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成语固执己见的意思及解释

  • 关于成语固执己见的意思及解释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成语词典大全

关于固执己见导致恶果古代的事例

三国袁绍固执己见兵败官渡。

建安四年(199年),割据河内的眭固欲与袁绍和纵,却被曹操所灭,袁、曹之间的一场决战已经到了不可避免的时候了。袁绍决定驱使十万精锐步兵和一万骑兵夺取许都,一举攻灭曹操。

袁绍部下意见纷纭,沮授的意见与郭图和审配的完全相反,沮授建议以逸待劳,采取持久战,而郭图、审配则主张速战速决。袁绍自恃地广兵强、粮食充足,根本听不进沮授的忠告。

当曹操奔袭乌巢之时,袁军部将张郃主张救淳于琼,郭图却别出心裁要去进攻曹军大营。袁绍认为郭图是对的,于是派高览、张郃率领重兵攻击曹营,而只派轻骑救援乌巢。高览、张郃攻营不下,乌巢大败的消息已经传来了,二将无心恋战,竟自向曹军投降。

袁绍全军大乱,一下子全垮了。慌忙之中,袁绍及长子袁谭各单骑逃遁,直奔黄河渡口,随后又逃来一群骑兵,约有八百骑,渡河至黎阳北岸。这一仗袁绍损失七、八万人,武器、辎重、图书、珍宝无数。

扩展资料

人物评价:

吕思勉:袁绍是曹操的大敌。他不但地广兵强,在社会上声望很高,势力极大,即论其才具,在当时群雄中,亦当首屈一指。

毛泽东:袁绍这个人多谋寡断,有谋无断,没有决心,不果断,结果兵败于官渡。所以有谋还要善断。

方诗铭:出身于世族的袁绍,再加上他的游侠性格和豪杰才能,叱咤风云,雄据一方。尽管后来支持他的人们,有的相互火并,有的背叛投降,最后使袁氏政权烟消火灭。但是,在东汉末年的战乱时代,袁绍仍不失为一个杰出的人物。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袁绍

1、苻坚

苻坚本是雄主,振兴前秦,在相当短的时间之内东灭前燕,南取梁(汉中)、益二州,北并吞鲜卑拓跋氏之代国,西方兼并前凉,远征西域,一统北方。他一直有南征之意,后来谋士王猛死后,苻坚不听王猛生前建议,一意孤行,南征最后大败。

此战以后前秦元气大伤,苻坚於公元385年被羌族姚苌所杀,各族纷纷独立,中国北方重新陷入分裂混乱的局面,先后成立了十国。直到439年北魏重新统一北方。

2、三国袁绍

袁绍坐拥半壁江山,手握熊兵百万。他本是可以一统天下之人。田丰建言徐徐图之,先稳定大后方,等来年春收后再与曹操一决雌雄。但是袁绍以为自己手握重兵,兵力是曹操的10倍之多。曹操当时仅8万人马,还分城驻守。非要马上和曹操一决雌雄,最后乌巢被烧,兵败官渡。

官渡之战,田丰再议据险固守,分兵抄掠的疲敌策略,袁绍依然不听,后来当然大败。

3、项羽

楚汉之争中,项羽固执己见,不听从谋士的劝告除掉刘邦,反而猜忌起忠臣,连唯一的范增都容不下,最后导致乌江自刎。

4、杨广

隋朝杨广修建大运河的确是为国为民的好事,可以说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大臣扬素建言,要考虑民生,预估工期50年。可是杨广不顾群臣反对,非要用最快速度修。最后导致民不聊生,大运河修好了,隋朝却灭亡了。

5、拿破仑·波拿巴

法兰西第一帝国的缔造者,拿破仑·波拿巴据说他在一次过阿尔卑斯山时说“我比阿尔卑斯山还要高,”傲气十足何等英伟!

的确,他一度降服大半个欧洲,使法国资本主义得到充分的发展,但也让他对外侵略扩张的欲望日益强烈,终于固执己见地发动了以争霸,掠夺和奴役别国为目的的侵略战争,最后使他有了最后滑铁卢战役的失败,被流放而死在了圣赫勒拿岛。他曾经拥有许多最终却失去了一切。

要说固执己见导致的恶果,太多太多了,而且情况严重的也很多。比如项羽,坐拥中原视刘邦为小儿。范增主杀之,项羽以为自己熊兵在手,又单挑来无敌就不杀刘邦。最后被逼自刎乌江。2,三国袁绍,坐拥半壁江山,手握熊兵百万。正确来说,他才是最有资格一统天下之人。田丰建言,喊他徐徐图之。稳定大后方,等来年春收后再与曹操一源决雌雄。但是袁绍以为自己手握重兵,兵力是曹操的10倍之多。【曹操当时仅8万人马,还分城驻守】非要马上和曹操一决雌雄。最后乌巢被烧,兵败官渡丢掉大好的江山。隋朝杨广,修建大运河的确是为国为民的好事,可以说功在当代,利在百千秋!大臣扬素建言,要考虑民生,预估工期50年。杨广不干了【我个人估计是,杨广怕自己活不到50年。如果他驾崩了,大运河的功劳不就是别人的了?那可是青史留名的机会啊】所以不顾群臣反对,非要用最快速度修。好了,大运河到时修好了。18路反王,64路烟尘也来了。隋朝享国度37年就玩完。以上三件都是因为固执己见导致丢掉江山的大事情。

什么叫固执己见?

固执己复见的意思,顾名思义就是“顽固坚持自己的意见,不肯去改变”。固执己见有好的一面,也有坏的制一面,看怎么理解了。好的一面可以说是有个人主见,坚持自己的信念知理想,不为外来因素所动摇。坏的一面是可能自己至到失败道才会意识到自己的主张的意见错了,后悔也晚了。

固执己见就是顽固地坚持自己的意见,不肯改变。百

这个词汇通常带走贬义色彩,实际是中性词汇。固执的人很多度,但固执又有见解的人就不多了,固执又回有高明见解的人更是稀少。这样的人要么是自大狂,要么就世外高人。至于普通人,特别答是年轻人最好谦虚些,遇事多倾听,三思而后行!

为什么说固执己见要不得?

做事圆通就是要灵活,不能固执己见。一个人做事如果不采取灵活变通的态度,而是偏执顽固缺乏通融,就会使矛盾激化,最后导致事情受影响,产生令双方不满意的结果。经商者不懂得圆通的道理,手段僵化固执,结果与送到手的买卖失之交臂。

从自己的内心看世界应该圆满,在与外面的世界交流沟通的时候应该圆通,圆满是美妙的做人心境,圆通是高超的处世技巧,两者互为表里,是一个人为人处世修身养性的必修课程。

每个人都会遇到不同于自己的人,大至思想、观念、为人行事之道,小至对某人某事的看法与评判。这些程度不同的差异可能会转化成人与人之间的争执与辩论,任何独立的、有主见的人都应正视这个问题。

当双方都各执己见、观点无法统一的时候,应该冷静处世把握自己,把不同的看法先搁下来,等到双方较理智时再辨明真伪。也许,等到你们平静的时候,说不定会相顾大笑各自的失态呢。

固执己见似乎让人感到有个性,但更多的时候给人的感觉是顽固不化。

太固执的人总会自以为是,得出一个结论后,就认定是最终真理。固执的人容易轻视别人,否定别人。太固执的人常常刚愎自用,三国名将关羽之所以最后败走麦城,被俘身亡,最大的一个原因就是固执偏激,刚愎自用。

太固执的人很容易对人产生偏见。在他们眼里,爷爷是小偷,孙子也好不到哪儿去;一个人从监牢里出来,他这一辈子肯定不会干好事。让一个太固执的人去当老师,班里的“差生”永远得不到翻身;让一个太固执的人去做老板,他的职员永远不能犯错误。世界“牛仔大王”李维的公司有38%的职员是残疾人员、黑人、少数民族和一些有犯罪前科的人,但他们在那里都干得好好的。

太固执的人不易接受新事物。他们总认为自己的一套是最佳的,对新事物,他们其实根本不了解,但他们却煞有介事地说出一大堆凭空想象的局限和不足,俨然是专家。他们会坚持认为计算机没有算盘准确,即使他儿子还是个电脑工程师。

刚愎自用者的顽固是一个致命的弱点。不肯接受他人意见,对于朋友的规劝或忠告置若罔闻,不仅会使自己头破血流,还会伤害朋友之心。

只有真正的朋友才会指出你的错误,提出中肯的建议,提供建议本身就意味着坦诚和信任。如若把良药当做烂草,把忠言当做耳边风,怎能不使朋友伤心呢?

没有武松的本事,却还要“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这种固执的做法,不是勇猛,而是愚蠢。明知自己打不过“老虎”,却还要去拿生命做赌注,不是愚蠢是什么呢?

太固执的人肯定没有好人缘。要想改变这种坏脾气,就得试着去理解人,从别人的角度来考虑问题。抱着一个信条:在不了解一个人或一样东西之前,别妄下结论。

要善于接受别人的意见,特别是朋友的忠告更应该虚心听取,“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奉承的语言我们可以不去理会,但诚恳的忠告却一定要用心去听,特别是在自己有了错误的时候。不要钻牛角尖,等碰得头破血流就悔之晚了。

不管是普通人还是伟人,不管你是个小职员还是个领导者,都应该养成善于接受他人意见的习惯。当然,这种善于接受意见绝不是无主见地接受,把别人的话当做救命稻草。我们要慎听幼稚轻率者的献策;要慎听那种过激的言论。对于别人的意见,要经过自己的深思熟虑之后才能接受。对待争辩,我们要以慎重的态度对待。

留心我们的周围,争辩几乎无所不在,一场电影、一部小说能引起争辩,一个特殊事件、某个社会问题能引起争辩。往往争辩留给我们的印象是不愉快的,因为争辩的目标指向很明白:每一方都以对方为“敌”,试图以自己的观念强加于别人。

不应该在细节处争论不休,即使你不同意对方的观点,你最好仍能表示对方意见中你所赞同的部分,以便缓和一下谈话气氛,使对方觉得你并不是抹杀别人的一切,无论你的意见和看法与对方的意见和看法距离多么遥远,冲突得多么厉害,绝对不要表现出一种无可商量的决然态度。如果你是一个善于谈话的人,你一定要小心地使谈话不致陷于僵局,使谈话能维持下去。

还要注意的就是不要偏听偏信。偏听偏信往往会使你由这个错误走向那个错误。“兼听则明,偏听则暗”,要有比较、有选择。

固执己见者由于过于“迷信”自己,一味地执迷不悟,有时就难免言行过激,走向极端。他们顽固地“自信”,对其他人的话充耳不闻,但又生怕自己不被人重视,得不到他人的承认。于是,在顽固的“自信力”的支持下,义无反顾地沿着错误道路走下去,过激言行不但没有扭转错误方向,反而加快了失败的到来。

俗话说:“听人劝,吃饱饭。”刚愎自用、钻“牛角尖儿”,只会使前面的路越来越窄,越走越走不通,它不是成功之路,而是失败之途。

固执己见是成就事业的大敌,当你在工作中,面临困难时,一定首先使自己冷静下来,比如,不妨先停下手头的工作,调整好情绪,再重新开始。我们时常钻进牛角尖而不知自拔,因而看不出新的解决方法。

成功者的秘诀是随时检视自己的选择是否有偏差,合理地调整目标,放弃无谓的固执,轻松地走向成功。

有这样一则故事:两个贫苦的樵夫靠上山捡柴糊口,有一天在山里发现两大包棉花,两人喜出望外,棉花价格高过柴薪数倍,将这两包棉花卖掉,足可供家人一个月衣食无虑。当下两人各自背了一包棉花,赶路回家。

走着走着,两人看到山路上扔着一大捆布,走近细看,竟是上等的细麻布,足足有十多匹。一人欣喜之余,和同伴商量,一同放下背负的棉花,改背麻布回家。

同伴却认为自己背着棉花已走了一大段路,此时丢下棉花,岂不枉费自己先前的辛苦,坚持不愿换麻布。这个樵夫屡劝同伴不听,只得自己竭尽所能地背起麻布,继续前行。

又走了一段路后,背麻布的樵夫望见林中闪闪发光,走近一看,地上竟然散落着数坛黄金,樵夫欣喜若狂,心想这下真的发财了,赶忙邀同伴放下肩头的麻布及棉花,挑着黄金回家。

而背棉花的同伴抱着那套不愿丢下棉花,以免枉费辛苦的论调不放,并且怀疑那些黄金不是真的,劝他不要白费力气,免得到头来一场空欢喜。

发现黄金的樵夫只好自己挑了两坛黄金,和背棉花的伙伴赶路回家。走到山下时,一场大雨倾盆而下,两人在空旷处被淋了个湿透。更不幸的是,背棉花的樵夫背上的大包棉花,吸饱了雨水,重得完全无法再背得动,那樵夫不得已,只能丢下一路辛苦舍不得放弃的棉花,空着手和挑金的同伴回家了。

坚持是一种良好的品性,但在有些事上,过度的坚持,会导致更大的浪费。

历史上的永动机,就使很多人投入了毕生的精力,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因此,在没有胜算把握和科学根据的前提下,见好就收,知难而退才是明智之举。

诺贝尔奖得主莱纳斯·鲍林说:“一个好的研究者知道应发挥哪些构想,应该丢弃哪些构想,否则,会浪费很多时间在差劲的构想上。”有些事情,你虽然用了很大的努力,但你有一天却发现自己处于一个进退两难的境地。你所走的研究路线也许只是一条死胡同。这时候,最明智的办法就是抽身退出,去研究别的项目,寻找成功的机会。

牛顿早年就是永动机的追随者。在进行了大量的实验之后,他毅然退出了对永动机的研究,在力学中投入更大的精力。最终,许多永动机的研究者默默而终,而牛顿却因摆脱了无谓的研究,而在其他方面脱颖而出。

在人生的每一个关键时刻,审慎地运用智慧,做最正确的判断,选择正确方向并及时检视选择的角度。放掉无谓的固执,冷静地用开放的心胸做正确抉择。每次正确无误的抉择将指引你走向通往成功的坦途。

有的人失败,不是没有本事,而是定错了目标,成功者为避免失败,时刻检查目标是否合乎实际,合乎道德。

人生,不只是义无反顾地去拼搏;人生,也包括了以退为进的勇气。贝多芬和鲁迅两人,一个执著,一个放弃,都走出了一条伟大的路。因此,只要我们能冷静在观察事物,适时地放弃执著,还心灵一个自由的空间,这样的放弃是一种别样的美丽。懂得让执著和放弃并存,才能让人生变得完美!

当厄运降临到两个孩子身上时,两人都不知所措。想当音乐家的孩子耳聋了,想当画家的孩子眼瞎了。这样再继续努力也是不可能实现愿望了,于是,两人“交换”了梦想。若干年之后,两人在各自的事业上都大有成就,名扬天下。

在现实中,当命运堵塞了前路而努力无果时,我们就要学会放弃,因为在放弃的同时,还有另外一条路可以把你引向成功。

放弃执著,不是让你对现实投降,而是将自己的境界调整到一种更高的层次,使心态处于一种少烦恼的状态。不管处于什么样的困境,遇到什么样的烦恼,碰上什么样的悲伤,都能以放弃执著的心态,将这些困境、烦恼、悲伤都不放在心上。放弃了执著,其实是一种超越自我和超越现实的境界。当然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在无奈和残酷的现实面前,你不懂得放弃也许就意味着毁灭。

固执己见 是什么意思?

指顽固地坚持自己的意见,不肯改变。

固执己见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gùzhíjǐjiàn,固:固执,顽固,执,字面意思是拿着。出自《宋史·陈宓传》。

成语用法:动宾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示 例

1、冯贵堂听父亲不赞成他的主张,他想到:“人,一上了年纪,就爱固执己见,偏重保守了!”(梁斌《红旗谱》八)

2、茅盾《子夜》九:“如果荪甫一定要固执成见,那就拉倒。”

扩展资料

固执己见故事

1、项羽

楚汉之争中,项羽固执己见,不听从谋士的劝告除掉刘邦,反而猜忌起忠臣,连唯一的范增都容不下,最后导致乌江自刎。

2、杨广

隋朝杨广修建大运河的确是为国为民的好事,可以说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大臣扬素建言,要考虑民生,预估工期50年。可是杨广不顾群臣反对,非要用最快速度修。最后导致民不聊生,大运河修好了,隋朝却灭亡了。

3、袁绍

袁绍决定驱使十万精锐步兵和一万骑兵夺取许都,一举攻灭曹操。袁绍部下意见纷纭,沮授的意见与郭图和审配的完全相反,沮授建议以逸待劳,采取持久战,而郭图、审配则主张速战速决。袁绍自恃地广兵强、粮食充足,根本听不进沮授的忠告。

当曹操奔袭乌巢之时,袁绍认为郭图是对的,于是派高览、张郃率领重兵攻击曹营,而只派轻骑救援乌巢。高览、张郃攻营不下,乌巢大败的消息已经传来了,二将无心恋战,竟自向曹军投降。袁绍全军大乱,一下子全垮了。

怎么不固执己见?

每个人都会有缺点,不能成百功的人会固执己见不去对自己改变,成功的人都会认识自己的缺点从而把自己变度成优秀的人。一个人不去听取别知人的意见,就难以借助他人的力量而成就自己道,从而使自己孤立无援,要改正这样的毛病,就要和专别人一起讨论事情,和别人一起做决定,多听取别人好的意见,慢慢的就会改掉这个属弱点。

为什么不要固执己见?

现实中有很多人极为固执,不肯改变看法,要是遇到了这样不肯轻易改变自己想法的人,那是一件比较头痛的事情。你必须努力说服他,先是改变原来的错误或者有缺陷的观点,接着就是要让他认可你的看法。很多时候,一个人即便是知道自己的看法不对,也不会立即接受你的看法,他会比较谨慎地考察一番之后,再选择自认为稳妥的方案。

一个固执己见的人,需要这样改变自己。那就是哲学家威廉·詹姆斯的忠告:“要乐于承认事情就是如此。能够接受发生的事实,就是能克服随之而来的任何不幸的第一步。”也就是说,新的事物既然发生了,我们就应该把它当做一种不可避免的情况接受,并适应它,否则,我们将会被它毁掉。

叔本华也说:“能够顺从,就是你在踏上人生旅途中最重要的一件事。”我们不可能改变那些不可避免的事实,但是我们可以改变自己。

在庆祝美军在北非获胜的那天,查理将军被告知他的侄子在战场上失踪了。后来,他又被告知,他已经死了。查理将军悲伤得无以复加,在此之前,他一直觉得生活很美好。他热爱自己的工作,又用心带大了这个侄子,在他看来,他代表了年轻人美好的一切。查理觉得他以前的努力,正在丰收……可现在,他整个世界都粉碎了,觉得再也没有什么值得他活下去了。他决定放弃工作,离开家乡,把他自己藏在眼泪和悔恨之中。

“就在他清理桌子准备辞职的时候,突然看到一封他已经忘了的信——几年前他母亲去世后,这个侄子寄来的信。那信上说:‘当然,我们都会怀念她,尤其是你。不过,我知道你会支撑过去的。我永远也不会忘记那些你教我的真理,永远都会记得你告诉过我要微笑,要像一个男子汉,承受一切发生的事情。’”

“他把那封信读了一遍又一遍,于是,他一再对自己说:“事情到了这个地步,我没有能力去改变它,不过我能够像他所希望的那样,继续活下去。现在,他的生活比过去更充实、更完整。”

这里并不是说,碰到任何挫折时,都应该逆来顺受,那样就成为宿命论者了。相反,不论在哪种情况下,只要还有一点儿挽救的机会,我们就要奋斗。可是常识告诉我们,事情不可避免、也不可能再有任何转机时,为了保持理智,我们就不要固执己见,放弃使自己无法生活下去的信念吧。如果我们在极其艰难的人生旅途上,也能承受各种压力和所有颠簸的话,我们就能活得更长久,能享受更顺利的旅程。

同时,要防止遇到这样的事情:说服一个固执己见的人,放弃他的偏见,接受自己的观点,最好就是使对方立即说“是”。开始就让他说“是”,使对方忘掉你们争执的焦点,愿意去做你建议他做的事。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叫亚力森的推销员,他使了很大的劲,才卖了两台发动机给一家大工厂的工程师。他决心要卖给他几百台发动机,因此几天后又去找他,没想到那位工程师说:“亚力森,你们公司的发动机太不理想了。虽然我需要几百台,但我不打算要你们的。你们的发动机太热了,热得我的手都不能放上去。”

亚力森知道,跟他争辩是不会有好处的,急忙采用另一种策略。他说:“史密斯先生,我想你说得是对的,发动机太热了,谁都不愿意再买。你要的发动机的热度,不应该超过有关标准,是吗?”

“是的。”——亚力森得到了第一个“是”。

“电器制造公会的规定是:设计适当的发动机可以比室内温度高出华氏72度,是吗?”

“是的。”——亚力森又得了第二个“是”。

“那你的厂房有多热呢?”

“大约华氏75度。”

“这么说来,72度加75度一共是147度。把手放在华氏147度的热水塞门下面,想必一定很烫手,是吗?”

亚力森得到了第三个“是”。紧接着他提议说:“那么,不把手放在发动机上行吗?”

“嗯,我想你说得不错。”工程师赞赏地笑起来。他马上把秘书叫来,开了一张价值3.5万美元的订单。

一本《影响人类的行为》的书说:“当一个人说‘不’时,他所有的人格尊严都已经行动起来,要求把‘不’坚持到底。事后他也许会觉得这个‘不’说错了,但是他必须考虑到宝贵的自尊心而坚持说下去。”如果要使你的意见被别人同意,你必须牢牢地记住:使对方立即说“是”。永远使对方觉得“我”重要!要知道,使“我”变成重要人物,是每个人的欲望。它可以避免不必要的争执,而且它也是一种非常有用的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