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成语危言危行的意思及解释

  • 形容成语危言危行的意思及解释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成语词典大全

“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逊”什么意思?

子曰:“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

【注百释】

危:直,正直。

孙:同“逊”。

【译文】

孔子说度:“国家有道,要正言正行;国家无道,还要正直,但说话专要随和谨慎。”

【评析】

孔子要求自己的学生,当国家有道时,可以直述其言,但国家无道时,就要注意说话的方式方法。只有这样,才可以避免祸端。这是一种为政之道。当然,今天这样的作法也不乏其人,特别是在一些为官者那里,更是精于此道,这是应当给予批属评的。

危言危行 什么意思

wēiyánwēixíng

【解释】说正直的话zhidao,做正直的事。

【出处】《论语?宪问》:“邦有道,危回言危行。”

【拼音码】wywx

【用法】联合式;作主语、宾语;含褒义答

【英文】honesttalkandaction

邦有道,危言危行 邦无道,危行孙言什么意思

意思是国家有道,要正言正行;国家无道,还要正直,但说话要随和谨百慎。原文出自于春秋孔子的《论语·宪问》。

原文:

宪问耻。子曰:“邦有道,谷;邦无道,谷,耻也。”“克、伐、怨、欲不行焉,可以为仁矣?”子曰:“可以为难矣,度仁则吾不知也。”

子曰:“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孙言。”

白话译文:

原宪问孔子什么是可耻。孔子说:“国家有道,做官拿俸禄;国家无道,还做官拿俸禄,这就是可耻。”原宪又问:“好胜、自夸、怨恨、贪欲都没有的人,问可以算做到仁了吧?”孔子说:“这可以说是很难得的,但至于是不是做到了仁,那我就不知道了。”

孔子说:“国答家有道,要正言正行;国家无道,还要正直,但说话要随和谨慎。”

扩展资料:

宪问篇出自《论语》,共计44章。主要内容有:作为君子必须具备的某些品德;孔子对当时社会上的各种现象所发表的评论;孔子提出“见回利思义”的义利观等。

《论语》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答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论语》是儒家的经典之作,是一部以记言为主的语录体散文集。

【原文】

14·3子曰:“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知道,危行言孙。”

【注释】

危:直,正直。

孙:同“逊”。

【译文】

孔子说:“国家有道,要正言正行;国家无道,还要正直,但说话要随和谨慎。”

[朱注]危,高峻也。孙,卑顺也。尹氏曰:“君子之持身不可变也,至于言则有时而不敢尽,以避祸也。然则为国者使士言孙,岂不殆哉?”

[钱解]危,有严厉义,有高峻义,有方正义。此处危字当训正。高论时失於偏激,高行时亦失正。君子惟当正言正行,而世俗不免目之为厉,视之为高,君子不以高与厉为道立言制行之准则。言孙:孙,谦顺义。言孙非畏祸,但召祸而无益,亦君子所不为。

●自语

5·2“子谓南容,‘邦有道不废,邦内无道免於刑戮。’以其兄之子妻之。”孔子特别欣赏南容这样的人:国家有道时当官,有所作为;国家无道时也能明哲保身。在乱世,正直的品行是不能改的,但说话,就要多多注意了,以勉带来杀身之祸。保全气节,同时也要保全生容命,这是最高原则。

后世印度的甘地,奉行“不抵抗,不合作”主义,不发一枪一弹,把印度从英国殖民者手中解救出来,竟完全符合孔子的思想。

危言危行是什么意思?

【解释】:危:正直。说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百

【出自】:《论语·宪问》:“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度道,危行言孙。”

【语法】:联合式;作主语、宾语;含褒义

例句:晋·陈寿《三国志·魏书·杜畿传》:“当官不挠贵势,执贫不阿所私,危言专危行以处朝廷者,自明主所察也。”

近义:刚正不阿、危言正色

反义:油腔滑调

色彩:褒义词属

用“危言危行”造句?

造句:啊猫每百次承诺都信誓旦旦,同学以为他是危言危行的人,其实不然。

发音:wēiyánwēixíng

解释:危度:正直。说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问。

出处:《论语·宪问》:“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答,危行言孙。”版

示例:《论语·宪问》:“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

语法联合式;作主语、宾语;含褒义

容易误认为是“不好权的行为,不好的话”

危言危行这个成语什么意思

危言危行[wēiyánwēixíng]

发音:wēiyánwēixìng[注]

解释:危:正直。说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指正直的言行。

出处:《论语·宪问》:“邦有zd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

语法 联合式;作主语、宾语;含褒义

例句:晋·陈寿《三国志·魏书·杜畿传》:“当官不挠贵势,执贫不阿所私,危言危行以处朝廷者,自明主所察也。”

近义:刚正回不阿、危言正色

反义:油腔滑答调

色彩:褒义词

辨析:容易误认为是“害怕发表言论,不敢说话”或“危险的言论和行为”

[注]行、孙,并去声。《四书集注》/(宋)朱熹注;王浩整理。-南京:凤凰出版社,20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