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成语诗以言志的意思及解释

  • 关于成语诗以言志的意思及解释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四字成语

关于言志的古诗

托物言志的诗

1、《青松》

现代·陈毅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2、《墨梅》

元·王冕

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3、《竹石》

清·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4、《石灰吟》

明·于谦

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5、《画菊》

宋·郑思肖

花开不并百花从,独立疏篱趣未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6、《菊花》

唐·黄巢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7、《沁园春·雪》

现代·毛泽东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8、《梅花》

宋·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9、《在狱咏蝉》

唐·骆宾王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10、《莲》

唐·唐彦谦

新莲映多浦,迢递绿塘东。

静影摇波日,寒香映水风。

金尘飘落蕊,玉露洗残红。

看着馀芳少,无人问的中。

11、《题菊花》

唐·黄巢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12、《精卫》

清·顾炎武

万事有不平,尔何空自苦;

长将一寸身,衔木到终古?

我愿平东海,身沉心不改;

大海无平期,我心无绝时。

呜呼!君不见,

西山衔木众鸟多,鹊来燕去自成窠。

1、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满江红》

2、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书愤》

3、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青松》陈毅

4、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世家》

5、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岳阳楼记》

6、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在狱咏蝉》骆宾王

7、位卑未敢忘忧国。《病起书怀》

8、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

9、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日知录·正始》

10、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将进酒》

11、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孟子·告子下》

12、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夏日绝句》

13、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长歌行》

14、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15、日月之行,若出其中。《观沧海》

16、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过零丁洋》

17、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滕王阁序》

18、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梅花》王安石

19、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竹石》郑板桥

20、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竹石》

21、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画菊》郑思肖

22、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南园》

23、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

24、烈士暮年,壮心不已。《龟虽寿》

25、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白马篇》

26、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后出师表》

27、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江城子》

28、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

29、夫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卜居》

30、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石灰吟于谦

31、大丈夫宁可玉碎,不能瓦全。《北齐书·元景安传》

32、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登科后》

33、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无题》

34、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蜀相》

35、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菊花》黄巢

36、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酬乐天扬州》

37、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扬子江》

38、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行路难·其一》

39、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蜂》

40、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墨梅》王冕

41、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登飞来峰》

42、不入虎穴,不得虎子。《后汉书·班超传》

43、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史记·滑稽列传》

44、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杂说送张琥》

45、壁立千仞,无欲则刚。《对联》

46、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寄李十二白二十韵》

47、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警世贤文》

48、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茅屋为》

诗以言志,文以载道,是谁提出的?

“诗言志”,出自《尚书·尧典》中记舜的话说:“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zhidao作为一个理论术语提出来,最早大约是在《左传·襄公回二十七年》记赵文子对叔向所说的“诗以言志”。

“文以载道”,出自宋理学家周敦颐《通书·文辞》:“文所以载道也。轮辕饰而人答弗庸,徒饰也,况虚车乎。”

“诗言志”,出自《尚书·尧典》中记舜的话说:“诗言志,歌永百言,声依永,律和声。”作为一个理度论术语提出来,最早大约是在《左传·襄公二十七年》记赵文子对叔向所说的“诗以言回志”。

“文以载道”,出自宋理学家周敦颐《通书·文辞》:“文所以载道也。轮辕饰而人弗答庸,徒饰也,况虚车乎。”

诗以言志,词以抒情

文章各体不断演变,魏晋时之诗,无齐梁之境也;齐梁时之诗,亦无唐代之境也;唐时之诗,亦无宋代之境也.设齐梁为诗,必须如魏晋人风格,否则不足称之为诗;唐时为诗,亦必须如齐梁人手法,始得称诗;宋人为诗,亦必须一一如唐人;果如是,诗之领域,凭谁张而广之?诗如此,词亦如此.北宋中期以后之词境,为花间五代中所无;南宋之词境,亦为北宋所无.各大家能开拓词境,使“文小声曼”之词,得以宏大.“词至北宋始大,至南宋始深,至宋季始极其变.”倘仍恪守其玲珑其声,妙曼其音,境不外乎闺阁,意不外乎恋情,则何以而大、而深、而变乎?苏能以诗入词,词之疆域始广;辛能以文入词,而词之气始大.试问时历千年,至今尚可谓苏辛之词,只是诗文而非词,可乎?是以作好词,如能对词有真识,必须多读书,多了解文学发展演进过程,万不能为李清照早年所作之《词论》所误.且李清照中年以后之作,亦自与其持论相背矣.明人、清初诸老《十五家词》(其年不在此例),作者出笔,务求声容意态,一一如规格女子,诿之为学五代北宋初期.其实作者已是须发皤然之老翁,饱经丧乱,尽管其诗文亦有颇可观者,然一遁而为词,便变成十七八之女郎,宁不可笑?此乃误于“诗以言志,词以抒情”之旧说.辞藻意境,绝不敢超乎五代宋初以外,不如是,则以为是诗也,非词也,故此时率无好词.即以王阮亭论,其诗尚雅正,然其和漱玉词,真不知所云,不惟纤弱,抑且俗矣,盖亦以为词当别具一体也.

无人倡词,应使词之意境张、取材富.不然词之生命行绝矣,尚足以言词乎?余曾有此等阅历;遇有事物题材,写之于诗则易,入之如词则难,始渐悟因词之意境、取材、词汇过狭使然,乃刻意诗词合一.在广州词坛,诗词合一之说为余首倡,詹无庵亟攒和之.

常州派,张惠言首创其端,以尊体为论,陈义甚高,然《词选》但以温韦为极则,而途径、系统未甚分明,使后之学者,不知从何下手.是以周济倡四家之说:“问途碧山,历梦窗、稼轩,以还清真之浑化.”此即后人学诗,或从义山学杜,或从西山派学杜,或从后山学杜,其理一也.

凡初学者务求门径正,周氏当以为:碧山词吐属婉雅,较有内容,无纤俚浮薄之病,学之得其规模,堪为门径;梦窗词秾厚密丽,无浅薄粗率之疵,学之得其沈着秾挚,但易成堆砌实质而伤气;稼轩词豪宕疏朗,无堆砌晦涩之弊,却易成狂怪犷俚而至粗率,须以两家以参,以梦窗之密,约稼轩之疏;以稼轩之朗,约梦窗之晦,务使气势矫健,意境深厚,如此方成美成堂,远祧温韦,至于大成,故常州派虽创于张氏,而至周氏,始具师承系统,以至于成.

浙西派倡自朱彝尊,然朱氏仅提出“家白石而户玉田”,其手法、面目至厉鹗始告于成.

清季,凡词学大家均合浙西、常州为一手,取长补短,无复明显分界矣.

《词选》序云:“词者盖出于唐之诗人,采乐府之音,以制新律,因系其词,故曰词.”殊不知唐五代词:“一、采自民间歌谣;二、来自边疆少数民族及域外乐曲;三、自大曲中截段改制而成;四、出于乐工歌肆;五、文人创制;六、国家音乐机构所制.此任二北《教坊记笺订》及《敦煌曲初探》等书旁征博引,论列甚详,实非尽出自唐人之诗人.”

词为有一定格律之文体,而张氏释词义曰:“词者意内言外.”夫“意内言外”,特词之一义而已,未得谓诗词之“词”也,其他文体何尝不“意内言外”?

李后主词之现实意义如何,姑置勿论,然其词多叙写身世,冲破当筵谴兴之范围,至此境界始大,而感慨遂深.张氏诬为“词之杂流由此而起”,使人费解.

张惠言为清代经学家、古文家,然其词学论证颇有疏漏可议者.其比词于《骚》,实属过于标举,盖楚骚之忧思伤愤,皆为家国而发,彼个人之怨悱,又何以克当?至以温庭筠词为义得于《骚》,尤为大谬.人尽皆知,温氏土行芜杂,放浪歌楼伎馆,其词虽不无同情歌伎与感怀身世之作,然概其生平、思想、作品内容、对后世影响,固无与屈子伦比者.意欲尊体而引喻失书,我为皋文可惜!

词体诚须尊,要之能摒去浮艳、佻挞、儇薄、叫嚣语,以雅正之言,叙承平之景象,写新鲜之事物,歌社会注意之春华而已.

周济《宋四家词选》,以苏、姜等数大家,附于四家,其序云:“清真,集大成者也.稼轩敛雄心,抗高调,变温婉,成悲凉.碧山餍心切理,言近指远,声容调度,一一可循.梦窗奇思壮采,腾天潜渊,返南宋之清泚,为北宋之秾挚.是为四家,领袖一代.余子荦荦,以方附雅.”世人但骤读其序,而不深究其意,遂多所非议,以为周氏倒置先后,毫无识力.其实周氏之意,学此四家者,须参考附录诸家,而非如世所疵议,苏、姜附于辛,史、张附于王也.

选家须具已见,张氏此选,以“尊体”、“立派”为旨,以正当时之淫词、鄙词、游词之失;以纠浙西派末流,但知“家白石而户玉田”之蔽,特补偏救弊,难免于矫枉过正矣!

余笃信周氏之说,但不排欧、晏、苏、姜、史、张诸家.

周止庵主张学词“问途碧山”,以为其词“托意隶事处,以意贯串,浑化无痕”;“词以思笔为入门阶陛,碧山思笔,可谓双绝”.盖指碧山词言中有物,无空泛之言,且立意构思、谴词达意并皆佳妙.学之,作词时便会言中有物.然学者多着意于咏物诸篇,得其字面而不得其意旨所在,故读来似觉堆砌词藻与典故而成词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