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成语扪虱而谈的意思及解释

  • 关于成语扪虱而谈的意思及解释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四字成语

“扪虱而谈”是什么意思?有何出处或典故?

“扪虱而谈”一面捺着虱子,一面谈着。形容谈吐从容,无所畏忌。

典故:

王猛,字景略,北海剧(今山东寿光县西南)人,侨居魏郡(今河北临漳县西北)。他家里很穷,年少时靠卖簸箕为生。他曾经到洛阳去卖簸箕。有一次,有个人要买他的簸箕,出很高的价钱,但是说没有带钱在身上,要王猛跟他去家里取。王猛觉得很划得来,就跟着他走。走了很久,忽然来到一座深山,看见一位老翁,头发胡须都白了,盘坐在胡床上。左右站着十来个人。那带王猛来的人叫王猛拜见老翁,说:“这就是无念大师。”原来这就是嵩山。无念是一位道行高深的隐者,他很欣赏王猛具有良好的素质,于是派人引他入山,收为徒弟。王猛从师学习,尤爱读《阴符经》,通晓姜太公兵法。长大成人以后,王猛告别师傅,四处游历,来到邺都(今河北临漳县)。但是两晋时代是重门阀世袭的时代,出身名门贵族的子弟,尽管肚子里一肚子的草,也能做官,而且做高官;出身贫寒的士族,尽管一肚子学问,还是被人瞧不起,他们被阻断了仕进之路。王猛在邺都,就受到那些纨哑子弟的歧视,因此愤而隐居于华山,一面修炼自己,一面等待时机。

晋穆帝永和十年(公元354年),桓温率兵北伐,进军灞上(今陕西西安东)。王猛听说,穿着粗麻布做的短衣,去见桓温。桓温初至关中,想了解关中人士的动向,于是接见了王猛。王猛毫无拘束之态,坐在客座上高谈阔论,一面手里在短褐中掏来掏去,半天,两个手指捏住一个什么东西,在光亮下照了照,是只虱子,一下丢进口中,还嚼了一嚼。这一切,桓温都看在眼里,心想:名士怪癖!在魏晋时代,许多名士都有各种各样的怪癖,不以为奇。到底有没有真本事?桓温想试验一下他,于是问王猛说:“我奉晋天子之命,率10万精锐之师,征讨叛逆的秦王,这是替百姓驱除残贼,可是三秦的豪杰之士,却很少有人来拜见我,这是什么原因呢?”

王猛狡黠地笑了笑,回答说:“公不远数千里,深入寇境,可是离长安已近在咫尺,却停扎于灞上,不渡过灞水继续前进,你猜百姓们怎么看?”桓温不解地问:“百姓们怎么看?”王猛说:“百姓们心想:这位将军到底是为国家之公呢,还是为一己之私?”

词目扪虱而谈

发音百ménshīértán

释义扪:按。一面捺着虱子,一面谈着。形容谈吐偷窃,无所畏忌。

出处度《晋书·王猛传》:“桓温入关,猛被褐而诣之,一面谈当世之事,扪虱而言,旁若无人。版”

示例~,当时竟传为美事。(鲁权迅《而已集·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

什么什么而谈

抵掌而谈百指谈得很融洽。

泛泛而谈泛泛:平常,不深入。一般地浮泛地谈谈。

侃侃而谈度侃侃:理直气壮,从容不迫。理直气壮、从容不迫地说话。

夸夸而谈形容说知话浮夸不切实际。

款款而谈款:诚恳。诚恳而从容的道谈话。扪虱而谈扪:按。一面捺着虱子,专一面谈着。形容谈属吐从容,无所畏忌。

娓娓而谈连续不倦地谈论着。

求王猛“扪虱对”原文

“扪虱而谈”是魏晋风度显著标志百之一。

(恒)温入关,猛披褐而诣之,一面谈当世之事,扪虱而言,旁若无人。温察而异之,问曰:“吾奉天子之命,率锐师十万,杖义讨逆,为百姓除残贼,而三秦豪杰未有至者,何也?”猛曰:“公不远数千里,深入寇境,长安咫尺度而不渡灞水,百姓未见公心故也,所以不至。”温默然无以酬之。温之将还,赐猛车马,拜高官督护,请与俱南。猛还山咨师,师曰:“卿与桓温岂并世哉!在此自可富贵,何为远乎!”猛乃止。(晋书·王猛传)

译文:恒温帅东晋军北伐,入潼关。知王猛披件破长袍请见,对着恒温大将军(时恒温为东晋征西大将军)一面摸索着衣服的虱子,一面旁若无人的大谈时事。恒温大为惊奇,便问:“我奉天子之命,统道帅十万精兵为百姓消灭残存的寇贼,然而三秦(关中)豪杰之士却无人前来归附,这是什么缘故?”王猛回答::“明公不远数千里,深入敌境,版今距离长安近在咫尺而不渡灞水进击,百姓们不知道明公的心思,所以不来。”恒温默然无语。恒温将南归,送王猛车马,又拜为高官督护,邀请他一起南还。王蒙回华阴山咨询他的老师,老师说:“你怎么能和恒温并世相处!在此地自可富贵,何必舍近求远!权”王猛于是就留下来。

《王百猛扪虱而谈》:

北海人王猛,从小好学,才能卓越,胸怀大志,不屑于琐碎事务,人们都轻视他。王猛却悠然自得,隐居于度华阴。当他听说桓温入关后,便披着粗布衣服去拜访他,边摸着虱子边谈论当时的大事,旁若无人。桓温觉得他与众不同,便问道:“我奉天子之命,统帅十问万精兵为百姓消灭残存的寇贼,然而三秦的豪杰之士至今没有人前来归附,这是为什么呢?答”王猛说:“您不远数千里,深入敌土,回如今长安近在咫尺而您却不横渡灞水,百姓们不知道您的意图,所以不来。”桓温沉默不语,无以应答,过了一会儿说:“长江以南没有人能和你相比!”于是就安排王猛答暂任军谋祭酒。

温异之,问曰:“吾奉天子之命,将锐兵十万为百姓除残贼,而三秦豪杰未有至得,何也?”猛曰:“公不远数千里,深入敌境,今长百安咫尺而不渡灞水,百姓为知公心,所以不至。”温嘿然无以应,徐曰:“江东无卿比也!”乃署猛军谋祭酒。

桓温度觉得他与众不同,便问道:“我奉天子之命,统帅十万精兵为百姓消灭残存的寇贼,然而三秦的豪杰之士至今没有人前来归附,这是为什么呢?”王猛说:“您不远数千里,深入敌土,如今长安近在咫尺而您却专不横渡灞水,百姓们不知道您的意图,所以不来。”桓温沉默不语,无以应答,过了一会儿说:“长江以南没有人能和你相比!”于是就安排王猛暂任属军谋祭酒。

"扪虱而谈"在古代属于一件比较雅致的事情

关于这个,可以看鲁迅《而已集》的一篇杂文,《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下面把谈扪虱而谈的那段引过来,在引文的最后:

“这样下去一直到明帝的时候,文章上起了个重大的变化,因为出了一个何晏。

何晏的名声很大,位置也很高,他喜欢研究《老子》和《易经》。至于他是怎样的一个人呢?那真相现在可很难知道,很难调查。因为他是曹氏一派的人,司马氏很讨厌他,所以他们的记载对何晏大不满。因此产生许多传说,有人说何晏的脸上是搽粉的,又有人说他本来生得白,不是搽粉的。但究竟何晏搽粉不搽粉呢?我也不知道。

但何晏有两件事我们是知道的。第一,他喜欢空谈,是空谈的祖师;第二,他喜欢吃药,是吃药的祖师。

此外,他也喜欢谈名理。他身子不好,因此不能不服药。他吃的不是寻常的药,是一种名叫“五石散”的药。

“五石散”是一种毒药,是何晏吃开头的。汉时,大家还不敢吃,何晏或者将药方略加改变,便吃开头了。五石散的基本,大概是五样药:石钟乳,石硫黄,白石英,紫石英,赤石脂;另外怕还配点别样的药。但现在也不必细细研究它,我想各位都是不想吃它的。

从书上看起来,这种药是很好的,人吃了能转弱为强。因此之故,何晏有钱,

他吃起来了;大家也跟着吃。那时五石散的流毒就同清末的鸦片的流毒差不多,看吃药与否以分阔气与否的。现在由隋巢元方做的《诸病源候论》的里面可以看到一

些。据此书,可知吃这药是非常麻烦的,穷人不能吃,假使吃了之后,一不小心,就会毒死。先吃下去的时候,倒不怎样的,后来药的效验既显,名曰“散发”。倘

若没有“散发”,就有弊而无利。因此吃了之后不能休息,非走路不可,因走路才能“散发”,所以走路名曰“行散”。比方我们看六朝人的诗,有云:“至城东行

散”,就是此意。后来做诗的人不知其故,以为“行散”即步行之意,所以不服药也以“行散”二字入诗,这是很笑话的。

走了之后,全身发烧,发烧之后又发冷。普通发冷宜多穿衣,吃热的东西。但吃药后的发冷刚刚要相反:衣少,冷食,以冷水浇身。倘穿衣多而食热物,那就非死不可。因此五食散一名寒食散。只有一样不必冷吃的,就是酒。

吃了散之后,衣服要脱掉,用冷水浇身;吃冷东西;饮热酒。这样看起来,五

石散吃的人多,穿厚衣的人就少;比方在广东提倡,一年以后,穿西装的人就没有了。因为皮肉发烧之故,不能穿窄衣。为预防皮肤被衣服擦伤,就非穿宽大的衣服

不可。现在有许多人以为晋人轻裘缓带,宽衣,在当时是人们高逸的表现,其实不知他们是吃药的缘故。一班名人都吃药,穿的衣都宽大,于是不吃药的也跟着名

人,把衣服宽大起来了!

还有,吃药之后,因皮肤易于磨破,穿鞋也不方便,故不穿鞋袜而穿屐。所以我们看晋人的画象和那时的文章,见他衣服宽大,不鞋而屐,以为他一定是很舒服,很飘逸的了,其实他心里都是很苦的。

更因皮肤易破,不能穿新的而宜于穿旧的,衣服便不能常洗。因不洗,便多虱。所以在文章上,虱子的地位很高,“扪虱而谈”,当时竟传为美事。比方我今天在这里演讲的时候,扪起虱来,那是不大好的。但在那时不要紧,因为习惯不同

之故。这正如清朝是提倡抽大烟的,我们看见两肩高耸的人,不觉得奇怪。现在不行了,倘若多数学生,他的肩成为一字形,我们就觉得很奇怪了。”

扪虱而谈,一面捺着复虱子,一面谈聊,形容谈吐从容,无所畏忌。

典故:《晋书·王猛传》记载:“桓温入关,猛被褐而诣之,一面谈当世之事,扪虱而言,制旁若无人。温察而异之,问曰:‘吾奉天子之命,率锐师十万,杖义讨逆百,为百姓除残贼,而三秦谊杰未有至者何也?’猛曰:‘公不远数千里,深入寇境,长安度咫尺而不渡灞水,百姓未见公心故也,所以不至。’温默然无以酬之。”

王猛一边问捉虱子,一边议论当世之事,旁若无人。后遂用“扪虱而谈、答扪虱倾谈、扪虱”等形容言谈不凡,态度从容不迫,无所畏忌;又以“虱空扪”指有才无处施展。

扪虱而谈的译文

译文:北海人王猛,从小好学,才能卓越,胸怀大志,不屑于琐碎事务,人们都轻视他。王猛却悠然自得,隐居于华阴。当他听说桓温入关后,便披着粗布衣服去拜访他,边摸着虱子边谈论当时的大事,旁若无人。

桓温觉得他与众不同,便问道:“我奉天子之命,统帅十万精兵为百姓消灭残存的寇贼,然而三秦的豪杰之士至今没有人前来归附,这是为什么呢?”王猛说:“您不远数千里,深入敌土,如今长安近在咫尺而您却不横渡灞水,百姓们不知道您的意图,所以不来。”

桓温沉默不语,无以应答,过了一会儿说:“长江以南没有人能和你相比!”于是就安排王猛暂任军谋祭酒。

原文:北海王猛,少好学,倜傥有大志,不屑细务,人皆轻之。猛悠然自得,隐居华阴。闻恒温入关,披褐诣之,扪虱而谈当世之务,旁若无人。

温异之,问曰:“吾奉天子之命,将锐兵十万为百姓除残贼,而三秦豪杰未有至得,何也?”猛曰:“公不远数千里,深入敌境,今长安咫尺而不渡灞水,百姓为知公心,所以不至。”温嘿然无以应,徐曰:“江东无卿比也!”乃署猛军谋祭酒。

出自——唐朝多人所著《晋书·王猛传》。

扩展资料:

人物介绍

王猛(325年—375年),字景略,东晋北海郡剧县(今山东潍坊寿光东南)人,后移家魏郡。十六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在前秦官至丞相、大将军。

王猛出身贫寒,隐居山中,博学好读兵书,善于谋略和用兵。后与苻坚一见如故,论废兴大事,异常契合。苻坚即位,任中书侍郎,曾在一年中五次擢升,官至丞相、中书监、尚书令,封清河郡侯,成为苻坚主要的谋臣。王猛在前秦任职十八年,综合儒法,选拔廉明。

在政治上,抵制氐、羌权贵,整肃吏治,强化中央集权。

在京城一带坚持执法行事,数旬间诛不法贵戚豪强二十余人,百官震肃。在军事上,前秦建元六年(370年)统兵消灭前燕,都督关东六州军事,为统一北方作出重大贡献。

在经济上,劝课农桑,开放山泽,兴修水利,改进耕作,以致田畴开辟,仓库充实。他执政期间,“关陇清晏,百姓丰乐”,北方呈现小康景象。

建元十一年(375年)六月去世,终年51岁,谥号“武”。王猛临终犹以前秦内部各族豪酋势力为忧,以东晋为正朔所在,劝苻坚勿进攻东晋,但未被采纳,因而有淝水之败。王猛辅佐苻坚扫平群雄,统一北方,被称作“功盖诸葛第一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王猛

北海人王猛,从小好学,才能卓越,胸怀大志,不屑于琐碎事务,人们都轻视他。王猛却悠然自得,隐居于华阴。当他听说桓温入关后,便披着粗布衣服去拜访他,边摸着虱子边谈论当时的大事,旁若无人。桓温觉得他与众不同,便问道:“我奉天子之命,统帅十万精兵为百姓消copy灭残存的寇贼,然而三秦的豪杰之士至今没有人前来归附,这是为什么呢?”王猛说:“您不远数千里,深入敌土,如今长安近在咫尺而您却不横渡灞水,百姓们不知道您的意图,所以不来。”桓温沉默不语,无以应答,过了一会儿说:“长江以南没有人能和你相比!”于是就安排王猛暂任军zhidao谋祭酒。

扪虱而谈是什么意思?

东晋时有个人叫王猛,字景略,相貌英俊,身材魁伟,博zd学多才,对兵书尤其喜欢。他性格严谨稳重,气度潇洒豪放。与他合不来的人,他根本不愿交往。那些浮华人士看不起他,有时还笑话他,而王猛根本不与他们见识,保持一种悠然自得的心境。

王猛年轻时,人们不了解他的才华,只有一位叫徐统的官员看上他是一奇才,召他去做功曹(掌管人事、政务的中级官员)。王猛不干,跑到华阴山去隐居起来。其实,他不是不愿出来做官,而是胸怀辅佐君王治理天下的大志,希望能遇上识贤版的英明君主。在此之前,只好收藏起锋芒,等待时机。

后来,权倾一时的丞相桓温入关,王猛去拜见了他。当时,他身穿粗布衣服,而且很脏,身上还长了虱子。他一边和桓温谈论天下大事,一边满不在乎地伸手入怀,捉身上的虱子。桓温察觉了他的举动,看出王猛是个奇人,说话也精辟入理。于是,临走时赐给王猛车马,拜为高官督护,请他与自己一同去南方。王猛说:“我必须回去征求老师的意见。”结果他的老师不同意,还说:“你想想,怎么能与桓温一同并列于朝廷呢?在本地就可权找到富贵,何必去那么远的地方。”于是王猛放弃了随桓温南下的打算。

后来,前秦皇帝苻坚任用王猛做丞相,成为前秦的一位重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