就,使得《营造法式》成为可珍贵的古典建筑文献之容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