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成语金刚怒目的意思及解释

  • 形容成语金刚怒目的意思及解释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成语词典大全

为什么金刚怒目,而菩萨低眉

「金刚怒目百、菩萨低眉」成为大众所熟识的用语。佛典中所说的「金刚度」是佛菩萨的侍从力士,因手持金刚杵而得名;「菩萨知」是努力于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人。「怒目金刚」是形容人的威势、面目凶暴,以降伏诛道灭恶人;「低眉菩萨」是形容人的面貌态度慈祥,以爱摄护他人。两者形相内、作法虽有差异,容但都是为了帮助别人而有的方便作法。

我佛慈悲亦有金刚怒目,那道家呢

佛家与道家实为一阴一阳互为妙用,我们看到佛家呢讲普度众生,多穿红黄色袈裟,这说明显示其能量是一种发射状态,而道家呢?他多穿青黑色法衣,这是表示能量收敛的状态,这是天地消息一种示现,佛家属西方金。这是太阳落下的时候,表示一种归宿。金也是清净,金克木所以佛家要剃除须发,发为木嘛,木为生,克木即无生,无生即无灭。而且头发在潜意识寓意为情。也就是爱欲,必须断爱欲才能清净。佛家对外表现的是阳刚,大雄,大力,宏大,金刚,普度等一系列阳性表现形式,而内在体现一种阴柔,就是慈悲,空明,尚和,文明。就是外金刚内空明。而道家呢,恰恰相反,道家外面显示的都是阴柔,我们看道家的太极就是一种柔,这是他明显的运用形式,表现出,不争,甘愿处下,利而不害,为而不争,退让,成就他人,包容,忍辱,朴素,等阴柔之用。而内在呢?恰恰是至刚,所以道家圣号都是用的阳,纯阳,正阳,火龙,太一,帝君,老君,天尊,都是阳性表现形式。而道家修炼的功夫也是纯阳,法术多降魔。所以佛道均是大道不同表现形式,并无高下不同,而有些人说佛家有漏尽通,断尽一切烦恼,道教没有,这是不明白道的境界,有趣的是道家恰恰相反,称不漏,不漏就是长生。其实不漏就是漏尽。后人学教的人都认为自己信仰的宗教最圆满,其他教不圆满,其实这本身就是一种我执。身在其中不能客观的看问题。所以说究竟本来清净平等,而人心自不平矣!

这要看你是说那种佛了

现在所说的中土佛教,基本上百全盘抄袭道教,并将其伪科学化,更倾向于思想统制,但是其导人向善这一点,还是可取的。

特别是佛教中一些典故,全盘经不起度推敲,缺少起码的逻辑性。

这主要是佛教起源问题,佛教最初承袭太多邪恶,观如今藏传佛教,可见一斑。

从印度所记史料看来,佛教主要是起源一种诡辩思想,后传到中土,得道教洗礼,才有了真实依据。

总体来讲,佛教唯一值得人类重视的是艺术品,其思想糟粕问实在是不足以论。

道教则不同,是真正的科学观自然宗教,对人类有极大贡献,是人类未来所能依重的重要学识。

如有佛教信徒看到此篇,请解释两个典故。

佛陀割肉喂鹰,答不喂则鹰死,喂则鹰活,鹰又饿,再杀生,试问?是不是佛陀杀生?

这是佛家讲的因果论,这个典故起源早,是佛教刚传入中土时有的,其中完全显示一内种屈从扬恶的本质,与印度教一脉相承。

悉达摩席达多,当王子时,在一次收税时,与人辩容论,在考虑时,摘了一朵花,想出妙招,成功收了穷人的税。

后来,有佛家典故,佛祖拈花、迦叶微笑。里面完全换了一种说法,实在是不足一论。

佛所示现的一切相,都是随缘对机,为善根成熟的众生做缘,令其得度,解脱无明烦恼,生死业流zhidao。并非佛自有喜乐和愤怒。

佛于此世界或他方世界现种种内身,说种种法,度脱无量众生,而实未离大涅盘。现有生死,实无容生死;现有饮食,实无饮食;现有病苦,实无病苦;现有行住坐卧,实无举止动转。

佛虽有相可见,实则无相可得。

道家,尚未出离有为法。

金刚怒目所以降伏四魔,菩萨低眉所以慈悲六道

“金刚怒目,所以降服四魔;菩萨低眉,所以慈悲六道。”---------------《太平广记》卷一七四

引《谈薮》

先解释俩名词:

四魔:是指四zhidao类魔,恼害众生而夺其身命或慧命的四种魔类,即烦恼魔、蕴魔、死魔、天子魔

六道:指有情生命、轮回于其中的六个界别,即:一、天道,二,阿修罗道,三、人道,

四、畜生道,五、饿鬼道版,六、地狱道。

金刚为佛门守护之神,无威不足震慑魔异,

菩萨以善渡人,慈悲为怀,当然慈眉善目。

世有贤愚,更分良莠。有君子也有小人,美丑善恶,一并同在。

扬善抑恶,佛门宗旨,扶正祛邪,道之正统。所以,有慈悲菩萨,还得有怒目金刚。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相对于菩萨的善相而言,金刚虽然恶相,但是金刚和菩权萨一样都是一颗佛心!

希望能帮到您。

阿弥陀佛

此应该为那座寺庙山门的对联吧?!

金刚为佛教之护法,现愤怒相代表以大无畏、坚定zd心对治烦恼、五蕴、死亡、天魔(此为四魔专)

菩萨为佛教众生之佑护,以慈能抜苦,悲给予乐的种种方便法门摄受众生脱离六道轮回苦海(天道、修罗、人道、鬼道、地狱为六属道)

阿弥陀佛希望能帮助到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