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皈依三宝的成语大全_关于皈依三宝的成语意思

  • 形容皈依三宝的成语大全_关于皈依三宝的成语意思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四字成语

皈依三宝皈依三宝应具备什么条件?

要想做一名真正的佛弟子,必须要有清净的皈依戒,也就是清净的皈依佛、法、僧三宝。

在《优婆塞戒经》中,佛说要得清净的皈依,必须具备四法:一、信因,二、信果,三、信谛,四、信有得道。信因,就是相信这世界的万事万物必有其存在的因由,相信我人生命以及整个器世间,必有其生成住持的因由。信果,就是相信各种因缘造作必有其果报。所谓善恶有报,只待成熟时间的长短。信谛,广义来讲信有真理(第一义谛)存在,并通过我人自身正确的修行可以证得这个真理;狭义说就是信四圣谛,既是苦集灭道四谛。苦谛是讲生命的现象是苦,有三苦、八苦,乃至无量诸苦;集谛是苦的因、造成苦的因由;灭谛是苦的现实可以灭除;道谛是灭苦的方式方法。苦集二谛,世间人乃至六道众生都有,而灭谛和道谛,只有修学佛道而学有所成的佛子方有。佛说四谛就是让众生知苦、断集、证灭、修道。信有得道,就是信有证悟大乘菩提和小乘菩提这样真实的事件发生,信世间真有证悟的人住世。尤其是在末法的今天,这种信很重要,这信的本身就是一种力量――信力。其实这信有得道已经在第三个条件――信谛中就已经包含了,只是它很特殊很重要,所以单独列出。

真正想走佛道的学子们,愿我们共同迈进!

《菩萨优婆塞戒经》第二十二

善生言:「世尊!何等之人得三归依?何等之人不得三归?」「善男子!若人信因、信果、信谛、信有得道,如是之人则得三归。若人至心信不可败,亲近三宝受善友教,如是之人则得三归。优婆塞戒亦复如是,若能观是优婆塞戒多有无量功德果报,能坏无量弊恶之法!众生无边,受苦亦尔,难得人身,虽得人身难具诸根,虽具诸根难得信心,虽得信心难遇善友,虽欲善友难得自在,虽得自在诸法无常。---『我今若造恶业,因是恶业获得二世身心恶报,以是因缘,身口意恶,即是我怨!设三业恶不得恶报,现在之恶亦不应作。是三恶业现在能生弊恶色等,死时生悔。以是因缘,我

e5a48de588b6e799bee5baa631333239313566

受三归及八斋法,远离一切恶不善业。』」

形式上皈依没有太多的条件,只要承诺皈依佛法僧三宝就可以了。

实质上的皈依是依教奉行。
南无阿弥陀佛

只要发心学佛,正知正见。皈依没有太大的要求

如果看完我的回答对佛教有兴趣,可看我简介中我推荐的佛教资料。

皈依三宝没有条件,只要你愿意就可以了,皈依三宝就是归托依投三宝为老师,向三宝学习做人,修行之道。如果只是形式上的皈依没什么意义,要从心里向三宝学习才有意义。

只要是众生就可以。

人在面临危险时,会去寻找很多的保护,如山岳、森林、园苑、树神和神舍。

但这些都不是安隐的保护,也不是最佳的保护,如此的保护无法使人脱离诸苦。 (偈 188/ 189)

皈依佛法与僧团的人,可以透过智慧明白四圣谛:苦、集、灭和灭苦的八正道。

这才是真正无上安全的皈依和保护。如此皈依的人,可以脱离诸苦。 (偈 190/ 191/ 192)

祀得是摩诃高沙喇王的国师。摩诃高沙喇王是巴谢那地王的父亲。摩诃高沙喇王逝世后,祀得放弃所有的财产,离开家里,成为苦行者。他和他的弟子们到靠近盎嘎国,摩竭陀国与古卢国三国边境附近的地方住下来,当地附近有一只凶猛的龙。祀得经常向弟子和这三国家的人民说:「礼敬森林、山、公园和树木,如此,你们就可以解除生命中所有的苦痛。」

有一天,佛陀透过天眼,观察到祀得和他的弟子们,而且知道他们证得阿拉汉果的机缘已经成熟了。佛陀就派遣马哈摩嘎喇那尊者先去向祀得和其弟子说法,佛陀本人随后也会前去说法。马哈摩嘎喇那尊者就到祀得居住的地方,他请问他们可否借宿一夜。首先,他们加以拒绝,后来却答应了,但指引他去龙住的地方。这只龙非常敌视马哈摩嘎喇那尊者,就和尊者展开一场斗争。最后,龙终于臣服了,而卷起身子,伸出头来,像雨伞般护持马哈摩嘎喇那尊者,表示对尊者的礼敬。第二天一大早,祀得和弟子们前来观察马哈摩嘎喇那尊者的命运如何,当他们发现龙

e79fa5e98193e59b9ee7ad9431333239313566

已经驯服,温顺地以头保护马哈摩嘎喇那尊者时,都大感惊讶,他们也因此向马哈摩嘎喇那尊者礼敬。

这时候,佛陀也来了。马哈摩嘎喇那尊者从座位上站起来,向佛陀顶礼问讯,然后告诉众人:「这是我的老师--最尊贵的佛陀,我不过是伟大佛陀的一位谦恭弟子而已。」听完马哈摩嘎喇那尊者这么一说,先前对尊者驯服龙的能力留有深刻印象的人对佛陀的能力更感讶异。

佛陀告诫他:「祀得,人民受到危险的威胁时,会前往山上、森林、花园、公园和树木去寻求庇护,但这些地方无法保护人们。只有依止佛陀,法和僧团的人才能从世间苦解脱出来。」

佛陀说法完毕后,祀得和他的弟子们证得阿拉汉果,他们也都加入僧团为比库。当天从盎嘎国,摩竭陀国和古卢国前来礼敬祀得的弟子看见祀得和他弟子们都身穿比库的袈裟时,感到困惑,而在心中想着:「究竟谁的法力较强?我们的老师祀得或乔达摩呢?一定是我们的老师法力较强,因为是乔达摩前来这里找他!」佛陀知道他们心中的念头,祀得也认为他应该去除他们心中的猜测,所以,他就向佛陀顶礼问讯,然后说:「世尊!你是我的导师,我不过是你的一位弟子而已。」经过他这么表白,这些人都明白佛陀的超凡卓绝。

皈依三宝,皈依三宝应具备什么条件?
皈依三宝需皈依身、心、意。
守持戒律。
一心向佛、向道。

皈依不是?L依什么佛,什么法师,是皈依你的自性觉,皈依觉,正,净。觉而不迷,正而不邪,净而不邪。觉是佛,正是法,僧是净。

要真信佛,守五戒:不杀不盗不淫不妄语不饮酒。

善良的心
皈依三宝,“皈依三宝”指的是哪三宝?
三宝的种类

三宝的种类,古来有很多分法,不外从事相上和理体上说。可分为:三种三宝、四种三宝、六种三宝。

三种三宝

1、别相三宝:又称阶梯三宝、别体三宝,佛陀最初于菩提树下成道,但示丈六之身,及说《华严经》时,特现为卢舍那佛身,是为佛宝;佛于五时所说之大、小乘等经律,是为法宝;最初随佛出家,秉佛之教法,修因得果的声闻、缘觉、菩萨等,是为僧宝。此佛法僧三宝又名为最初三宝。

2、住持三宝:指流传、维持佛教于后世之三宝,即一切庄严的佛像,皆称为佛宝;一切佛说的经典佛书,称为法宝;出家比丘、比丘尼等称为僧,是为僧宝。此佛法僧又名为常住三宝。

3、一体三宝:又称同相三宝、同体三宝,就其意义与本质而言,佛、法、僧三宝,名虽有三,但体性为一。例如,佛从觉者之立场而言,为性体灵觉,照了诸法,非空非有,故称佛宝;但佛德足以轨范一切,亦即法性寂灭,而恒沙性德,皆可轨持,故亦称法宝;又如佛为完全无诤之和合状态,僧团之特质为和合无诤,故亦称为僧宝。如此,则一宝实具足三宝,故又名理体三宝。

四种三宝

1、一体三宝:是说佛、法、僧三宝,名虽有三,然体性同一。

2、缘理三宝:又作同相三宝、理体三宝,即以一切智五分法身为佛宝,以灭谛涅盘为法宝,以学、无学等诸贤圣为僧宝。

3、化相三宝:释迦如

e799bee5baa6e78988e69d8331333236363461

来为佛宝,如来所说之灭谛为法宝,先智苦尽之圣者为僧宝。

另,《四分律行事钞资持记》以释迦如来为佛宝,四谛为法宝,?x陈如等五比丘为僧宝。

4、住持三宝:一切佛像为佛宝,一切经卷为法宝,一切出家比丘(尼)为僧宝。此三宝能流传、维持佛法于后世也。

六种三宝
《大乘法苑义林章》卷六记载:

1、同体三宝:即三宝同以净法界真如法身为其体。

2、别体三宝:佛以三身佛为自性。五蕴之假者及法身义随其所应,皆名佛宝;法以三乘无漏所摄之教法、理法、行法、果法等为自性;僧以三乘之圣众,具足理事之和者为僧宝。

3、一乘三宝:谓一乘所有之三宝,即不定种性之方便所修。以究竟之法身为佛宝,一乘之法为法宝,一乘之菩萨众为僧宝。

4、三乘三宝:谓通于以三乘之三宝为所归之体。即为三乘者所现佛之三身为佛宝,三乘之法为法宝,三乘之圣众为僧宝。

5、真实三宝:谓依三乘真实之教旨,而论同体、别体、一乘、三乘等所有三宝之实义。即以三身为佛宝,一切无漏之教、理、行、果为三乘之法宝,一切住向、住果、住道等三乘之圣众为僧宝。

6、住持三宝:以舍利及佛像等为佛宝,以示住世不绝;以贝叶文字为法宝,即今之大藏经、一切经等,以示住世不灭;以剃发染衣僧为僧宝,以示佛法之不断。

三宝的名称、种类虽多,但归纳起来不外有三:

1、最初三宝:又称「根本三宝」、「最初三宝」。皈依佛,以释迦牟尼佛为老师;皈依法,以佛陀所说的四圣谛、八正道、十二因缘等真理为老师;皈依僧,以最初随佛陀出家的五比丘为老师。

2、住持三宝:礼一切诸佛佛像为佛宝,一切诸法经典为法宝,一切出家僧众为僧宝。

3、自性三宝:皈依佛,人人皆有如来佛性;皈依法,人人皆有平等无差别的法性;皈依僧,人人皆有般若清净的身心。

此三种三宝实乃一体,因为有最初三宝,于是有住持三宝;有住持三宝,才知道人人皆有自性三宝。所以,皈依三宝者,其实就是肯定自己、认识自己、依靠自己。所谓「自依止、法依止、莫异依止」,这才是皈依三宝的真正意义。

参考资料: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7727179.html?fr=qrl3

佛、法、僧
佛、法、僧
佛、法、僧为三宝。
佛,法,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