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成语手足无措的意思及解释

  • 关于成语手足无措的意思及解释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成语词典大全

手足无措的意思是什么

手足无措:shǒuzúwúcuò,措:安放。手脚不知放到哪儿好。形容举动慌张或无法应付。

【出自】:《论语·子路》:“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

【示例】:正忧疑不定,忽报宋兵到了,惊得~。

手足无措成语典故

【成语】:手足无措

【拼音】:shǒuzúwúcuò

【解释】:措:安放。手脚不知放到哪儿好。形容举动慌张,或无法应付。

【出处】:《论语·子路》:“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

【手足无措的成语故事】

《史记.卷四七.孔子世家》有一段记载:卫灵公死后,卫人立蒯聩之子辄,是为出公。这一年六月,赵鞅将抄蒯聩纳于卫国的戚地,与辄对立。直到出公五年,卫君辄始终违抗父亲蒯聩,诸侯们屡次以这件事责备卫国。这时孔子门人子路等多在卫国任职,卫君辄想要请孔子主政。此刻蒯聩已在晋人的协助下回国,占领了戚邑,父子相峙不下,尽失其应有的风度。在这种情形下,孔子自然不愿为一个名不正、言不顺的君主效力。他向子路陈述“正名”的道理,说:“名分不正,所说的话就不合道理;说的话不合道理,事情就做不成;事情都做不成,当然安上治民的礼、移风易俗的乐就无法产生;礼乐不能产生,刑罚就因失去依据而不能轻重适中;刑罚失当,人民举手投足都容易犯错,就会惶恐终日,不知如何安放手脚。”孔子所讲的此一席话,见于《论语.zd子路》。后来“手足无措”这句成语,就从孔子所说的“民无所错其手足”演变而出,用来形容人惶恐不安,不知如何是好。

束手无策和手足无措的区别,尽量详细一点

束手无策和手足无措的区别为:意思不同、引证不同。

一、意思不同

1、束手无策:形容就像捆住了手,没有一点办法。

2、手足无措:形容举动慌乱或没有办法应付。

二、引证不同

1、束手无策:宋·王柏《鲁斋集》:zd“士大夫念虑不及此;一旦事变之来;莫不束手无策。”

白话译文:士大夫考虑不周到,万一事情发生变化,岂不是没有一点办法。

2、手足无措:春版秋·孔子《论语·子路》:“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

白话译文:如果刑罚不适当,那老百姓就无所适从。

扩展资料

束手无策的近义词:惊慌失措、不知所措

一、惊慌失措

读音:[jīnghuāngshīcuò]

释义:也说惊惶失措。害怕、慌张,举止失去常态,不知怎么办好。

出处:《北齐书·元晖业传》:“孝友临刑;惊慌失措;晖业神色自若。”

白话译文:孝友临刑时,吓得慌了手脚,不知如何是好,晖业神色正常。

二、不知所措

读音:[bùzhīsuǒcuò]

释义: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形容面对突然情况,无法应付。

出处:《三国志·吴书·诸葛恪传》:“哀喜交并;权不知所措。”

白话译文:哀伤和喜悦交织在一起,不知道怎么办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