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成语无衣之赋的意思及解释

  • 关于成语无衣之赋的意思及解释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四字成语

文言文《无衣》开头有什么特点,如何用"赋"的手法,有什么作用

无衣是诗经中的篇名。名为无衣的有两篇。其一是《诗·秦风》中的篇名,讲述的是秦国人民同仇敌忾共御外侮无衣的兄弟之情。其中的“无袍”、“无泽”中的“袍泽”,被后人用为异姓结盟兄弟的典故;其二出于《诗·唐风》。

《秦风·无衣》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唐风·无衣》

岂曰无衣?七兮。不如子之衣,安且吉兮?

岂曰无衣?六兮。不如子之衣,安且燠兮?

秦风

无衣选自阮刻《十三经注疏》本

袍:长衣。行军者日以当衣,夜以当被。就是今之披风,或名斗篷。古代特指絮旧丝绵的长衣。“同袍”是友爱之辞。

王:指周王,秦国出兵以周天子之命为号召

同仇:共同对敌

于:语助词,犹“曰”或“聿”。兴师:出兵。秦国常和西戎交兵。

王于兴师:犹言国家要出兵打仗。

戈、矛:都是长柄的兵器,戈平头而旁有枝,矛头尖锐。

子:你,指战友。

仇:《吴越春秋》引作“讐”。“讐”与“仇”同义。与子同仇:等于说你的讐敌就是我的讐敌,即我们的敌人是共同的。

泽:同“襗”内衣,指今之汗衫

戟:兵器名。古戟形似戈,具横直两锋。

作:起。

偕行:同行,指一块儿上战场。

裳:(cháng)下衣,此指战裙。

甲兵:即铠甲和兵器。

秦风

谁说没有衣裳?和你穿同样的战袍。君王要起兵,修整好戈和矛,和你同仇敌忾!

谁说没有衣裳?和你穿同样的衬衫。君王要起兵,修整好矛和戟,和你共同做准备!

谁说没有衣裳?和你穿同样的战裙。君王要起兵,修整好铠甲和兵器,和你共同上前线!

《秦风·无衣》是《诗经》中最为著名的爱国主义诗篇,它是产生于秦地(今陕西中部和甘肃东南部)人民抗击西戎入侵者的军中战歌。在这种反侵略的战争中,秦国人民表现出英勇无畏的尚武精神,也创造了这首充满爱国主义激情的慷慨战歌。

全诗三章,每章的首二句,都以设为问答的句式、豪迈的语气,表现出那种奋起从军、慷慨自助的精神。所谓“无衣”,是说当时军情紧急,征衣一时难以齐备。但是,这点儿困难算得了什么,即使是一件战袍、一件内衣、一件战裙,也可以与战友共享。“同袍”、“同泽”、“同裳”,正生动地表现出大敌当前,战友们克服困难、团结互助的精神。后人以“袍泽”“袍泽之谊”作为异姓兄弟、结义兄弟的代名词,典出于此。每章的三、四句,则写他们一听到君王要发兵的命令,便急忙修整武器,磨励兵刃,整装待发。那“修我戈矛”、“矛戟”、“甲兵”的描述,正反映出他们那种摩拳擦掌、积极奋战的高昂的战斗热情。而每章的末句那“同仇”、“偕作”、“偕行”等语,则由共同对敌的仇恨,写到共同奋起、同赴战场,正表现出一种团结一心、同仇敌忾、誓死保卫疆土的义愤。全诗感情激荡,气势非凡,极像一首战士进行曲。它激昂高歌,表现出一种慷慨雄壮的爱国主义激情,和一往无前的大无畏精神,确实是一篇不可多得的爱国主义诗章。

《诗经》“国风”中,反战的诗篇很多,但那是反对统治阶级穷兵黩武、给人民带来深重苦难的不义之战。至于对抵御外侮、保卫家园的正义战争,人民群众还是竭诚拥护并踊跃参加的。每当国难当头之时,人民群众总是表现出一种高度的爱国热忱和英勇献身精神,这正是一个民族不亡的根本。《秦风·无衣》正是表现了这种誓死抵御外侮、英勇卫国的精神。《诗经》中的这类诗篇,不仅真实地反映出人民群众在保家卫国的斗争中所表现出的精神风貌;而且也标志着崇高的爱国主义思想,一开始就进入了我国进步文学创作领域。这类诗歌,必将以它特有的光辉、巨大的魅力,照耀诗坛,教育和鼓舞后人。《诗经·秦风·无衣》是《诗经》中的精品,对它的研究、注释、翻译有许多,但是误解也多。《秦风》本来就是秦地的民歌,可是有人硬是要说它是某某人为某某事所作。还有人对这首诗作了曲解和不合情理的翻译。比如,“与子同袍”就是“和你合用一件战袍”,这样的解释真是滑稽。怎么样才能“和你合用一件战袍”?一、你伸一个袖子我伸一个袖子——这样怎么打仗?怎么行军?二、你穿一阵子我穿一阵子,一个有衣穿时,另一个就得光着,这样也不能打仗。要想理解古代诗歌,就得首先理解古代的政治、军事、经济等等,绝不能凭我们现在人的想法去推测古人。

产生《秦风》的秦地,即现在的陕西中部、甘肃东部,秦人在商周时代与戎狄杂处,以养马闻名,以尚武著称。当时的秦人部落实行的是兵制,有点儿像是民兵制,平民成年男子平时耕种放牧,战时上战场就是战士,武器与军装由自己准备。这种兵制在北方的少数民族中一直在延续着,木兰的“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就是在自己置备装备。在当时,成年的秦人男子,是自己有战袍、戈矛的,只要发生战事,拿起来就可以上战场了。

《诗经·秦风·无衣》共有三节,后两节实际只是第一节的同义复唱。这首诗表面只是一个人的独白,实际是一个人在回答另外的人。

“岂曰无衣?”之前,一定是有人说了:“你有军装吗?”回答:“谁说我没有军装,我有同你一样的战袍。要出兵打仗了,我已经准备好了武器。”话外之音,说是:我也要参军上战场。

既然是有军装也有武器,又有上战场的要求,那为什么还不能上战场呢?答案只有一个:年龄不够。这是一个年龄不够的小家伙,早就羡慕上了那些当兵打仗的父兄。他自己准备好了武器和军装,就等着有战事上前方。可是人家说了:“小家伙,你还小哩,有军装吗?有武器吗?”于是,才引出了这小家伙的一席话。

小家伙的这些话,只是平常的答话,可是写在纸上,便是一份言辞慷慨、情绪激昂的请战书,于是被秦人记录了下来,改写成了鼓舞斗志的歌。这份“请战书”表现的渴望战斗的热情,正好与当时秦人尚武的精神一致,用现在的话说是有广泛的社会意义,这是它得以流传的原因之一。诗的语言质朴无华,但情绪是发自内心的,所以有震撼人心的力度,这是其流传千古的另一原因。

诗共三章,采用了重叠复沓的形式。每一章句数、字数相等,但结构的相同并不意味简单的、机械的重复,而是不断递进,有所发展的。如首章结句“与子同仇”,是情绪方面的,说的是我们有共同的敌人。二章结句“与子偕作”,作是起的意思,这才是行动的开始。三章结句“与子偕行”,行训往,表明诗中的战士们将奔赴前线共同杀敌了。这种重叠复沓的形式固然受到乐曲的限制,但与舞蹈的节奏起落与回环往复也是紧密结合的,而构成诗中主旋律的则是一股战斗的激情,激情的起伏跌宕自然形成乐曲的节奏与舞蹈动作,正所谓“长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礼记·乐记》)

《诗经·秦风·无衣》讲了上古时代什么文化习俗?

《诗经秦风无衣》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予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岂曰无衣,亲爱精诚,王于兴师,修我弓弩,与子同志.

春秋时期的秦国实行的是兵役制,成年男子平时耕种放牧,战斗时就是全战士,武器与军装由村落或家族自己准备。《木兰诗》的“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就是从军者自己置备装备。在当时,成年的秦人男子是自己备有武器、军装的,一旦发生战事,拿起来就可以上战场了。这一制度一直持续到商鞅变法军队职业化,由国家统一提供武器装备。

这首诗表面只是一个人的独白,实际上却是这个人在回答另外的人。从语气看,“岂日无衣”之前,一定是有人说了:“你有军装么?”答:“凭什么说我没有军装,我有同你一样的战袍。要出兵打仗了,我已经准备好了武器。我也要参军上战场。岂日无衣?与子同袍,就是:谁说我没有军装?我有同你一样的军装。“既然是有军装也有武器,又有上战场的要求,那为什么还不能上战场呢?答案只有一个:年龄不够。当时,男子到了年龄就要举行成丁仪式,通过了成丁仪式就有了参加祭祀与战争的权利,也就得准备武器了。“你有军装么?”实际是说:你有参战的资格么?一个年龄不够的“小鬼“,早就羡慕上了那些当兵打仗的父兄。他自己早已悄悄准备好了武器和军装,就等着有战事上前方。可是人家说了:小鬼,你还小哩,有军装么?有武器么?嗯!于是,才引出了这小家伙的一席话。小家伙的这些话,只是平常的答话,可是写在纸上,便是一份言辞慷慨、情绪激昂的请战书,于是被秦人记录了下来,改写成了鼓舞斗志的战歌。这份“请战书”表现出渴望战斗的热情,正好与当时秦人尚武的精神一致,这就是它得以流传的主要原因。诗的语言质朴无华,但情绪是发自内心的,所以有震撼人心的力度,这是其流传千古的另一原因。“与子同袍”的合理解释,就是:我有和你同样的战袍。

1、“王于兴师”的“王”

教科书注释:“王,指秦王。”其他注家也多是这样认为。周代,等级制度是极为森严的,王是决不可以乱称的,那可是随意不得的大事。只有周王才可以称王,其余的诸侯依次称公、侯、伯、子、男,直到春秋末才有人犯—上作乱,自称起王来。《左传。定公四年》记载了著名的申包胥哭师的故事:申包胥到秦国求救兵,靠墙哭了七天七夜,秦哀公被感动了,就“为之赋《无衣》”,表示出兵的决心。这说明《无衣》一诗最晚是产生于秦哀公时代的。而秦哀公并没有称“王”,他之前秦国更没有人称“王”。秦国首次称王是哀公之后200多年的秦惠文王。秦国无王之称,就不能说“王于兴师”的“王”指秦王了。这王不是指秦国的国君,那他只能是周王了,但是哪一个周王,就得另外考证了。

“戈矛”“矛戟”“甲兵”多数注释都很老实,“戈矛”就是“利戈长矛”,“矛戟”就是“长矛大戟”,“甲兵”就是“铠甲武器”,这样字字落实的解释,态度是认真的,但对于诗来说反是进入了误区。上古时代,长兵器有戈、矛和二者合—的戟三种,一个人只能操持其中的一种,不可能一个人又用矛又用戈,那是没法作战的。其实,诗中的“戈矛”“矛戟”全是为了凑足音节的,这“戈矛”“矛戟”实为借代,所指的全是“甲”兵,就是所有的武器装备。不可强解,不可实解,一实解了,诗味就没了。

2、“修我戈矛”的“修”

“修我戈矛”“修我矛戟”“修我甲兵”,“修”均解释为“修理”“修整”,这是仅看字面的解释,这样的解释脱离了诗的中心思想。这首诗表现的是尚武精神、军人气概,可是,“修”要解释成“修理”“修整”,就糟了:临阵磨枪的军人,算是什么好军人?王于兴师“时才想起修理武器,这样的战士还歌颂他干什么?这样的解释有损于诗中人物形象。 其实,“修”与“饰”同义,这个“修”完全可以解释为“饰”。“王于兴师”时,修饰修饰自己的武器、装备,给自己心爱的武器涂点色彩,添点饰物,让它更有美感,这才能表现对待战争的乐观主义态度与必胜的信心,这才是战斗者,这才是诗中的英雄。将“修”解释为“饰”才与诗义相合。

3、“与子同仇”的“仇”

《诗经》“仇”用了三处,一、《周南。兔》“赳赳武夫,公侯好仇。”朱熹注“与逑同”。“仇”音qiu,与逑通。“君子好逑“汉匡衡引作”君子好仇“二、《小雅。宾之初筵》”宾载手仇,室人人又。“陈奂《毛诗传疏》。云”《诗》训仇为匹,匹犹耦也。三、《大雅。皇矣》“帝谓文王,询尔仇方。”《毛诗传》“仇,匹也。”

而作“仇敌”意义的“仇”,《诗经》是写作“雠”的,如《邶风。谷风》“不我能慉,反以我为雠。”《小雅*采芑》“蠢尔蛮荆,大邦为雠。“ 同袍、同泽、同裳,为同义;戈矛、矛戟、甲兵,为同义:同与偕为同义,同仇、偕作、偕行,也应该是同义。“与子同仇”的“仇” 若解释为“敌人”,就不能与偕作、偕行构成同义了,这首诗同义反复的整齐就被破坏了。同仇,即同伴、同行。“与子同仇”的“仇”,应该解释为“匹”,即“伴”。

全诗如下:

岂曰百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度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问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全诗表明了当时民众的淳朴,善良(怎么能说没有衣服答穿呢?我们跟你穿的是一样的啊!)

更是表现了当地秦人回好战、热血的性格。(修整我那答戈与矛,杀敌与你是一样的目标!)

诗经秦风无衣的作者

希尔德丶117:你好。zd

《国风秦风无衣》的作者是秦哀公。

据《左传》记载,鲁定公四年(前506年),吴国军队攻陷楚国的首府郢都,楚臣申包胥到秦国求援,“立依于庭墙而哭,日夜不绝声,勺饮不入口,七日,秦哀公为之赋《无衣》内,九顿首而坐,秦师乃出”。于是一举击退了吴兵。可以想像,在秦王誓师的时候,此诗犹如一首誓词;对士兵们来说,则又似一首动员令。这首诗充满了激昂慷慨、同仇敌忾容的气氛,读之不禁受到强烈的感染。

《诗经》主要运用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无衣》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的手法,作用是什么?

《国风·秦风·无衣》这首诗运用了“赋”的表现手法。

“赋”的特点就是重章叠句、反复咏叹,就一事铺陈开来。

作用:

这是一首赋体诗,在铺陈复唱中直接表现战士们共同对敌、奔赴战场的高昂情绪,一层更进一层地揭示战士们崇高的内心世界。

这首诗一共三段,以复沓的形式,表现了秦军战士出征前的高昂士气:他们互相召唤、互相鼓励、舍生忘死、同仇敌忾,这是一首慷慨激昂的从军曲。

先秦佚名《国风·秦风·无衣》原文: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译文:

谁说我们没衣穿?与你同穿那长袍。君王发兵去交战,修整我那戈与矛,杀敌与你同目标。谁说我们没衣穿?与你同穿那内衣。君王发兵去交战,修整我那矛与戟,出发与你在一起。谁说我们没衣穿?与你同穿那战裙。君王发兵去交战,修整甲胄与刀兵,杀敌与你共前进。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在《诗经》大量的战争题材作品中,《秦风·无衣》一诗以其高亢的精神境界和独特的表现方式受到人们的重视。然而,由于作品的创作的具体年代已不可考。

据今人考证,秦襄公七年(周幽王十一年,公元前771年),周王室内讧,导致戎族入侵,攻进镐京,周王朝土地大部沦陷,秦国靠近王畿,与周王室休戚相关,遂奋起反抗。此诗似在这一背景下产生。

诗词赏析

这首诗意气风发,豪情满怀,确实反映了秦地人民的尚武精神。在大敌当前、兵临城下之际,他们以大局为重,与周王室保持一致,一听“王于兴师”,他们就一呼百诺,紧跟出发,团结友爱,协同作战,表现出崇高无私的品质和英雄气概。

由于此诗旨在歌颂,也就是说以“美”为主,所以对秦军来说有巨大的鼓舞力量。

据《左传》记载,鲁定公四年(公元前506年),吴国军队攻陷楚国的首府郢都,楚臣申包胥到秦国求援,申包胥站起来,靠著院墙痛哭,哭声日夜不停,连续七天没有喝一口水。秦哀公为申包胥作了《无衣》这首诗。申包胥连著叩了九个头,然后才坐下。于是秦国出兵了。

可以想像,在秦王誓师的时候,此诗犹如一首誓词;对士兵们来说,则又似一首动员令。

如前所述,秦人尚武好勇,反映在这首诗中则以气概胜。诵读此诗,不禁为诗中火一般燃烧的激情所感染,那种慷慨激昂的英雄主义气概令人心驰神往。

之所以造成这样的艺术效果,第一是每章开头都采用了问答式的句法。一句“岂曰无衣”,似自责,似反问,洋溢着不可遏止的愤怒与愤慨,仿佛在人们复仇的心灵上点上一把火,于是无数战士同声响应:“与子同袍!”“与子同泽!”“与子同裳!”

第二是语言富有强烈的动作性:“修我戈矛!”“修我矛戟!”“修我甲兵!”使人想像到战士们在磨刀擦枪、舞戈挥戟的热烈场面。这样的诗句,可以歌,可以舞,堪称激动人心的活剧。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国风·秦风·无衣

应该是赋(赋的特点就是重章叠句、反复咏叹,就一事铺陈开来),请看:

秦风·无衣

1、结构与主题

《秦风·无衣》在篇章结构上采用重章叠句、反复咏叹的手法。全诗共分三章,第二、三章与第一章相比,只更换了几个韵脚字,这种回旋反复的形式加重了抒情色彩,增加了诗歌的音乐性、节奏感和感染力。

《无衣》表现了奴隶社会时期人民保家卫国、团结对敌、英勇献身的思想感情,真实感人,慷慨雄壮,确是一首充满民族精神而又富有艺术魅力的古代军歌。

2、文章解读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子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段解:这一章写战争开始之时,战士们统一思想。

解读:这一章写当时军情紧急,一时难以备全征衣。“无衣”是实写,也可以理解为夸张的写法,为国征战,不计衣物不全的困难。“与子同袍”,与战友共用一件战袍,“王于兴师”,大家就急忙修理好戈矛。为什么大家能够克服困难、团结备战呢?“与子同仇!”因为大家认识到,仇敌是共同的,必须一起抗击共同的敌人。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段解:这两章写战士们统一行动,一起上战场。

解读:这首战歌,每章一、二句,分别写“同袍”、“同泽”、“同裳”,表现战士们克服困难、团结互助的情景。每章的三、四句,先后写“修我戈矛”、“修我矛戟”、“修我甲兵”,表现战士们齐心备战的情景。每章最后一句,写“同仇”、“偕作”、“偕行”,表现了战士们的爱国感情和大无畏精神。

3、字词解析

岂曰无衣:怎能说没有衣服。衣,上衣。

子:你。

袍:长衣。闻一多说:“行军者日以当衣,夜以当被。”即当时士兵穿的战袍白天当衣服,夜晚当被子,相当于现在的披风或斗篷。同袍,表示友爱。

王:指秦王,一说指周天了。

于:助词。

兴师:出兵。

修:修理,整顿。

戈矛:古代的长柄武器。

与子同仇:我同你一样仇恨敌人。

泽:通“(zé)”,内衣。

戟(jǐ):长柄的武器。将戈、矛合为一体的一种武器。

偕(xié):共同,一起。

作:起。

裳:古时男女的下衣,即裙。

甲:铠甲,古代军人穿的护身衣服。

兵:兵器。

行:行走,前往。偕行,指一同奔赴战场。

诗经·秦风·无衣按内容分为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注释

袍:长衣。行军者日以当衣,夜以当被。就是今之披风,或名斗篷。“同袍”是友爱之辞。

王:指周王,秦国出兵以周天子之命为号召。

于:语助词,犹“曰”或“聿”。

兴师:出兵。秦国常和西戎交兵。秦穆公伐戎,开地千里。当时戎族是周的敌人,和戎人打仗也就是为周王征伐,秦国伐戎必然打起“王命”的旗号。

同仇:共同对敌。

戈、矛:都是长柄的兵器,戈平头而旁有枝,矛头尖锐。

仇:《吴越春秋》引作“讐”。“讐”与“仇”同义。与子同仇:等于说你的讐敌就是我的讐敌。

泽:同“襗”内衣,指今之汗衫

戟:兵器名。古戟形似戈,具横直两锋。

作:起。

裳:下衣,此指战裙。

甲兵:铠甲与兵器。

翻译

怎能说没有衣裳?我愿和你披同样的战袍。天子让我们出兵打仗,且修好我们的戈与矛。我们面对的是共同的敌人!

怎能说没有衣裳?我愿和你穿同样的汗衣。天子让我们出兵打仗,且修好我们的矛与戟。我愿与你一同战斗!

怎能说没有衣裳?我愿和你穿同样的下裳。天子让我们出兵打仗,且修好我们的盔甲兵器。我愿与你一同前进!

赏析

1.的背景:西周幽王为犬戎所杀,秦襄公护周平王东迁,并受王命攻打犬戎。王先谦先生解释本诗时说:“西戎杀幽王,于是周室诸侯以为不共戴天之仇,秦民敌王所忾,故曰同仇也。”

《秦风·无衣》是《诗经》中最为著名的爱国主义诗篇,它是产生于秦地(今陕西中部和甘肃东南部)人民抗击西戎入侵者的军中战歌。在这种反侵略的战争中,秦国人民表现出英勇无畏的尚武精神,也创造了这首充满爱国主义激情的慷慨战歌。

2.具体把握:

全诗共三章,章与章句式对应;诗句大同而小异,在重章复唱中诗意递进。一边歌唱,一边行军,一往无前。

第一章,统一思想。当时军情紧急,一时难以备全征衣。“无衣”,这是实写。也可以理解为夸张的写法,为国征战,不计衣物不全的困难,“与子同袍”,与战友共用一件战袍。“王于兴师”,大家就急忙修理好“戈矛”。为什么大家能够克服困难、团结备战呢?“与子同仇!”大家认识到,仇敌是共同的,必须一起抗击共同的敌人。

第二章,统一行动。“与子同泽”“修我矛戟”。大家一起行动起来,“与子偕作”,投身到征战中。

第三章,一起上战场。“与子偕行”,激昂高歌,团结对敌,奔赴战场。

这首战歌,每章第一、二句,分别写“同袍”“同泽”“同裳”,表现战士们克服困难、团结互助的情景。每章第三、四句,先后写“修我戈矛”“修我矛戟”“修我甲兵”,表现战士齐心备战的情景。每章最后一句,写“同仇”“偕作”“偕行”,表现战士们的爱国感情和大无畏精神。这是一首赋体诗,用“赋”的表现手法,在铺陈复唱中直接表现战士们共同对敌、奔赴战场的高昂情绪,一层更进一层地揭示战士们崇高的内心世界。

这首诗一共三段,以复沓的形式,表现了秦军战士出征前的高昂士气:他们互相召唤、互相鼓励,舍生忘死、同仇敌忾。这是一首慷慨激昂的从军曲!

这首诗是军中的歌谣,反映了秦国兵士团结友爱、共御强敌的精神。全诗分为三章,采用兵士相语的口吻。在激战前夕,兵士们聚在一起紧张地修整武器。这时,有人顾虑自己没有衣裳。他的战友就充满友情地劝慰他:“谁说没有衣裳,我和你同披一件战袍!”又用大义来激励同伴:“国家出兵打仗,我们且把武器修理好,我和你面对着一个共同的敌人。”从诗中不仅可以看到兵士之间的友爱,也可以看到他们在国难当头的时刻.心甘情愿地承担起重大牺牲的爱国精神。诗歌音节短促,声调激昂,生动地表现了秦国兵士们同仇敌忾、慷慨从军的情景。

3.主体与主旨:《无衣》表现了奴隶社会时期人民保家卫国、团结对敌、英勇献身的思想感情,真实感人,慷慨雄壮,确是一首充满民族精神而又富有艺术魅力的古代军歌。

4.注意:诵读这首诗,要注意全诗慷慨雄壮的基调。

这首诗充满了激昂慷慨、同仇敌忾的气氛,读之不禁受到强烈的感染。可是《毛诗序》却说:“《无衣》,刺用兵也,秦人刺其君好攻战。”陈奂《诗毛氏传疏》也认为:“此亦刺康公诗也。”《诗经》固然讲究美刺,但这

里明明是美,却被说成刺。按其内容,当是一首爱国主义的战歌。据今人考证,周幽王十一年(秦襄公七年,公元前771年),周王室内讧,导致戎族入侵,攻进镐京,周王朝土地大部沦陷,秦国靠近王畿,与周王室休戚相关,遂奋起反抗。此诗似在这一背景下产生。当时的秦国位于今甘肃东部及陕西一带。那里木深土厚,民性厚重质直。班固在《汉书·赵充国辛庆忌传赞》中说秦地“民俗修习战备,高上勇力,鞍马骑射。故秦诗曰:‘王于兴诗,修我甲兵,与子偕行。’其风声气俗自古而然,今之歌谣慷慨风流犹存焉。”朱熹《诗集传》也说:“秦人之俗,大抵尚气概,先勇力,忘生轻死,故其见于诗如此。”这首诗意气风发,豪情满怀,确实反映了秦地人民的尚武精神。在大敌当前、兵临城下之际,他们以大局为重,与周王室保持一致,一听“王于兴师”,他们就一呼百诺,紧跟出发,团结友爱,协同作战,表现出崇高无私的品质和英雄气概。

由于此诗旨在歌颂,也就是说以“美”为主,所以对秦军来说有巨大的鼓舞力量。据《左传》记载,鲁定公四年(前506年),吴国军队攻陷楚国的首府郢都,楚臣申包胥到秦国求援,“立依于庭墙而哭,日夜不绝声,勺饮不入口,七日,秦哀公为之赋《无衣》,九顿首而坐,秦师乃出”。于是一举击退了吴兵。可以想像,在秦王誓师的时候,此诗犹如一首誓词;对士兵们来说,则又似一首动员令。

如前所述,秦人尚武好勇,反映在这首诗中则以气概胜。诵读此诗,不禁为诗中火一般燃烧的激情所感染,那种慷慨激昂的英雄主义气概令人心驰神往。无怪乎吴闿生《诗义会通》评为“英壮迈往,非唐人出塞诸诗所及”。之所以造成这样的艺术效果,第一是每章开头都采用了问答式的句法。陈继揆《读诗臆补》说:“开口便有吞吐六国之气,其笔锋凌厉,亦正如岳将军直捣黄龙。”一句“岂曰无衣”,似自责,似反问,洋溢着不可遏止的愤怒与愤慨,仿佛在人们复仇的心灵上点上一把火,于是无数战士同声响应:“与子同袍!”“与子同泽!”“与子同裳!”第二是语言富有强烈的动作性:“修我戈矛!”“修我矛戟!”“修我甲兵!”使人想像到战士们在磨刀擦枪、舞戈挥戟的热烈场面。这样的诗句,可以歌,可以舞,堪称激动人心的活剧!

诗共三章,采用了重叠复沓的形式。每一章句数、字数相等,但结构的相同并不意味简单的、机械的重复,而是不断递进,有所发展的。如首章结句“与子同仇”,是情绪方面的,说的是我们有共同的敌人。二章结句“与子偕作”,作是起的意思,这才是行动的开始。三章结句“与子偕行”,行训往,表明诗中的战士们将奔赴前线共同杀敌了。这种重叠复沓的形式固然受到乐曲的限制,但与舞蹈的节奏起落与回环往复也是紧密结合的,而构成诗中主旋律的则是一股战斗的激情,激情的起伏跌宕自然形成乐曲的节奏与舞蹈动作,正所谓“长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下一句是什么?

答案: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出处《国风·秦风·无衣》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来与子同泽。

王于兴师,修我矛自戟[1],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

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谁说没有百战衣?与君同穿战袍。君王征师作战,修整我们的戈与矛,与君同仇敌忾。

谁说没有战衣?与君同穿衫衣。君王征师作战,修整我们的矛与戟,与君上阵杀敌。

谁说没有战衣?与君同穿裳衣。君王征师作战,修整我们的甲与兵,与君共赴国殇。

此诗描写的是战友之间兄弟般的感情。秦人尚武,诗中表达了愿与战友并肩作战,同仇敌忾的决心。此诗旨在歌颂,也就是说以“美”为主,所以度对秦军来说有巨大的鼓舞力量。据《左传》记载,鲁定问公四年(前506年),吴国军队攻陷楚国的首府郢都,楚臣到秦国求援,“立依于庭墙而哭,日夜不绝声,勺饮不入口,七日,秦哀公为之赋《无衣》,九顿首而坐,秦师乃出”。于是一举击退了答吴兵。可以想像,在秦王誓师的时候,此诗犹如一首誓词;对士兵们来说,则又似一首动员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