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成语掩耳盗铃的意思及解释

  • 形容成语掩耳盗铃的意思及解释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成语词典大全

掩耳盗铃的意思一

掩耳盗铃

读音为yǎněrdàolíng。原为掩耳盗钟。

释义:自复己把自己的耳朵捂住偷铃铛,以为自己听不见,别人也不会听见,比喻自己欺骗自己。制

出自《吕氏春秋·自知知》:“范氏之亡也,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钟况然有音道.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恶人闻之,可也;恶己自闻之,悖矣。”

掩耳盗铃的故事及寓意

故事:春秋时候,晋国世家赵氏灭掉了范氏。有人趁机跑到范氏家里想偷点东西,看见院子里吊着一口大钟。钟是用上等青铜铸成的,造型和图案都很精美。小偷心里高兴极了,想把这口精美的大钟背回自已家去。可是钟又大又重,怎么也挪不动。他想来想去,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把钟敲碎,然后再分别搬回家。

小偷找来一把大锤子,拼命朝钟砸去,咣的一声巨响,把他吓了一大跳。小偷着慌,心想这下糟了,这钟声不就等于是告诉人们我正在这里偷钟吗?他心里一急,身子一下子扑到了钟上,张开双臂想捂住钟声,可钟声又怎么捂得住呢!钟声依然悠悠地传向远方。

他越听越害怕,不由自主地抽回双手,使劲捂住自已的耳朵。“咦,钟声变小了,听不见了!”小偷高兴起来,“妙极了!把耳朵捂住不就听不进钟声了吗!”他立刻找来两个布团,把耳朵塞住,心想,这下谁也听不见钟声了。于是就放手砸起钟来,一下一下,钟声响亮地传到很远的地方。人们听到钟声蜂拥而至把小偷捉住了。

寓意:钟的响声是客观存在的,不管你是否捂住耳朵,它都是要响的。凡是要客观存在的东西,它不会依人的主观意志而改变。

有的人对自己不利,或不喜欢的客观存在,采取不承认的态度,以为如此,它就不存在了,这和“掩耳盗钟”一样,都是极端的主观唯心主义——唯我论的表现。如果对客观存在的现实不正视、不研究,采取闭目塞听的态度的话,最终便会自食苦果。

扩展资料:

掩耳盗铃出自《吕氏春秋·自知》

成语用法:连动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

掩耳盗铃:原为掩耳盗钟。掩:遮盖;盗:偷。把耳朵捂住偷铃铛,以为自己听不见别人也会听不见,比喻自欺欺人。

近义词:欺人自欺、弄巧成拙、掩目捕雀、掩鼻偷香、盗钟掩耳、自欺欺人。

反义词:开诚布公。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掩耳盗铃

掩耳盗抄铃:原为掩耳盗钟,为一中国成语,本义为偷钟的人怕别人听见钟声而袭捂住自己的耳朵,明明掩盖不住的事情偏要想法子掩盖,比喻自己欺骗百自己,通常是是自欺欺度人的意思。出自《吕氏春秋·自知》里的一则寓言故事问,原文为盗钟,后来钟演变成为铃,掩耳盗钟反而不常用了。答近义词:自欺欺人、弄巧成拙。

概括掩耳盗铃 的主要内容

春秋时候,有一个小偷看到一口钟,心里高兴极了,想把这口精美的大钟背回自己家去。可是钟又大又重,怎么也挪不动。他想来想去,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把钟敲碎,然后再分别搬回家。

小偷找来一把大锤子,拼命朝钟砸去,咣的一声巨响,把他吓了一大跳。小偷着慌,心想这下糟了,这钟声不就等于是告诉人们我正在这里偷钟吗?

他越听越害怕,不由自主地抽回双手,使劲捂住自已的耳朵。“咦,钟声变小了,听不见了!”小偷高兴起来,“妙极了!把耳朵捂住不就听不进钟声了吗!”

他立刻找来两个布团,把耳朵塞住,心想,这下谁也听不见钟声了。于是就放手砸起钟来,一下一下,钟声响亮地传到很远的地方。人们听到钟声蜂拥而至把小偷捉住了。

扩展资料

掩耳盗铃为汉语成语,为偏正式语法结构,在句子中一般作谓语、定语、状语;指自欺欺人。如用来形容他人时,一般是贬义词的感情色彩。

近义词语:自欺欺人、弄巧成拙,反义词,众所周知。

钟的响声是客观存在的,不管你是否捂住耳朵,它都是要响的。凡是要客观存在的东西,它不会依人的主观意志而改变。有的人对自己不利,或不喜欢的客观存在,采取不承认的态度,以为如此,它就不存在了,这和“掩耳盗钟”一样,都是极端的主观唯心主义——唯我论的表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掩耳盗铃

掩耳盗铃的主要内容:

春秋时,有一个小偷见范氏家有一口copy美钟,想盗走它,但又重又大,于是他拿着锤子砸了一下,结果钟声大振,他急忙用手捂住耳朵,发现钟声减小,以为只要捂住自己的耳朵,就能防止他人听到,于是他继续砸钟,最后人们听到钟声蜂拥而至把小偷捉住了。

扩展资料

掩耳盗铃故事的寓意

钟的响声是客观存在的,不管你是否捂住耳朵,它都是要响的。凡是要客观存在的东西,它不会依人的主观意志而改变。

有的人对自己不利,或不喜欢的客观存在,采取不承认的态度,以为如此,它就不存在了,这和“掩耳盗钟”一样,都是极端的主观唯心主义——唯我论的表现。如果对客观存在的现实不正视zhidao、不研究,采取闭目塞听的态度的话,最终便会自食苦果。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掩耳盗铃

主要内容

主要内容春秋时侯,晋国贵族智伯灭掉了范氏。有人趁机跑到范氏家里想偷点东西,看见院子里吊着一口大钟。钟是用上等青铜铸成的,造型和图案都很精美。小偷心里高兴极了,想把这口精美的大钟背回自已家去。可是钟又大又重,怎么也挪不动。他想来想去,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把钟敲碎,然后再分别搬回家。

小偷找来一把大大锤,拼命朝钟砸去,咣的一声巨响,把他吓了一大跳。小偷着慌,心想这下糟了,这种声不就等于是告诉人们我正在这里偷钟吗?他心里一急,身子一下子扑到了钟上,张开双臂想捂住钟声,可钟声又怎么捂得住呢。钟声依然悠悠地传向远方。

他越听越害怕,不同自由地抽回双手,使劲捂住自已的耳朵。“咦,钟声变小了,听不见了。”小偷高兴起来,“妙极了,把耳朵捂住不住就听不进钟声了吗。”

他立刻找来两个布团,把耳朵塞住,心想,这下谁也听不见钟声了。于是就放手砸起钟来,一下一下,钟声响亮地传到很远的地方。人们听到钟声蜂拥而至把小偷捉住了。

出处:《吕氏春秋·自知》。

《吕氏春秋》是在秦国丞相吕不韦主持下,集合门客们编撰的一部黄老道家名著。

《吕氏春秋》除了主宗道家外,还吸纳了儒家的伦理道德、墨家的实干精神、名家的逻辑思辨、法家的治国技巧等,此外,它还包括了音乐、五行、占卜、饮食、畜牧、矿业等各种内容。

吕不韦(前292年—前235年),姜姓,吕氏,名不韦,卫国濮阳(今河南省安阳市滑县)人。战国末年著名商人、政治家、思想家,官至秦国丞相。

扩展资料

掩耳盗铃:原为掩耳盗钟。掩:遮盖;盗:偷。把耳朵捂住偷铃铛,以为自己听不见别人也会听不见,比喻自己欺骗自己。

出处:《吕氏春秋·自知》:“范氏之亡也,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钟况然有音.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恶人闻之,可也;恶己自闻之,悖矣。”

释文:范氏灭亡了,有个人趁机偷了一口钟。想要背着它逃跑,但是,这口钟太大了,背不动;于是用槌子把钟砸碎,刚一砸,钟锽锽的响声很大。他生怕别人听到钟声,来把钟夺走了,就急忙把自己的耳朵紧紧捂住。他以为捂住自己的耳朵别人就听不到了,这就太荒谬了。

参考资料:掩耳盗铃-百度百科

春秋时,一人zd见范氏家有一口美钟,想盗走它,但又重又大,于是他拿着锤子砸了一下,结版果钟声大振,他急忙用手捂住耳朵,发现钟声减小,以为只要捂住自己的耳朵,就能防止他权人听到,于是他继续砸钟,因此马上很多人前来逮捕了他。

掩耳盗铃的意思

掩耳盗铃,意思是把耳朵捂住偷铃铛,以为自己听不见别人也会听不见,比喻自己欺骗自己,明明掩盖不住的事情偏要想法子掩盖。掩即遮盖;盗即偷。是偏正式成语,一般在句中作谓语、定语、状语;指自欺欺人。造句参考:妄想把不法行为合法化,只不过是掩耳盗铃把戏罢了。

掩耳盗铃,拼音为yǎněrdàolíng,原为掩耳盗钟,出自《吕氏春秋·自知》:“范氏之亡也,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钟况然有音.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恶人闻之,可也;恶己自闻之,悖矣。”

扩展资料

与掩耳盗铃一词语义相近的近义词有:

①弄巧成拙,读音为nòngqiǎochéngzhuō,本想卖弄聪明,结果做了蠢事。想耍巧妙的手段,结果反而坏了事,出自宋·黄庭坚《拙轩颂》:“弄巧成拙;为蛇画足。”

②掩目捕雀,读音是yǎnmùbǔquè,意思是遮住眼睛捉飞雀,比喻盲目做某件事或自欺欺人。出自《三国志·魏志·陈琳传》:“《易》称‘即鹿无虞’,谚有‘掩目捕雀’,夫微物尚不可欺以得志,况国之大事,其可以诈立乎?”

③掩鼻偷香,读音为yǎnbítōuxiāng,比喻自己欺骗自己,出自宋·释普济《五灯会元·马颊本空禅师》:“师曰:‘节目上更生节目。’僧无语。师曰:‘掩鼻偷香,空招罪犯。’”

④塞耳盗钟,读音为sāiěrdàozhōng,同掩耳盗铃,比喻自欺欺人,硬要掩盖掩盖不了的事情。出自《吕氏春秋·自知》:“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钟况然有音,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揜其耳。”

⑤一叶障目,读音是yíyèzhàngmù,意思是一片叶子挡在眼前会让人看不到外面的广阔世界。比喻被局部或暂时的现象所迷惑。故事警示我们要看清事物的全貌,还不能盲目轻信、盲目崇拜,必须经过科学的调查和验证,以谦虚谨慎的态度予以看待。

“掩耳盗铃”这个成语的意思是什么?

偷铃铛怕别人听见而捂住自己的耳朵。抄比喻自己欺骗自己,明明掩盖不住的事情偏要想法子掩盖。

掩耳盗铃袭,读音【yǎněrdàolíng】

例句zd:那些掩耳盗铃,贪赃枉法的官员,迟早会作法自毙的。

掩耳盗铃是一种看上去很聪明其实很愚昧的方法。

他这个人从来都不会做掩耳盗铃的事情。

这篇文章引用了“掩耳盗铃”这个典故,主题就更突出了。

掩耳盗铃最后的结果就是你自食其果。

难道你不觉得你这样掩耳盗铃的听课是完全没有任何意义的事情吗?

做事情一定要诚恳,不要万事都是掩耳盗铃的。

掩耳盗铃是一种自欺欺人的行为。

他光明正大,从不做掩耳盗铃的怪事。

如果你在这件事情上对我掩耳盗铃的我一定不会放过你的。

我们在做学问上一定不能掩耳盗铃,要的是实事求是。

你这样做,跟掩耳盗铃没什么分别。

掩耳盗铃的故事

春秋时候,晋国世家赵氏灭掉了范氏。有人趁机跑到范氏家里想偷点东西,看见院子里吊着一口大钟。钟是用上等青铜铸成的,造型和图案都很精美。小偷心里高兴极了,想把这口精美的大钟背回自己家去。可是钟又大又重,怎么也挪不动。他想来想去,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把钟敲碎,然后再分别搬回家。

小偷找来一把大锤子,拼命朝钟砸去,咣的一声巨响,把他吓了一大跳。小偷着慌,心想这下糟了,这钟声不就等于是告诉人们我正在这里偷钟吗?他心里一急,身子一下子扑到了钟上,张开双臂想捂住钟声,可钟声又怎么捂得住呢!钟声依然悠悠地传向远方。

他越听越害怕,不由自主地抽回双手,使劲捂住自已的耳朵。“咦,钟声变小了,听不见了!”小偷高兴起来,“妙极了!把耳朵捂住不就听不进钟声了吗!”他立刻找来两个布团,把耳朵塞住,心想,这下谁也听不见钟声了。于是就放手砸起钟来,一下一下,钟声响亮地传到很远的地方。人们听到钟声蜂拥而至把小偷捉住了。

这个成语出自《吕氏春秋·自知》

原文如下:

“范氏之亡也,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钟况然有音.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恶人闻之,可也;恶己自闻之,悖矣。”

白话译文:

范氏灭亡了,有个人趁机偷了一口钟。想要背着它逃跑,但是,这口钟太大了,背不动;于是用槌子把钟砸碎,刚一砸,钟锽锽的响声很大。他生怕别人听到钟声,来把钟夺走了,就急忙把自己的耳朵紧紧捂住。他以为捂住自己的耳朵别人就听不到了,这就太荒谬了。

扩展资料:

故事寓意:

钟的响声是客观存在的,不管你是否捂住耳朵,它都是要响的。凡是要客观存在的东西,它不会依人的主观意志而改变。有的人对自己不利,或不喜欢的客观存在,采取不承认的态度,以为如此,它就不存在了,这和“掩耳盗钟”一样,都是极端的主观唯心主义——唯我论的表现。

如果对客观存在的现实不正视、不研究,采取闭目塞听的态度的话,最终便会自食苦果。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掩耳盗铃

从前,有一个人很愚蠢又很自私,他还有一个爱占便宜的坏毛病。凡是他喜欢的东西,总是想尽办法把它弄到手,甚至是去偷。有一次,他看中了一家大门上挂的铃铛。这只门的铃铛制作得十分精致,好看,声音也很响亮。他想,怎么样才能弄到手呢?最后决定,把它偷走。他知道,只要用手去碰这个铃铛,就会"叮零叮零"地响起来。门铃一响,耳朵就会听到铃铛的响声,有了响声,就会被人发现了。那可就得不到铃铛了。那怎么办呢?

他突然想出了一个办法。他认为,门铃一响,耳朵就会听见了,如果把自己的耳朵掩住,不是就听不见了么?于是,他自作聪明地采用这个方法去偷门铃。有一天晚上,他借着月光,蹑手蹑脚地来到这家大门前。他伸手向上摘铃铛,但是,门铃挂得太高了,怎么也够不着,他只好扫兴地回来了。回到家,他又想该怎么办呢?

他想叫邻居聋子一起去偷铃铛,踩着他的肩膀就能够摘到铃铛了。可是又怕别人不干,不和他一起偷东西,只好自己踩着凳子摘铃铛吧。第二天晚上,他带着凳子,又蹑手蹑脚地来到这家大门口。他踩着凳子,一手掩住自己的耳朵,一手摘这只铃铛。谁知他刚碰到铃铛,铃铛响了,这家主人发觉后,就把他抓住了。因为别人的耳朵并没有被掩住,仍然能够听到铃铛的响声。

故事就是这样了,到最后,他也没有得到铃铛,反而别抓了。

“掩耳盗铃”的成语故事:

范氏逃亡的时候,有个人趁机偷了一口钟,想要背着它逃跑。但是,这口钟太大了,不好背,他就打算用锤子砸碎以后再背。谁知,刚砸了一下,那口来钟就“咣”地发出了很大的响声。他生怕别人听到钟声,来把钟夺走了,就急忙把自己的两只耳朵紧紧捂住继续敲。害怕别人听到钟的声音,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捂住自己的耳朵就以为别人也听自不到了,这就太荒谬了。

故事出自《吕氏春秋·自知》“掩耳盗钟”被说成“掩耳盗铃”,比喻愚蠢自欺的掩饰行为。

原文如下:

范氏之亡也,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锤毁之,钟况然有声。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恶人闻之,可也;恶己自闻之,悖也!

注释:范氏之亡也:范氏是春秋末期晋国的贵族,被其他四家贵族联合打败zd后,逃在齐国。亡,逃亡。

钟:古代的打击乐器。

负:用背驮东西。

锤(chuí):槌子或棒子。

况(huàng)然:形容钟声。?掩耳盗铃图片

遽(jù):急速。

悖(bèi):荒谬。

恶(e):害怕。

掩耳盗铃:原为盗钟掩耳,为一中国成语,偷钟怕别人听见而捂住自己的耳朵,明明掩盖不住的事情偏要想法子掩盖,比喻自己欺骗自己,通常是比喻自欺欺人的意思。出自《吕氏春秋·自知》里的一则寓言故事,原文为盗钟,后来钟演变成为铃,掩耳盗钟反而不常用了。近义词:自欺欺人、弄巧成拙。

【辨音】耳:不能读作“ér”。  【辨形】铃:不能写作“玲”。  【辨义】掩耳盗铃和“自欺欺人”,都有“自己欺骗自己”的意思。但掩耳盗铃专指“自己欺骗自己”;而“自欺欺人”除了“自己欺骗自己”以外,还有“欺骗别人”的意思。

译文

范氏逃亡的时候,有个人趁机偷了一口钟,想要背着它逃跑。但是,这口钟太大了,不好背,他就打算用锤子砸碎以后再背。谁知,刚砸了一下,那口钟就“咣”地发出了很大的响声。他生怕别人听到钟声,来把钟夺走了,就急忙把自己的两只耳朵紧紧捂住继续敲。害怕别人听到钟的声音,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捂住自己的耳朵就以为别人也听不到了,这就太荒谬了。

成语故事

中文版

春秋时候,晋国贵族智伯灭掉了范氏。有人趁机跑到范氏家里想偷点东西,看见院子里吊着一口大钟。钟是用上等青铜铸成的,造型和图案都很精美。小偷心里高兴极了,想把这口精美的大钟背回自已家去。可是钟又大又重,怎么也挪不动。他想来想去,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把钟敲碎,然后再分别搬回家。  小偷找来一把大锤子,拼命朝钟砸去,咣的一声巨响,把他吓了一大跳。小偷着慌,心想这下糟了,这钟声不就等于是告诉人们我正在这里偷钟吗?他心里一急,身子一下子扑到了钟上,张开双臂想捂住钟声,可钟声又怎么捂得住呢!钟声依然悠悠地传向远方。  他越听越害怕,不由自主地抽回双手,使劲捂住自已的耳朵。“咦,钟声变小了,听不见了!”小偷高兴起来,“妙极了!把耳朵捂住不就听不进钟声了吗!”他立刻找来两个布团,把耳朵塞住,心想,这下谁也听不见钟声了。于是就放手砸起钟来,一下一下,钟声响亮地传到很远的地方。人们听到钟声蜂拥而至把小偷捉住了。

成语寓意

钟的响声是客观存在的,不管你是否捂住耳朵,它都是要响的。凡是要客观存在的东西,它不会依人的主观意志为改变。有的人对对自己不利,或不喜欢的客观存在,采取不承认的态度,以为如此,它就不存在了,这和“掩耳盗钟”(掩耳盗铃)一样,都是极端的主观唯心主义——唯我论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