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成语功成身退的意思及解释

  • 形容成语功成身退的意思及解释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成语词典大全

历史上功成身退的名人有哪些﹖

1、王翦急流勇退也是非常机智。曾多次放下将领的身份,低声下四的求秦王战胜之后给自己房产,田地。他的手下非常不解。于是便找机会问他。他说,我当然是不喜欢田产房屋的。将带领基本全国大部分军队在外,我们的王难免会猜忌。我跟他要地是让他放心,我一定会回来的。因为那么低三下四的求赏赐。手下这才恍然大悟。

2、汉相张良助刘邦平定天下后,即寻其师黄石公居住的通城县张师山(张良老师隐居之山命名为张师山,位于湖北省咸宁市通城县西北)。张良在张师山相距约50公里处访得一风景宜人的黄袍山隐居下来(黄袍山位于湖北省咸宁市通城县东南),张良并修建了“良山道观”,在道观不远处创办了“伐桂书院”,以授当地孩子文字。伐桂书院遗址位于湖北省通城县黄袍山大埚山谷中,伐桂书院古石碑仍存。黄袍山后人为了纪念张良,为其修建了圮桥和石墓。

3、范蠡为早期道家学者,楚学开拓者之一。被后人尊称为“商圣”,"南阳五圣"之一。虽出身贫贱,但是博学多才,与楚宛令文种相识、相交甚深。因不满当时楚国政治黑暗、非贵族不得入仕而一起投奔越国,辅佐越国勾践。传说他帮助勾践兴越国,灭吴国,一雪会稽之耻。功成名就之后急流勇退,化名姓为鸱夷子皮,遨游于七十二峰之间。后定居于定陶(今山东菏泽市定陶区),期间三次经商成巨富,三散家财,自号陶朱公。

第一,陶朱公范蠡真的是能者通吃,干什么都不成问题。天才。

第二,陶朱公范蠡,准确看透人性。知道越王勾践能共苦,不能共甜。

第三,看出越王勾践死期将至。雪耻之后的狂妄自大。果真勾践的越国称霸后不久便被打败。

形容功成身退的诗句有那些

宋代著名文学家欧阳修有这样的诗句:“定册功成身退勇,辞荣辱,归来白首笙歌拥”(《渔家傲》)

李白

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

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闲过信陵饮,脱剑膝前横。

将炙啖朱亥,持觞劝侯嬴。

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

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

救赵挥金锤,邯郸先震惊。

千秋二壮士,烜赫大梁城。

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

谁能书阁下,白首太玄经?

中国历史上,功成身退、全身而退,最成功的例子有哪些?

1、张良明哲保身

张良素来体弱多病,自从刘邦入都关中,天下初定,他便托辞多病,闭门不出。随着刘邦皇位的渐次稳固,张良逐步从“帝者师”退居“帝者宾”的地位,遵循着可有可无、时进时止的处事原则。在汉初刘邦翦灭异姓王的残酷斗争中,张良极少参与谋划。

在西汉皇室的明争暗斗中,张良也恪守“疏不间亲”的遗训。论功行封时,按级班爵,汉高祖刘邦令张良自择齐国三万户为食邑,张良辞让,谦请封始与刘邦相遇的留地(今江苏沛县),刘邦同意了,故称张良为留侯。张良辞封的理由是:他韩灭家败后沦为布衣,布衣得封万户、位列侯,应该满足。

看到汉朝政权日益巩固,国家大事有人筹划,自己“为韩报仇强秦”的政治目的和“封万户、位列侯”的个人目标亦已达到,一生的宿愿基本满足。再加上身缠病魔,体弱多疾,又目睹彭越、韩信等有功之臣的悲惨结局,联想范蠡、文种兴越后的或逃或死,

深悟“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的哲理,惧怕既得利益的复失,更害怕韩信等人的命运落到自己身上,张良乃自请告退,摒弃人间万事,专心修道养精,崇信黄老之学,静居行气,欲轻身成仙。

但吕后感德张良,劝他毋自苦,张良最后还是听从了吕后的劝告,仍就服人间烟火。前186年(汉高后二年),张良病逝,谥号文成侯。

2、范蠡

范蠡为中国早期商业理论家,楚学开拓者之一。被后人尊称为“商圣”,"南阳五圣"之一。虽出身贫贱,但是博学多才,与楚宛令文种相识、相交甚深。因不满当时楚国政治黑暗、非贵族不得入仕而一起投奔越国,辅佐越国勾践。传说他帮助勾践兴越国,灭吴国,一雪会稽之耻。

功成名就之后急流勇退,化名姓为鸱夷子皮,遨游于七十二峰之间。期间三次经商成巨富,三散家财。后定居于宋国陶丘(今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区南),自号“陶朱公”。

3、石守信杯酒释兵权

建隆二年(公元961年)七月初九日。晚朝时,宋太祖把石守信等禁军高级将领留下喝酒,酒兴正浓时,宋太祖突然屏退侍从。他叹了一口气,口吐苦衷,

说:“我若不是靠你们出力,是到不了这个地位的,为此我从内心里一直念及你们的功德。但是啊,做皇帝太难了,还不如做节度使快乐,我整个夜晚都不敢安枕而卧啊!”石守信等人惊骇地忙问其故,宋太祖继续说:“这不难知道,我这个皇帝位谁不想要呢?”

石守信等人听了,知道这话中有话,连忙叩头说:“陛下何出此言,现在天命已定,谁还敢有异心呢?”宋太祖说:“不然,你们虽然无异心,然而你们部下如果想要富贵,把黄袍加在你的身上,你即使不想当皇帝,到时候恐怕也是身不由己了。”

这些将领知道已经受到猜疑,弄不好还会引来杀身之祸,一时都惊恐地哭了起来,恳请宋太祖给他们指明一条可生之途。宋太祖缓缓说道:

“人生在世,像白驹过隙那样短促,所以要得到富贵的人,不过是想多聚金钱,多多娱乐,使子孙后代免于贫乏而已。你们不如放弃兵权,到地方去,多置良田美宅,为子孙立长远产业;同时多买些歌姬,日夜饮酒相欢,以终天年;朕同你们再结为婚姻,君臣之间,两无猜疑,上下相安,这样不是很好吗?”

石守信等人见宋太祖已把话讲得很明白,再无回旋余地,而且当时宋太祖已牢牢控制着中央禁军,几个将领别无他法,只得俯首听命,表示感谢太祖恩德。第二天,石守信等上表声称自己有病,纷纷要求解除兵权。宋太祖欣然同意,令罢去禁军职务,地方任节度使,

并废除了殿前都点检和侍卫亲军马步军都指挥司。?禁军分别由殿前都指挥司、侍卫马军都指挥司和侍卫步军都指挥司,即所谓三衙统领。在解除石守信等宿将的兵权后,太祖另选一些资历浅,个人威望不高,容易控制的人担任禁军将领。

于是禁军领兵权析而为三,以名位较低的将领掌握三衙,这就意味着皇权对军队控制的加强。以后,宋太祖还兑现了与禁军高级将领联姻的诺言,把守寡的妹妹嫁给高怀德,后来又把女儿嫁给石守信和王审琦的儿子,把张令铎的女儿嫁给太祖三弟赵光美。

4、孙武飘然高隐

孙武大约活动于公元前六世纪末至前五世纪初,由齐至吴,经吴国重臣伍员(伍子胥)举荐,向吴王阖闾进呈所著兵法十三篇,受到重用为将。他曾率领吴国军队大败楚国军队,占领楚国都城郢城,几近覆亡楚国。

孙武五十多岁的时候,至交好友伍子胥被杀,孙武不再为吴国的对外战争谋划出力,转而隐居乡间,修订其兵法著作。

5、郭子仪

郭子仪(697年—781年),字子仪,华州郑县(今陕西渭南市华州区)人。唐朝杰出名将,政治家、军事家。早年以武举中第,入仕从军,累迁九原太守,未受重用。安史之乱爆发后,拜朔方节度使,率兵勤王,收复河北和河东地区,拜兵部尚书、同平章事。

至德二年(757年),辅佐广平王李俶收复两京,迁司徒,封代国公。乾元元年(758年),拜中书令。乾元二年(759年)五月,承担相州兵败之责,罢职赋闲。宝应元年(762年)初年,河东兵变后,封为汾阳王,起兵平定叛乱,事后解除兵权。

广德元年(763年)冬天,吐蕃攻破长安后,奉命调兵遣将,驱逐吐蕃敌军。广德二年(764年),仆固怀恩引领吐蕃和回纥入侵时,单骑说服回纥,合兵大破吐蕃。

大历十四年(779年),唐德宗即位后,拜太尉、中书令,充皇陵使,赐号“尚父”,增加食邑,剥夺实权。建中二年(781年),去世,享年八十五岁,追赠太师,谥号忠武,配飨代宗庙廷,陪葬建陵。

1、春秋时期:孙武,孙武和伍子胥辅助吴知王阖闾夺得国君之位后,归隐著述写成著名的《孙子兵法》。伍子胥后辅佐吴王夫差则下场悲惨——被杀死,吊道在城门上。

2、春秋时期:范蠡,范蠡和文种帮助越王勾践复国之后,范蠡带着西施泛舟西湖,终于抱内得美人归,而同有大功文种,却成就了一个著名典故“鸟尽弓藏、兔死狗烹”。

3、北宋时期:石守信、高怀德、容王审琦、张令铎、赵彦徽、罗彦环。帮助宋太祖赵匡胤建国后,杯酒释兵权,后都归隐,也算是功成身退。

刘基(1311年知7月1日-1375年4月16日)字伯温。谥文成,汉族,温州文成县南田人(旧属青田县)。元末明初军事谋略家、政治家及诗人,通道经史、晓天文、精兵法。他以辅佐朱元璋完成帝业、开创明朝并使尽力保持国家版的安定,因而驰名天下,被后人比作为诸葛亮。朱元璋多次称刘基为:“吾之子房也权。”

历史上,功成身退的名人﹖

1.春秋-范蠡

2.春秋-孙武来

3.秦-王翦

4.西汉-张良

5.西晋-贾充(死后女儿不着调,全家抄斩)

6.唐自-凌烟阁24功臣;郭子仪

7.宋-石守信,高怀德(杯酒释兵权)

8.明-刘伯温

综合一下,zhidao看名臣是否功成身退,在于他老大是不是想杀他!

最佩服华盛顿,美国之父,知领导缔造了美国这个今天世界上最强大国家。百姓感激他的功劳,推举他连任第三届道总统,他拒绝了,功成身退,晚年淡泊地在他的农场度过——有这样的回开国领袖,美国当然也是世界上最民主的国家。这个伟人跟答我们中国的M等大人物对比实在太鲜明了——

歌词:你若功成身退,我便…。是那首歌

是后知后觉么

你披星戴月你不来辞冰雪

你穿过山野来到我的心田

你像远在天边又似近在眼前

直到充臆心间我才后知后觉

你给我安慰我不致颓废

你宽容慈悲我能振翅源高飞

你却功成身退我不及言谢

你不告而别百我才后知后觉

你披星戴月你不辞冰雪

你穿过山野来到我的心田

你像远在天边又似近在眼前

直到充臆心间我才后知后觉

你给我安慰我不致度颓废

你宽容慈悲我能知振翅高飞

你却功成身退我不及道言谢

你不告而别我才后知后觉

你给我安慰我不致颓废

你宽容慈悲我能振翅高飞

你却功成身退我不及言谢

你不告而别我才后知后觉

你却功成身退我不及言谢

你不告而别我才后知后觉

你不告而别我才后知后觉

曾国藩为什么选择“功成身退”

“功成身退”,典出《道德经》“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当功业已成,誉满天下,老子告诉我们,急流勇退才是天道。

君臣共患难易,同富贵难。历史上很多君王,因为忌惮臣下的军事实力,而杀掉曾经帮自己一统江山的功臣。能全身而退,如曾国藩者,寥寥无几。

世上没有绝对的完满,道德经用四句箴言,来诠释他为什么要“功成身退”。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

与其保有太多自己守不住的身外之物,患得患失,不如让它们自然流逝。

老子认为,功名富贵,它高让它高。从古自今,哪有不消失的功名,哪有不消失的富贵。“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它们从贫贱之中拔地而起,又从富贵之巅轰然倒塌。功名富贵和万事万物一样,都有自己的生命周期,不宜强求。

持而盈之,讲的是器量,水超过了杯子的容量,自然要满溢。一个人争来抢去,不如先提高自身的器量。器量够大,能拥有的自然更多。

揣而锐之,不可长保

锋芒太露,锐势难以保持长久。

如果持而盈之讲的是器量,那么揣而锐之则是器量的限度,功名财富一多,必然显露锋芒,就容易成为众矢之的。一个人,器量再高,高不过天,心胸再厚,厚不过地。

曾国藩是如何器量之人,当他用12年打下南京,以“天下第一功”封侯拜相时,他却选择不居功,将之归功于已死的咸丰皇帝和当时的皇太后、小皇帝。他将自己从富贵之巅放下来,并和它们保持安全距离。以免它们倒塌的时候,也把自己埋葬。

金玉满堂,莫之能守

道德经并不反对人持有财富,也不提倡刻意让人过清苦的生活。但是你能守住的财富,只能是你的容量(能力)之内的东西,而超出的部分,就不是你想掌握就能掌握的了,所以不要妄求。

曾国藩如此,范蠡亦如此,当范蠡助勾践灭吴国以后,范蠡也选择了急流勇退,因为他知道“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道理。后来他隐居经商,积累万贯家财,成为商人典范。世人誉之:“忠以为国;智以保身;商以致富,成名天下。”而和范蠡同为开国元勋的文种,却被勾践赐死。

做人,要有开拓的本事,更要有善终的智慧。曾国藩常提醒九弟:“善始易,善终难。”如弈棋般,留好后招,方为大智慧。

富贵而骄,自遗其咎

常人只想做大官、发大财,却没想过如何保全自己的名誉和财富,一旦得志便想着如何享受如何挥霍,如此下去难免自遗其咎。到了真正的高人的境界,求强、求进早已不是他的终极目的,因为能知足、知止才是进境。

曾国藩声名最旺时,也是被挑毛病最多的时候。幸而他懂得,世界上没有绝对完满的东西。一到正午,马上就会偏西;一到月圆,马上就会月亏。

最好的境界就是花未全开,月未圆。这种状态是自然界最好的状态;而“求缺惜福”,是人生最好的状态。

慈溪暗示让他退,他敢不退?

不退就是死,要反,他又打不过左宗棠和李鸿章。

然而,面对部将的纷纷劝进,曾国藩却淡然地写出了这样一副对联:“倚天照海花无数,流水高山心自知”,向众人表明自己根本无意造反。

这是为什么呢?难道说曾国藩没有野心吗?曾国藩当然是一个有野心的人。没有野心,他就不会发奋攻读,以中等智商而在科举之路上过关斩将,实现鲤鱼跳龙门的理想。没有野心,他就不会书生从容儒将率军,从一名书生,一个文官,华丽转身成了统率千军万马的湘军大帅。没有野心,他根本不会在一败再败几欲自杀的情况下,苦撑危局,苦心孤诣,终于扭转乾坤,再造社稷,成为中兴第一名臣。而一个人的野心基本上是和自己的实力成正比的,实力越大,野心当然也越大。

可如今,实力如此庞大的曾国藩为什么就不造反呢?

有人说,和宋江一样,作为一个读书人,曾国藩的骨子里永远是一套忠君爱国的思想。他读的是圣贤书,奉的是孔孟道。他只会做一个顺民,而绝不会当叛徒。那样,会留下千秋万代的骂名。读书人嘛,最在乎的始终是一个名节。

事实果真如此吗?未必。

曾国藩之所以不造反,首先,是因为,倘若造反,他根本就毫无胜算。因为朝廷,那个工于心计工于权术的慈禧太后,为了对付湘军,为了防范曾国藩,早就开始布局了。

为了牵制曾国藩,慈禧太后破格提拔了一个只有举人身份的左宗棠为闽浙总督。不错,左宗棠亦出自湘军,是曾国藩给了这个直到49岁还默默无闻的三湘才子出头之机,可是,那自号“今亮”目高于顶的左宗棠从来就看不起曾国藩,他认为自己远比曾国藩能干。脱离曾国藩之后,他带着部队创立了楚军。曾国藩是两江总督,他是闽浙总督,曾国藩有湘军,他有楚军,此时的左宗棠已经完全可以同曾国藩分庭抗礼了。假如曾国藩造反,他非但不会响应,而且会起而攻之。因为,他对曾国藩有很深的“瑜亮情结”,如果他能打败曾国藩,那不是证明他最强吗?

除了提拔左宗棠外,慈禧太后还特意扶植了李鸿章的淮军。李鸿章本来是曾国藩的学生,但是这个在20岁就写下了“一万年来谁着史,三千里外觅封侯”的李鸿章,同样志向宏大,不甘久居曾国藩之下,一旦有机会让他单飞,他会翻然翱翔,扶摇直上,不可遏制。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嘛。

到达上海后,仅仅两年时间,李鸿章的淮军便由6000人扩增至70000人。在洋人的支持下,淮军全部配备上了洋枪洋炮,成为大清国军队中装备最精良、火力最威猛的一支铁血之师,不但成为太平军的一支劲敌,而且也是湘军的一支劲敌。曾国藩若有异动,李鸿章是绝不会念及师生之情的。他爱老师,但他更爱朝廷,更爱权力。

在湘军攻破天京城的前后,朝廷已派钦差大臣官文率领20万大军扼守武昌,控制长江上游。又派富明阿等镇守镇江、扬州,堵住长江下游。又派蒙王僧格林沁在安徽、湖北一带重兵布防,死死盯着湘军。可以说,成大功之日的曾国藩已经陷入朝廷的包围圈了。他若有异动,立刻会陷入十面埋伏之中。

其次,湘军虽有30万之多,但曾国藩直接指挥的大约只有12万人,而真正的嫡系也就只有其弟曾国荃指挥的5万人,其余各部和曾国藩都有着不同程度的矛盾。比如沈葆桢,他是林则徐的女婿,在曾国藩的提携下,他很快平步青云,升任江西巡抚。可是,后来,他和曾国藩便发生了矛盾。当曾国荃的十万湘军围困天京军资告急,曾国藩为此夜不成寐的时刻,沈葆桢却将原定移交湘军的半数江西厘金全部扣除,如此雪中泼冷水的行为让曾国藩很是耿耿于怀。后来,面对太平军的反扑,曾国藩故意不守皖南的广德和宣称,将战火引向江西。曾国藩和沈葆桢的交恶,直接导致江西已经脱离了曾国藩的控制。如果曾国藩有异动,沈葆桢只会是他的敌人,而绝不会是他的朋友。

最后,打了十多年的仗,湘军的将士们很累,他们已经疲乏了,他们已经没有干劲了。打仗是为了什么?不就是为了吃喝穿吗?攻破天京城,他们烧杀抢掠,已经装满了自己的布袋。再打下去,他们不会干了。

而曾国藩更累。十多年来,他不但在同敌人战斗,还要同朝廷战斗,还要同自己人战斗。战争,让他痛失了两个亲兄弟。战争,让他曾经几次写好遗书,准备殉难。战争,把他折腾得已经心力交瘁了。他哪里还有心思去造反呢?

既然不能造反,聪明绝顶的曾国藩就选择了功成身退,不但主动大幅度裁撤湘军,而且还让其弟曾国荃回家养病,打消朝廷的顾虑。

曾国藩这样做,无疑避免了国家的再度动乱,避免了人民再度陷入水深火热之中,当然也就顺应了历史,是一件有利于天下苍生的大功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