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相惊扰的意思_出处-用法

  • 自相惊扰的意思_出处-用法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四字成语

自相惊扰

zì xiāng jīng rǎo成语解释:
自己人互相惊吓不安。
成语出处:
《左传·昭公七年》:“郑人相惊以伯有,曰:‘伯有至矣。’则皆走,不知所往。”
成语繁体:
自相驚擾
成语简拼:
ZXJR
常用程度:
常用成语
成语字数:
四字成语
感情色彩:
贬义成语
成语用法:
自相惊扰含贬义。一般作谓语、宾语。。
成语结构:
主谓式成语
成语年代:
古代成语
成语正音:
相,不能读作“xiànɡ”。
近义词:
惊魂未定、惊慌失措
反义词:
泰然处之、泰然自若、满不在乎
成语例子:
空袭警报响时,一定要镇静沉着,听从指挥,切勿自相惊扰。
英语翻译:
alarm one's own group
成语谜语:
自己吓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