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离失所的意思及成语解释

  • 流离失所的意思及成语解释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成语词典大全

  流离失所

流散分离。失所:失去安身的地方。漂泊流浪,没有安身的地方。

所:住所,住的地方。 所:处所,地方。流离失所具体解释如下:

【解释】:流离:转徒离散。无处安身,到处流浪。

【出自】:姚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二十八章:“年荒劫大,百姓们不是离家逃荒,流离失所,便是等待饿死。 ”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指无处安身,到处流浪

【近义词】沦落风尘、浪迹江湖、十室九空、颠沛流离、离乡背井、浪迹天涯、颠肺流离、流离颠沛、流落失所、流落天涯、无家可归家破人亡、流离转徙、流落他乡

【反义词】安家落户安居乐业安家立业安土乐业老有所终、落叶归根

  流离失所的意思解释

释义

「流离」,流亡离散。◎语出《汉书.卷二四.食货志上》。「失所」,无处安身。#语出汉.李陵〈与苏武〉诗三首之一。「流离失所」形容转徙离散,无处安身。△「百六之会」、「阳九之」、「颠沛流离

典源

1、「流离」:◎1《汉书.卷二四.食货志上》末年,盗贼群起,发军击之,将吏放纵于。北边及青徐地人相食,雒阳以东米石二千。莽遣三公将军开东方诸仓振贷穷乏,又分遣大夫谒者教民煮木为酪;酪不可食,重为烦扰。流民入关者数十万人,置养澹官以禀之,吏盗其禀,饥死者什七八。莽耻为政所致,乃下诏曰:「予遭阳九之」1>,百六之会2>,枯旱霜蝗3>,饥馑荐臻4>,蛮夷猾夏5>,寇贼奸轨6>,百姓流离。予甚悼之,害气将究矣。」岁为此言,以至于亡。

(1) 阳九之:灾难、困厄的时运。,音ㄜˋ,同「厄」。见「阳九之」。

(2) 百六之会:厄运。见「百六之会」。

(3) 霜蝗:霜害和蝗灾。

(4) 饥馑荐臻:指连年灾荒。荐臻,连续不断

(5) 猾夏:侵扰华夏。猾,音ㄏㄨㄚˊ。

(6) 奸轨:犯法作乱。

◎2《汉书.卷四五.蒯伍江息夫传.蒯通》蒯通知天下权在信,欲说信令背汉,乃先微感信曰:「仆尝受人相人之术,相君之面,不过封侯,又危而不安;相君之背,贵而不可言。」信曰:「何谓也?」通因请间,曰:「天下初作难也,俊雄豪桀建号壹呼,天下之士云合雾集,鱼鳞杂袭,飘至风起。当此之时,忧在亡秦而已。今刘、项分争,使人肝脑涂地,流离中野,不可胜数。……。」◎3《汉书.卷八三.薛宣朱博传.薛宣》朕既不明,变异数见,岁比不登,食廪空虚,百姓饥馑,流离道路,疾疫死者以万数,人至相食,盗贼并兴,群职旷废,是朕之不德而股肱不良也。 2、「失所」:#汉.李陵〈与苏武〉诗三首之一(据《文选.卷二九.诗》引)1>良时不再至,离别在须臾。屏营衢路侧,执手野踟蹰。仰视浮云驰,奄忽2>互相踰3>。风波4>一失所,各在天一5>。长当从此别,且复立斯须。欲因晨风发,送子以贱躯。

(1) 典故或见于《三国志.卷一二.魏书.崔毛徐何邢鲍司马传.何夔》。

(2) 奄忽:倏忽、忽然。

(3) 踰:越过、超过。

(4) 风波:被风所播荡。

(5) 隅:角落。〔参考资料〕 《三国志.卷一二.魏书.崔毛徐何邢鲍司马传.何夔》是时太祖始制新科下州郡,又收租税绵绢。夔以郡初立,近以师旅之后,不可卒绳以法,乃上言曰:「自丧乱已来,民人失所,今虽小安,然服教日浅。……愚以为此郡宜依远域新邦之典,其民间小事,使长吏临时随宜,上不背正法,下以顺百姓之。比及三年,民安其业,然后齐之以法,则无所不至矣。」太祖从其言。徵还,参丞相军事。海贼郭祖寇暴乐安、济南界,州郡苦之。太祖以夔前在长广有威信,拜乐安太守。到官数月,诸城悉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