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成语三顾茅庐是什么意思及解释

  • 关于成语三顾茅庐是什么意思及解释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成语词典大全

三顾茅庐什么意思

三顾茅庐

刘备很仰慕诸葛亮的才干,想请他帮助自己统一国家。一天,三人来到隆中,但孔明不在,他们只好失望而归。

回到新野,刘备听说诸葛亮回来了,叫人立即备马.到了草屋,书童说诸葛亮被人请走了。三人怏怏而回。

时间过得很快,刘备打算三访孔明。三人第三次来到隆中,离草屋还有半里多地,刘备便下马步行。这时,诸葛亮在午睡,为了不打扰他,刘备恭敬地在台阶下等候。张飞见了,很生气,想放火,但没有。孔明醒来,谈论起国家大事.诸葛亮见刘备三顾茅庐,诚心诚意,便答应与刘备共图大业.

【发音】

sāngùmáolú

【释义】

顾:拜访;茅庐:草屋。原为汉末刘备访聘诸葛亮的故事。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拜访有专长的贤人。

【出处】

三国蜀·诸葛亮《出师表》:“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用法】

动宾式;作谓语、宾语;含褒义

【示例】

1.我住着半间儿草舍,再谁承望~。★元·马致远《荐福碑》第一折

2.刘备~才请出诸葛亮这样的人才,要想得到人才就必须学刘备。

【近义词】

礼贤下士、草庐三顾

【反义词】

拒人千里

【典故】

汉末,黄巾事起,天下大乱,曹操坐据朝廷,孙权拥兵东吴,汉宗室豫州牧刘备听徐庶和司马徽说诸葛亮很有学识,又有才能,就和关羽、张飞带着礼物到隆中(现今湖北襄樊市.一说为今河南南阳城西)卧龙岗去请诸葛亮出山辅佐他。恰巧诸葛亮这天出去了,刘备只得失望地转回去。不久,刘备又和关羽、张飞冒着大风雪第二次去请。不料诸葛亮又出外闲游去了。张飞本不愿意再来,见诸葛亮不在家,就催着要回去。刘备只得留下一封信,表达自己对诸葛亮的敬佩和请他出来帮助自己挽救国家危险局面的意思。过了一些时候,刘备吃了三天素,准备再去请诸葛亮。关羽说诸葛亮也许是徒有一个虚名,未必有真此才实学,不用去了。张飞却主张由他一个人去叫,如他不来,就用绳子把他捆来。刘备把张飞责备了一顿,又和他俩第三次访诸葛亮。到时,诸葛亮正在睡觉。刘备不敢惊动他,一直站到诸葛亮自己醒来,才彼此坐下谈话。

诸葛亮见到刘备有志替国家做事,而且诚恳地请他帮助,就出来全力帮助刘备建立蜀汉皇朝。

《三国演义》把刘备三次亲自请诸葛亮的这件事情,叫做“三顾茅庐”。诸葛亮在著名的《出师表》中,也有“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之句。于是后世人见有人为请他所敬仰的人出来帮助自己做事,而一连几次亲自到那人的家里去的时候,就引用这句话来形容请人的渴望和诚恳的心情。也就是不耻下问,虚心求才的意思。建安十二年(207年),诸葛亮27岁时,刘备“三顾茅庐”于襄阳隆中,会见诸葛亮,问以统一天下大计,诸葛亮精辟地分析了当时的形势,提出了首先夺取荆、益作为根据地,对内改革政治,对外联合孙权,南抚夷越,西和诸戎,等待时机,两路出兵北伐,从而统一全国的战略思想,这次谈话即是著名的《隆中对》。

【《三国演义》原文】

却说玄德正安排礼物,欲往隆中谒诸葛亮,忽人报:“门外有一先生,峨冠博带,道貌非常,特来相探。”玄德曰:“此莫非即孔明否?”遂整衣出迎。视之,乃司马徽也。玄德大喜,请入后堂高坐,拜问曰:“备自别仙颜,因军务倥偬,有失拜访。今得光降,大慰仰慕之私。”徽曰:“闻徐元直在此,特来一会。”玄德曰:“近因曹操囚其母,似母遣人驰书,唤回许昌去矣。”徽曰:“此中曹操之计矣!吾素闻徐母最贤,虽为操所囚,必不肯驰书召其子;此书必诈也。元直不去,其母尚存;今若去,母必死矣!”玄德惊问其故,徽曰:“徐母高义,必羞见其子也。”玄德曰:“元直临行,荐南阳诸葛亮,其人若何?”徽笑曰:“元直欲去,自去便了,何又惹他出来呕心血也?”玄德曰:“先生何出此言?”徽曰:“孔明与博陵崔州平、颍川石广元、汝南孟公威与徐元直四人为密友。此四人务于精纯,惟孔明独观其大略。尝抱膝长吟,而指四人曰:“公等仕进可至刺史、郡守。众问孔明之志若何,孔明但笑而不答。每常自比管仲、乐毅,其才不可量也。”玄德曰:“何颍川之多贤乎!”徽曰:“昔有殷馗善观天文,尝谓群星聚于颍分,其地必多贤士。”时云长在侧曰:“某闻管仲、乐毅乃春秋、战国名人,功盖寰宇;孔明自比此二人,毋乃太过?”徽笑曰:“以吾观之,不当比此二人;我欲另以二人出之。”云长问:“那二人?”徽曰:“可比兴周八百年之姜子牙、旺汉四百年之张子房也。”众皆愕然。徽下阶相辞欲行,玄德留之不住。徽出门仰天大笑曰:“卧龙虽得其主,不得其时,惜哉!”言罢,飘然而去。玄德叹曰:“真隐居贤士也!”

次日,玄德同关、张并从人等来隆中。遥望山畔数人,荷锄耕于田间,而作歌曰:“苍天如圆盖

顾:拜访;茅庐:草屋。原为汉末刘备访聘诸葛亮的故事。比喻真知心诚意,一再邀请道。

汉末刘备三次诚访诸葛亮专出山辅佐的故事。此后传为佳话,渐成典故,载《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出师表》。现在常用来比喻真心属诚意,一再邀请、拜访有专长的贤人。

三顾茅庐的意思是什么?

三顾茅庐[sāngùmáolú]

顾:拜访;茅庐:草屋。原为汉末刘备访聘诸葛zhidao亮的故事。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回

汉末刘备三次诚访诸葛亮出山辅佐的故事。此后传为佳话,渐成典故,载《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出师表》。现在常用来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拜访有答专长的贤人。

三顾茅庐的意思是什么?

一、三顾茅庐的意思是:顾:拜访;茅庐:zd草屋。原为汉末刘备访聘诸葛亮的故事。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

二、出处:

三顾茅庐又名三顾草庐,典出《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

东汉末年,汉朝宗亲左将军刘备三顾茅庐拜访诸葛亮,他们的谈话内容即《草庐对》(三分天下的战略决策)。

顾:拜访;茅庐:草屋。原为汉末刘备去卧龙岗访聘诸葛亮的故事。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

公元回207年冬至公元208年春,当时屯兵新野(今河南新野)的刘备,带着大将关羽、张飞,三次到南阳郡邓县隆中(今襄阳隆中)诸葛草庐请诸葛亮出山辅佐的故事。此后传为佳话,渐成典故,载《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出师表》。现在常用来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拜访有专长答的贤人。

三顾茅庐或三顾草庐是指中国东汉末年刘备三次到隆中(今湖北襄阳附近)诸葛亮住处请copy他出山辅佐自己的事件。此事件最早见于诸葛亮的《出百师表》,该文提到刘备“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三国志》中对此仅有“凡三往,乃见”的简略记述。《三国演义》对此事件进行了扩写。三顾茅庐后来成为形容求贤若渴的成语。也用来指诚度心诚意一再邀请。

“三顾茅庐”是什么意思?

顾:拜访;茅庐:草屋。原为汉zd末刘备版访聘诸葛亮的故事。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

三顾茅庐,读音:[sāngùmáolú]

出处?元·马致远《荐福碑》:“我信着半间儿草舍;再谁承望三顾茅庐。”

造句:刘厂长三顾茅庐,终于把权身怀绝技的老工人请回厂。

诸葛亮终于被刘备三顾茅庐的真诚给打动了。

为了表示诚意,我决定三顾茅庐,请王先生出马协助。

释义顾:拜访;茅庐:百草屋。原为汉末刘备访聘诸葛亮的故事。度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

出处三国蜀·诸葛亮《出师问表》:“先帝答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专

示例我住着半间儿草舍,再谁承望~。(元·马致远《荐福碑》第一折)属

“三顾茅庐”原本是什么意思,现在多用来形容什么?

“三顾茅庐”原为汉末刘备访聘诸葛亮的故事。现在常用来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拜访有专长的贤人。

读音:三顾茅庐?[sāngùmáolú]

出处:元·马致远《荐福碑》:“我信着来半间儿草舍;再谁承望三顾茅庐。”

近义词:礼贤下士

反义词:拒人千里?妄自尊大

造句:校长三顾茅庐,诚恳地邀请爷爷再返学校代课。

为了表示诚意,我决定三顾茅庐,请王先生出马协助源。

由于zhidao校长三顾茅庐的诚意,终于请来李博士莅校任教。

他一再来请你到学校主持教务,真有三顾茅庐之诚意,你怎能不去助他一臂之力?

诸葛亮终于被刘备三顾茅庐的真诚给打动了。

“三顾茅庐”原为汉末刘备访聘诸葛亮的故事。现在常用来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拜访有专长的贤人。

读音:三顾茅庐[sāngùmáolú]

出处:元·马致远《荐福碑》:“我信着半间儿草舍;再谁承望三顾茅庐。”

近义词:礼贤下士

反义词:拒人千里抄妄自尊大

造句:

校长三顾茅庐,诚恳地邀请爷爷再返学校代课。

为了表示诚意,我决定三顾茅庐,请王先生出马协助。

由于校长三顾茅庐的zd诚意,终于请来李博士莅校任教。

他一再来请你到学校主持教务,真有三顾茅庐之诚意,你怎能不去助他一臂之力?

诸葛亮终于被刘备三顾茅庐的真诚给打动了。

三顾茅庐是什么意思?

(1)三顾茅庐或三顾草庐是指百中国东汉末年刘备三次到诸葛亮住处请他出山辅佐自己的事件。此事件最早见于诸葛亮的《出师表》,该文提到刘备“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三国志》度中对此仅有“凡三往,乃见”的简略记述。《三国演义》对此事件进行了扩写问。

建安十二年(207年)冬至十三年(208年)春,当时驻军新野的刘备在徐庶的建议下,三次北上到南阳卧龙岗拜访诸葛亮。前两次都没见到诸葛亮,第三次终于相见。谈话中,诸葛亮为刘备分析了天下形势,提出先取荆州为家,再取益州成鼎足之势,继答而图取中原的战略构想,这就是著名的《草庐版对》(后人将其更名为《隆中对》)。三顾茅庐之后,诸葛亮出山成为刘备的军师。刘备集团后来的种种攻略皆本于此。

(2)三顾茅庐后权来成为形容求贤若渴的成语。

(3)“三顾茅庐”的现在用法是企业为了求贤良栋材,亲自拿优渥的条件去寻问之,这就成了“三顾茅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