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字成语一言以蔽之及解释

  • 四字成语一言以蔽之及解释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成语词典大全

一言以蔽之是什么意思

【解释】:蔽:遮,引伸为概括。用一句话来概括。

【出自】:《论语·为政》:“《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译文】孔子说:“《诗经》三百篇的微言大义,copy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思想纯正’。”

【示例】:老师讲的这些话,~百,就是让我们端正学习态度,刻苦学习。

【近义词】:总而言之、广开言路

扩展资料

1、近义词:度总而言之、一言蔽之、一言以蔽

2、“一言以蔽之”也可以作“一言蔽之”,意思没变。如:

……好知比,一个老官僚,……他的人生哲学是什么?温温吞吞,点到为止,恕己恕人,中庸之道,一言蔽之,苟且而已。(《八十年代台湾散文选》颜元叔《成就与舒适》)

从以上可以知道,“一言以蔽之”的后面总要出现“蔽”的内容,因为这个“蔽”在这个成语里的意思是由“遮盖”引申为“概括”的意思。

3、故事道: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共计305篇,成书于春秋时期,分为《风》《雅》《颂》三大类,一直受到很高评价。孔子曾经编撰《诗经》时评论说:“《诗经》三百多篇,用一句话来概括它,就是作者的思想是完全纯正的,没有邪恶的东西。”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一言以蔽之

"一言以蔽之的言"是言语的意思

【一言以蔽之】yiyanyibizhi引申概括,用一句话概括。

出自《论语·为政》:“《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解释:蔽原意为遮蔽,引申为概括。全句就是用一句话来概括。通常用作谓语、分句;指用一句话来概括。孔子说:“《诗经》三百篇,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它,就是‘思想纯正’。

近义词

总而言之[zǒngéryánzhī]?总的说起来。

例句:鲁迅《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不过说是‘落水狗’未始不可打,或者简直应该打而已。”

一言蔽之[yīyánbìzhī]?蔽:遮,引申为概括。用一句话来概括。

例句:“其为文也,大抵编字不只,捶句皆双。修短取均,奇偶相配。故应以一言蔽之者,辄足为二言;应以三句成文者,必分为四句。弥漫重沓,不知所裁。”唐刘知几《史通·叙事》

《诗》,即现在人们常说的《诗经》,古代只称作《诗》,汉武帝以后才加一“经”字,叫做《诗经》。与《书》(即《尚书》)、《易》(即《易经》)、《礼》(即《礼记》)、《春秋》(即《左传》)合称“五经”。今天见到的《诗经》,篇目共三百十一,六篇有题无内容,实存三百零五篇。引文的大意是,孔子说:“三百首诗,用一句话来概括它的内容,就是‘思无邪’。”思,助词,无义。《诗·鲁颂·駉(jiōng)》是《诗经》中唯一的通篇咏马的作品,结尾是“思无邪,思马斯徂(cú)。”

意思是,这马没有邪念,尽力地往前跑。以此类推,孔子说的“思无邪”便是“没有邪念”的意思。

孔子时代,可供学生阅读的书还不很多,《诗经》经过孔子的整理加工以后,被用作教材。孔子对《诗经》有深入研究,所以他用“思无邪”来概括它。《论语》中解释《诗经》的话,都是按照“思无邪”这个原则而提出的。

《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的解释

意思是:《诗经》三百篇的微言大义,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思想纯正”。

出自春秋孔子弟子《论语·为政》第2章。

原文: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译文:孔子说:“《诗经》三百篇的微言大义,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思想纯正’。”

“思无邪”三字,源出于《诗经·鲁颂·駉》,原是描写鲁僖公的马夫专心养马的神态,孔子借用来评论《诗经》。

孔子认为,《诗经》三百篇,内容健康,思想纯正,合乎礼义,符合儒家的政治道德标准。孔子的这个评价,反映了孔子重视《诗经》的社会作用,要求诗歌于人的道德教化有所裨益的思想。

扩展资料

《为政》包括24章。本篇主要内容涉及孔子“为政以德”的思想、如何谋求官职和从政为官的基本原则、学习与思考的关系、孔子本人学习和修养的过程、温故而知新的学习方法,以及对孝、悌等道德范畴的进一步阐述。

《论语》成书于春秋战国之际,是孔子的学生及其再传学生所记录整理。到汉代时,有《鲁论语》(20篇)、《齐论语》(22篇)、《古文论语》(21篇)三种《论语》版本流传。东汉末年,郑玄以《鲁论语》为底本,参考《齐论语》和《古文论语》编校成一个新的本子,并加以注释。

郑玄的注本流传后,《齐论语》和《古文论语》便逐渐亡佚了。以后各代注释《论语》的版本主要有:三国时魏国何晏《论语集解》,南北朝梁代皇侃《论语义疏》,宋代邢晏《论语注疏》、朱熹《论语集注》,清代刘宝楠《论语正义》等。

《论语》涉及哲学、政治、经济,教育、文艺等诸多方面,内容非常丰富,是儒学最主要的经典。在表达上,《论语》语言精炼而形象生动,是语录体散文的典范。在编排上,《论语》没有严格的编纂体例,每一条就是一章,集章为篇,篇、章之间并无紧密联系,只是大致归类,并有重复章节出现。

《论语》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被尊为“五经之輨辖,六艺之喉衿”,是研究孔子及儒家思想尤其是原始儒家思想的第一手资料。

南宋时朱熹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合为“四书”,使之在儒家经典中的地位日益提高。元代延祐年间,科举开始以“四书”开科取士。此后一直到清朝末年推行洋务运动,废除科举之前,《论语》一直是学子士人推施奉行的金科玉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论语·为政

孔子说:诗经三百篇,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无不出自真情”。

思是发语词无意百义,无邪是直的意思。也就是说诗经三百篇的作者都是出自真情之自然度流露而有这些作品的。

此章问另有一种解释是:诗经有劝善惩恶的意思,诗经三百篇的作者都是基于无邪的思想答来创作这些诗篇,而读了它之后,人应该也可以去除邪恶的思想。这种解法是把思解释为思想。

诗经一共有三百零五篇,“思无邪专”一词出自《诗经·鲁颂驹》篇:以车祛祛,思无邪,思马斯徂。祛祛:强健的样子;徂:行、往;思:发语词无意义,思无邪:马行直前的属意思。

如何理解“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这句话的意思说《诗经》三百篇,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它,就是没有邪念,思想纯正。诗三百:诗,指先秦佚名《诗经》一书,此书实有305篇,三百只是举其整数。蔽:概括的意思。“思无邪”中思即思想的意思,无邪即纯正的意思

此句出自先秦孔子《论语·为政》第二章,原文是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其注文是:“《诗经》三百首,用一句话概括,那就是:不虚假。”

扩展资料

这句话是孔子对于诗经的评价,孔子编订了《诗经》,并且对《诗经》里的诗歌作了一系列评论。《论语》里对《诗经》305首诗作出总体评价的主要有两条,一是此句《为政》篇:“《诗》三百,一言一蔽之,曰:‘思无邪’。”

另外一处是《论语》第十七章《阳货》篇:“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白话文意思是说同学们,为什么不学诗呢?学诗可以激发热情,可以提高观察力,可以团结群众,可以抒发不满。

孔子的文学理论批评是以对《诗经》的评论为主而展开的,“思无邪”说是其一系列论述中比较重要的一个方面,可以看作是孔子提出的明确的文学批评标准,同时也反映出了孔子文学理论批评政治标准较宽泛的一面。

孔子认为,《诗经》三百篇,内容健康,思想纯正,合乎礼义,符合儒家的政治道德标准。孔子的这个评价,反映了孔子重视《诗经》的社会作用,要求诗歌于人的道德教化有所裨益的思想。

子曰:“百诗三百(1),一言以蔽(2)之,曰:“思无邪(3)。”

【注释】

(1)诗三百:诗,指《诗经》一书,此书实有305篇,三百只是举其整数。

(2)蔽:概括的意思。

(3)思无度邪:此为《诗经·鲁颂》上的一句,此处的“思”作思问想解。无邪,一解为“纯正”,一解为“直”,后者较妥。

【译文】

孔子说:“《诗经》三百篇,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它,答就是‘思想纯正’。”

【评析】

孔子时代,可供学生阅读的书还不很多,《诗经》经过孔子的整理加专工以后,被用作教材。孔子对《诗经》有深入研究,所以他用“思无邪”来概括它。《论语》中属解释《诗经》的话,都是按照“思无邪”这个原则而提出的。

论语为政第二

【原文】

2·2子曰:“诗三百(1),一言以蔽(2)之,曰:“思无邪(3)。”

【注释】

(1)诗三百:诗,指《诗经》zd一书,此书实有305篇,三百只是举其整数。

(2)蔽:概括的意思。

(3)思无邪:此内为《诗经·鲁颂》上的一句,此处的“思”作思想解。无邪,一解为“纯正”,一解为“直”,后者较妥。

【译文】容

孔子说:“《诗经》三百篇,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它,就是‘思想纯正’。”

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诗经》三百篇,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它,就是没有邪念,思想纯正。

诗三百:诗,指《诗经》一书,此书实有305篇,三百只是举其整数。蔽:概括的意思。

“思无邪”三字,源出于《诗经·鲁颂·駉》原是描写鲁僖公的马夫专心养马的神态,此处的“思”作思想解。无邪,纯正,不邪恶。

这句话出自:《论语·为政》第二章,原文是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扩展资料

思无邪的意义:

孔子“思无邪”的批评标准从艺术方面看,就是提倡“中和”之美。“无邪”就是“归于正”,就是符合“正”,即“中正”,也就是“中和”。

孔子曾说:“《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论语·八佾》)“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表达的正是中和之美,欢乐而不放纵,悲哀而不伤痛,一切情感的外观都是那么得恰到好处。

孔子认为男女关系、青年恋爱都应在“和谐”的分寸之内,在“合礼”的规范之内进行和完成,必须是合礼和合规范程序的。

“《关雎》的‘乐而不淫,哀而不伤’便是这种儒家男女之间伦理规则的典范”。

可见,孔子的“中和”思想是跟政治道德联系起来的,在他看来,文艺所表现的情感不但要具备道德上的纯洁性和崇高性,即“思无邪”,而且要受到理智的节制,讲究适度、平和,不能过于放纵、任其泛滥。

可以说,《关雎》所讲的“中和”是“思无邪”的具体化。也反映了孔子所提倡的“中和”之美,但不可否认的是,虽然“思无邪”中体现出了“中和”之美。

但是孔子的这种中和之美还处于朦胧阶段,直到荀子才对此从理论上作了概括和总结。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诗三百,思无邪

就是告诉我们为政的人,除了领导思想不走邪路以外,对于自己的修养,更要有诗人的情操,才能温柔敦厚,才能轻松愉快的为政。

“诗三百”,是指中国文学中的《诗经》,是孔子当时集中周朝以来数百年间,各个国家(各个地方单位)的劳人思妇的作品。所谓劳人就是成年不在家,为社会、国家在外奔波,一生劳劳碌碌的人。男女恋爱中,思想感情无法表达、蕴藏在心中的妇女,就是思妇。劳人思妇必有所感慨。各地方、各国家、各时代,每个人内心的思想感情,有时候是不可对人说,而用文字记下来,后来又慢慢的流传开了。孔子把许多资料收集起来,因为它代表了人的思想,可以从中知道社会的趋势到了什么程度,为什么人们要发牢骚?“其所由来者渐矣!”总有个原因的。这个原因要找也不简单,所以孔子把诗集中起来,其中有的可以流传,有的不能流传,必须删掉,所以叫做删诗书,定礼乐。他把中国文化,集中其大成,作一个编辑的工作。对于诗的部分,上下几百年,地区包括那么广,他集中了以后,删除了一部分,精选编出来代表作品三百篇,就是现在流传下来的《诗经》。

读《诗经》的第一篇,大家都知道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拿现在青年的口语来讲,“追!”追女人的诗。或者说,孔子为什么这样无聊,把台北市西门町追女人那样的诗都拿出来,就像现在流行的恋爱歌“给我一杯爱的咖啡”什么的,这“一杯咖啡”实在不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来得曲折、含蓄。由此我们看到孔子的思想,不是我们想象中的迂夫子。上次提到过“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人一定要吃饭,一定要男女追求,不过不能乱,要有限度,要有礼制。所以他认为正规的男女之爱,并不妨害风化,这也叫“为政”,正规的。那么他把文王——周朝所领导的帝王国度中,男女相爱的诗列作第一篇,为什么呢?人生:饮食男女。形而下的开始,就是这个样子。人一生下来就是要吃,长大了男人要女人,女人要男人,除了这个以外,几乎没有大事。所以西方文化某些性心理学的观念,强调世界进步,乃至整部人类历史,都是性心理推动的。

《诗经》归纳起来,有两种分类——“风、雅、颂”、“赋、比、兴”。什么叫“风”?就是地方性的,譬如说法国的文学是法国的文风,法国文风代表法国人的思想、情感,所以《诗经》有《郑风》、《鲁风》、《齐风》等等。“雅”以现代用词来讲,是合于音乐、文学的标准,文学化的、艺术化的,但有时候也不一定文学化、艺术化。“颂”就是社会、政府公事化的文学叫“颂”。

作品另三种型态,一种是“赋”,就是直接的述说。其次是“比”,如看见下大雪,想起北国的家乡来,像李太白的诗:“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因这个感触联想到那个,就叫“比”。“兴”是情绪,高兴的事自己自由发挥;悲哀的事也自由发挥;最有名的,像大家熟悉的文天祥《过零丁洋》七律诗:“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吹絮,身世飘零雨打萍;皇恐滩头说皇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也就是“兴”。他在挽救自己的国家,挽救那个时代,而遭遇敌人痛苦打击的时候,无限的情感,无限的感慨。这也就是真的牢骚,心里郁闷的发泄,就是“兴”。

诗的伟大

孔子说我整理诗三百篇的宗旨在什么地方?“一言以蔽之”——一句话,“思无邪”。人不能没有思想,只要是思想不走歪曲的路,引导走上正路就好,譬如男女之爱。如果作学问的人,男女之爱都不能要,世界上没有这种人。我所接近的,社会上普遍各界的人不少,例如出家的和尚、尼姑、神父、修女,各色各样都有,常常听他们诉说内心的痛苦。我跟他讲,你是人,不是神,不是佛,人有人的问题,硬用思想把它切断,是不可能的。人活着就有思想,凡是思想一定有问题,没有问题就不会思想,孔子的“思无邪”就是对此而言。人的思想一定有问题,不经过文化的教育,不经过严正的教育,不会走上正道,所以他说整理诗三百篇的宗旨,就为了“思无邪”。

那么为什么把这个讲文学境界的话,要放到《为政》篇来呢?这不是次序乱了吗?一点都不乱,这就是“点题”了,就是把题目的中心抓住,先拿出来。

第一个点题:以现在的话来说,一切政治问题、社会问题只是思想问题。只要使得思想纯正,什么问题都解决了。我们知道,现在整个世界的动乱,是思想问题。所以我在讲哲学的时候,就说今天世界上没有哲学家。学校里所谓的哲学,充其量不过是研究别人的哲学思想而已。尤其是作论文的时候,苏格拉底怎么说,抄一节;孔子怎么说,抄一节。结果抄完了他们的哲学,自己什么都没有,这种哲学只是文凭!世界上今天须要真正的思想,要融汇古今中外,真正产生一个思想。可是,现在不止中国,这是个思想贫乏的时代,所以我们必须发挥自己的文化。

第二个点题:牵涉到人的问题。

中国史上,凡是一个大政治家,都是大诗人、大文学家,我常和同学们说,过去人家说我们中国没有哲学,现在知道中国不但有哲学,几乎没有人有资格去研究。因为我们是文哲不分,中国的文学家就是哲学家,哲学家就是文学家,要了解中国哲学思想,必须把中国五千年所有的书都读遍了。西方的学问是专门的,心理学就是心理学,生理学就是生理学,过去中国人作学问要样样懂一点,中国书包括的内容这样多,哪一本没有哲学?哪一样不是哲学?尤其文学更要懂了,甚至样样要懂,才能谈哲学,中国哲学是如此难学。譬如唐初有首诗,题名《春江花月夜》中有几句说:“江上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与西方人的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意思一样,但到了中国人的手里就高明了,在文字上有多美!所以你不在文学里找,就好像中国没有哲学,在中国文学作品中一看,哲学多得很,譬如苏东坡的词:“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不是哲学问题吗?宇宙哪里来的?上帝今天晚上吃西餐还是吃中餐?“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他问的这个问题,不是哲学问题吗?所以中国是文哲不分的。此其一。

文史不分:中国历史学家,都是大文学家,都是哲学家,所以司马迁著的《史记》里面的八书等等,到处是哲学,是集中国哲理之大成。此其二。

文政不分:大政治家都是大文豪,唐代的诗为什么那么好,因为唐太宗的诗太好了,他提倡的。明代的对联为什么开始发展起来,朱元璋的对联作得很不错,他尽管不读书,却喜欢作对联。有个故事,朱元璋过年的时候,从宫里出来,看见一家老百姓门前没有对子,叫人问问这家老百姓是干什么的,为什么门口没有对子。一问是阉猪的,不会作对联。于是朱元璋替他作了一副春联:“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很好!很切身份。唐太宗诗好,大臣都是大文学家,如房玄龄、虞世南、魏征每位的诗都很好。为什么他们没有文名?因为在历史上,他们的功业盖过了文学上的成就。如果他们穷酸一辈子,就变文人了,文人总带一点酒酿味,那些有功业的变成醇酒了。其次,像宋代的王安石,他的诗很好,但文名被他的功业盖过了。所以中国文史不分、文哲不分、文政不分,大的政治家都是大文学家。我们来一个老粗皇帝汉高祖,他也会来一个“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别人还作不出来呢!不到那个位置,说不定作成:“台风来了吹掉瓦,雨漏下来我的妈!”所以大政治家一定要具备诗人的真挚情感。换句话说,如西方人所说,一个真正做事的人,要具备出世的精神——宗教家的精神。此其三。

第三个点题:中国人为什么提倡诗和礼?儒家何以对诗的教育看得这么重要?因为人生就有痛苦,尤其是搞政治、搞社会工作的人,经常人与人之间有接触、有痛苦、有烦恼。尤篇中国人,拚命讲究道德修养,修养不到家,痛苦就更深了。我经常告诉同学们,英雄与圣贤的分别:“英雄能够征服天下,不能征服自己,圣贤不想去征服天下,而征服了自己;英雄是将自己的烦恼交给别人去挑起来,圣人自己挑尽了天下人的烦恼。”这是我们中国文化的传统精神,希望每个人能完成圣贤的责任,才能成为伟大的政治家。从事政治碰到人生的烦恼,西方人就付诸宗教;中国过去不专谈宗教,人人有诗的修养,诗的情感就是宗教的情感,不管有什么无法化解的烦恼,自己作两句诗,就发泄了,把情感发挥了。同时诗的修养就是艺术的修养,一个为政的人,必须具备诗人的情感、诗人的修养。我们看历史就知道,过去的大臣,不管文官武将,退朝以后回到家中,拿起笔,字一写,书一读,诗一诵,把胸中所有的烦闷都解决了。不像现在的人上桌子打麻将或跳舞去了。这种修养和以前的修养不同了,也差远了。

由此我们已了解,孔子说《为政》的“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就是告诉我们为政的人,除了领导思想不走邪路以外,对于自己的修养,更要有诗人的情操,才能温柔敦厚,才能轻松愉快的为政。

一言以蔽之是什么意思

【解释】:蔽:遮,引伸为概括zhidao。用一句话来概括。

【出自】:《论语·为政》:“《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译文】孔子说:“《诗经》三百篇的微言大义,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思想纯正’。”

【示例】:老师讲的这些话,~,就是让我们端正学习态度,刻苦学习。

【近义词】:总而言专之、广开言路

扩展资料

1、近义词:?总而言之、一言蔽之、一言以蔽

2、“一言以蔽之”也可以作“一言蔽之”,意思没变。如:

……好比,一个老官僚,……他的人生哲学是什么?温温吞吞,点到为止,恕己恕人,中庸之道,一言蔽之,苟且而已。(《八十年代台湾散文选》颜元叔《成就与舒适》)

从以上可以知道,“一言以蔽之”的后面总要出现“蔽”的内容,因为这个“蔽”在这个成语里的意思是由“遮盖”引申为“概括”的意思。

3、故事: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共计305篇,成书于春秋时期,分为《风》《雅》《颂》三大类,一直受到很高评价。孔子曾经编撰《诗经》时评论说:“《诗经》三百多篇,用一句话来概括它,就是作者的思想是完全纯正的,没有邪恶属的东西。”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一言以蔽之

"一言以蔽之的言"是言语的意思

【一言以蔽之】yiyanyibizhi引申概括,用一句话概括。

出自《论语·为政》:“《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解释:蔽原意为遮蔽,引申为概括。全句就是用一句话来概括。通常用作谓语、分句;指用一句话来概括。孔子说:“《诗经》三百篇,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它,就是‘思想纯正’。

近义词

总而言之[zǒngéryánzhī]?总的说起来。

例句:鲁迅《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不过说是‘落水狗’未始不可打,或者简直应该打而已。”

一言蔽之[yīyánbìzhī]?蔽:遮,引申为概括。用一句话来概括。

例句:“其为文也,大抵编字不只,捶句皆双。修短取均,奇偶相配。故应以一言蔽之者,辄足为二言;应以三句成文者,必分为四句。弥漫重沓,不知所裁。”唐刘知几《史通·叙事》

《诗》,即现在人们常说的《诗经》,古代只称作《诗》,汉武帝以后才加一“经”字,叫做《诗经》。与《书》(即《尚书》)、《易》(即《易经》)、《礼》(即《礼记》)、《春秋》(即《左传》)合称“五经”。今天见到的《诗经》,篇目共三百十一,六篇有题无内容,实存三百零五篇。引文的大意是,孔子说:“三百首诗,用一句话来概括它的内容,就是‘思无邪’。”思,助词,无义。《诗·鲁颂·駉(jiōng)》是《诗经》中唯一的通篇咏马的作品,结尾是“思无邪,思马斯徂(cú)。”

意思是,这马没有邪念,尽力地往前跑。以此类推,孔子说的“思无邪”便是“没有邪念”的意思。

孔子时代,可供学生阅读的书还不很多,《诗经》经过孔子的整理加工以后,被用作教材。孔子对《诗经》有深入研究,所以他用“思无邪”来概括它。《论语》中解释《诗经》的话,都是按照“思无邪”这个原则而提出的。

如何理解“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这句话的意思说《诗经》三百篇,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它,就是没有邪念,思想纯正。诗三百:诗,指先秦佚名《诗经》一书,此书实有305篇,三百只是举其整数。蔽:概括的意思。“思无邪”中思即思想的意思,无邪即纯正的意思

此句出自先秦孔子《论语·为政》第二章,原文是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其注文是:“《诗经》三百首,用一句话概括,那就是:不虚假。”

扩展资料

这句话是孔子对于诗经的评价,孔子编订了《诗经》,并且对《诗经》里的诗歌作了一系列评论。《论语》里对《诗经》305首诗作出总体评价的主要有两条,一是此句《为政》篇:“《诗》三百,一言一蔽之,曰:‘思无邪’。”

另外一处是《论语》第十七章《阳货》篇:“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白话文意思是说同学们,为什么不学诗呢?学诗可以激发热情,可以提高观察力,可以团结群众,可以抒发不满。

孔子的文学理论批评是以对《诗经》的评论为主而展开的,“思无邪”说是其一系列论述中比较重要的一个方面,可以看作是孔子提出的明确的文学批评标准,同时也反映出了孔子文学理论批评政治标准较宽泛的一面。

孔子认为,《诗经》三百篇,内容健康,思想纯正,合乎礼义,符合儒家的政治道德标准。孔子的这个评价,反映了孔子重视《诗经》的社会作用,要求诗歌于人的道德教化有所裨益的思想。

子曰:“诗三百知(1),一言以蔽(2)之,曰:“思无邪(3)。”

【注释】

(1)诗三百:诗,指《诗经》一书,此书实有305篇,三百只是举其整数。

(2)蔽:概括的意思。

(3)思无邪:此为《诗经·鲁颂》上的一句,此处的“思”作思想解。无邪,一解道为“纯正”,一解为“直”,后者较妥。

【译文】

孔子说:“《诗经》三百篇,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它,就是‘思想纯正’。”

【评析】

孔子时代,可供学生阅读的书还内不很多,《诗经》容经过孔子的整理加工以后,被用作教材。孔子对《诗经》有深入研究,所以他用“思无邪”来概括它。《论语》中解释《诗经》的话,都是按照“思无邪”这个原则而提出的。

论语zhidao为政第二

【原文】

2·2子曰:“诗三百(1),一言以蔽(2)之,曰:“思无邪(3)。”

【注释】

(1)诗三百:诗,指《诗经》一书,此书实有305篇,三百只是举其整数。

(2)蔽:概括的意思。

(3)思无邪:此为《诗经·鲁颂》上的一句版,此处的“思”作思想解。无邪,一解为“纯正”,一解为“直”,后者较妥。

【译文】

孔子说:“《诗经》三百篇,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它,就权是‘思想纯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