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成语阿弥陀佛的意思及解释

  • 形容成语阿弥陀佛的意思及解释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成语词典大全

“阿弥陀佛”到底是“a弥陀佛”还是“e弥陀佛”?

正确读音是,阿弥陀佛(?āmítuófó)阿读一声。

阿(ā)是开口音,嘴巴张开,在喉部、胸部发音。这个“阿(ā)”字门,也就是密乘的“陀罗尼”——总持法门之一。密乘修法中,具有“阿(ā)”字门的观想和念诵法。“阿(ā)”字是梵文字母的生发音声,是一切众生的开口音。

阿弥佗佛,是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阿弥佗佛是印度梵语,翻成中文是“无量智、无量觉”,是光寿无量的意思。我们见面第一句话:阿弥佗佛,是祝你长寿、光明、智慧。也是提醒你要警觉,放下自私自利的念头,大公无私的对待一切人事务。

扩展资料:

汉传佛教的阿弥陀佛,有两个名字:

无量光佛,梵文amitābha,构词为amita-ābha(光明)

无量寿佛,梵文amitāyus,构词为amita-āyus(寿命)

amita原意为不可数,经文意思为无极,无尽,无量。

阿弥陀佛,不是由梵语而来,是阿弥陀婆耶或阿弥陀庾斯的简化。

也有简化为弥陀佛(mita-budda),阿弥陀(amita),弥陀(mita)。

但简化后的汉文,在梵文却中是另外的原意。

阿弥陀,amita无量;阿弥陀佛amitabuddha意为无量佛。

弥陀,mita可量;弥陀佛mitabuddha,意为可量佛。

阿,梵文a,表否定。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南无阿弥陀佛

读e,而不是读a.

实际来上老一辈的和尚,都念e。再看以前80,90年代的电影,也都是读e音。

老一辈传自下来的读音,出错的概率很百小。

不要把字母的注音符号当梵文发音。现代梵文Amitābha是19世纪度初才翻译的,和古梵文是云泥之别知。实际上阿弥陀佛读a音,也就是从近20年才开始读的,从台道湾和尚开始起头的。

一阿弥陀佛的正确读音

拼音发音为:nāmóāmítuófó“南无”发音为“那谟”,源于梵文namas,意为对佛的尊敬或皈依;“阿弥陀佛”发音源于梵文Amitābha特别配注:阿弥陀佛的阿字读作啊,不读E,不读O,《现代汉语词典》中把阿字,归类在E,其实这是严重错误的。如果懂梵文发音就知道,阿弥陀佛的梵文发音用中文写是:啊弥打(阿弥陀),啊字为本不生意,诸大法师一再强调所以今从正音当念阿,不读鹅。关于阿字读音,并非某一位法师这样说,而是教内诸大法师,乃至精通古梵文及巴利文的法师也都是这样认为,所以并不存在争议性。意为无量寿、无量光,为西方极乐世界的住持佛,观世音、大势至两位大菩萨为胁侍,在极乐净土教化不退转菩萨,并接引十方一切众生到他的净土去继续修行以致成佛。今念阿弥陀三字为翻译的音,而其意义在《弥陀经》中佛说为无量寿,无量光,然此三字因念啊弥打,才方符合。盖梵文的啊字本来有不生不灭意,念e,o都是不对的,念哦是流住的意思,流住就是生灭的意思。现将啊字改念哦或鹅,则梵字意义则随之改变,是将法界常住无量寿命,变为凡夫无常短暂生命。岂不是荒谬!大错特错吗??现在人念佛,不但梵音不符合,华音也同样,有念啊为哦,为鹅。念陀为徒,中国为佛教大国然而错误却如此之大。岂不是惭愧!居然连基本的阿弥陀佛也念错,我们念佛,是在求佛接引,信愿行固需具足,恭敬心也不可以缺少,印光大师说:“欲得佛法实益,须向恭敬中求”有一分的恭敬消一分的罪业,增一分福慧,有十分的恭敬消十分的罪业,增十分的福慧。世人见贵宾尚不敢错称其姓名,今念佛时由于长久习惯而错误,失去敬意而不觉,唉呀!对佛太失敬了。于礼有亏,在礼貌上是对不起,佛菩萨,问心未安,故因更正,名正礼合,名字要正,礼貌才合嘛

Amitabha梵文发音知就是阿米塔巴。阿念a陀念ta。

阿弥陀佛,是音意相结合的译法。汉字读音古来已经发生若干变化,同今天不一样了,比如读唐诗,很多不押韵了,该明白这个道道理。纠结阿怎么读,那么陀字该读什么?

读a'o还是'e,方便法门,都可以。佛门公案还有回念“笤帚”开悟的,这些东西都答是靠一念止万念而已,最后这一念也止住了,入三摩地。

阿弥陀佛是什么佛,有什么法力,和释迦牟尼佛有什么区别

阿弥陀佛(梵语Amitābha),又名无量佛、无量光佛、无量寿佛等。大乘经载,阿弥陀佛在过去久远劫时曾立大愿,建立西方净土,广度无边众生,成就无量庄严功德,为大乘佛教所广为崇敬和弘扬。

1、成佛地点不同。

释迦牟尼佛是此方佛,阿弥陀佛是他方佛。

释迦牟尼佛是娑婆世界(我们属于娑婆世界)的教主,是佛教的创始人,也是我们这个娑婆世界修出来的惟一的佛,示现在此地教化众生。

阿弥陀佛是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阿弥陀佛是指常住在西方极乐世界的三位佛菩萨之一,但不包括释迦摩尼佛。

2、成佛时间不同。

释迦牟尼佛降生在印度,以王子身份出家学道,示现成佛,寿命80岁,距今不到3千年。释迦牟尼在《阿弥陀经》里告诉我们,阿弥陀佛于十劫以前成佛。“劫”是佛教中一个非常大的数字,所以阿弥陀佛成佛在先,释迦牟尼成佛在后。

3、形象不同

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几乎都是或站或立,一手拿莲花台,一手下垂做接引状,这是最普遍的造型,表示要接引一切众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成就佛果。

释迦牟尼佛:释迦牟尼佛有的时候是手持一个钵盂,有时是一手指天一手指地,等等,释迦牟尼佛的造型很多,多半不同在手印(很多种手势)上。释迦摩尼左手托着钵,右手作“降魔印”,表示降伏一切外在的和内在的妖魔,摄受一切受苦受难的众生,让众生都能得到解脱,证得菩提道果。

4、供奉庙宇不同

一般来说,大雄宝殿供奉的是释迦牟尼佛。而在释迦摩尼佛的左右会有侍者,一般是阿难尊者和迦叶尊者这两种佛了。大雄宝殿基本是坐北朝南开门,中间供奉的是释迦摩尼,释迦牟尼左手供奉阿弥陀佛,右手供奉药师佛,也就是说他们从等级上也有一定的区分。

一般来说,供奉阿弥陀佛的大殿,多半是供奉西方三圣,中间供奉的是阿弥陀佛,旁边供奉的是观世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

5、住世目的不同

释迦牟尼佛住世目的之一是为了引导众生解脱烦恼、远离愚痴和颠倒,脱离六道苦海,往于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修性成佛。

阿弥陀佛住世目的之一是为了教导极乐世界的众生,让他们也成佛。阿弥陀佛是佛教净土宗的主修对象,认为众生只要一心清净称念阿弥陀佛圣号,便可得阿弥陀佛及诸大菩萨接引,往生极乐世界,离苦生天、究竟常乐。

极乐世界距离我们的世界有10万亿个世界之远。释迦牟尼则确确实实在我们的世界生活过。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释迦摩尼

百度百科-阿弥陀佛

释迦牟尼佛,与阿弥陀佛平等,没有高低之分,不但是这两百位老人家没有高低,一切佛都是最无上的。释迦牟尼佛是我们这个世界的教主,阿弥陀佛是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

为什么我们要选择专念阿弥陀佛呢?这乃是我们的本师释迦牟尼佛教导的,他告诉我们,只要能够专念阿弥陀佛,不间断,不夹度杂,不怀疑,将来必定可以往生极乐世界版,并且最快一日至七日,就成就了。不单是释迦牟尼佛这么教导我们,十方世界的一切佛都在这么教导我们,你可以去看看《佛说阿弥陀经》,释迦权牟尼佛在弥陀会上讲经的时候,十方世界诸佛都来为释迦牟尼佛做证明。因此我们要随顺佛陀真实教诲,老实念佛。

阿弥陀佛梵语,翻泽过来就是无量光,无量寿的意思。释迦牟尼佛就是阿弥陀佛,佛教百所有的一切佛菩萨度和罗汉都是释迦牟尼一人。释迦牟尼佛是佛教的创始人,阿弥陀佛是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西方三圣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三佛是一佛。菩萨是发大热心的贤人觉悟内者,佛是容五眼神通的圣人觉悟人,阿弥陀佛是为人类做出巨大贡献的无量光无量寿的伟大圣人。

【阿弥陀佛(梵Amita-buddha,藏Dpag-tu-med、dpag-yas)】

意译为无量光,或无量寿佛。为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他以观世音、大势至两大菩萨为胁侍,在极乐净土实践教化、接引众生的伟大悲愿。这是我国佛教界最熟稔的如来。

依据《无量寿经》所载,阿弥陀佛在成道以前,原是一位国王,由于受到世自在佛的启示,乃发起求无上道的愿心而出家。在修行期间,曾发出四十八大愿,誓愿建立一个庄严的极乐世界,以救渡一切念佛名号的众生。其中有三个大愿是∶‘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毁谤正法。’‘设我得佛,十方众生发菩提心、修诸功德,至心发愿欲生我国。临寿终时,假令不与大众围绕现其人前者,不取正觉。’‘设我得佛,十方众生闻我名号,系念我国,植众德本,至心回向,欲生我国,不果遂者,不取正觉。’

基于这些深宏的誓愿,因此,在他成佛之后,任何人只要具足信愿行、如法念佛,则一定会得到他的接引,而往生至真至善至美的净土佛国。

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的悲愿至广,慈心极深,其念佛法门又至为易行,因此在中日等国,信仰弥陀法门的众生为数极多。‘家有阿弥陀、户户观世音’的谚语,正是弥陀信仰普遍流传的最佳说明。

◎附一∶〈阿弥陀佛〉(摘译自《佛教大辞汇》)

阿弥陀佛,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据梵本所载,阿弥陀佛的梵文有两种。其一,阿弥陀婆(Amita^bha),译为无量光。Amita^bha系由形容词的amita(无量的)与女性名词a^bha^(光)结合而成。此中,amita的mi,语根为ma,意为‘量’;在mi之后加上接尾语ta,则成为形容词,意为‘有限量的’;又在mita之前,加上有‘无’或‘不’语意的接头语a,而成amita(无量)一词。又‘a^bha^’是在bha^(光耀)的语根上,加上有‘近’的意思的接头语a^,其词性属女性名词。但此处不是指无量的光明,而是当作有无量光明佛的名号,因此,将语根的母音的语尾a^缩成短音,而成男性名词。其二,阿弥陀庾斯(Ami-ta^yus),译为无量寿。Amita^yus系由形容词amita与中性名词a^yus(寿命)合成。据说a^yus的语根是具有呼吸之义的‘an’,然而有人认为a^y的语根是ay(行),其后加上接尾语us,而成有‘寿命’之义的中性名词。罗什在译《阿弥陀经》时,对此二者并不加以区别,都称之为阿弥陀。

据《无量寿经》所述,于过去久远劫中,世自在王佛出世时,有一国王闻佛说法发无上道心,弃国出家,号为法藏。其后,彼法藏比丘于世自在王前,摄取二百一十亿诸佛妙土的清净行,发四十八大愿。其中第十八愿是根本愿。其愿文曰∶‘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法藏比丘发此愿已,一向专志庄严净土,其佛土距此十万亿刹,名为安乐。

关于阿弥陀佛的成佛,袾宏在《阿弥陀经疏钞》卷三举出八种∶

(1)《法华经》载大通智胜如来时有十六王子出家,其第九王子于西方成佛,号为阿弥陀。

(2)《悲华经》载无量劫前有转轮王,名为无诤念。彼于西方世界作佛,号为阿弥陀,国名安乐。

(3)《大乘方等总持经》载无垢焰称起王如来时,有净命比丘总持十四亿部经典,随众生意乐广为说法。彼净命比丘,即今之阿弥陀。

(4)《贤劫经》载云雷吼如来时,有一王子名为净福报众音,曾供养彼云雷吼如来。彼净福报众音王子,即今之阿弥陀。

(5)《贤劫经》又载金龙决光佛时,有一法师名为无限量宝音行,力弘经法。彼时之法师,即今之阿弥陀。

(6)《观佛三昧经》卷九载空王佛时,有四比丘得念佛三昧,其第三比丘,即今之阿弥陀佛。

(7)《如幻三摩地无量印法门经》载狮子游戏金光如来时,有一国王名为胜威,尊重供养彼佛,修禅定行。彼胜威王,即今之阿弥陀。

(8)《一向出生菩萨经》载阿弥陀佛往昔为太子时,闻此念佛微妙法门,精进奉持。

关于阿弥陀佛的成佛因缘,除前文所举者之外,经典中尚有多说。按,阿弥陀佛并未见于小乘经典中,然在其余大乘经中,则屡有载及。

又,阿弥陀佛乃一切大乘经典所通说,故大乘诸宗无不言及,然其见解未必一致。总的说来,大抵可分为两类。其一,以理性为主的唯心弥陀,己心净土。其二,以事相为主,指方立相,立界外净土,现在说法的弥陀。兹略述各宗所说如下∶

(1)法相宗∶《唯识论》卷十说自性身、受用身、变化身等三身。自性身唯理,身土不分,故弥陀与诸佛应无分别。受用身分自受用、他受用。阿弥陀佛是他受用报身。但地前菩萨及凡夫二乘所见的弥陀是变化身,地上菩萨所见是他受用报身。亦即初地菩萨所见的弥陀佛,是坐于百宝莲台座上,如《观无量寿经》上所说的六十万亿那由他佛身。二地所见,系千叶莲台座上的佛身,由佛的后得无漏智所变,为十地菩萨而现,其所居净土,系净居色究竟天。

如是,现一实身,凡圣不同见,应机而现种种身,是因众生福力不同,而产生佛身粗妙之别。亦即能化的弥陀随所化根机示现佛身;所化的有情以弥陀所现佛身为增上缘,凡圣各各随智识福力浅深厚薄变现佛身,故所见佛身有粗妙之别。三贤的菩萨、二乘凡夫之类见化身小佛身;四善根菩萨见化身大佛身;初地以上的菩萨见坐大宝莲台、具无限妙相好的他受用身。此大卢舍那身是弥陀对地上菩萨所示现的佛身。以此佛身为增上缘,地上菩萨依各自之心识变现相好圆满的广大能化佛身而观。因此,菩萨进至初地时,地前所见的劣佛身潜隐,殊胜微妙的佛身显现。但地上菩萨非不能见地前所见佛身,地上菩萨欲见佛变化身亦能得见。因此,地上菩萨以他受用报身为正所见,兼见变化身。

(2)三论宗∶此宗亦谈三种佛身,即{1}正法法身,{2}修成法身,{3}应化身。正法法身就是实相法身,又名理法身、自性身、法佛。修成法身就是自受用报身,又名智法身、报佛、内应身。应化身是他受用身与化身所合并,都是起利他之化用,故合为一身。此化他之用,由本法身而起,非正酬报因位的佛身。若此佛身别开为二身时,就他受用身而言,是殊妙广大的佛身,又名外应身,是化度地上菩萨的佛身。又就化身而言,是丈六等的粗身形,又名变化身;此系为化地前菩萨及二乘凡夫所现的佛身。

此三身中,正法佛是理法身,为修证之理,故不生不灭而常住。修成佛是智法身,为能证之智。因为是冥契所证之理的能证之智,故智法身亦是常住。《大智度论》说,萨婆若是实法,非生灭。萨婆若译为一切智,一切智就是佛智,是常住不灭的实法。应化佛系法身应所化根机而现起的化他悲用,故为生灭无常之形相。初二身乃理智之本体,非化他之佛身,故无说法。应化身系由本体而现起的化他佛身,有色声,有宣说法门的悲用,故能对所化有情说法。

(3)华严宗∶据智俨的《孔目章》卷四〈往生章〉所述,阿弥陀佛国,一乘三乘不同。若依一乘,阿弥陀佛土属世界海摄,此系近引初机成信故。教境真实,佛国圆融、不可说故。若依三乘,西方净土是实报处。通成四土,即法性土、事净土、实报土、化净土。化是报化,非化身之化。如是,系以西方净土摄属于世界海,以阿弥陀佛为莲华藏庄严世界主,也就是以阿弥陀佛为毗卢遮那的同体。

华严宗分佛土为二,一为国土海,一为世界海。国土海是不可说之果分,世界海是因分可说之土。此世界海有三类,一是莲华藏庄严世界海,二是十重世界海,三是无量杂类世界。若配于三生成佛,第三是见闻生之土,第二是解行生之土,第一是证入生之净土。莲华藏界既是证入生之净土,故与不可说果分同其体。故《五教章》卷三说(大正45·498b)∶‘一莲华藏庄严世界海具足主伴,通因陀罗等,当是十佛等境界。’西方净土摄于此主伴具足的莲华藏海,阿弥陀佛与十身具足的毗卢遮那同体。

(4)天台宗∶此宗认为佛必具足三身,土是四土横竖一处。故弥陀之安养,虽难定何身何土,然皆为具缚凡夫生处。有昼夜六时之别,饭食经行之义,有声闻缘觉,佛亦说三乘法。是故判弥陀净土为应身应土。而《大乘同性经》所说的于净土中成佛者,皆是报佛,是就断无明的人所见而言,非同居土的凡夫所见。《观经》第九观所说的弥陀身量有六十万亿那由他恒河沙由旬,是为达圆教第七信位的人而特别显现的佛身。《大智度论》说西方世界出于三界,故西方世界不摄属于三界。又就彼佛土而言,彼土虽有三界但无四恶趣。

然此弥陀净土与诸佛同居土又有不同。弥陀净土横具四土,故修圆妙观而生彼者通惑虽未尽,其身常拜实报身,得居实报土,此与生于诸佛同居土后,断通惑,转果报方住上土不同。诸佛同居土虽具四土,悉是竖四土,断惑,转报然后能入上三土。其有横之义,但只是暂时依佛之加被力而见。故极乐上品的生死,通惑尚有,与常时见报佛,住报土者大异其趣。

又依智旭《梵网经玄义》及《小经要解》所述,四土横竖之义俱约断惑而说。所谓竖,是出同居土后入方便土,出方便土后入实报土等。横则不移当处,自感见方便、实报、寂孕三土。诸佛四土中的寂光土等上三土虽有横之义,但于同居净土中,大体有竖义无横义,唯极乐同居横具四土。此系十方世界未曾有之处,全性起修之因缘唯弥陀有之。华严之秘藏、法华之极意唯在执持名号的念佛法门。其他如带业往生,即得不退之说,如弥陀同居土、最胜无比之说,颇能发挥天台、四征微意。

(5)禅宗∶禅宗以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为宗旨,以佛心传心,只修行心地,自分觉知。故不见一物名为见道,不行一物名为行道。唯守本来面目,显自己本分,不拘泥善恶因果之差别,安住无住空寂之心,若至无念无想,本来真性顿显,称为成佛。其本有圆成本来面目,人人具足的佛性一理,名为无量寿。即心即佛之宗义,心外不见佛。《六祖坛经》说(大正48·352a)∶‘凡愚不了自性,不识身中净土,愿东愿西,悟人在处一般。’宝志和尚以为,智者知心作佛,愚人庆往西方。但若偏于此,失其不可得,亦非禅意。因此,宗颐禅师作二十六行颂指赞西方。

(6)净土宗∶昙鸾在《往生论注》中以二种法身论述弥陀佛身。二种法身是法性法身、方便法身。法性法身是如如之理,是无相法身,是略门。方便法身是正直,是救济一切众生的大悲无不相法身,是广门。无相法身相即无不相法身,无不相法身成无相法身。故二法身,异而不分。此系广略相入的佛身,故统以‘法’之名。所以如此,是因清净愿心所庄严之身,其清净义,是在真实智慧无为法身,为净因所庄严的净果,完成真实智慧的无为法身。所以,弥陀佛身是由清净愿心(四十八愿)所庄严的广略相入之清净佛身,即二种法身。道绰在《安乐集》中说弥陀是报佛,极乐宝庄严国是报土,并说《观音授记经》的弥陀入灭说,是在示现报身五相之一的隐没相。而化身的弥陀是《鼓音声经》所说的清泰国之弥陀,西方净土的弥陀绝对是报身佛。善导更以酬行、酬愿二义来论述‘报’,并且以《大品般若》〈涅盘非化品〉的涅盘如化非化说,会通《观音授记经》的弥陀入灭说。即涅盘性空如化,为新发意菩萨说非如化,是为了避免新发意菩萨产生惊怖。弥陀的入灭不入灭说同此。不入灭说如非化说,入灭说如如化说。如化不妨涅盘义,入灭说岂能害报之义。

◎附二∶〈十二光佛〉(摘译自《望月佛教大辞典》)

十二光佛,为赞叹阿弥陀佛光明德用的十二种称号。即无量光佛、无边光佛、无碍光佛、无对光佛、焰王光佛、清净光佛、欢喜光佛、智慧光佛、不断光佛、难思光佛、无称光佛、超日月光佛;语出《无量寿经》卷上。

依《无量寿经连义述文赞》卷中之解释,佛光不能计数故名无量;无缘不照故名无边;无有人法能障故名无碍;非诸菩萨所及故名无对;光明自在而无更上者故名焰王;由佛无贪善根而现,亦能除众生贪浊之心故名清净;从佛无嗔善根而生,能除众生嗔恚戚心故名欢喜;光从佛无痴善根心起,复除众生无明品心故名智慧;佛之常光恒为照益故名不断;光非诸二乘等所测度故名难思;光亦非余乘等所堪说故名无称;佛光日夜恒照不同娑婆二曜故名超日月。

除上述十二光佛之通称外,其它译本及梵文在名称、数目上又有不同的说法。如《大阿弥陀经》卷上及《平等觉经》卷一中,仅有光明经叹语而不列佛名。《大乘无量寿庄严经》卷中、《大宝积经》卷十七〈无量寿如来会〉、梵文《无量寿经》等,则各举十三光、十四光、二十光之名,明示佛光之德相。

又,《大佛顶首楞严经》、《九品往生阿弥陀三摩地集陀罗尼经》中,则以十二光佛为十二如来之别号,然此均是由《无量寿经》而来的一种转说,属后世之思想。

◎附三∶〈阿弥陀三十七号〉(摘译自《佛教大辞汇》)

阿弥陀三十七号,指阿弥陀的三十七种德号。即无量光、真实明、无边光、平等觉、无碍光、难思议、无对光、毕竟依、光炎王、大应供、清净光、欢喜光、大安慰、智慧光、不断光、难思光、无称光、超日月光、无等等、广大会、大心海、无上尊、平等力、大心力、无称佛、婆伽婆、讲堂、清净大摄受、不可思议尊、道场树、真无量、清净乐、本愿功德聚、清净勋、功德藏、无极尊、南无不可思议光等三十七种。此系日僧亲鸾于《净土和赞》之初,依《赞阿弥陀偈》而列出者。其中,无量光、无边光、无碍光、无对光、光炎王、清净光、欢喜光、智慧光、不断光、难思光、无称光、超日月光等十二种德号,称为十二光,阿弥陀由于有此光明,故有此德号。

◎附四∶〈阿弥陀三尊〉(编译组)

阿弥陀三尊,指阿弥陀佛及其胁侍观世音及大势至。如《观无量寿经》说(大正12·342c)∶‘无量寿佛住立空中,观世音、大势至是二大士侍立左右,光明炽盛不可具见,百千阎浮檀金色不得为比。’

关于胁侍菩萨的方位,一般以观音在佛的左方,势至在佛的右方。但在梵文《法华经》〈普门品〉的颂文中,观音在弥陀佛的右方或左方。《十一面观自在菩萨心密言念诵仪轨》卷中及《阿唎多罗陀罗尼阿噜力经》,说右方是观音,左方是势至。《大陀罗尼集经》卷二说佛的右方是十一面观音,左方是大势至。而《观无量寿经》及《不空罥索神变真言经》卷五说佛之左边有一大莲华,观音坐于其上,佛右边的莲华上坐大势至菩萨。这是因为观音为悲之代表,即下化众生之义,故置于左方;势至代表智,意为上求菩提,故安于右方。

关于二胁侍的形像,观音的宝冠中有化佛,势至的宝冠中有宝瓶。自中古以来,一般是作观音两手持莲台,势至合掌。

◎附五∶〈阿弥陀大咒〉(摘译自《望月佛教大辞典》等)

阿弥陀大咒,指阿弥陀佛的陀罗尼(dha^ran!i^)。出自《无量寿仪轨》。也称为无量寿佛根本陀罗尼、阿弥陀如来根本陀罗尼或十甘露咒。为真言宗三陀罗尼(阿弥陀大咒、宝箧印陀罗尼、尊胜陀罗尼)之一。

兹列汉字音译的阿弥陀大咒于后∶‘曩谟、阿啰怛曩、怛罗夜耶、娜谟、阿哩野、弥多婆野、怛佗■跢夜、阿啰喝帝、三藐三菩驮耶、怛尔也他、唵、阿蜜■帝、阿蜜哩妒、纳婆吠、阿蜜■多、三婆吠、阿蜜哩多、伽啰吠、阿蜜■多、悉帝、阿蜜■多、帝际、阿蜜■多、尾讫磷帝、阿蜜■多、尾伽磷多、■弥宁、阿蜜■多、哦哦曩、吉底伽龄、阿蜜■9a39多、懒弩、尾娑婆龄、萨■啰佗、婆驮宁、萨■、羯罗磨、讫礼舍、讫洒盈、迦龄婆婆诃。’

此咒自古即常被音译,如唐·不空译《无量寿如来观行供养仪轨》、唐·阿地瞿多译《陀罗尼集经》卷二、唐·菩提流志译《文殊师利法宝藏陀罗尼经》、唐·实叉难陀译《甘露陀罗尼咒》、失译《阿弥陀佛说咒》等,亦皆载之。然其所载咒文长短不同。今所举之咒,中有十句阿蜜多(amr!ta,意为甘露),故称之为‘十甘露真言’。

依《无量寿如来观行供养仪轨》所载,诵此阿弥陀咒一遍,即灭十恶四重五无间,一切罪障皆悉消灭。若有苾刍苾刍尼犯根本罪,诵七遍已,即时得还戒品。诵满一万遍,则获得不废忘菩提心三摩地,菩提心显现于身中,皎洁圆明犹如净月,临命终时,见无量寿如来及无量俱胝菩萨众来迎,即生极乐世界上品上生,证菩萨位。

◎附六∶印顺《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第十一章第一节(摘录)

从大本《阿弥陀经》来看,阿弥陀佛净土,在初期大乘的净土思想中,是富有特色的。法藏比丘立二十四愿(或四十八愿),成立一完善的净土,作为救济众生,来生净土者修道的道场。在选择二百十亿国土,结成二十四愿以前,弥陀净土的根本特性,早已在佛前表示出来,如《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卷上说(大正12·300c)∶‘令我后作佛时,于八方上下诸无央数佛中最尊,智慧勇猛。头中光明,如佛光明所焰照无极。所居国土,自然七宝,极自软好。令我后作佛时,教授名字,皆闻八方上下无央数佛国,莫不闻知我名字者。诸无央数天人民及蜎飞蠕动之类,诸来生我国者,悉皆令作菩萨、阿罗汉无央数,都胜诸佛国。’

经中所说的二十四愿,或四十八愿,都不外乎这一根本意愿的具体组合。阿弥陀佛的光明,胜过一切佛。佛的光明、名闻(称),为十方无数佛国所称誉,为十方诸天人民称叹,所以发愿往生∶这是第二十四愿。阿弥陀佛的特胜,从佛的光明、名闻而表达出来。佛的光明遍照,使一切众生的苦迫,得到解除,在释尊入胎、出胎、成佛的因缘中,部派佛教有不同程度的放光传说。阿弥陀净土,是重视光明的利益众生,而予以高度的赞扬。胜过一切佛,是阿弥陀佛的根本愿,所以第十七愿说∶‘令我洞视(天眼通)、彻听(天耳通)、飞行(神足通),十倍胜于诸佛。’十八愿说∶‘令我智慧说经行道,十倍于诸佛。’也许这过于特出,不大适合‘佛佛平等’的原则,所以这二愿,其他译本都删略了。根本意愿中的国土七宝所成,是第三愿,《无量清净平等觉经》没有这一愿。在净土本愿思想的发展中,着重于来生净土者的功德。净土思想的重点,不止是理想的自然环境,而在乎净土中的德行与进修,圣贤间和平的向道。

〔参考资料〕《赖吒和罗所问德光太子经》;《决定总持经》;《无量寿经优波提舍》;《十住毗婆沙论》卷五〈易行品〉;《往生论注》;《净土思想论集》一(《现代佛教学术丛刊》{66});《净土教概论》(《世界佛学名著译丛》{52});矢吹庆辉《阿弥陀佛の研究》;结城令闻《阿弥陀佛信仰の意图するもの》、《大乘佛教の成立史的研究》;望月信亨《净土教の起原及发达》;《讲座·大乘佛教》第五册〈净土思想〉;《中村元博士还历纪念论集》〈インド思想と佛教〉。

阿弥陀佛要怎么念呢

念“阿(ā)弥陀佛”或“阿(ē)弥陀佛”都无误,视情况而定。

一般来说,ē的读音常见于影视剧(例如《西游记》)或汉语言规范用语(《现代汉语词典》等)中,解释如下:阿弥陀佛?ēmítuófó:佛教徒所指西方极乐世界里最大的佛,为梵语Amitabha的译音,也译作无量寿佛或无量光明佛。净土宗以阿弥陀佛为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认为凡愿往生极乐净土者,念阿弥陀佛的名号,临终时佛即出现,引导其进入极乐国土。

而一些佛教人士认为应读作āmítuófó,教界也通常采用这种念法

阿(ā)是开口音,嘴巴张开,在喉部、胸部发音。这个“阿(ā)”字门,也就是密乘的“陀罗尼”——总持法门之一。密乘修法中,具有“阿(ā)”字门的观想和念诵法。“阿(ā)”字是梵文字母的生发音声,是一切众生的开口音。

所有佛经大都从梵文翻译过来,梵文的真言咒语有三个根本咒音,也就是普贤如来现身金刚萨埵的根本咒,这三个字是“唵(ōng)”“阿(ā)”“吽(hòng)”。“阿(ā)”是:无量无边,无际无尽,生生不息,开发光明。

如果念成“哦(wō或ē)弥陀佛”,就有偏差了。“哦(wō或ē)”的发音是嘴部收缩成为一小圈,单从喉部(生死轮)所发出的声音,是轮回的音,轮回音是下沉的。所以不可以念成“哦(wō或ē)弥陀佛”,必须要规规矩矩念出“阿(ā)弥陀佛”的清朗音声。

一切众生既有生命,首先发音的一定是“阿(ā)”,它是开发的、上扬的,示现生命的生生不息,例如婴儿所发的第一声以及开始学说话都是“阿(ā)”的发音。至于“哦(wō或ē)”音是沉没的、向下的,甚至可以说是沉堕的音声。即如念唱华严字母的梵音,起腔由“阿(ā)”字开端,到“陀“字完结,便是咒音的“声明”内义。(摘自《定慧初修》)

ō和wō存在于方言和地方普通话中参考来源:凤凰佛教-“阿弥陀佛”的“阿”怎么念

汉典-词语“阿弥陀佛”的解释

百度百科-阿弥陀佛(佛教用语)

正确念法是:āmítuófó。

阿字的百普通话发音,常见有四种,ā、ē、ō、wō。

1、ā音:译音(阿门);姓名前缀(阿明);亲属前缀(阿爸)。

2、ē音:广韵乌何切,声母影,韵母歌。

“阿弥陀佛”的“阿”字为译音用字,译自梵文的字根amita,教界一般发音为ā度。e音则普遍存在于大陆影视剧中;ō和wō存在于方言和地方知普通话中。

但是其在百度中文输入法中,是emituofo。

拓展资料

阿弥陀佛道

阿弥陀,梵语amita,翻译为无量。无量是阿弥陀的根本义。阿弥陀佛即无量佛。

1、无量是究竟、圆满、不可限量。如果有限量就不能包含一切,无量才含摄得一切的功德。不但佛的光明和寿命无量,佛的智慧、愿力?、神通等一切都是无量的。

2、无量指一切佛,即无量无数的佛。佛经说,观阿弥陀佛即代表无量诸佛。

《观无量寿回佛经》在观想成就时说,见阿弥陀佛即见十方一切佛,观阿弥陀佛即观十方一切佛。

3、佛佛道同,一切佛的功德皆究竟圆满,平等不二。

参考答资料:百度百科词条《阿弥陀佛》。

āmítuófó--这个发音是对的!

净空法师曾专门讲过这个问题千万不要念OMITUOFO或者ERMITUOFO

下面是引用的开示:

--------------------------

南无阿弥陀佛的发音

念佛之人,在念阿弥陀佛的“阿”时,有发“a”音,有发“e”音,还有发“0”音的,到底什么才是正确的发音呢?关于这个发音,净空法师、南怀瑾老师、元音老人、慧律法师等都是发阿音,而且佛教界大德们都提倡念amituofo,因为阿字是根本咒“嗡阿吽”的第2个咒音,内含无量密意,代表不生不灭的意思,是诸佛的本性(当然也是众生的本性),另外,在梵文中,阿弥陀佛的发音是amidabudaya,也是念阿音的,所以,还是念amituofo的好。

在学习念佛当初,就应该尽量发正确的音,如果已经发成其他的“e”、“0”,只要一心不乱,也未尝不可。有这么一个故事:说一个比丘路过一个地方,见一老者闭目打坐,口中念念有词,身放金光,便上前询问:老者所念何咒?老者曰:菩萨咒。和尚问:如何念?老者曰:嗡嘛呢叭咪牛。和尚笑曰:这是六字大明咒,什么菩萨咒!那个字不念牛,应念“訇”。于是老者再念时便更正,但金光不见了,小和尚回去后问师傅,师傅曰:那老者念牛时念到一心不乱,与佛感应,自然放光。你让他更正后,他心有执着,不能一心不乱,不能感应,故无光。所以无论如何念,只要心无杂念,无挂碍,定能和佛有感应。

南无阿弥陀佛!na二声mo二声a一声mi一声to二声fo二声

NamoAmituofo

南无的读音是“那莫”,这个在药师咒里翻得比较准确。

阿弥陀佛发音按照原字,不是e也不是o

就这样。虽然辞海和汉语词典都说e,但实际发音应该以梵语原音a为准。

"南无阿弥陀佛"正确发音:"南无"代表的意思是恭敬顶礼的意思.因该读为"namo(那摩)的发音."阿弥陀佛"的"阿"字因该读成"a"字,而不是"e"(注意:这点一定要注意,一般影视上念的发音不正确.真正的发音是'a")

南nā无mó阿ē弥mí陀tuó佛fó

呜呼百哀哉!南无阿弥陀佛六字通是音译!查找古代字典里此字读音便可(上至说文解字等,下到康熙字典),阿字从古度至今几千年来都读作ē,哪来的ā音?佛经中无论是佛号还是神咒,阿字都读ē,阿是根本字,能生一切音。

可笑有现代字典误版人子弟、诸多法师以错为对,以心诚一切读音皆可为由。如此大家都把佛经字错读,心诚便可?!权滑天下之大稽!

印度还存在梵语作为母语的人群,百Amitabha他们的发音就是阿米塔巴,这是活化石语言,那么到底念a还是o还是e,无需辩解。

这个问题其实不应该是个问题,八万四千法门样样方便。念什么不要紧。

阿念的对不对度,陀就念对了么?梵文发音还是ta了,ta对了还存在一个佛和bha的问题,佛是意译,阿弥陀是音译。那么我们是不是念阿米塔巴才是对的?如此纠结其实还是佛法没入门的表现。只要依佛法行事。amituofo/emituofo/omituofo没什专么区别。至于有人拿影视剧和字典说事,就属太死板,现今汉语发音和唐朝很多字已经不一样了,唐宋阿确实是发o音,古代佛经翻译人员也只能找相近汉字发音代替,不代表就是权威,梵文发音才是最权威的吧。

记住梵语是念a的。其余是方便法门,没什么对错。

请问南无阿弥陀佛和阿弥陀佛有什么区别

两个都可以念,因为南无是皈命的意思,南无阿弥陀佛相比阿弥陀佛更加恭敬圆满,直接年阿弥陀佛也是可以的。

(术语)Namo”mitābhāya buddhāya又,Namo”mitayus buddhāya,又作南无阿弥陀佛陀耶,译曰归命无量光觉,无量寿觉。归命于无量寿觉及无量光觉也。

净土门称之为六字名号。归命者,众生一心仰赖阿弥陀佛,即众生之信心也。无量寿觉或无量光觉者,佛助一切众生行体成就也。盖众生之信心与阿弥陀佛助众生之行体皆具足于此六字内。此谓机法一体之南无阿弥陀佛也。真言之口传以此名号为陀罗尼,为金刚界五佛。

阿弥陀佛(梵语Amitābha),又名无量佛、无量光佛、无量寿佛等。大乘经载,阿弥陀佛在过去久远劫时曾立大愿,建立西方净土,广度无边众生,成就无量庄严功德,为大乘佛教所广为崇敬和弘扬。

大乘佛经主要如《无量寿经》、《阿弥陀经》、《观无量寿佛经》,对阿弥陀佛及其西方极乐世界均有详述。大乘佛教流传之地,如中国、日本等大乘教区,阿弥陀佛信仰也尤为繁盛和重要。而汉传佛教的净土宗,则完全以往生阿弥陀佛的西方净土作为专修的法门。

扩展资料:

夫净土法门者,乃一乘了义,万善同归,三根普被,凡圣齐收,横超三界,径登四土,极圆极顿,不可思议之微妙法门也。而其中《无量寿经》者,乃净土群经之首要。

净宗大德常称为净土第一经者也。《无量寿经》者,如来称性之极谈,众生本具之化仪;一乘之了义,万善之总门,净土群经百数十部之纲要,一大藏教之指归也。不但统摄事理因果,融会显密性相,而且详陈苦乐,照真达俗,是以我佛屡说,诸师竞译,东来最早,译本独多。

参考资料:

阿弥陀佛-百度百科

南无阿弥陀佛-百度百科

两个都可以念,因为南无是皈命的意思,南无阿弥陀佛相比阿弥陀佛更加恭敬圆满,直接年阿弥陀佛也是可以的。

南无阿弥陀佛又作南无阿弥陀佛陀耶,译曰归命无量光觉,无量寿觉。归命于无量寿觉及无量光觉也。

净土门称之为六字名号。归命者,众生一心仰赖阿弥陀佛,即众生之信心也。无量寿觉或无量光觉者,佛助一切众生行体成就也。盖众生之信心与阿弥陀佛助众生之行体皆具足于此六字内。此谓机法一体之南无阿弥陀佛也。真言之口传以此名号为陀罗尼,为金刚界五佛。

扩展资料:

南无阿弥陀佛

读音:námóāmítuófó

【乾隆大藏经】《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三十一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

所谓:唱“阿”字时,能甚深入般若波罗蜜门。名以菩萨胜威德力显示诸法本无生义。

大正新修【大藏经】密教部863卷《大毘卢遮那经阿闍梨真实智品中阿闍梨住阿字观门》中明确说明“阿”的念法:

即是阿字。夫言阿字者。即是一切诸佛之母。是一切真言生处。最为上妙。佛心之字。若言阿字内音。即是喉中之音。当知此阿字遍布一切支分。即是本不生义。

梵文:NamasAmitābhā

出自:《佛说阿弥陀经》,《佛说无量寿经》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

大意:皈命无量觉。

念法:可以随口念,散念,大声念,小声念,默念,金刚念皆可。专念一句佛号到临终,自然往生成佛。

利益:《无量寿经》所述阿弥陀佛四十八愿,是至诚念诵“南无阿弥陀佛”者的利益。

用意:“南无”,是梵文???(或???,Namas)的音译,读作那谟,亦译作“南谟”等,意为致敬、归敬、归命,是佛教信徒一心归顺于佛的用语,常用来加在佛、菩萨的名称或经典题名之前,表示对佛、法的尊敬和虔信,如南无三宝等。“阿弥陀佛”,是梵文??????(Amitābhā)的音译,密教称甘露王,他是“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他能接引念佛人往生“西方净土”,故又称为“接引佛”,意译为“无量寿佛”、“无量光佛”。《阿弥陀经》称,信徒只要一心念诵阿弥陀佛的名号并深信不疑,死后就可往生“西方极乐净土”。

一声阿弥陀佛,即释迦本师于五浊恶世,所得之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南无阿弥陀佛

都可知以念,南无的意思是皈依,皈命,依靠,信仰,崇拜向往的意思,阿弥陀的意思有两种,所谓无(阿,a>,梵语,无量)光,无量寿的意思。

阿弥陀佛,也称无量光佛,无量寿佛,无边光佛等;藏传道佛教称为月巴墨佛,是佛教中西方极乐世界的创造者。从梵语音译而来,意义上,阿是“无”,弥陀是“量”,佛是“觉”,故有自性的“无量觉”之意。

扩展资料

1、阿弥陀回佛是佛的佛号,居于西方极乐世界,是西方极乐世界的主尊。南无阿弥陀佛中“南无”二字意思是“皈依”,也就是对佛的尊答崇,南无阿弥陀佛就是皈依阿弥陀佛。

2、至于南无阿弥陀佛,能消灾、免难跟净土宗对阿弥陀佛的认识有关。因为念南无阿弥陀佛可以得菩萨护佑,可以让一切灾难减持,可得阿弥陀佛点化而往生,所以净土宗的那些信徒都念阿弥陀佛。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南无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也称无量光佛来,无量寿佛,无边光佛等;藏传佛教称为月巴墨佛,是佛教中西方极乐世界的创造者。从梵语音译而来,意义上,阿是“无源”,弥陀是“量”,佛是“觉”,故有自性的“无量觉”之意。他手持莲台,与观音菩萨等清净大海众接引十方念佛众生。释迦牟尼佛曾多次宣讲阿弥陀佛的念佛法门知,这是不分利根钝根人都可以修学的法门。其要求就是信、愿和念佛。

南无的意思是皈道依、顶礼归命

南无阿弥陀佛,是向阿弥陀佛归命的意思.

释迦牟尼佛与阿弥陀佛怎区别

释迦牟尼佛和阿弥陀佛的区别:

1,?第一个可以区分的地方就是看他们身边的服侍菩萨是什么样的,释迦牟尼佛两边的菩萨是他的两个弟子,因此外形是和尚相,而阿弥陀佛的两边是观世音菩萨和大智势菩萨;

2,如果两个佛在一起放,那么释迦牟尼佛在中间,阿弥陀佛在西边一般释迦牟尼佛在中间?因为释迦牟尼是中方婆娑世界得教主,阿弥陀佛是西方极乐世界得教主。

3,从造型上也可以区别,阿弥陀佛一般会手持莲花?表示接引众生往生极乐

4,释迦牟尼佛一般只结禅定印,而阿弥陀佛会结阿弥陀印等等。

5,阿弥陀佛是极乐世界的创造者.释迦牟尼是华藏世界的创造者.

6,释迦牟尼佛是化身佛,阿弥陀佛是报身佛。

7,释迦牟尼佛是此方佛,阿弥陀佛是他方佛。

8,释迦牟尼,就这一次来说,成佛在2500多年前;阿弥陀佛成佛在10劫之前。

9,释迦牟尼佛住世目的之一是为了引导众生往于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阿弥陀佛住世目的之一是为了教导极乐世界的众生,让他们也成佛。

极乐世界距离我们的世界有10万亿个世界之远。释迦牟尼则确确实实在我们的世界生活过。阿弥陀佛在距今10劫的时间建立了极乐世界,并且发愿,只要念诵他名号的人,都将往生于彼世界。所以大家都念南无阿弥陀佛,是为了往生到那个绝对没有烦恼的世界中。

左图为阿弥陀佛,右图为释迦牟尼佛

扩展资料:

一,阿弥陀佛(梵语Amitābha):

也被称为佛,佛,佛和佛。在大乘佛教中,阿弥陀佛过去有一个伟大的愿望,建立了西方的纯净土地,广阔无边的生命,伟大而庄严的功绩,以及对大乘佛教的崇敬和崇敬。大乘佛教经文主要描述于“圣母无原罪”,“阿弥陀佛经”,“观佛经”,以及详细介绍阿弥陀佛及其西方乐园。

大乘佛教的土地,如中国,日本和其他大乘教区,阿弥陀佛的信仰也特别繁荣和重要。汉代佛教的净土完全是阿弥陀佛西部净土的专业化方法。

二,佛教的创立者释迦牟尼(佛陀):

是古代中印度迦毗罗卫国的释迦族人,他存在于西元前第一个千年的中期。此时商品贸易的繁荣促使了刹帝利阶层的崛起,构成阻碍的传统婆罗门教权威地位被削弱,思想界活跃着包括佛教在内的沙门思潮。

释迦牟尼的生平,没有引起早期三藏编者的重视,他们只是尽量详细记录导师的言词;更详尽的叙述和更传奇的故事在后来才被精心编造出来。关于佛陀的形象,相对可靠的是一个基本轮廓。他成长于富裕的环境,娶妻生子后,大概29岁时出家;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释迦牟尼百度百科-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是极乐世界的创造者.释迦牟尼是华藏世界的创造者.

释迦牟尼佛是化身佛,阿弥陀佛是报身佛。

释迦牟尼佛是此方佛,阿弥陀佛是他方佛。

释迦牟尼,就这一次来说,成佛在2500多年前;阿弥陀佛成佛在10劫之前。

释迦牟尼佛住世目的之一是为了引导众生往于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

阿弥陀佛住世目的之一是为了教导极乐世界的众生,让他们也成佛

极乐世界距离我们的世界有10万亿个世界之远。释迦牟尼则确确实实在我们的世界生活过。阿弥陀佛在距今10劫的时间建立了极乐世界,并且发愿,只要念诵他名号的人,都将往生于彼世界。所以大家都念南无阿弥陀佛,是为了往生到那个绝对没有烦恼的世界中。

详细请参考《阿弥陀经》、《无量寿经》。

说起华藏世界.那么知道华藏世界有多大吗?

华藏世界就象1座20层的大楼.每层有无数的世界.

我们所住的挲婆世界.就位于华藏世界的第13层.

另外.在华藏世界的第13层.还有1个著名的世界.那就是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与我们都在同1层.距离我们的世界中间还有十万亿个世界的间隔.

正因为如此.所以”16观经”说:”极乐世界去此不远”.

有许多人.认为极乐世界离我们非常远.其实.就是我们的邻居.

而整个华藏世界就是卢舍那佛(释迦牟尼的报身)所创造并管理的世界.

释迦牟尼佛和阿弥陀佛我们都见过,但是当两具佛像摆在我们面前时,我们会区分吗?可见释迦牟尼佛和阿弥陀佛的区别成了我们要关注的问题。只有弄清楚两者的区别,当我们朝拜他们时才不容易弄错我们朝拜的是谁,我们买佛像时才更清楚我们买的是什么佛,释迦牟尼佛和阿弥陀佛表面上很难区别,但是我们可以从两者的本质区别上去考虑,或者是他们身边的参照物。下面我就告诉大家几个释迦牟尼佛和阿弥陀佛的区别,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一个可以区分的地方就是看他们身边的服侍菩萨是什么样的,释迦牟尼佛两边的菩萨是他的两个弟子,因此外形是和尚相,而阿弥陀佛的两边是观世音菩萨和大智势菩萨;如果两个佛在一起放,那么释迦牟尼佛在中间,阿弥陀佛在西边一般释迦牟尼佛在中间因为释迦牟尼是中方婆娑世界得教主,阿弥陀佛是西方极乐世界得教主。

从造型上也可以区别,阿弥陀佛一般会手持莲花表示接引众生往生极乐

释迦牟尼佛一般只结禅定印,而阿弥陀佛会结阿弥陀印等等。

阿弥陀佛是极乐世界的创造者.释迦牟尼是华藏世界的创造者.

释迦牟尼佛是化身佛,阿弥陀佛是报身佛。

释迦牟尼佛是此方佛,阿弥陀佛是他方佛。

释迦牟尼,就这一次来说,成佛在2500多年前;阿弥陀佛成佛在10劫之前。

释迦牟尼佛住世目的之一是为了引导众生往于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

阿弥陀佛住世目的之一是为了教导极乐世界的众生,让他们也成佛

极乐世界距离我们的世界有10万亿个世界之远。释迦牟尼则确确实实在我们的世界生活过。阿弥陀佛在距今10劫的时间建立了极乐世界,并且发愿,只要念诵他名号的人,都将往生于彼世界。所以大家都念南无阿弥陀佛,是为了往生到那个绝对没有烦恼的世界中。

详细请参考《阿弥陀经》、《无量寿经》。

说起华藏世界.那么知道华藏世界有多大吗?

华藏世界就象1座20层的大楼.每层有无数的世界.

我们所住的挲婆世界.就位于华藏世界的第13层.

另外.在华藏世界的第13层.还有1个著名的世界.那就是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与我们都在同1层.距离我们的世界中间还有十万亿个世界的间隔.

正因为如此.所以”16观经”说:”极乐世界去此不远”.

有许多人.认为极乐世界离我们非常远.其实.就是我们的邻居.

而整个华藏世界就是卢舍那佛(释迦牟尼的报身)所创造并管理的世界.

释迦牟尼佛和阿弥陀佛我们都见过,但是当两具佛像摆在我们面前时,我们会区分吗?可见释迦牟尼佛和阿弥陀佛的区别成了我们要关注的问题。只有弄清楚两者的区别,当我们朝拜他们时才不容易弄错我们朝拜的是谁,我们买佛像时才更清楚我们买的是什么佛,释迦牟尼佛和阿弥陀佛表面上很难区别,但是我们可以从两者的本质区别上去考虑,或者是他们身边的参照物。下面我就告诉大家几个释迦牟尼佛和阿弥陀佛的区别,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一个可以区分的地方就是看他们身边的服侍菩萨是什么样的,释迦牟尼佛两边的菩萨是他的两个弟子,因此外形是和尚相,而阿弥陀佛的两边是观世音菩萨和大智势菩萨;如果两个佛在一起放,那么释迦牟尼佛在中间,阿弥陀佛在西边一般释迦牟尼佛在中间因为释迦牟尼是中方婆娑世界得教主,阿弥陀佛是西方极乐世界得教主。

从造型上也可以区别,阿弥陀佛一般会手持莲花表示接引众生往生极乐

释迦牟尼佛一般只结禅定印,而阿弥陀佛会结阿弥陀印等等。

请采纳

释迦百牟尼佛是娑婆世界的教主,阿弥陀佛是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由于佛都是32像80种好度,样子都差不多,所问以不容易分别。主要看结的手印或手持东西来分别,答比如阿弥陀佛手持莲台。释迦牟尼佛手结禅定等专六印。庙里供奉的佛,大多数是释迦牟尼佛,如果是净土宗的寺庙,供奉的则是阿弥陀属佛像。

释迦牟尼与阿弥陀佛的区别是啥?

区别如下:

一、地位不同,佛教的创立者释迦牟尼(佛陀),是古代百中印度迦毗罗卫国的释迦族人,释迦牟尼不是其本名,是后人对他的尊称,意义是“释迦族圣者”。阿弥陀佛,又称无量清净佛、无量光佛、无量寿佛等;藏传佛教称为月巴墨佛,在大乘佛教信仰中,他是在西方极乐世度界的佛。

二、成佛时间不同,释迦牟尼,一般来说来说,成佛在2500多年前;阿弥陀佛成佛在10劫之前。

三、住世目的不同:释迦牟尼佛住世目的主要是为了引导众生往于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

阿弥陀佛住世目的主要是为了教导回极乐世界的众生,让他们也成佛

四、释迦牟尼佛是化身佛,阿弥陀佛是报身佛。

五、释迦牟尼佛是此方佛,阿弥陀佛是他方佛。

六、释迦牟尼是华藏世界的创造者。阿弥陀佛是极乐世界的创造者。

六、形象答不同

此图为释迦牟尼

此图为阿弥陀佛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释迦牟尼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阿弥陀佛

释迦牟尼佛和阿弥陀佛的区别是:释迦牟尼佛是娑婆世界(我们属于娑婆世界)的教主,阿弥陀佛是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

1、释迦牟尼佛降生在印度,以王子身份出家学道,示现成佛,寿命80岁,距今不到3千年。释迦牟尼在《阿弥陀经》里告诉我们,阿弥陀佛于十劫以前成佛。“劫”是佛教中一个非常大的数字,所以阿弥陀佛成佛在先,释迦牟尼成佛在后。

2、因释迦牟尼出生于印度,对我们来说属于西方,所以说是西方教主。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在我们这个娑婆世界的西方,所以也说是西方教主,但两者含义完全不同,一般说西方教主常指阿弥陀佛。

3、释迦牟尼在我们这个娑婆世界是佛祖,是最大,示现在此地教化众生。而西方三圣是指常住在西方极乐世界的三位佛菩萨,所以不包括释迦摩尼佛。

4、释迦牟尼佛和阿弥陀佛的关系可以比喻为两个学校的校长,阿弥陀佛这个校长在极乐世界收学生去他那上学进修,最后毕业成佛。释迦牟尼佛这个校长在这个娑婆世界辅导我们好好学习,考上极乐世界这所大学。

拓展资料:

佛教距今已有两千五百多年,是由古印度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王子乔达摩·悉达多所创(参考佛诞)。西方国家普遍认为佛教起源于印度,而印度事实上也在努力塑造"佛教圣地"形象。

这使得很多人产生佛祖降生在印度的错觉,这让尼泊尔民众一向不满。佛教也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佛,意思是"觉者"。佛又称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世尊。佛教重视人类心灵和道德的进步和觉悟。佛教信徒修习佛教的目的即在于依照悉达多所悟到修行方法,发现生命和宇宙的真相,最终超越生死和苦、断尽一切烦恼,得到究竟解脱。

佛姓新称乔达摩(S.Gautama,P.Gotama),旧称瞿昙;因为他属于释迦(Sākya)族,人们又称他为释迦牟尼。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佛教

一、释迦牟尼佛和阿弥陀佛的区别是:释迦牟尼佛是娑婆世界(我们属于娑婆世界)的教主,阿弥陀佛是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

二、释迦牟尼佛降生在印度,以王子身份出家学道,示现成佛,寿命80岁,距今不到3千年。释迦牟尼在《阿弥陀经》里告诉我们,阿弥陀佛于十劫以前成佛。“劫”是佛教中一个非常大的数字,所以阿弥陀佛成佛在先,释迦牟尼成佛在后。

三、因释迦牟尼出生于印度,对我们来说属于西方,所以说是西方教主。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在我们这个娑婆世界的西方,所以也说是西方教主,但两者含义完全不同,一般说西方教主常指阿弥陀佛。

四、释迦牟尼在我们这个娑婆世界是佛祖,是最大,示现在此地教化众生。而西方三圣是指常住在西方极乐世界的三位佛菩萨,所以不包括释迦摩尼佛。

五、释迦牟尼佛和阿弥陀佛的关系可以比喻为两个学校的校长,阿弥陀佛这个校长在极乐世界收学生去他那上学进修,最后毕业成佛。释迦牟尼佛这个校长在这个娑婆世界辅导我们好好学习,考上极乐世界这所大学。

六、补充说明:

1、成佛时间:虽然两尊佛好像成佛有先后,距今都不算太久,但根据《法华经》记载,释迦摩尼佛早在无量亿恒河沙劫这么久之前,早已成佛,2千多年前来到我们这个世界示现修行成佛完全是为了教化我们。而阿弥陀佛也是一位古佛,为了帮助众生离苦得乐,而建立极乐世界,希望一切众生都到那里去快速成佛。

2、佛的寿命:从表象上看释迦牟尼佛在我们这个世界活了80岁,其实这是佛的示现,是表演给我们看的,成佛之后的境界极为高深微妙,早已证得了不生不死的法身,不是我们凡夫所能测度的。

净空法师---诸位一定要懂得(阿弥陀佛)这个名号殊胜,它是一切佛的本名,一切佛名号都是别名。

譬如释迦牟尼佛这是别名,为什么称释迦牟尼佛?佛到这个世界来教化众生要契机

我们大家大概多数都是修的净土法门,有人问:“十方佛很多,为什么你们只念阿弥陀佛?”我想有不少同修都曾经被人问到这个问题:为什么你们专念阿弥陀佛?

要知道,佛是很多,但是无量无边诸佛如来、菩萨、罗汉,也是唯心所现,唯识所变。所以大乘经上常讲「十方三世佛,共同一法身,一心一智慧,力无畏亦然」,这都说得很清楚,这是从理上讲。阿弥陀佛这个名号是法界藏身,这诸位读经的话都会念到过;也就是说,阿弥陀佛是能现能变、真心自性的本名,本来的名号。

这四个字,「阿弥陀佛」四个字是梵文音译过来的,如果把它的意思翻译出来,实在讲并没有困难。阿翻作“无”,弥陀翻作“量”,佛翻作“智”、翻作“觉”,无量智、无量觉。你们想想哪一尊佛不是无量智、不是无量觉?佛佛道同。

所以——念这一句阿弥陀佛,十方三世所有一切诸佛统统都念到了,不要一个一个念。念其他的名号是念别名,念这个是念本名;本名不变,别名千变万化。为什么——别名是随众生机缘而建立的。

譬如释迦牟尼佛这是别名,为什么称释迦牟尼佛?佛到这个世界来教化众生要契机,这个世界众生需要什么,你一定要晓得。我们这个世界众生对自己心不清净,一天到晚胡思乱想;对人家、对一切众生没有慈悲心。佛就抓到教化娑婆世界众生,这两椿事情是教学的宗旨,是课程的中心。所以就提出释迦,释迦翻作能仁,就是我能够仁慈,用仁慈对待别人,别名;牟尼翻作清净。就是对自己要清净,对别人要慈悲,是针对我们这个世界教学用的别名。如果释迦牟尼佛要到别的世界去作佛教化众生,别的世界众生跟我们情况不一样,他要换名字,他不能用释迦牟尼。

但是阿弥陀佛是本名,无论到哪个世界,无论在什么地区,对什么样的众生,决定不变。不但释迦牟尼佛劝我们念阿弥陀佛,你们在《弥陀经》,在《无量寿经》里面看到,十方一切诸佛都劝我们念阿弥陀佛,道理在此地。

这是一个解说,诸位一定要懂得这个名号殊胜,它是一切佛的本名,一切佛名号都是别名。佛有能力化无量无边身,这是帮助无量无边苦难众生。

佛教我们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那就是劝导我们要求生西方极乐世界,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就是我们现在讲的移民。我们这个世界生活环境不好,我们得移民到极乐世界去。极乐世界在十方诸佛世界里头是最好的一个环境。那怎样去?你跟佛要有联系。这一句名号从你心里头念出来,心里生出来,口里念出来,这是心的波动。我们现在知道,科学家讲所有一切的物质是波动的现象,波动速度最快的是念头。所以我们起心动念念阿弥陀佛,跟西方极乐世界的这一尊佛,这一位导师就起感应道交的作用。我们这里的波,念佛的波发出去,阿弥陀佛就收到,这个讯号就收到。他就会非常关心你,常常照顾你,到你什么时候你的寿命到了,他就来接引你,无比的殊胜。

所以佛不能不念,尤其古人说的,“大声念见大佛,小声念见小佛。”这个话实在讲是劝勉我们的,真正的意思是大声念、小声念有差别。大声念,音的力量很强,能够帮助许许多多我们肉眼看不见的众生,他听到也跟著一起念佛,这就是我们讲的自行化他。所以念出声音出来,不但自己有好处——会有许许多多众生听到,就是自度度他;如果不出声念,那只有自度,不能度他。

我们的念头,心里面念头不出口的时候,震动的波当然就比较小。但是佛菩萨知道,因为他们的感应非常灵敏,极其微弱的波他都能收到。可是六道里面的众生,像饿鬼道、地狱道、畜生道,他们感应就比较迟钝。所以我们念出声音的时候,对他们有很大的帮助,是这么一个道理。不是真的大声念见大佛,小声念见小佛,不是这个。见大佛、见小佛与声音大小没有关系,与心量大小有关系。心量大真的见大佛,心量小见小佛,所以我们的心量要拓开,要能够包容,这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一椿事情。

阿弥陀知佛是极乐世界的创造者.释迦牟尼是华藏世界的创造者.

说起华藏世界.那么知道华藏世界有多大吗?

华藏世界就象1座20层的大楼.每层有无数的世界.

我们所住的道挲婆世界.就位于华藏世界的第13层.

另外.在华藏世界的第13层.还有1个著名的世界.回那就是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与我们都在同1层.距离我们的世界中间还有十万亿个世界的间隔.

正因为如此.所以”16观经”说:”极乐世界去此不远”.

有许多人.认为极乐世界离我们非常远.其实.答就是我们的邻居.

而整个华藏世界就是卢舍那佛(释迦牟尼的报身)所创造并管理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