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成语诽谤之木的意思及解释

  • 形容成语诽谤之木的意思及解释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成语词典大全

什么什么诽谤成语

诽谤之百木[fěibàngzhīmù]

基本释义

诽谤:引以为谏言;木:木牌。在交通要塞竖立木度牌,让人们写上谏言。

出处

《史记·孝文本纪》:“古之治天下,朝有进善之旌,诽谤之木,所以通治者而来谏问者。

腹诽心答谤[fùfěixīnbàng]

基本释义

腹诽:口里不说,心里不满。指心怀不满,暗中发泄。

出处

西汉·司马迁《史记·魏其武安侯列回传》:“不如魏其,灌答夫日夜招聚天下豪杰壮士与论议,腹诽而心谤。

诽谤之木[fěibàngzhīmù]生词百本

诽谤:引以为谏言;木:木牌。在交通要塞竖立木牌,让人们写上谏言。

出处

西汉·司度马迁《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不如魏其,灌夫日夜招聚天下豪杰壮士与论议,腹知诽而心谤。

诽谤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破坏道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同时,诽谤是一种违法甚至是犯罪行为,例如《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规定:“以暴力或回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答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1.诽谤之木

[fěibàngzhīmù]

基本释义

诽谤:引以为谏言zd;木:木牌。在交通要塞竖立木牌,让人们写上谏言。

出处:《史记·孝文本纪》:“古之治天下,朝有进善之旌,诽谤之木,版所以通治者而来谏者。

2.腹诽心谤

[fùfěixīnbàng]

基本释义

腹诽:口里不说,心里不满。指心怀不满,暗中发泄。

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不如魏其,灌夫日夜招聚天下豪杰壮士与论议,权腹诽而心谤。

诽谤木的由来是怎样的?

那还是在原始社会时期,大地上没有道路,到处都是杂草丛生,原始人出去狩猎或采摘,往往找不到回“家”的路,许多人走失了。

于是,部落首领帝尧就派人在大家活动的地方立了一些带指示的小树杈,小树杈一边指着回“家”的地方,一边指着狩猎或采摘的地方。这样,小树杈就作为了当时识别道路的标志了。

随着人们活动范围的扩大,也有人在地上立个小木棒,并在小木棒上面绑着一个横杠,横杠一边指着“家”,一边指着活动的地方,以方便识别“道路”和方向。

可是地上立的小树杈或小木棒多了,人们又搞不清楚哪个是指着自己的“家”了。于是,有人就在小树杈或小木棒上划个记号,用以提醒自己。

帝尧看到小树杈和小木棒上各种各样的记号,觉得非常有意思,他想这样能够充分表达每个人的意思啊!何不让人们在上面写对部落的意见或自己的要求呢?

于是,帝尧就让大家给部落提意见,并把意见写在小树杈和小木棒上。一时间,人们提出了很多很好的意见,帝尧非常虚心听取并采纳人们的意思,极大地促进了部落的安定和发展。

后来,人们就把这种具有指示和表达意见的小树杈或小木棒叫做“桓木”或“表木”,因为古代的“桓”与“华”音相近,所以慢慢便读成了“华表”。这华表当时也被称为“诽谤木”,当时“诽谤”一词不是贬义诋毁的意思,而是议论是非的意思,就是人们可以随便利用“诽谤木”发表议论和看法等,还派人专门收集整理并反馈给尧。

帝尧为什么要求人们用“桓木”来向他表达意见呢?据说,他是吸取了他的前任挚帝的教训。据史料介绍,尧的帝位是从挚帝手中接过的。尧的兄弟中挚是老大,所以尧的父亲帝喾去世后,挚就顺理成章地登上了王位。

但是,这位帝挚非常残暴,他一登上王位就任用了三苗、狐功等几位大臣。三苗等大臣提出的执政理念是人民必须服从大王,否则就是不忠。这种理念引起了人们的不满,所以,挚没有当几年的帝王,人们便拥护唐侯当上了帝王。

这位唐侯便是后来的帝尧。在大家推荐唐侯当王时,唐侯非常谦虚,他再三推辞也推不过,后来他还是被人们簇拥上了王位,便被人们叫作帝尧。

当了大王的尧认真总结了兄长挚执政失败的教训,他决心治理好天下。有首《尧戒》歌收录在《古诗源》中,诗曰:

战战栗栗,如履薄冰。

人莫踬于山,而踬于垤。

前两句“战战栗栗,如履薄冰”的意思是,尧料理国事如同在薄冰上行走,战战兢兢的。后两句“莫踬于山,而踬于垤”的意思是,他告诫自己,人不会在大山上翻倒,时常会跌倒在小土堆上。

尧认为,一个人的知识有限,见闻有限,他想让天下广众和身边朝臣,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地来议论国事。但刚刚经历了挚的禁锢,不管是平民,还是朝臣们,敢开口放言的却寥寥无几。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据有关典籍记载,尧便在他议事的大厅前:

置敢谏之鼓,使天下得尽其言;立诽谤之木,使天下得攻其过。

并广而告之,要大家都对天下大事评头论足,即便是说错了,也赦免无罪。为此,在尧当上大王后不久,就在他办事的宫门前,便树立起了一根很大的木柱,木柱上还安了一个横杠,横杠就指着帝尧办事的宫殿,意思就是向尧提意见。

尧宣布谁有意见不仅可以在到处插立的诽谤木上写出来,还可以站在他宫门前的大木柱下发表演说,或者直接把意见刻写在大木柱上,哪怕是说错或者写错,也没事。敢谏之鼓也一样,就是安放一面大鼓,要提意见的人便击鼓告知。

据说,后世衙门前的升堂鼓就是这么演变来的。而这里的这根木柱,便是诽谤木。这块木头最初的形状是以横木交柱头,样子像桔槔。

桔槔是古代吸水的工具,是一根长杆,头上绑着一个盛水的水桶,所以华表最初的形式就是头上有一块横木或者其他装饰的一根木柱。

关于诽谤木便是后来华表的事了,在后来晋朝太傅崔豹的《古今注》中这样记载:

程雅问曰:“尧设诽谤之木,何也?”

答曰:“今之华表木也。以横木交柱头,状若花也。形似桔槔,大路交衢悉施焉。或谓之表木,以表王者纳涑也。亦以表识衢路也。”

再说,自从帝尧使用了诽谤木以后,大家渐渐便知道了帝尧的贤明,敢于大胆说话和谏议国事。尧广泛听取采纳众人意见,不断改进治理的方法。

其实,诽谤木的设立便是原始民主制的体现。据说,尧的作风就很民主。在一次会上议事,帝尧提出:“谁可以带领平民治水?”

众臣说:“鲧可以”。

帝尧觉得鲧高傲自大,听不进别人的意见,不可重用,然而四岳坚持让试用。四岳是德高望重的首领,帝尧虽然有不同看法,却尊重四岳的意见,让鲧领命治水。后来的事实证明,鲧没能制服洪水,辜负了大家的厚望,结果,让洪水更加凶猛了。

到了晚年,帝尧感到精力不济,就让大家推荐个继承人,四岳推荐了舜。

帝尧问:“这人怎么样?”

四岳回答:“舜的父亲心术不正,后母说话不诚,弟弟加害于他,他仍能同他们和谐相处,治理国家不会错吧!”

帝尧并没有因为四岳举荐错了鲧,不再信任他们。而是一如既往,虚心听取他们的意见,并启用了虞舜作为自己的接班人。后来,虞舜终于不负所望,成为继尧以后的又一位贤明的帝王。

如此看来,竖诽谤之木也好,设敢谏之鼓也好,其实只是一种标志,关键在于帝尧心目中有一把民主治世的标尺,而最早的诽谤木,便是这种民主标志的事物体现,也是提醒古代帝王勤政为民的标志。

由于帝尧作风民主,广众畅所欲言,才治理得国泰民安和天下太平。为此,尧统治期间,成为后世子孙向往的好年头,被后人称为“尧天舜日”。

后来,禹因为治水有功,舜便将帝位禅让给了禹。禹当上帝王后,他更加重视民意,他十分鼓励人们利用诽谤木向他提取意见。为此,他还在原来宫殿前的诽谤木旁边增加了两根,这样他的宫殿前就有三根诽谤木。三表示多的意见,三根诽谤木都指向禹办公的宫殿,就是让人们提更多的意见,让更多的人向他提意见。

禹虚心听取并采纳人们的广泛意见,因此把整个社会治理得更加美好。禹逝世后,人们为了纪念他的功绩,就在他的陵墓前竖立了三根华表柱,三根华表柱都指向禹的墓头,意思是禹非常重视人们的意见啊!

"诽谤"一词的古今意?

最早,可能是人们用木桩作为标记。《尚书·禹贡》说“禹敷土,随山刊木,奠高山大川”;《史记·夏本纪》说是禹“行山表木,定高山大川”。这都是说禹带领众人砍伐树木,留下树干,作为测量山川形势的标记;此外,那时人们在交通要道竖立木柱,作为识别道路的标志,因此叫它“华表木”或“桓表”。表者,标也,就是标示道路的木柱,相当于现在的指路标;另外,也让人们在木柱上刻写意见,因此又叫“诽谤木”。这在历史典籍中是有记载的。《淮南子·主术训》:“尧置敢谏之鼓,舜立诽谤之木”;《后汉书·杨震传》:“臣闻尧舜之时,谏鼓谤木,立之于朝。”诽谤这个词在古代是指议论是非,指责过失,即现代的提意见,并不是指造谣污蔑、恶意中伤。例如《汉书·贾山传》就有“(秦)退诽谤之人,杀直谏之士,是以道谀偷合苟安”的话,“退诽谤之人”就是指的斥退提意见的人。所以“诽谤木”类似现在的“意见箱”。这在晚近的少数民族中也有实例。清入关前的努尔哈赤时期,就曾于天命五年(1620)六月“树二木于门外,有欲诉者,书而悬之木,览其颠末而按问焉”(蒋良骥《东华录》卷一),这当是“诽谤木”的遗风。

远古时代的诽谤木是个什么样子呢?崔豹《古今注·问答释义》载:“程雅问曰:‘尧设诽谤之木,何也?’答曰:‘今之华表木也。以横木交柱头,状若花也,形似桔槔,大路交衢悉施焉。或谓之表木,以表王者纳谏也,亦以表识衢路也’。”今天,天安门前的华表仍然保持了“以横木交柱头”、“形似桔槔”的基本形制。

随着原始社会的瓦解,奴隶制、封建制度的确立,广大人民群众议论政治是非的权利也被剥夺了,“诽谤木”上,再也不能刻写“谏言”了,而被作为皇权象征的云龙纹所代替。它被置于皇宫或帝王陵寝的前面,作为皇家建筑的一种特殊标志。它作为道路标志的职能,也大大退化了,偶尔设于桥梁之头,城垣之外,作为标识,但大都在京城,一般地方就很难见到了。

如果你仔细观察一下,就会发现,天安门前的一对华表,每个柱头上都有一个蹲兽,头向宫外;天安门后面还有一对华表,上面的蹲兽是头朝宫内。据北京故老传说:华表柱头上的蹲兽,名叫犼,性好望。犼头向内是希望帝王不要沉湎于纸醉金迷的宫廷生活,它好像在对帝王说,经常出来看看你的臣民吧,因而名叫“望帝出”;犼头向外,是希望帝王不要耽恋山水,废弃政务,它好像在对出游的皇帝说,快些回来治理朝政吧,因而名叫“望帝归”。当然,这只是古人对君王的一种虚幻的期望。我们在观赏这精心雕琢的艺术珍品时,这类传说不是正可增加游人的兴味吗?

今义诽谤是污蔑毁谤的意思~

古代“诽谤”一词的含义及其作用

在我国夏、商、周三代,“诽谤”二字,原是个褒义词,意指民众对于国家政事的自由议论。《吕氏春秋》、《淮南子》等著作中,都曾说到,远古的帝尧、帝舜时期,曾经在皇宫门口,竖起一根“诽谤之木”,木头上钉有一块横板,专供百姓在上面书写对国家政事缺失的

意见。据汉儒郑玄之说,诽谤之木亦即后来皇宫门前的华表,亦即今日天安门前的华表,所以华表上仍有一块横版。“诽谤”二字,从褒义词转化成为贬义词,则是从秦始皇当政时期开始的。据《史记·秦始皇本纪》,秦始皇得天下后,丞相李斯上书说,皇上已经统一天下了,但是,还有许多治私学的人,对皇上的诏书不服气,“人闻令下,则各以其学议之,入则心非,出则巷议,……率群下以造谤”,应该加以禁止。秦始皇批示:“可”。从此就有了诽谤罪。秦法,犯诽谤罪者,在斩首之前,还要先割掉舌头。“诽谤”二字,也就从此成了贬义词。

汉承秦制,汉皇朝建国伊始,诸事草创,基本上都是模仿秦代朝廷制度。相国萧何将秦法稍加删节,就成为汉法,所以秦代若干严刑峻法,包括诽谤罪,在汉初都保留进汉法了。汉文帝为了听到治理国家的不同声音,做了一件了不起的事情,就是下了一道取消诽谤罪的诏书。

那么,允许百姓诽谤帝王在当时有什么作用呢?其作用是巨大的,现举一例来说明。《汉书·文帝记》说,汉文帝时“断狱数百,几至刑措”,这就是说,整个汉文帝当政的二十三年中,包括官僚与民众的犯罪情况在内,总共只有数百个较大的刑事案件。“刑措”,是古代的一个政治名词,意指虽有刑法,却搁置不用了。如果某个朝代连诽谤皇帝都不得治罪,那么,朝野士人、民众对各级官僚的议论,就会更加无所顾忌。这就为对官僚的舆论监督,创造了一种极为有利的气氛。这种气氛,对于廉政的促进作用,显然是不可低估的。

现代:诽谤是指对于别人没有做过的事情进行编造。但同时造成了对他人人格和尊严的伤害。

"诽谤"的古义是啥?谢谢

诽谤一词原为褒义。战国中期,齐威王田因知齐采纳邹忌进言,大刀阔斧整治吏治期间,立与人等高诽谤之木,上挂木牌,国人隶农,百官商贾均可对时政加以评点进言,书之于木牌之上,定期由官府收道集木牌,直送齐威王处。由此,齐国官风大为改观。此时,诽谤一词实褒义也。

齐威王之后,齐国官场奢靡安逸之风倏忽复回燃,诽谤之木越立越高,逐答渐人不可及也,书牌进言事便成了天下笑谈,由此,千百年后,诽谤一词便为现世所用之贬义也。

诽谤

fěibàng

[slander;libel]说人坏话,诋毁和破坏他人名誉。诽是背地议论,谤是公开指责

fěi

(形声。从言,非声。本义百:背地议论,指责他人)

同本义[blame]

诽,谤也。——《说文》。按,放言曰谤,微言曰诽、曰讥。”

诽,明恶也。——《墨子经上》

至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度此也。——宋·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又如;诽怨(责备怨恨);诽议(责难,非议)

毁谤[calumniate;slander]

经诽誉。——《淮南子·本经》

贤者诽。——《吕氏春秋·决胜》

而废格沮诽。——《汉书·食货志》。注:“谓非版上所行。”

赏者有诽焉,不足以劝。——《韩非子·八经》

又如:诽诽(众说纷纷的样子);诽章权(谤书,谤毁他人的奏章);诽讥(毁谤讥讽);诽誉(毁谤和赞誉);诽诋(诽谤诋毁)

诽谤的意思是什么?

1、诽谤:说人坏话,诋毁和破坏他人名誉。诽是背地议论,谤是公开指责。

2、诽谤是指行为人因故意或过失而捏造并散布某些虚假的事实,损害他人名誉的行为。诽谤行为的特点是捏造虚假事实并予以传播。诽谤行为的这一特点使得它与侮辱行为有根本上的不同。

3、诽谤只能以语言的方式进行。如果仅以语言方式区别,诽谤是指捏造事实、无中生有,而侮辱则是指责他人现有的缺陷或将有损他人社人评价的事实传播出去。

4、诽谤行为分为两种方式,一是言语诽谤,即通过言语将捏造的虚假事实加以散布,使他人名誉受到侵害;二是文字诽谤,即通过书写文字把捏造的虚假事实进行散布,败坏他人名誉。

5、示例:诽谤朋友,实在可恶另一种解释:以不实之辞毁人名誉。如:巴金《“最后的时刻”》:“诽谤中伤,血口喷人。”

6、最早的华表出现在尧舜时期,是木制的,当时称其为“诽谤木”。哎!各位别误会,当时的“诽谤”不是诬陷别人的意思,而是“纳谏”的意思,即为了征求民众的意见而设于路边的木桩,人们可以在木桩中写下自己对当权者的意见及建议,以示“参政”。

华表在当时又被称“表木”,即我们今天的路标,用以给人们提示方向。到了秦汉,“诽谤木”还在,但再没有人敢“诽谤”当权者了,它的质地从木制变成石制,位置也从路旁搬到了帝王宫殿的门口。后来,“诽谤木”便成了当时帝王们显示权利的特殊陈设品,用以标榜自己有尧舜之贤、广纳民意。又将“诽谤木”更名为华表。

8、现代意思即为莫须有的言论和行为诬陷别人的意思。

本罪主观上必须是故意,行为人明知自己散布的是足以损害他人名誉的虚假事实,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损害他人名誉的危害结果,并且希望这种结果的发生。行为人的目的在于败坏他人名誉。如果行为人将虚假事实误认为是真实事实加以扩散,或者把某种虚假事实进行扩散但无损害他人名誉的目的,则不构成诽谤罪。

诽谤,读音:fěibàng,基本解释:说人坏话,诋毁和破坏他人名誉。诽是背地议论,谤是公开指责。

详细解释:

1、以不实之辞毁人。

《韩非子·难言》:“大王若以此不信,则小者以为毁訾诽谤,大者患祸灾害死亡及其身。”唐元稹《同州刺史谢上表》:“然臣益遭诽谤,日夜忧危,唯陛下圣鉴照临。”巴金《“最后的时刻”》:“诽谤中伤,血口喷人。”

2、怨望。

《吕氏春秋·不屈》:“国家空虚,天子之兵四至,众庶诽谤,诸侯不誉。”高诱注:“怨望多也。”《韩诗外传》卷三:“无使贤人伏匿,则痹不作。无使百姓歌吟诽谤,则风不作。”明归有光《送摄令蒲君还府序》:“民俛首不敢出气,而闾巷诽谤之言,或不能无。”

3、?进谏。

《汉书·贾山传》:“其所以莫敢告者何也?亡养老之义,亡辅弼之臣,亡进谏之士,纵恣行诛,退诽谤之人,杀直谏之士。”《周书·柳虬传》:“伏惟陛下则天稽古,劳心庶政。开诽谤之路,纳忠谠之言。”宋宋祁《绝禁忌篇》:“秦暴汉杂,禁忌始兴,诽谤坐诛,妖言有法。”参见“诽谤之木”。

诽谤的辞意转变:

诽谤一词原为褒义。

战国中期,齐威王田因齐采纳邹忌进言,大刀阔斧整治吏治期间,立与人等高诽谤之木,上挂木牌,国人隶农,百官商贾均可对时政加以评点进言,书之于木牌之上,定期由官府收集木牌,直送齐威王处。由此,齐国官风大为改观。此时,诽谤一词实褒义也。

齐威王之后,齐国官场奢靡安逸之风倏忽复燃,诽谤之木越立越高,逐渐人不可及也,书牌进言事便成了天下笑谈,由此,千百年后,诽谤一词便为现世所用之贬义也。

翻译古文

卷二十四不苟论自知

【原文】

欲知平直,则必准绳①;欲知方圆,则必规矩;人主欲自知,则必直士。故天子立辅弼,设师保②,所以举过也。夫人故不能自知,人主独甚。存亡安危,勿求于外,务在自知。尧有欲谏之鼓③,舜有诽谤之木④,汤有司直之士,武王有戒慎之鞀⑤,犹恐不能自知。今贤非尧、舜、汤、武也,而有掩蔽之道,奚繇自知哉?荆成、齐庄不自知而杀⑥,吴王、智伯不自知而亡⑦,宋、中山不自知而灭⑧,晋惠公、赵括不自知而虏⑨,钻荼、庞涓、太子申不自知而死⑩,败莫大于不自知。范氏之亡也,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钟况然有音。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恶人闻之可也,恶己自闻之,悖矣。为人主而恶闻其过,非犹此也?恶人闻其过尚犹可。魏文侯燕饮,皆令诸大夫论己。或言君之智也。至于任座,任座曰:“君不肖君也。得中山不以封君之弟,而以封君之子,是以知君之不肖也。”文侯不说,知于颜色。任座趋而出。次及翟黄,翟黄曰:“君贤君也。臣闻其主贤者,其臣之言直。今者任座之言直,是以知君之贤也。”文侯喜曰:“可反欤?”翟黄对曰:“奚为不可?臣闻忠臣毕其忠,而不敢远其死。座殆尚在于门。”翟黄往视之,任座在于门,以君令召之。任座入,文侯下阶而迎之,终座以为上客。文侯微翟黄,则几失忠臣矣。上顺乎主心以显贤者,其唯翟黄乎?

【注释】

①准绳:水准和墨线,测量、确定水平和直线的工具。②师保:负责教养、辅导帝王的官,有师有保,统称师保。③欲谏之鼓:供想进谏的人敲击的鼓。④诽谤之木:供书写批评意见所立的木柱。诽谤:批评指责。⑤戒慎之鞀(táo):供想劝戒君主使之谨慎的人摇的鼓。⑥荆成、齐庄不自知而杀:楚成王不听令尹子上的劝谏,立商臣为太子,后又欲废黜商臣,结果被商臣率兵包围,逼其自杀。齐庄公与其臣崔杼妻私通,后为崔杼所杀。⑦吴王、智伯不自知而亡:吴王夫差伐越后头脑膨胀,伍子胥多次劝谏不听,终为越所灭。智伯瑶刚愎自用,与韩、魏围赵襄子于晋阳,后赵与韩、魏暗中联合,灭了智伯。⑧宋、中山不自知而灭:宋康王狂乱暴虐,为齐所灭,中山国君荒淫无道,为魏文侯所灭。⑨晋惠公、赵括不自知而虏:晋惠公背信弃义,在韩之战中被秦俘虏。赵括,战国赵人,名将赵奢之子,性高傲,尚空谈,赵孝成王时代廉颇为将,与秦战于长平,全军覆没。据《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赵括战败被杀,与这里被俘的记述不同。⑩钻荼、庞涓、太子申不自知而死:钻荼、庞涓都是魏惠王将。太子申,魏惠王太子。据《史记·魏世家》,魏惠王三十年(公元前340年),魏伐赵,齐救赵击魏,太子申等与齐战于马陵,大败,太子申被俘,庞涓被杀。椎(chuí):木槌。况然:形容钟声很响。或言君之智也:此处疑有脱文。《太平御览》六二二引作“或言君仁,或言君义,或言君智”。任座:魏文侯臣。知:表现,显露。远:离开。微:如果没有。

【译文】

要知道平直,一定要依靠水准墨线;要知道方圆,一定要依靠圆规矩尺;君主要想了解自己的过失,一定要依靠正直之士。所以天子设立辅弼,设置师保,这是用来举发天子过错的。人本来就不能了解自己的过失,天子尤为严重。国存身安不用到外部寻求,关键在于了解自己的过失。尧有供想进谏的人敲击的鼓,舜有供书写批评意见的木柱,汤有主管纠正过失的官吏,武王有供告诫君主的人所甩的摇鼓。即使选样,他们仍担心不能了解自己的过失。而当今的君主,贤能并比不上尧、舜、汤、武,却采取掩蔽视听的做法,这还靠什么了解自己的过失?楚成王、齐庄公因为不了解自己的过失而被杀,吴王、智伯因为不了解自己的过失而灭亡,宋、中山因为不了解自己的过失而绝国,晋惠公、赵括因为不了解自己的过失而被俘,钻荼、庞涓、太子申因为不了解自己的过失而兵败身死。所以没有比不了解自己的过失更坏事的了。范氏出亡的时候,有个百姓得到了他的一口钟。这个人想背着钟快点跑开,可是钟太大,没法背,于是就想把钟打碎弄走。拿木槌一敲,钟轰然作响。他怕别人听见钟声来同自己争夺,就急忙把耳朵捂了起来。不愿别人听到钟声是可以的,不愿自己听到就是糊涂了。做君主却不愿听到自己的过失,不正像这种情况一样吗?不愿别人听到自己的过失倒还可以。魏文侯宴饮,让大夫们评论自己。有的人说君主很仁义,有的人说君主很英明。轮到任座,任座说:“您是个不肖的君主。得到中山国,不把它封给您的弟弟,却把它封给您的儿子,因此知道您不肖。”文侯听了很不高兴,脸色上表现了出来。任座快步走了出去。按次序轮到翟黄,翟黄说:“您是个贤君。我听说君主贤明的,他的臣子言语就直率。现在任座的言语直率,因此我知道您贤明。”文侯很高兴,说:“还能让他回来吗?”翟黄回答说:“怎么不能?我听说忠臣竭尽自己的忠心,即使因此获得死罪也不敢躲避。任座恐怕还在门口。”翟黄出去一看,任座当真还在门口。翟黄就以君主的命令叫他进去。任座进来了,文侯走下台阶来迎接他,此后终生都把任座待为上宾。文侯如果没有翟黄,就差点儿失掉了忠臣。对上能够顺应君主的心意来尊显贤者,大概正是说的翟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