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成语载舟覆舟的意思及解释

  • 形容成语载舟覆舟的意思及解释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成语词典大全

载舟覆舟成语故事

木已成舟mù来yǐ chéng zhōu

[释义]木头已经做成了船。比喻事情已成定局;不可挽回。

[语出]清·夏敬渠《野叟曝言》:“源据你说来;则木已成舟;实难挽回了?”

[辨形]已;不能写作“己”或“巳”。百

[近义]覆水难收

[反义]变幻莫测

[用法]中性词。一般作谓语、定语、分度句。

[结构]主谓式。

荀子·王制篇》云:“传曰:‘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社会的大变革时期,多少诸侯国的兴替存亡,使人们把君民关系,比作舟水关系,并从中悟出了“载舟覆舟”的至理名言。

唐太宗曾目睹了隋末的农民来大起义和隋朝由盛转衰、迅即灭亡的短促行程,这幅触目惊心的历史画卷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所以,他经自常以隋亡为鉴,检点自己的言行。贞观六年,太宗与群臣谈论治国之道时,清醒地认识到:“天子者,有道则人推而为主,无道则人弃而不用,诚可畏也。”魏徵接着说道:“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陛下以为可畏,诚如圣旨。”可见,唐太宗在即位之后,为了不使自己的头脑发胀,是把它作为律己治国的座右铭的。

有一次,房玄龄向太宗建议说:知“近来,清查兵器,发现我们现有的兵器比隋朝还少,可以考虑增加一些。”不料,太宗却回答道:“增加兵器来防御外敌固然很重要,不过,目前最要紧的是安抚民心,稳定人心。隋炀帝的灭亡,并不是因为兵器不足,而是无视民心向背,以致民怨沸腾,国亡政息。我们要以隋亡为教训,道不可随便忘记。”可见,唐太宗真正地理解了“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内涵。

载舟覆舟zài zhōu fù zhōu

[释义]载:承载;覆:颠覆;倾覆。民众如同水;可以承载船;也可以倾覆船。复比喻民心向背决定国家存亡的作用。

[语出]《荀子·王制》:“夫君者舟也;制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正音]载;不能读作“zǎi”。

[辨形]覆;不能写作“复”。

[近义]水可载舟;亦可覆舟

[用法]常用于比喻民心向背的重要性。一般作分句。

[结构]联合式。百

[例句]

①当权者;应该知道人民能够~这个道理。

②历代的开明君王都懂得顺应民心、~的道理。

与“载舟覆舟”相关的成语:

水可载舟,亦可覆舟跗蕚度载韡(跗蕚载韡)山公倒载(山公倒载)十载寒窗(十载寒窗)被甲载兵(被甲载兵)车载斗量千载难逢满载而归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是什么意思?

“水知能载舟,亦能覆舟”的意思是把统治者比喻为船,老百姓比喻为水,水既能让船在水面上安稳地航行,又能将船推翻淹没,使船沉于水中。表示事物用之得当则有利,反之则弊害。

扩展资料:

出处:《荀子.哀公》,是荀子讲述的孔子和鲁哀公的一段对话。鲁哀公问孔子曰:“寡人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寡人未尝知哀也,未尝知忧也,未尝知劳也,未尝知惧也,未尝知危也。”孔子曰:“君之所问,圣君之问也,丘、小人也,何足道以知之?”鲁哀公曰:“非吾子无所闻之也。”孔子曰:“君入庙门而右,登自胙阶,仰视榱栋,俯见几筵,其器存,其人亡,君以专此思哀,则哀将焉而不至矣?君昧爽而栉冠,平明而听朝,一物不应,乱之端也,君以此思忧,则忧将焉而不至矣?君平明而听朝,日昃而退,诸侯之子孙必有在君之末庭者,君以此思劳,则劳将焉而不至矣?君出鲁之四门,以望鲁四郊,亡国之虚则必有数盖焉,君以此思惧,则惧将焉而不至矣?且丘闻之,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君以此思危属,则危将焉而不至矣?”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_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解释:水可以把舟船浮起,也可能使舟船倾覆。

载舟

读音:zàizhōu

基本意思:船行在水面上,水托着船。

出处:乘舟。《史记·河渠书》:“禹抑洪水十三年,过家不入门。陆行载车,水行载舟。”

覆舟

拼音:fùzhōu

意思:翻船。喻败亡覆灭。

出处:《韩非子·安危》:“奔车之上无仲尼,覆舟之下无伯夷。”,《礼记·月令》:“﹝季春之月﹞命舟牧覆舟,五覆五反,乃告舟备具于天子焉。”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最早出自孔子:“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君以此思危,则危将焉而不至矣?”

扩展资料:

关于“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故事:

1、战国时,邯郸思想家荀况,在他的不朽著作《荀子·王制》篇中,说:“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2、唐贞观后期,魏征在著名的《谏太宗十思疏》中说:“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唐太宗对荀子和魏征的这一观点十分欣赏,在与君臣讨论国家的治理问题时,多次引用和发挥了这一观点。他在《论政体》一文中说:“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荀子、魏征和唐太宗,都深深懂得人民的力量是极其伟大的,十分强调了依靠人民力量的重要性。他们的这一光辉思想,为历代统治阶级所接受。对历代统治者尊重民情民意,执政为民,起到了积极参与的促进作用。

君主如船,百姓如水,水既能使船安稳地航行,也能使船沉没。

“水则载舟,水则覆舟”,亦作“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简称“载舟覆舟”。意指事物用之得当则有利,反之必有弊害。比喻民心向背决定生死存亡。

《破阵子·江河水》(左河水)

倒海排山易泻,裂崖破坝难收。常作静幽通万物,偶起腾空卷壑沟。载舟也覆舟。

片片炊烟绿野,滔滔命液源流。无度弃污凭愿泄,不尽贪婪任意求。无忧亦隐忧。

扩展资料:

故事

战国时,邯郸籍著名思想家荀况,在他的不朽著作《荀子·王制》篇中,说:“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意思是说:统治者像是一条船,而广大的民众犹如河水,水既可以把船载负起来,也可以将船淹没掉则。

唐贞观后期,魏征在著名的《谏太宗十思疏》中说:“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意思是说:怨恨不在于大小,可怕的只在人心背离。水能载船也能翻船,所以应该高度谨慎。

唐太宗对荀子和魏征的这一观点十分欣赏,在与君臣讨论国家的治理问题时,多次引用和发挥了这一观点。他在《论政体》一文中说:“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荀子、魏征和唐太宗,都深深懂得人民的力量是极其伟大的,十分强调了依靠人民力量的重要性。他们的这一光辉思想,为历代统治阶级所接受。对历代统治者尊重民情民意,执政为民,起到了积极参与的促进作用。

成语“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载舟覆舟”便源于荀子、魏征和唐太宗谈论君与民的关系及其重要性故事。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载舟覆舟 全文翻译

载舟覆舟是指民众犹如水,可以承载船,也可以倾覆船。人民是决定国家兴亡的主要力量。

一、出处

战国·荀况《荀子·王制》:选贤良,举笃敬,兴孝悌,收孤寡,补贫穷,如是,则庶人安政矣。庶人安政,然后君子安位。传曰:“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此之谓也。

二、译文

选拔贤能的人。推举忠厚恭敬的人,提倡孝敬和友爱,收养孤寡之人,补助贫穷的人,如果这样,那么平民百姓就会安心政事政局,然后君子也就会安于政位。传说:“君主,是船;平民百姓是水。水能承载船只,也能倾覆船只。”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扩展资料

一、创作背景

《荀子》是战国后期儒家学派最重要的著作。

《荀子》全书一共32篇,是他和弟子们整理或记录他人言行的文字,但其观点与荀子的一贯主张是一致的。在前27篇中,也有几篇,如《议兵》、《大略》等可能是他的学生整理而成的。

二、作品赏析

荀子的思想因其批判地总结和吸收了各家思想而具有综合性的特点,在人性论、天人论、社会道德观、政治观、教育观等各方面都在儒家学派中独树一帜、别具特色。

三、作者简介

荀子(约公元前313-前238),名况,字卿,汉族,因避西汉宣帝刘询讳,因“荀”与“孙”二字古音相通,故又称孙卿。周朝战国末期赵国人。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儒家代表人物之一,时人尊称“荀卿”。

曾三次出齐国稷下学宫的祭酒,后为楚兰陵(今山东兰陵)令。荀子对儒家思想有所发展,提倡性恶论,常被与孟子的性善论比较。对重整儒家典籍也有相当的贡献。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载舟覆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原文】马骇舆,则君子不安舆;庶人骇政,则君子不安位。马骇舆,则莫若静之,庶人骇政,则莫若惠之。选贤良,举笃敬,兴孝弟,收孤寡,补贫穷,如是,则庶人安政矣。庶人安政,然后君子安位。传曰:“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此之谓也。

【注释】舆:《老子·八十章》:“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论语·卫灵公》:“在舆,则见其倚於衡也。”《考工记》:“舆人为车。”《说文》:“舆,车舆也。”这里用为古代的大车之意。

【译文】马惊恐车,那么君子就不能安坐在车上;平民百姓惊恐政事,那么君子就不能安坐政位。马惊恐车,就不如使马安静;平民百姓惊恐政事,就不如给他们实惠。选拔贤能的人,推举忠厚恭敬的人,提倡孝敬和友爱,收养孤寡之人,补助贫穷的人,如果这样,那么平民百姓就会安心政事政局,然后君子也就会安于政位。传说:“君主,是船;平民百姓是水。水能承载船只,也能倾覆船只。”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说明】本节紧接上节,论述的仍然是人才问题。驾驭马车,就必须要有善驾的人才,处理政事政局,也就需要专门人才。处理政事政局的人才需要懂得什么呢?那就是要选拔贤能的人,推举忠厚恭敬的人,提倡孝敬和友爱,收养孤寡之人,补助贫穷的人,如果这样,那么平民百姓就会安心政事政局,然后君子也就会安于政位。否则,人民百姓就会象洪水一样倾覆冲翻君王这只船。所以,管理治理国家,非要有专门的管理人才不可。

我听说过,要求树木生长,就一定要加固它的根本;想要河水流得长远,就一定要疏通它的源头;想使国家安定,就一定要积聚自己的道德仁义。水源不深却希望水流得长远,根不牢固却要求树木生长,道德不深厚却想使国家安定,我虽然十分愚笨,也知道那是不可能的,更何况明智的人呢?国君掌握著帝王的大权重任,处於天地间至尊的地位,不考虑在安逸的环境中想到危难,戒除奢侈而厉行节俭,这也就象砍断树根却要树木长得茂盛,堵塞泉源却希望流水长远一样啊!

凡是古代的君主,承受上天的大命,开始做得好的确实很多,但是能够坚持到底的却很少。难道是取得天下容易,守住天下就困难吗?大概是他们在忧患深重的时候,必然竭尽诚意对待下属,一旦得志,便放纵情欲,傲视他人。竭尽诚意,那麼即使象吴、越那样敌对的国家也能结为一个整体;傲视他人,那麼骨肉至亲也会疏远得象过路人一样。即使用严酷的刑罚督责人们,用威风怒气恫吓人们,结果只能使人们图求苟且以免於刑罚,却不会怀念国君的恩德,表面上态度恭敬,可是心裏并不服气。怨恨不在大小,可怕的只是百姓。百姓象水一样,可以载船,也可以翻船,这是应该特别谨慎的。

果真能够做到:见了想要得到的东西,就想到知足以警戒自己;将要大兴土木,就想到要适可而止以使百姓安宁;考虑到帝位高随时会有危险,就想到要谦虚,并且加强自我修养;害怕骄傲自满,就想到江海是居於百川的下游;喜欢打猎游乐,就想到每年三次的限度;担心意志懈怠,就想到做事要始终谨慎;忧虑会受蒙蔽,就想到虚心接纳下属的意见;害怕谗佞奸邪,就想到端正自身以斥退邪恶小人;加恩于人时,就想到不要因为一时高兴而赏赐不当;施行刑罚时,就想到不要因为正在发怒而滥施刑罚。完全做到上述十个方面,扩大九德的修养,一定会得到很多补益。选拔有才能的人而任用他,选择好的意见而听从它,那麼,聪明的人就会竭尽他们的智谋,勇敢的人就会竭尽他们的气力,仁爱的人就会广施他们的恩惠,诚实的人就会奉献他们的忠诚。文臣武将都得到任用,就可以垂衣拱手,安然而治了。何必劳神苦思,代行百官的职务呢!

载舟覆舟"源于哪些思想家和政治家的思想

“载舟覆舟”源于孔子和唐代魏征、唐太宗的观点。

孔子之所以提出要“以民为本”,是他认识到了民心是政权的基础,人民主宰历史的真理。因此他提出了著名的“载舟覆舟”论断。

孔子曾说:“丘闻之,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君以此思危,则危将焉而不至矣!”,意即“孔丘曾听说,君王就像舟,人民就像水,水可以承载船,也可以颠覆船只,君王要由此思考自身的安危,那么将永远不会处在危险的境地。”

这在春秋时期,是难能可贵的。

到了唐朝,公元643年闰六月初四,唐太宗李世民与身边大臣谈了一些他教化太子李治的事。当太子乘船时,太宗说了以下一席话:

原文:水所以载舟,亦所以覆舟,民犹水也,君犹舟也。(《资治通鉴》第196卷)

译文:水能够载船,也能够翻船,百姓便如同这水,君主便如同这船。

简释:“水所以载舟,亦所以覆舟,民犹水也,君犹舟也”,意思是,水所以载舟,亦所以覆舟,民犹水也,君犹舟也。此句所涉及的是“载舟覆舟”问题。运用此句的意义在于,比喻民心向背的极端重要性。

扩展资料: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正是儒家思想的体现,也是民本思想的再现,提倡统治者重视人民。

儒家基本上坚持“亲亲”、“尊尊”的立法原则,维护“礼治”,提倡“德治”,重视“仁治”。儒家思想对封建社会的影响很大,被封建统治者长期奉为正统思想。

具体指的是儒家学派的思想,由春秋末期思想家孔子所创立。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在总结、概括和继承了夏、商、周三代尊亲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形成的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

荀子提出了“制天命而用之”观点,强调人在认识自然,改造自然中的主观能动作用,“天”的地位已开始动摇。与此同时,从君主到一些大臣对“民”的认识都有了新的提高。

孔子提出的“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的思想,发展到孟子时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仁政思想,告诫统治者“爱民”、“利民”,轻刑薄赋,听政于民,与民同乐。这标志着民本思想至此真正形成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民本思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儒家思想

是荀子和唐太宗的思想,“君舟民水,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是指统治者如船,老百姓如水,水既能让船安稳地航行,也能将船推翻吞没,沉于水中。

荀子(约公元前313年-公元前238年),名况,字卿,华夏族(汉族),战国末期赵国人?。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时人尊称“荀卿”。西汉时因避汉宣帝刘询讳,因“荀”与“孙”二字古音相通,故又称孙卿。曾三次出任齐国稷下学宫的祭酒,后为楚兰陵(位于今山东兰陵县)令。荀子对儒家思想有所发展,在人性问题上,提倡性恶论,主张人性有恶,否认天赋的道德观念,强调后天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其学说常被后人拿来跟孟子的‘性善论’比较,荀子对重新整理儒家典籍也有相当显著的贡献。

原文见《荀子.哀公》篇,是荀子讲述孔子与鲁哀公的一段对话.鲁哀公问于孔子曰:“寡人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寡人未尝知哀也,未尝知忧也,未尝知劳也,未尝知惧也,未尝知危也.”孔子曰:“君之所问,圣君之问也,丘、小人也,何足以知之?”曰:“非吾子无所闻之也.”孔子曰:“君入庙门而右,登自胙阶,仰视榱栋,俯见几筵,其器存,其人亡,君以此思哀,则哀将焉而不至矣?君昧爽而栉冠,平明而听朝,一物不应,乱之端也,君以此思忧,则忧将焉而不至矣?君平明而听朝,日昃而退,诸侯之子孙必有在君之末庭者,君以思劳,则劳将焉而不至矣?君出鲁之四门,以望鲁四郊,亡国之虚则必有数盖焉,君以此思惧,则惧将焉而不至矣?且丘闻之,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君以此思危,则危将焉而不至矣?”

《荀子•王制篇》中有这么一段话:“庶人安政,然后君子安位.传曰:‘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唐初魏征和唐太宗也多次转引这样的观点。见《贞观政要•论政体》:“臣又闻古语云:‘君,舟也;人,水也.水能栽舟,亦能覆舟.’陛下以为可畏,诚如圣旨.”唐•魏徵《谏太宗十思疏》:“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翻译《载舟覆舟》

【原文】马骇舆,则君子不安舆;庶人骇政,则君子不安位。马骇舆,则莫若静之,庶人骇政,则莫若惠之。选贤良,举笃敬,兴孝弟,收孤寡,补贫穷,如是,则庶人安政矣。庶人安政,然后君子安位。传曰:“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此之谓也。

【注释】舆:《老子·八十章》:“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论语·卫灵公》:“在舆,则见其倚於衡也。”《考工记》:“舆人为车。”《说文》:“舆,车舆也。”这里用为古代的大车之意。

【译文】马惊恐车,那么君子就不能安坐在车上;平民百姓惊恐政事,那么君子就不能安坐政位。马惊恐车,就不如使马安静;平民百姓惊恐政事,就不如给他们实惠。选拔贤能的人,推举忠厚恭敬的人,提倡孝敬和友爱,收养孤寡之人,补助贫穷的人,如果这样,那么平民百姓就会安心政事政局,然后君子也就会安于政位。传说:“君主,是船;平民百姓是水。水能承载船只,也能倾覆船只。”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说明】本节紧接上节,论述的仍然是人才问题。驾驭马车,就必须要有善驾的人才,处理政事政局,也就需要专门人才。处理政事政局的人才需要懂得什么呢?那就是要选拔贤能的人,推举忠厚恭敬的人,提倡孝敬和友爱,收养孤寡之人,补助贫穷的人,如果这样,那么平民百姓就会安心政事政局,然后君子也就会安于政位。否则,人民百姓就会象洪水一样倾覆冲翻君王这只船。所以,管理治理国家,非要有专门的管理人才不可。

【原文】马骇舆,则君子不安舆;庶人骇政,则君子不安位。马骇舆,则莫若静之,庶人骇政,则莫若惠之。选贤良,举笃敬,兴孝弟,收孤寡,补贫穷,如是,则庶人安政矣。庶人安政,然后君子安位。传曰:“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此之谓也。

【注释】舆:《老子·八十章》:“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论语·卫灵公》:“在舆,则见其倚於衡也。”《考工记》:“舆人为车。”《说文》:“舆,车舆也。”这里用为古代的大车之意。

【译文】马惊恐车,那么君子就不能安坐在车上;平民百姓惊恐政事,那么君子就不能安坐政位。马惊恐车,就不如使马安静;平民百姓惊恐政事,就不如给他们实惠。选拔贤能的人,推举忠厚恭敬的人,提倡孝敬和友爱,收养孤寡之人,补助贫穷的人,如果这样,那么平民百姓就会安心政事政局,然后君子也就会安于政位。传说:“君主,是船;平民百姓是水。水能承载船只,也能倾覆船只。”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说明】本节紧接上节,论述的仍然是人才问题。驾驭马车,就必须要有善驾的人才,处理政事政局,也就需要专门人才。处理政事政局的人才需要懂得什么呢?那就是要选拔贤能的人,推举忠厚恭敬的人,提倡孝敬和友爱,收养孤寡之人,补助贫穷的人,如果这样,那么平民百姓就会安心政事政局,然后君子也就会安于政位。否则,人民百姓就会象洪水一样倾覆冲翻君王这只船。所以,管理治理国家,非要有专门的管理人才不可。

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怎么翻译?

意思是:臣民对国君的怨恨不在大小,可怕的只是百姓;他们像水一样能够负百载船只,也能颠覆船只,这是应当深切谨慎的。出自《谏太宗度十思疏》,是唐朝魏徵写给唐太宗的奏章。

扩展资料:

公元627年李世民即位,改元贞观。在贞观初年,他借鉴隋炀帝覆亡的教训,进一步保持了节俭、谨慎的作风,实行了不少有利于国计民生的政策。

经过十知几年的治理,经济得到发展,百姓生活也富裕起来,加上边防巩固,内外无事,唐太宗逐渐骄奢忘本,大修庙道宇宫殿,广求珍宝,四处巡游,劳民伤财。

魏征对此极为忧虑,他清醒地看到了繁荣昌盛的后面隐藏着危机,在贞观十一年(637)的三月到七月,“频上四疏,以陈得失”,《谏太宗十思疏》就是其中第版二疏,因此也称“论时政第二疏”。唐太宗看了猛然警权醒,写了《答魏征手诏》,表示从谏改过。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谏太宗十思疏

译文:

怨恨不在有多大,可怕的是人民;人民能拥戴皇帝,也能推翻他的统治,这是应当深切戒慎的。

出处:《谏太宗十思疏》【作者】魏徵?【朝代】唐

原文节选:

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忧而道著,功成而德衰,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岂其取之易守之难乎?

昔取之而有余,今守之而不足,何也?夫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虽董之以严刑,震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奔车朽索,其可忽乎?

译文:

所有君主帝王,承受上天的重大使命,无不是在深深的忧虑中就治道显著,而一旦功成名就就道德衰退,开头做得好的实在很多,而能够坚持到底的却很少。难道夺取天下容易守住天下就难了吗?

当初创业时,能力绰绰有余;现在守卫天下却力量不足,这是为什么呢?大凡在深重忧患当中必须竭尽诚意对待臣下,得志以后就放纵自己傲慢地对待一切人;竭尽诚意就能使吴和越这样敌对国家也能结成一体。越这样敌对国家也能结成一体。就是骨肉亲属也能行同陌路。

虽然可以用严刑来监督他们,用声威震慑他们,但是结果大家只图苟且免除罪罚,却不感念(皇上的)仁德,表面上恭顺而不是内心里悦服。怨恨不在有多大,可怕的是人民;人民能拥戴皇帝,也能推翻他的统治,这是应当深切戒慎的。用腐朽的缰绳驾驭飞奔的马车,这样可以忽视不理吗?

扩展资料

这句话告诫唐太宗不可以帝王之尊傲视群臣,与人结怨。因为怨不在于大小,可怕的是与众人结怨,如同水能载舟也能覆舟,众人能保护君主,也能推翻君主。

《谏太宗十思疏》是魏徵于贞观十一年(637)写给唐太宗的奏章,意在劝谏太宗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积其德义。十思”是奏章的主要内容,即十条值得深思的情况。“疏”即“奏疏”,是古代臣下向君主议事进言的一种文体,属于议论文。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谏太宗十思疏

怨恨不在大小,可怕的是民众的力量。民众的力量就像水一样,能够载舟前行,也能够将舟掀翻,所以应该需要深刻警惕啊!

“怨不在大”指的是(臣民)对国君的怨恨不在大小。人,本应写作“民”,因避皇上李世民之名讳而写作“人”。

载舟覆舟:这里比喻百姓能拥戴皇帝,也能推翻他的统治。出自《荀子·王制》:“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扩展资料:

出处

本句出自唐.魏征《谏太宗十思疏》,是魏徵于贞观十一年(637)写给唐太宗的奏章,意在劝谏太宗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积其德义。

原文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岂望流之远,根不固而何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治,虽在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

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将崇极天之峻,永保无疆之休。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德不处其厚,情不胜其欲,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者也。

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忧而道著,功成而德衰。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岂其取之易而守之难乎?昔取之而有余,今守之而不足,何也?夫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

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奔车朽索,其可忽乎?

君人者,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所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下而百川,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想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以怒而滥刑。

总此十思,宏兹九德,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争驰,君臣无事,可以尽豫游之乐,可以养松乔之寿,鸣琴垂拱,不言而化。何必劳神苦思,代下司职,役聪明之耳目,亏无为之大道哉!

释义

我听说想要树木生长,一定要稳固它的根;想要泉水流得远,一定要疏通它的源泉;想要国家安定,一定要厚积道德仁义。源泉不深却希望泉水流得远,根系不牢固却想要树木生长。道德不深厚却想要国家安定,我虽然地位低见识浅,(也)知道这是不可能的,更何况(您这)聪明睿智(的人)呢!

国君处于皇帝的重要位置,在天地间尊大,就要推崇皇权的高峻,永远保持政权的和平美好。如果不在安逸的环境中想着危难,戒奢侈,行节俭,道德不能保持宽厚,性情不能克服欲望,这也(如同)挖断树根来求得树木茂盛,堵塞源泉而想要泉水流得远啊。

(古代)所有的帝王,承受了上天赋予的重大使命,他们没有一个不为国家深切地忧虑而且治理成效显著的,但大功告成之后国君的品德就开始衰微了。国君开头做得好的确实很多,能够坚持到底的大概不多,难道是取得天下容易守住天下困难吗?

过去夺取天下时力量有余,现在守卫天下却力量不足,这是为什么呢?通常处在深重的忧虑之中一定能竭尽诚心来对待臣民,已经成功,就放纵自己的性情来傲视别人。竭尽诚心,虽然一在北方,一在南方,也能结成一家,傲视别人,就会使亲人成为陌路之人。

即使用严酷的刑罚来督责(人们),用威风怒气来吓唬(人们),(臣民)只求苟且免于刑罚而不怀念感激国君的仁德,表面上恭敬而在内心里却不服气。(臣民)对国君的怨恨不在大小,可怕的只是百姓;(他们像水一样)能够负载船只,也能颠覆船只,这是应当深切谨慎的。疾驰的马车却用腐烂的绳索驾驭,怎么可以疏忽大意呢?

做国君的人,如果真的能够做到一见到能引起(自己)喜好的东西就要想到用知足来自我克制,将要兴建什么就要想到适可而止来使百姓安定,想到帝位高高在上就想到要谦虚并加强自我约束,害怕骄傲自满就想到要像江海那样能够(处于)众多河流的下游。

喜爱狩猎就想到网三面留一面,担心意志松懈就想到(做事)要慎始慎终,担心(言路)不通受蒙蔽就想到虚心采纳臣下的意见,考虑到(朝中可能会出现)谗佞奸邪就想到使自身端正(才能)罢黜奸邪,施加恩泽就要考虑到不要因为一时高兴而奖赏不当,动用刑罚就要想到不要因为一时发怒而滥用刑罚。

全面做到这十件应该深思的事,弘扬这九种美德,选拔有才能的人而任用他,挑选好的意见而听从它。那么有智慧的人就能充分献出他的谋略,勇敢的人就能完全使出他的力量,仁爱的人就能散播他的恩惠,诚信的人就能献出他的忠诚。

文臣武将争先恐后前来效力,国君和大臣没有大事烦扰,可以尽情享受出游的快乐,可以颐养得像赤松子与王子乔那样长寿,皇上弹着琴垂衣拱手就能治理好天下,不用再说什么,天下人就已经都有教化了。为什么一定要(自己)劳神费思,代替臣下管理职事,役使自己灵敏、明亮的耳、眼,减损顺其自然就能治理好天下的大道理呢!

《谏太宗十思疏》十思概括

一思知足,觉知自己的欲望,加以减少;

二思知止,劳民伤财的建设,适可而止;

三思谦冲,位置高高在上,需要自我约束;

四思江海下百川,为了不让自己骄傲自满,可以让自己像江海那样居于百川下游;

五思三驱以为度,捕猎的时候,适可而止,不要赶尽杀绝;

六思慎始敬终,“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能果断开始做事的人很多,但是能坚持到最后的很少,所以谨慎的开始,一旦开始,坚持到最后;

七思虚心以纳天下,这样可以避免言路堵塞,大臣不敢言;

八思正身,要想全国臣民端正,皇帝自身要行天下之楷模,自身要端正;

九思无因喜以谬赏,奖赏臣民的时候,要考虑下自己是否因为太喜欢而奖励的过多;

十思无因怒而滥刑,惩罚的时候,要考虑下自己是否因为太愤怒而惩罚过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谏太宗十思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