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成语以直报怨的意思及解释

  • 形容成语以直报怨的意思及解释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成语词典大全

请举几个历史上的例子来说明以德报怨和以直报怨!

一、李世民与魏征。

李渊的二儿子,战功赫赫。在战斗的过程中,网罗了一大批人才。这些人才当然希望李世民能够登上皇帝宝座,他们才可以发达,便不停地有意无意地撩拨他,啰嗦皇帝的种种好处,暗合李世民的心意。

李世民的哥哥李建成才是正宗的接班人,他的手下也有一帮押宝的人,等着他发达之后帮助治理国家,享受党和国家领导人待遇。眼看李世民越来越危险,手下一个叫做魏征的要李建成提前动手,灭了李世民。

奈何李建成是一个温良无毒的丈夫,不忍心对亲弟弟开刀。这就是玄武门之变,李世民不仅灭了哥哥弟弟,而且将他们的儿子家眷全部消灭,婴儿也不能幸免。

按说这样的人对魏征,应该更是仇恨的。结果因为爱才,以德报怨,竟然成就了一段君臣配合无邪的千古佳话。

二、林肯

林肯竞选总统前夕,在参议院演。当林肯站上演讲台的时候,有一个态度傲慢的参议员站起来说:“林肯先生,在你开始演讲之前,我希望你记住,你是一个鞋匠的儿子。”

所有的参议员都大笑起来,为自己虽然不能打败林肯但能羞辱他而开怀不已。“我非常感谢你使我想起我的父亲,”林肯说,“他已经去世了。但我一定会记住你的忠告,我知道我做总统无法像我父亲做鞋匠那样做得那么好。”

众人不约而同地为林肯鼓起了掌。林肯转过头,对那个傲慢的参议员说:“据我所知,我的父亲以前也为你的家人做过鞋子,如果你的鞋子不合脚,我可以帮你改正它。

虽然我不是伟大的鞋匠,但我从小就跟父亲学到了做鞋子的技术。”接着,林肯又对所有的议员说:“对参议院的任何人都一样,如果你们穿的那双鞋是我父亲做的,而它们需要修理或改善,我一定尽可能帮忙。

但是,有一件事是肯定的,我无法像他那么伟大,他的手艺是无人能及的。”说到这里,林肯流下了眼泪,所有的嘲笑都化为真诚的掌声。

三、诸葛亮与孟获

三国鼎立时期,孟获的叛乱严重危害了蜀国的稳定,但诸葛亮在讨伐南中时,却一次次放走对手孟获,最后使桀骜不驯的孟获心悦诚服,从此效忠蜀汉,听命于诸葛亮的调遣,成为蜀国巩固后方的基石。

四、齐桓公与管仲

他在与公子纠争位时曾挨过政敌管仲的一箭,差点要了他的性命。应该说齐桓公与管仲之仇不共戴天,可是,当他登上国君之位后,却以政治家的敏锐,桓公意识到齐国的发展需要管仲这样的人才。

听从了师傅鲍叔牙的劝说,以博大的胸襟宽容并重用了管仲。由于齐桓公以毫无芥蒂的重用回报当年的一箭之仇,深深地感动了管仲。

从此,管仲便尽心效力国事,鞠躬尽瘁,最终助齐桓公实现富国强兵,成功进行了“尊王攘夷”,率先登上春秋霸主之位,成就了彪炳千秋的历史伟业。

五、蔺相如与廉颇

蔺相如也是一个以德报怨的楷模。他以超人的勇气和智慧,让赵国的镇国之宝和氏璧在秦王眼皮下遛了一圈又完整地回到了赵国,功盖朝廷。

后来,在秦赵两国的渑池之会上,当赵王处境非常尴尬的之时,他又凭借自己的睿智和胆略,帮助赵王摆脱了受辱的困境,维护了国家的尊严。

由于其功劳显赫,得到赵王的重用和封赏顺理成章,天经地义。可是,生性刚直粗犷的廉颇却偏偏对蔺相如很不服气,扬言一定要找个机会羞辱居自己之上的蔺相如。

而蔺相如听说后,不但没有嫉恨和报复,反而为了避免发生不愉快,宁愿一直躲着廉颇,即使是两人的马车在路上不巧相逢,蔺相如也让车夫退避以礼让廉颇。

蔺相如以如此忍让的宽厚和仁义回报廉颇的盛气凌人,最终感动了廉颇,使廉颇意识到自己的小肚鸡肠和无理取闹的不仁。

后来,惭愧难当的廉颇亲自到蔺相如府上负荆请罪,请求蔺相如的原谅和惩罚,原来不睦的文武二臣终于消除了仇隙和误解,从此结为生死之交,在战国后期风雨飘摇的形势下,共同支撑和维护着赵国的江山社稷。

以德报怨---老子zd,老子的思想是守势;以直报怨---孔子,孔子的思想进可攻,退可守。

对于不同的事情,采取不同的应对方法。比如将相和这个例子,廉颇不服蔺相如,蔺回相如采取回避的态度,这既符合以德报怨,也符合以直报怨。因为蔺当时还没有展露实力,有人不服很正常,不会只是廉颇一个人不服,这个时候跟廉颇作对没有好处,反而会显得自己没有心胸。但答是如果廉颇做出其他比较大的实质性损害蔺相如的事,那就需要以直报怨,而非小事化了。以上拙见。

1、梁楚之欢:战国时梁楚交界,宋就是梁国的县令,两国的士兵都种瓜,因为梁国士兵勤劳,经常养护瓜田,所以瓜长的很好,而楚国士兵则懒惰,很少浇水,瓜长的不好,于是嫉妒梁国,晚上偷偷去破坏对方的瓜田。梁国士兵发现后,报告宋就,也想去破坏楚国的瓜田。宋就认为对方使坏我们也使坏,这样会结下仇怨。于是派人晚上偷偷去帮楚国浇田,楚国的瓜也跟着长好了。楚国士兵发现梁国士兵的举动后报告他们的县令,县令再上报楚王,楚王感到很惭愧,就拿出丰厚的礼物向宋就致歉,并与梁王结交。(这里的梁国,一般历史上喜欢称为魏国,就是战国七雄里的魏)

2、舜:五帝里的舜是瞽叟的长子,还有个异母弟弟象。因为继母想让象继承财产,父亲也喜欢小儿子象,于是三人就想方设法迫害舜,史称:“父顽、母嚣、象傲”,三人都想置舜于死地,但舜仍然孝顺父母,对弟弟也十分友善。因此传出贤名,最终被尧相中,收作女婿,并让帝位给他。

3、萨拉丁:阿拉伯帝国的领袖萨拉丁与英国的狮心王理查是死对头,两人十字军东征时在耶路撒冷大战,理查的战马摔死,具有骑士风范的萨拉丁没有乘人之危,而是让弟弟给理查送了两匹好马,后来理查生病,萨拉丁又送去水果,还派了医生,理查十分感动,双方就此签订合约。

好邪恶的---我,我来想在防守韦伯斯特---孔子孔子思想进可攻,退可守和维护。不同的东西,采取不同的应对方法。如相和这个源例子中,连拒绝接受蔺相如林采取了百回避的态度,这是符合以德报怨,也符合直抱怨。林尚未表现出他们的实力,是不是满意,正常的度,不只是廉颇老矣,一个人拒绝接受问这一次获得的好处对铅,它似乎,他并不介意。廉颇老矣,使其他林实质性损害的东西,必须是直的,答而不是没有抱怨。以上拙见。

以德报怨,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什么意思)

出自《论语宪问》:“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以德报怨”最早出自《老子》79章:“和大怨,必有余怨;报怨以德,安可以为善?”又见,《警世通言?苏知县罗衫再合》:“又将白金百两,送与庵中老尼,另封白银十两,付与老尼启建道场,超度苏二爷朱婆及苏胜夫妇亡灵,这叫做‘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有人问孔子:“宽容伤害过自己的人,怎么样?”孔子回答:“这样做该如何面对帮助过自己的人?用正直回报伤害,用恩惠报答恩惠。”

原文翻译

直:(zhí)坦诚面对。更准确来说,就是公平。

德:(dé),第一个德感激;第二个德恩德,恩惠。

有人说:“用恩德来报答怨恨怎么样?”孔子说:“用什么来报答恩德呢?应该是用正直来报答怨恨,用感激、恩德来报答恩德。”。

对于怨恨,要用正直的心,正直是不受外界影响,内心不存贪嗔痴,用真诚心。正直的原动力是真诚。对于别人的恩惠、恩德,需要抱有感激的心,用自己的恩德来回报他人。

直的意思是跟宽厚的心量有着莫大的关联,同时还要有足够的智慧来让他们觉悟。直,不管从古汉语还是从现代语中,都跟法律、惩戒是没有直接的关系。法律的惩戒是一种手段,需要有足够的真诚心,和足够的心量和足够的智慧来运用。也就是,直是与纯净纯善的内心是一个涵义,而表露出来的行动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法律而其中之一。假如法律沦为以怨报怨的工具,则正义不存,黑白颠倒,人心沦丧。“以直报怨”最需要的是有足够的道德修养为基础才能真正得以实施和产生巨大的作用。

直的另一层含义就是公正合理不偏不倚,恩德要用恩德去回馈,怨要用公正合理的方式回击。不可一味姑息从而纵容罪恶扩散而良善丧失,也不可挟私加重报复。

作品赏析

孔子不同意“以德报怨”的做法,认为应当是“以直报怨”。这是说,不以有旧恶旧怨而改变自己的公平正直,也就是坚持了正直,“以直报怨”对于个人道德修养极为重要。

孔子不赞成以怨报怨。不赞成以一种恶意,一种怨恨,一种报复的心态去面对别人的不道德,否则这个社会将是恶性循环,无休无止,那样我们失去的将不仅是自己的和谐,当今的和谐,还有子孙后代的和谐。

法律和刑法的使用是法家所提倡,在这种提倡外在压制的形式下,往往忽视了每个人都有一个纯净纯善的本性,犹如乌云遮日,被障碍住的是人性。所以儒释道三家皆提倡人性的恢复,善恶皆有因,然后根本都是善的。所以“以直抱怨”在于让迷惑犯错的人忏悔、醒悟,更体现了大慈大悲之心。“以德报德”,更需要用很感激的内心感恩给我们恩惠的人、事、物。

用正直来报答怨恨,用感激、恩德来报答恩德。

对于怨恨,要用知正直的心,正直是不受外界影响,内心不存贪嗔痴,用真诚心。正直的原动力是真诚。对于别人的恩惠、恩德,需要抱有感激的心,用自己的恩德来回报他人。

出自《论语宪问》。

扩展资料:

论语·宪问,本篇出自《论语》,共计道44章。主要内容有:作为君子必须具备的某些品德;孔子对当时社会上的各种现象所发表的评论;孔子提出“见利思义”的义利观等。

本篇共计44章。其中著名文句有:“见危授命,见利思义”;“君子上达,小人下达”;“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君子思内不出其位”;“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修己以安百姓”;“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这一篇中所包括的主要内容有:作为君子必须具备的某些品德;孔子对当时社会上的各种现象所发表的评论;孔子提出“见利思义”的义利观等。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儒家学派创始人,中国古代最容着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对中国思想文化的发展有极其深远的影响。

《论语宪问》:“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又见,《警世通言.苏知县罗衫再合》:“又将白金百两,送与zd庵中老尼,另封白银十两,付与老尼启建道场,超度苏二爷朱婆及苏胜夫妇亡灵,这叫做‘以直报怨,以德报德’。”编辑本段释义拿公正来回答怨恨,拿恩德来酬报恩德,指为人既要重恩德又要讲原则。孔夫子说,一个人,倘若以‘德’报了‘怨’,那么他还剩下什么?去报别人版的恩德呢?当别人对他好的时候,他又该怎么做呢?反问了学生这一句,孔子给出了他的观点,他认为应"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说一个人,如果他人有负于你权,对不起你了,你可以用你的正直、耿介公正的对待这件事。而且要用恩德、仁爱、仁义的感恩之心回馈那些给你恩惠的人。

《论语宪问》:“或曰:‘以德报怨zhidao,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又见,《警世通言.苏知县罗衫再合》:“又将白金百两,送与庵中老尼,另封白银十两,付与老尼启建道场,超度苏二爷朱婆及苏胜夫妇亡灵,这叫做‘以直报怨,以德报德’。”编辑本段释义拿公正来回答怨恨,拿恩德来酬报恩德,指为人既要重恩德又要讲原则。孔夫子说,一个人,倘若以‘德’报了‘怨’,那么他还专剩下什么?去报别人的恩德呢?当别人对他好的时候,他又该怎么做呢?反问了学生这一句,孔子给出了他的观点,他认为应"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说一个人,如果他人有负于你,对不起你了,你可以用你的正直、耿介公正的对待这件事。而且要用恩德、仁爱、仁义的感恩属之心回馈那些给你恩惠的人

请问以直报怨是什么意思?它和以怨报怨有什么区别吗?

“以直报怨”是指以正直的态度对待伤害自己的人,出自:《论语·宪问》:“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区别如下:

1、方式不同

1)以怨报怨,用不道德的办法对付不道德的人。例如,邻居长期偷你家菜园里的菜,你也偷他家菜园里的菜作为报复,或者上门辱骂和殴打他。这种方式虽然快意恩仇,但是激发矛盾,使双方仇怨加大,容易陷入恶性循环,后果可能更糟。

2)以直报怨,用公正和正直的方式对付不道德的人。?例如,邻居长期偷你家菜园里的菜,你想办法找到他偷菜的证据,向派出所报案抓他。这种方式合理合法,借助法律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值得提倡。

2、目标不同

1)以怨报怨,目标是发泄怨气,伤害对方,让对方付出更多代价,报仇雪恨。

2)以直报怨,目标是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伸张正义,彰显法制、维护社会秩序。

3、风险不同

1)以怨报怨,风险较大,要么和对方仇怨更深以致将来再次报复你,要么自己触犯因小失大。

2)以直报怨,风险较小,由国家机关执行强制手段,使对方伏法受刑罚。

扩展资料:

类似名言:

1、“报怨以德”或“以德报怨”:拿恩德回报仇怨。

——《道德经》六十三章:“大小多少,报怨以德。”

《老子》七十九章:“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也是这个道理。有人把报怨以德移入此章,不仅不符合上下文意,也有篡改古书之嫌。从通行本、帛书以及上下文意来看,六十三章并无错简。

2、以怨报德:拿仇怨回报恩德。

——《国语.周语中》:“以怨报德,不仁。”

3、.以德报德。

——《红日》第十六章:“他觉得在这个为难的时候,应当以德报德。”

4、以直报怨。

——《汉书.傅介子传》:“上乃下诏:‘……平乐监傅介子……以直报怨,不烦师重。”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以直报怨

百度百科-以怨报怨

1、方式不同

1)以怨报怨,用不道德的办法对付不道德的人。例如,邻居长期偷你家菜园里的菜,你也偷他家菜园里的菜作为报复,或者上门辱骂和殴打他。这种方式虽然快意恩仇,但是激发矛盾,使双方仇怨加大,容易陷入恶性循环,后果可能更糟。

2)以直报怨,用公正和正直的方式对付不道德的人。?例如,邻居长期偷你家菜园里的菜,你想办法找到他偷菜的证据,向派出所报案抓他。这种方式合理合法,借助法律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值得提倡。

3)以德报怨,用恩情和原谅来对付不道德的人。例如,邻居长期偷你家菜园里的菜,你毫不介意反而去他家嘘寒问暖,送去更多的粮食。这种方式温情和谐,有可能感化那些良心未泯的人。但如果对方是个不知悔改的人,这样反而使他变本加厉得寸进尺。

2、目标不同

1)以怨报怨,目标是发泄怨气,伤害对方,让对方付出更多代价,报仇雪恨。

2)以直报怨,目标是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伸张正义,彰显法制、维护社会秩序。

3)以德报怨,目标是感化对方,唤醒良知,使之羞愧,认识到错误,弃恶从善。

3、风险不同

1)以怨报怨,风险较大,要么和对方仇怨更深以致将来再次报复你,要么自己触犯因小失大。

2)以直报怨,风险较小,由国家机关执行强制手段,使对方伏法受刑罚。

3)以德报怨,风险难测,要么对方痛改前非感激你,要么对方认为你软弱可欺继续作恶。

当你被别人以不正当百的手段对待时,反应大约可分为三种:

第一种办法,叫做“以怨报怨”,度也就是“以其人之道,还治问其人之身”。

第二种方法,叫做答“以德报怨”,用胸怀和博爱去感化对方。

第三种方法,叫做“以直报怨专”,以直报怨包含两重意思:一是要用正直的方式对待破坏规则的人;二是要直率属地告诉对方,你什么地方办错了事。

以德抱怨,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是什么意思?

以德报怨:

原句:“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论语宪问》以德抱怨,是我们常听到的一句话了,人们通常理解的“以德抱怨”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孔老夫子教我们,别人欺负你了,你要忍,被打碎牙齿也要往肚子里吞,别人来欺负你,你反而应该对他更好,要用你的爱心去感化他,用你的胸怀去感动他。但事实上,我们根本曲解了孔子的原意,我当初,也万万没想到原来在孔子这句“以德抱怨”的后边还跟着另外一段话,什么话呢?子曰:“以德抱怨,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看完以后,幡然醒悟,原来我们都被某个断章取义的孔子FANS给玩了一把!当时的真实情况是怎么样的呢?孔子的一个弟子问他说:师傅,别人打我了,我不打他,我反而要对他好,用我的道德和教养羞死他,让他悔悟,好不好?孔子就说了,你以德抱怨,那“何以报德?”别人以德来待你的时候,你才需要以德来回报别人。可是现在别人打了你,你就应该“以直抱怨”,"直"的解释偏向"是非曲直,理直气壮,耿直",不排除拿起板砖飞过去的意思!看!就因为被人故意省略了一句话,刚烈如火的孔老夫子一下就被扭曲成了现在这个温婉的受气包形象

以直报怨

以公平正直的态度对待伤害自己的人。

《论语》中记载:“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论语》

对此大多数人都认为,对方对我好,我也对他好,就是“以德报德”,别人对我不好,我就对其还以颜色,就是“以直报怨”。我说,这种认识是小人的认识,不是圣贤的观点。

以怨抱怨

“以怨报怨”,也就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但是含有以仇视、怨怒对待仇视、怨怒的意思,实为不可取。其另一层面的意思是:冤冤相报何时了。所以生活中最好不要以怨抱怨。

以直报怨究竟何意

孔子提出的以直报怨包含两重意思,一是要用正直的方式对待破坏规则的人,二是要直率地告诉对方,你什么地方办错了事。出租车司机多收费,以怨报知怨就是拒绝付款;以德报怨就是再给他一笔小费;以直报怨则仍按规定付款,但要告诉他犯了规,以后改正.

“以德报怨”。你对我搞阴谋诡计,我仍旧对你友好。基督说,如果有人打你的左脸,你应把道右脸也让他打。用这种胸怀和博爱去感化对方。基督相信人之初性本善,每个人都有善的基因,只要有足够的力量去启动,坏人也能变为好人。

以怨报怨并不错,甚至应该说是一种相当有效的制裁坏人的办法。法律对坏人的制裁就是顺这条思路来的。但是光靠法律很难把坏人改造成好回人。所以在监狱里还要有对犯人的尊重、教育,甚至爱护,这才能使犯人出狱之后幡然改悔,重新做人。这说明为什么孔子既不赞成以答德报怨,也不赞成以怨报怨,而要以直报怨。人与人之间的事大多数还涉及不到法律。出租车司机多收钱,也只能说犯规,而不能说犯法。对于这许多法律之外的事,更需要“以直报怨”。

以直报怨和以德报怨意思有什么区别?

当你被复别人以不正当的手段对待时,反应大约可分为三种:

第一种办法,叫做“以制怨报怨”,也就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百人之身”。

第二种方法,叫做“以德报怨”,用胸怀和博爱去感化对方。

第三种度方法,叫做“以直报怨”,以直报怨包含两重问意思:一是要用正直的方式对待破坏规则的人;二是要直率地告诉对方答,你什么地方办错了事。

成语以直报怨

发音yǐzhíbàoyuàn

解释直:对等,直线,相同。百以公平正直的态度对待伤害自己的人。

出处《论语·宪问》:“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示例这叫度做~,以德报德。★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十一。

用法作谓语、宾语;指对人的态度

【汉语文字】以德报怨

【汉语拼音】yidebaoyuan

【词语解释】不记别人的仇,反而内给他好处。

【字词解释】德:恩惠。怨:仇恨。

【成语性质】褒义词

【成语用法】联合式容;作谓语、宾语、定语、状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