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成语拈花一笑的意思及解释

  • 形容成语拈花一笑的意思及解释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成语词典大全

如来佛祖拈花一笑是什么意思

一是指对禅理有了透彻的理解;

二是指彼此默契、心神领会、心意相通、心心相印。

拈花一笑源于佛教故事:

说是知有一天,教主释迦牟尼上大课,众多弟子眼巴巴地望着他,他却一句话也不说。伸手从讲台上的花盆中,拿起一朵花,在手中转来转去,好像在暗示着什么。弟子们谁也不懂老师这个动作是什么意思。这就是“释迦拈花”。

释迦有个大弟子,叫迦叶。佛经记载,看见释迦拈花,迦叶“破颜微笑”。宗教堂会,戒律极严,可就在这鸦雀无声中,迦叶尊者竟然“噗嗤”一笑,尽管不道是开怀大笑,只是微笑,也是大大出乎常规的。这就是“迦叶微笑”。

扩展资料

禅宗最开始是不立文字的,这正是佛陀在灵鹫山“拈花一笑”时定下的教规。禅宗历来有4句格言:“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专”

中国的禅宗,是禅宗28祖达摩传入的,传衣钵于二祖慧可,衣钵之传终于六祖慧能。中国起初的禅宗也是不立文字,后来才有了文字的。

佛陀的“拈花一笑”,旨在强调佛即属是禅。禅在于见性,不被文字表象所迷惑。故传禅宗之法,最好的方式是“以心传心”;心一念悟,则一念成佛,心一念迷,则万古不悟。佛陀“拈花一笑”时,唯有摩诃迦叶真正领会了他的真意,故而佛陀传禅宗于摩诃迦叶。

佛祖拈花迦叶微笑

一天,在灵山会上,大梵天王以金色菠萝花献佛,并请佛说法。可是,释迦牟尼如来佛祖一言不发,只是用拈菠萝花遍示大众,从容不迫,意态安详。当时,会中所有的人和神都不能领会佛祖的意思,唯有佛的大弟子——摩诃迦叶尊者妙悟其意。破言为笑。于是,释迦牟尼将花交给迦叶,嘱告他说:吾有正法眼藏,涅椠秒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转之旨,以心印心之法传给你。

释迦牟尼佛祖在大庭广众之下,像这样一言不发,只是带在和他那不动生色的微笑,从容不迫,宁静安详,其中微妙究竟何在?

其实,释迦牟尼这里所传示的,正是一中无言的心态——一种至为安详,静谧,调和,美好的心态,这是不呢国内用任何语言和行为来打破的。这种心态纯净无染,无欲无贪,坦然自得,乐观自信,无拘无束,不着形迹,不可动摇,与世长存——即所谓“真如秒心”,亦即“普照一切、含藏万法”的根本佛法——正法眼藏之所在。所以迦叶与佛祖在灵山会上心心相印,仅只拈话微笑而已,没有任何其他的表示,但一切尽在不言中,此时无声胜有声。而释迦牟尼最后对迦叶所嘱咐的话,也正好是对这种心态的最好证明。

佛祖拈花迦叶微笑

佛祖拈花微笑典出于《五灯会元》卷一。据载:世尊在灵山会上,拈花示众,是时众皆默然,唯迦叶尊者破颜微笑。世尊曰:“吾有正法眼藏,涅盘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柯迦叶

迦叶尊者,通常称大迦叶,一名饮光,是两千五百年前释迦牟尼的十大弟子之一。也是释迦牟尼弟子中道德高尚的长者。释迦牟尼对众说法时拈花不语,五百弟子都默然,独有迦叶微笑。于是佛祖把衣钵交付给迦叶,嘱他等待未来弥勒佛下世降生,再把衣钵交付给弥勒。衣是袈裟,钵是食具,衣钵代表佛教的法统。

佛祖拈花迦叶微笑

一天,在灵山会上,大梵天王以金色菠萝花献佛,并请佛说法。可是,释迦牟尼如来来佛祖一言不发,只是用拈菠萝花遍示大众,从容不迫,意态安详。当时,会中所有的人和神都不能领会佛祖的意思,唯有佛的大弟子——摩诃迦叶尊者妙悟其意。破言为笑。自于是,释迦牟尼将花交给迦叶,嘱告他说:吾有正法眼藏,涅椠秒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转之旨,以心印心之法传给你。

释迦牟尼佛祖在大庭广众之下,像这样一言不发,只是带在和他那不动生色的微笑,从容不百迫,宁静安详,其中微妙究竟何在?

其实,度释迦牟尼这里所传示的,正是一中无言的心态——一种至为安详,静谧,调和,美好的心态,这是不呢国内用任何语言和行为来打破的。这种心态纯净无染,无欲无贪,坦然自得,乐观自信,无拘无束,不着形迹,不可动摇,与世长存—问—即所谓“真如秒心”,亦即“普照一切、含藏万法”的根本佛法——正法眼藏之所在。所以迦叶与佛祖在灵山会上心心相印,仅只拈话微笑而已,没有任何其他的表示,但一切尽在不言中,此时无声胜有声答。而释迦牟尼最后对迦叶所嘱咐的话,也正好是对这种心态的最好证明。

相传佛祖在灵鹫山为众弟子说法,有大梵天王献金色波罗花表示敬意。佛祖拈花示众,众弟子不知何意,只有迦南尊者当下破颜微笑。于是佛祖高兴地宣布:我有正法眼藏,涅盘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付于摩诃迦叶

拈花一笑者,至净至纯。在迦叶的眼中,佛祖的拈花动作如画般美丽,迦叶的眼里纯净没有搀杂任何邪念,众人皆不知佛祖拈花为何,只有迦叶以纯心对待,单纯的只看到拈花的美,所以只为美而微笑。

一日,五祖唤诸门人总来:“吾向汝说,世人生死事大,汝等终日只求福田,不求出离生死苦海,自性若迷,福何可救?汝等各去自看智慧,取自本心般若之性,各作一偈,来呈吾看。若悟大意,付汝衣法,为第六代祖。”

众人只等神秀作偈,神秀偷偷在墙上书一偈曰:“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五祖令门人炷香礼敬,尽诵此偈。但亲告神秀曰:“汝作此偈,未见本性,只到门外,未入门内。如此见解,觅无上菩提,了不可得。”

惠能虽不识字,一闻此偈,便知未见本性。托人亦书一偈曰:“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一众皆惊。五祖将鞋擦了偈,曰:“亦未见性。”

次日祖潜至碓坊,以杖击碓三下而去。惠能遂三鼓入室,五祖以袈裟遮围,不令人见,为说《金刚经》。至“应无所住而其心”,惠能言下大悟,一切万法,不离自性。遂启祖言:“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三更受法,人尽不知,便传顿教及衣钵。

注:佛门有“拈花一笑”之说。

世尊在灵山会上,拈花示众,是时众皆默然,唯迦叶尊者破颜微笑。世尊曰:“吾有正法眼藏,涅磐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迦叶。”——《五灯会元》卷一

迦叶尊者拈花一笑的真正含义是什么?

含义:

为了能使教法更好的一代一代往下传,由佛陀亲自指定一个人作为继承者,相信谁都没有异议的。而佛陀这里选择的摩诃迦叶,又是佛陀的上首大弟子,威望在众人的心目中是最高的。

也就是说,拈花一笑,其实是一次打禅机,在这次打禅机中,看看谁能真正的明白佛陀要传递的讯息。因为只有明白佛陀心意的人,才能顺利地将佛陀度人的事业继续下去。而一直跟随着佛陀修行,也就是最后真正打破盘中之谜的,只有摩诃迦叶。所以,将衣钵用这种形式交给他最合适不过了。

因为佛教中始终讲一个悟,只有悟到了,才算是有智慧的,没有悟到,是根性比较差的一种表现。佛陀拈花,是要众弟子们去悟。同时,也是用这种方式,传递将来众生的一种修行方式。就是人们都需要在悟中去修。

也就是说,拈花一笑,不仅仅只是交付佛陀的衣钵,同时也告诉了今后人们怎么去依照佛法修行。所以我们看后来的弟子们修行,都是在一个“悟”中修行。悟出真法来了,才是真正的大德,悟不出真法,就会一直平庸下去。

拈花一笑的故事:

有一次大梵天王在灵鹫山上请佛祖释迦牟尼说法。大梵天王率众人把一朵金婆罗花献给佛祖,隆重行礼之后大家退坐一旁。佛祖拈起一朵金婆罗花,意态安详,却一句话也不说。大家都不明白他的意思,面面相觑,唯有摩诃迦叶破颜轻轻一笑。

佛祖当即宣布:“我有普照宇宙、包含万有的精深佛法,熄灭生死、超脱轮回的奥妙心法,能够摆脱一切虚假表相修成正果,其中妙处难以言说。我不立文字,以心传心,于教外别传一宗,现在传给摩诃迦叶。”

然后把平素所用的金缕袈裟和钵盂授与迦叶。这就是禅宗“拈花一笑”和“衣钵真传”的典故。中国禅宗把摩诃迦叶列为‘西天第一代祖师’。

扩展资料

迦叶尊者:

摩诃迦叶是佛陀十大弟子之一。梵名Maha^-ka^s/yapa,巴利名Maha^-kassapa音译之略称。全名大迦叶、摩诃迦叶(‘叶’字音‘摄’)。

又作迦叶波、迦摄波。意为饮光。付法藏第一祖。生于王舍城近郊之婆罗门家。于佛成道后第三年为佛弟子,八日后即证入阿罗汉境地,为佛陀弟子中最无执着之念者。

摩诃迦叶人格清廉,深受佛陀信赖;于佛弟子中曾受佛陀分予半座。佛陀入灭后,成为教团之统率者,于王舍城召集第一次经典结集。直至阿难(梵A^nanda)为法之继承者,始入鸡足山入定,以待弥勒出世,方行涅槃。

禅宗以其为佛弟子中修无执着行之第一人,特尊为头陀第一;又以‘拈花微笑’之故事,至今传诵不绝。此外,过去七佛之第六佛亦称迦叶佛。另佛弟子中,优楼频罗迦叶、伽耶迦叶等皆有迦叶之称。佛陀入灭后三百年之小乘饮光部之祖亦与迦叶同名。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拈花一笑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迦叶尊者

这是一种禅定与智慧。我摘录一篇圣严法师对拈花微笑的文章,希望对你有用。拈花微笑

人生在世,结交朋友能得知己,任用属下终成心腹,彼此共事而有默契,如此,凡事皆能心领而神会的话,一定可以得心应手,无往不利。生死不渝地互相信赖,非语言文字所能沟通;血泪交融的体验,刻骨铭心的感受,亦非语文所能形容。所谓“如人钦水,冷暖自知”,唯有过来人,才能够体会这些无法透过语文来表达的心境和感受。

做父母的比较容易知道孩子们的需要,孩子们却不容易知道父母的苦心;圣贤可理解一般大众的苦难,而凡夫却不知道圣贤的胸襟是什么。中国古代的圣君贤相,洞察民间疾苦,只要有一人遇到不幸,就觉得是他们自己没有尽到责任,而儒家“亲亲而仁民”的理论根据便在于此;对于自己的骨肉、自己的族类,如手足同体,如辱齿相依、如枝叶同根,共荣辱、同命运。这都是由于高瞻远瞩、体验深切,方能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整体感。“自古圣贤皆寂寞”,正因为普通人对他们的心胸莫测高深,故以为寂寞;其实他们先天人之忧而忧,后天下人之乐而乐,既与天下人同忧戚、共喜乐,怎么会寂寞!

《维摩诘经·文殊师利问疾品》中,文殊菩萨问维摩诘居士:“你害了什么病,怎么会害病的?”

维摩诘说:“一切众生,从痴生爱,故生了病。众生既害了病,所以我也害病;如果一切众生的病痊愈了,我的病也就好了。为什么呢?因为菩萨是为了众生而入生死,如果众生得离病苦,菩萨自然无病。”

诸佛菩萨,能与众生的心相通,众生却无法知道诸佛菩萨究竟对众生做了些什么?唯有有了相等体验的人们,始能互相了解,而且只要一扬眉、一瞬目等的小动作为暗示,就代表全部的感受,完成了彼此的沟通,这便称为“以心印心”,心与心相应了。否则,彼此无法对流,仅是单向通行罢了。

拈花微笑的故事

依据禅史资料,宋以前未见“拈花微笑”的记载,宋代智昭的《人天眼目》第五〈宗门杂录〉中,记述王荆公在翰苑,读到此项记载是出于《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此经为历来大藏经所未收,亦为各种经录所未载。传说日本天台宗的圆仁慈觉大师,于唐末之际,来华留学,曾将此经抄回日本,秘藏于某寺经函,三百年后,复现于人间,但已为蠹鱼侵蚀,并有脱页之处。现已被收入日本编印的《卐续藏经》〈补遗〉编中,并且有两种释本,一是一卷,一是两卷,均未见其译者是何人。两卷本的破损很多,对于付法的叙述,比较简单;一卷本的,颇为完整,而且两见“拈花”的描述。现在以语体文把它节译介绍如下:

释迦世尊在进入大般涅盘之前的不久,有一天在灵鹫山顶,对百万人天及诸比丘宣说:“不久我就要入涅盘了,诸位想要问法的,就快点随你所想知的问题问罢。”

大众静默地坐著。

大众之中,娑婆世界之主的大梵天王,即以千叶妙法莲金光明大婆罗花,双手捧著,举过头顶,奉献佛陀,退后顶礼,并且请示世尊:“世尊成佛以来,五十年间,种种说法教示,化度了一切根机的各类众生。如果尚有最上的大法未说,垦请世尊为我等及将来修菩萨行者,以及欲修佛道的凡夫众生,敷演宣说。”说毕此语,大梵天王即将他自己的身体,化作庄严宝座,请如来坐。

世尊受此莲花,坐些宝座,无言无说,但向法会大众,拈起莲花。此时与会的百万人天及比丘众,大家面面相觑,不知如来的动作,是在表示什么。唯有长老摩诃迦叶,知道世尊所示,即是无上法门,所以破颜微笑,从座而起,合掌正立,默然无语。世尊便向大众宣示:“这就对了。我有正法眼藏,涅盘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总持任持,凡夫成佛,第一义谛,今方付嘱,摩诃迦叶。”又说:“如今,如来快将灭度了,诸比丘们,都可依止摩诃迦叶,入大乘门,修行佛道。”

这段经文,记述佛将入灭,鼓励弟子们问法,结果由于大梵天王献花请法,引出了世尊给摩诃迦叶付嘱无上大法的佛事。此一大实相无相的人,始能领会。世尊为报大梵天王请示最上的大法,即将大梵天王刚刚奉献的莲花拈在手上,意思是说:尽虚空遍法界,有那一样不是在说最上的大法呢?实相无相,亦无不相,无特定的某法是实相,亦可说每一法都未离实相。所以不必另外去找,连你刚才献给如来的莲花,何尝不就是最上的大法?于是拈起花来给大家看。可惜,百万人天及诸比丘之中,除了摩诃迦叶,无有一人,能够体会佛所示意。只有摩诃迦叶,已证实相,已知佛意,所以破颜微笑,合掌正立,默然无语。表示既与佛心相印,说话已是多余。因而受到世尊的印可,承认他已传承了佛的无上心法,那个无上心法的名称,叫做“正法眼藏,涅盘妙心”。正法的眼目藏于此,寂静的智慧亦存于此。

后来中国禅宗所说的“西来意”,便是指的西天二十八祖,代代相随的这个无言之教。既是以这不用言教的“涅盘妙心”为修证的宗旨,后代祖师相传,称为密付密受。此所谓密,不是秘密不许人知,而是不为未得开悟实相或佛性的人所知;唯悟者与悟者之间,相通相知。

拈花微笑是宋朝以来的传说

释尊付法于摩诃迦叶之说,最早出现于《大般涅盘经》卷二,四十卷本及三十六卷本,均有同样的记述:当世尊宣布了即将入灭的消息之后,比丘们颇为惊惶,不知在佛灭之后,应当依止何人,继续修持梵行,甚至要求,跟随世尊一同入灭。世尊因而说了如下的一段话:

诸位比丘,你们不应作如是语,我今所有的无上正法,全般付嘱摩诃迦叶。

如来灭后,摩诃迦叶当为你们作为大依止,犹如如来为诸众生作大依止。

摩诃迦叶在释尊的诸大弟子之中,苦行第一,年高德劭,最为持重,也最受大众的尊敬,佛在入灭前,将若干尚未离欲的弟子,交代由摩诃迦叶照顾,乃是常情常理。佛灭火化之后,大家为了争夺佛的肉身舍利,几乎引起战斗,摩诃迦叶则不以拥有释尊的肉身舍利为大事,他的大事乃是集合当时尚在人间的释尊及门弟子,把各人所听到过的佛的教示,集体成统一性的释尊遗教,称为法身舍利。就此伟大的贡献而言,摩诃迦叶受佛付嘱,传佛心印的说法,便可信其为事实。至于说,唯有摩诃迦叶一人,传得释尊的无上正法,由于摩诃迦叶拥护佛法,而又流传佛法的事实,也是说得通的。

因此,释尊临要涅盘之前,付法传衣给摩诃迦叶的事,禅宗典籍,都是承认的。至于考查佛陀入灭之时,摩诃迦叶并不在会,何以在《涅盘经》中,记载了传授无上正法给摩诃迦叶之说?宋朝的明教大师契嵩,在其所著《传法正宗记》卷一,解释为“以佛说法的先后而知,而说法华,后说涅盘,摩诃迦叶出席了法华盛会,而未见于涅盘盛会,付法之事,当在佛说此两部大经之中间。”另外,契嵩对于拈花微笑之说,则谓:“未始见其所出,吾虽稍取亦不敢认为那就是事实,因为其他有关诸书,开端必列七佛相承,独此无之。”他是不敢采信有此拈花微笑的史宝,则很明显。

不管如何,这则故事非常动人,因为它很有禅的风貌,而且是人人都能懂得和接受的。所以一经传出,便受到了普遍的欢迎。

实则,默然不语,而又胜过千言万语的例子,在《维摩诘经·入不二法门品》,已见过了文殊菩萨说:“如我意者,于一切法,无言、无说、无示、无识,离诸问答,是不二法门。”文殊再问维摩的意见,维摩的反应是“默然无语”。此与在《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所见,摩诃迦叶对释尊拈花示众的反应,也是“默然无语”,有雷同处;所不同的是加上了微笑的表情,更显得平易近人,既使人觉得高深莫测,又觉得就是那位天天见面的隔壁阿叔一样亲切。

拈花微笑是禅宗常见的公案

中国禅宗,受《维摩经》的影响很深,对于《楞伽经》、《金刚经》,也极重视。《维摩经》的“默然无语”、《楞伽经》的“无门为门”、《金刚经》的“无法可说”,都表示了无言之教,才是最上大法。

现在举四则类似的公案,以供参考。

一、神会挨骂:《六祖坛经》记载,有一天六祖大师向大众说:“吾有一物,无头无尾,无名无字,无背无面,诸人还识得吗?”神会站出来说:“是诸佛的本源,神会的佛性。”六祖说:“向你说无名无字,你怎唤作本源佛性?”

二、踢倒净瓶:一日百丈对华林及沩山灵祐两人,指著地上盛水用的净瓶说:“不得唤作净瓶,汝唤作什么?”华林云:“不可唤作木[木+突]也。”百丈又问沩山,沩山举脚,踢倒了净瓶,便出去。百丈便谓:“华林首座,输给灵祐了。”

三、新罗僧挨打:一日晚上,德山上堂,谓大众:“今晚不得问话,问话者三十拄杖。”时有僧出,方礼拜,德山便打。僧问:“我又没问话,和尚为什么打我?”德山反问:“你是哪里人?”僧说:“新罗人。”德山便说:“你未上船时,就已打你三十拄杖了。”

四、俱胝竖指:凡有人向俱胝参问,俱胝唯竖一指相示,他有一名童子为侍者,外人问他:“俱胝和尚说什么法?”童子也竖起一指作答。俱胝闻见,便以利刃,斩断其指,童子痛号而去,俱胝忽喊:“童子。”童子回首看,又见俱胝竖起一指,童子忽然领悟。

以上四则公案,同示无言之教,所见各不相同。神会不会,所以多嘴:新罗僧自以为懂了,其实仍未领会;童子悟及,宗旨既不在言,亦不在指;沩山已知,别说言语多余,连净瓶这个形象,也是碍手碍脚的东西,意在言外,更在物外。

有一次,我去访问一个家庭,正好遇到那家的长女在夫家受了委屈,回娘家来,泪眼婆娑地向父母诉苦,全家人都好言劝慰她,她还是哭泣不止。不多久,她的丈夫也来了,什么话也没说,只是向岳父母请了安,并朝著她微笑,她便破涕为笑,高高兴兴地跟著丈夫回去了。在一旁的少女,是她的小妹,当她姊姊走后,便将小嘴一翘,嗯了一声说道:“大姊真是好贱!这样严重的事,就这么算了吗?”

“丫头,你还小,你不懂的,这叫做无言胜有言,尽在不言中,他们两人已经没有事了。”他们的母亲说。

这段小故事中,母亲不必再问大女儿,已知小夫妻俩没有事了。年轻的太太不必要求丈夫解释,已知问题解决了。只有那个小妹,是一只呆头鹅,因为她不是过来人,也不是当事人。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能够与家人、朋友及其他乃至不相识的人之间,只要用心注意,就会发现,常有许多默契同感之处。未必一定是老友之间,才有所谓灵犀一点通的心电交感;凡是有同样需求、同样学养和有过同类体验的人,就会觉得彼此间心灵的距离好近。

准此而言,禅者的悟境,虽不是人人可得而经验的,人与人之间,乃至人与众生之间,由大而小,由著而微,总会有若干相通、相共、相同的事情和经验状况吧?所谓同舟共济,我们同居地球、同吸空气、同饮食、同取暖、同求生、同畏死,算一算,相同的地方太多了。民胞物与,以及同体大悲的心怀,为什么就体验不到呢?

呵呵,正确百答案是——我们都不知道!想当初,度佛亲自传法于三界众生,一时间菩萨、缘觉、辟支佛出了多少?但是,当佛祖拈花知之际,也只有迦叶一人明白佛的心法,试想道,到了末法时期,我等劣根后学,还想在这回里妄揣佛意……你认为真的会有比前人答更胜的圣人吗?

从浅层的解读是:鲜花本是美好的事物,人见人爱,迦叶尊者发出微笑乃是抄自然的反应。袭从参禅的角度说:如来以花示众,不发一语,会中诸众均费心猜想,唯有迦叶一人不费思量,开颜微笑;暗zhidao合佛祖“离文字相”、“言语道断”与“实相无相”之真义。

)联灯会要释迦牟尼佛章曰:“世尊在灵山会上,拈华示众。众皆默然,唯迦叶破颜微笑。世尊云: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zd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迦叶。”古今禅宗以为宗门第一之口实,彼宗以心传心之根据大事也。然此事出何经何人传之,大藏所收之经论不记此事,隋唐之宗匠亦无言此事者,惟唐德宗末,金陵沙门慧炬撰宝林传,夸大其宗,始记此事。其后至宋,人天眼目,无门关,五灯会元,广灯录版,联灯会要等诸书亦记之,此外拈之颂之者,不暇枚举。然景德传灯录,碧岩录。传法正宗记,亦不记之。宋王安石言此事出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宗门杂录曰:“王荆公问佛慧泉禅师云:禅宗所谓世尊拈花,出在何典?泉云:藏经亦不载。公云:余顷在翰苑,偶见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三卷,因阅之,所载甚详。梵权王至灵山以金色波罗花献佛,舍身为床座,请佛为众生说法。世尊登座,拈花示众。人天百万,悉皆罔措。独有金色头陀,破颜微笑。世尊云: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分付摩诃大迦叶。此经多谈帝王事佛请问,所以秘藏,世无闻者。”佛祖统纪五,亦引此说。

拈花一笑是什么意思

一花一世界?拈花示寂?貌似都有点道理,但是都抄不能作正解。

倒是一点可以确定,“拈花一笑”禅宗以心传心的第一宗典故,此花袭名为金婆罗花。

有一种说法个人觉得比较靠谱:

佛祖所要表达的或许是一种至为详和、宁静、安闲、美妙的心境,这种心境纯净无染、淡然豁达、无欲无贪、无拘无束、坦然自得、不着形迹、超脱一切、不可动百摇、与世长存,是一种“无相”、“涅盘”的最高的境界,只能感悟和领会,不能用言语表达。而迦叶的微微一笑,正是因为他领悟到了度这种境界,所以佛祖把衣钵传给了他。

1、解释

拈花一笑,佛教语,禅宗以心传心的第一宗典故,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指对禅理有了透彻的理解,二是指彼此默契、心神领会、心意相通、心心相印。

2、出处

宋·释普济《五灯会元·七佛·释迦牟尼佛》:“世尊在灵山会上,拈花示众,是时众皆默然,唯迦叶尊者破颜微笑。”

3、典故

《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尔时大梵天王即引若干眷属来奉献世尊于金婆罗华,各各顶礼佛足,退坐一面。尔时世尊即拈奉献金色婆罗华,瞬目扬眉,示诸大众,默然毋措。有迦叶破颜微笑。世尊言:“吾有正法眼藏,涅盘妙心,即付嘱于汝。汝能护持,相续不断。”时迦叶奉佛敕,顶礼佛足退。

4、注释

有一次大梵天王在灵鹫山上请佛祖释迦牟尼说法。大梵天王率众人把一朵金婆罗花献给佛祖,隆重行礼之后大家退坐一旁。佛祖拈起一朵金婆罗花,意态安详,却一句话也不说。大家都不明白他的意思,面面相觑,唯有摩诃迦叶破颜轻轻一笑。佛祖当即宣布:“我有普照宇宙、包含万有的精深佛法,熄灭生死、超脱轮回的奥妙心法,能够摆脱一切虚假表相修成正果,其中妙处难以言说。我不立文字,以心传心,于教外别传一宗,现在传给摩诃迦叶。”然后把平素所用的金缕袈裟和钵盂授与迦叶。这就是禅宗“拈花一笑”和“衣钵真传”的典故。中国禅宗把摩诃迦叶列为‘西天第一代祖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