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成语奉公克己及解释

  • 关于成语奉公克己及解释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aabb成语

克己奉公有怎样的典故

【成语】:克己奉公

【拼音】:kèjǐfènggōng

【解释】:克己:约束自己;奉公:以公事为重。克制自己的私心,一心为公。

【成语故事】:

“克己奉公”这则成语的克己是克制、约束自已;奉公是以公事为重。约束自己的私欲,以公事为重。比喻一个人对己要求严格,一心为公。

这个成语来源于《后汉书.祭遵传》,遵为人廉约小心,克己奉公。赏赐辄尽与士卒,家无私财。

祭遵,字弟孙,东汉初年颍阳人。祭遵从小喜欢读书,知书达理,虽然出身豪门,但生活非常俭朴。

公元24年,刘秀攻打颍阳一带,祭遵去投奔他,被刘秀收为门下吏。后随军转战河北,当了军中的执法官,负责军营的法令。任职中,他执法严明,不循私情,为大家所称道。

有一次,刘秀身边的一个小侍从犯了罪,祭遵查明真情后,依法把这小侍从处以死刑。刘秀知道后,十分生气,想祭遵竟敢处罚他身边的人,欲降罪于祭遵。但马上有人来劝谏刘秀说:“严明军令,本来就是大王的要求。如今祭遵坚守法令,上下一致做得很对。只有像他这样言行一致,号令三军才有威信啊。”

刘秀听了觉得有理。后来,非但没有治罪于祭遵,还封他为征虏将军,颍阳侯。

祭遵为人廉洁,为官清正,处事谨慎,克己奉公,常受到刘秀的赏赐,但他将这些赏赐都拿出来分给手下的人。他生活十分俭朴,家中也没有多少私人财产,即使在安排后事时,他仍嘱咐手下的人,不许铺张浪费,只要用牛车装载自己的尸体和棺木,拉到洛阳草草下葬就可以了。

祭遵死后多年,汉光武帝刘秀仍对他的克己奉公精神十分怀念。

关于克己奉公有个什么样的典故

东汉知有个叫祭遵的人,出身大富之家,却过着非常简朴的生活。

祭遵是光武帝刘秀的部下,职位是军市令。他严于执法,从不徇私,大家都很敬重他。

有一次,祭遵抓到一个犯了法的年轻人,竟是光武帝宫中之人。查明道真相后,祭遵仍秉公执法,将那个年轻人处死了。

为此,光武帝非常恼怒,打算降罪惩处祭遵。此时有人出来劝谏道:“祭遵严守法纪,言出必行,只有这样的人才能在军中拥有威望啊!”

听完劝谏,光武帝说:“如今我宫中的人犯法,版祭遵仍然能够秉公执法,对别人,他肯定也是不会徇私的了。”随后,下令将祭遵封为“刺奸将军”。

祭遵终生忠于职守,克己奉公。光武帝赏赐给他的财物,他都分给了部下。在他去世时,竟没有一权件完好的衣服,家中也没有任何私财。

克己奉公是何意?出自于哪?

“克己奉公”的意思是严格要求自己,一心为公。百

此典出自《后汉书?祭遵传》:“遵为人廉约小心,克己奉公。”

东汉初年,有一个人叫祭遵,字弟孙,颍川人。他的家庭虽然十分富有,但他生活俭朴,不喜欢穿衣打扮。母亲死后,他亲自背土为母亲的度遗体筑坟。刘秀起兵反对王莽之后,路过颍阳,看中了祭遵,就任用他当军市令。有一次,刘秀身边的侍从犯了法,祭遵就把他杀了。刘秀对将领们说:“你们要当心祭遵!我身边的侍从犯了法,都被他杀掉了,如果你们犯了法,祭遵一定不会留情知面的。”不久,刘秀又拜祭遵为偏将军,封为列候。从此以后,祭遵跟着刘秀东征西讨,立下了许多功劳。

《后汉书》“列传”的作者范晔(南朝?宋)在为祭遵作传时写道:“祭遵为人廉洁、节俭、谨道慎,约束自己,以公事为重。他把皇上赏赐的钱财物,全部分给士兵,家中没有一点私财。他身穿柔皮做成的低贱的牧人裤,盖布内被子,夫人穿的衣服也非常普通,因此,光武帝刘秀很器重他。祭遵死后,光武帝刘秀非常悲痛,容祭遵的丧车到达河南县的时候,刘秀诏令文武百官先到祭遵的灵前集合,而刘秀本人穿着素服前往吊唁,哭得非常伤心。”

其中"克己"与"奉公"是两个故事的合二而一.这两个故事分别出自于哪里

“克己”与“奉公”是两个故事的合二而一。“克己”说的是要克制自己。《论语·颜渊篇》中说,有一次颜渊问他的老师孔子:人怎样做才算做到了“仁”。孔子一贯主张为人处世、治国理政,都要把“仁”字作为首要的标准。他回答颜渊时言简意赅,只说了一句话:“克己复礼为仁。”大意是说:能随时随地克制自己,约束自己,凡事合乎礼法,就可以做到“仁”了。

“奉公”则是说要奉公行事。《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在介绍战国的将军赵奢时,讲到一段“奉公”的故事。赵奢在赵惠文王时,做收取田赋的官吏,叫“田部吏”,他办事公平而严格。平原君赵胜家仗势不缴租税,赵奢依法处理,连续惩办了赵胜的九个管家。赵胜大怒,下令逮捕赵奢,并准备处死。

赵奢说:“你身为赵国的公子,竟然纵容你的管家,不奉公,不守法。这样国家就会衰弱,就会遭受强国侵犯,甚至灭亡。那时,你怎么能保住自家的富贵?以你当今的社会地位,如能带头奉公,遵守法律,做到上下公平,国家就会强盛起来,你也会更加受人尊重。”赵胜感觉这些话很有道理,就释放了赵奢,并向赵王推举赵奢。

赵王很高兴,任命他总管全国的租税,于是赵国府库充实,国家日益富强起来。后来赵奢还被任命为将军,率兵援韩,大破秦军。

"克己"与"奉公"是两个故事的合二而一.这两个故事分别出自于哪里

“克己奉公”一词几乎人人熟悉,但不一定人人都知道其来历,而要做到“克己奉公”更是许多人的难点。

“克己”与“奉公”是两个故事的合二而一。“克己”说的是要克制自己。《论语·颜渊篇》中说,有一次颜渊问他的老师孔子:人怎样做才算做到了“仁”。孔子一贯主张为人处世、治国理政,都要把“仁”字作为首要的标准。他回答颜渊时言简意赅,只说了一句话:“克己复礼为仁。”大意是说:能随时随地克制自己,约束自己,凡事合乎礼法,就可以做到“仁”了。

“奉公”则是说要奉公行事。《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在介绍战国的将军赵奢时,讲到一段“奉公”的故事。赵奢在赵惠文王时,做收取田赋的官吏,叫“田部吏”,他办事公平而严格。平原君赵胜家仗势不缴租税,赵奢依法处理,连续惩办了赵胜的九个管家。赵胜大怒,下令逮捕赵奢,并准备处死。

赵奢说:“你身为赵国的公子,竟然纵容你的管家,不奉公,不守法。这样国家就会衰弱,就会遭受强国侵犯,甚至灭亡。那时,你怎么能保住自家的富贵?以你当今的社会地位,如能带头奉公,遵守法律,做到上下公平,国家就会强盛起来,你也会更加受人尊重。”赵胜感觉这些话很有道理,就释放了赵奢,并向赵王推举赵奢。

赵王很高兴,任命他总管全国的租税,于是赵国府库充实,国家日益富强起来。后来赵奢还被任命为将军,率兵援韩,大破秦军。

克己奉公是什么意思?

克己奉公zd是一个成语,读音是kèjǐfènggōng,意思是约束自己的私欲,以公事为重,比喻一个人对自己要求严格,一心为公,出自《后汉书·祭遵传》。

【释义】:克己:克制、约束自己,克制住自己的私心;奉公:以公事为重。约束自己的私欲,以公事为重。比喻一个人对自己要求严格,一心为公。

【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祭遵传》:“遵为人廉约小心,克己奉公,赏赐辄尽与士卒,家无私财。”

成语典故

祭遵,字弟孙,东汉初年颍阳人。祭遵从小喜欢读书,知书达理,虽然出身豪门,但生活非常俭朴回。

公元24年,刘秀攻打颍阳一带,祭遵去投奔他,被刘秀收为门下吏。后随军转战河北,当了军中的执法官,负责军营的法令。任职中,他执法严明,不循私情,为大家所称道。

有一次,刘秀身边的一个小侍从犯了罪,祭遵查明真情后,依法把这小侍从处以死刑。刘秀知道后,十分生气,想祭遵竟敢处罚他身边的人,欲降罪于祭遵。但马上答有人来劝谏刘秀说:“严明军令,本来就是大王的要求。如今祭遵坚守法令,上下一致做得很对。只有像他这样言行一致,号令三军才有威信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