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成语五侯七贵及解释

  • 关于成语五侯七贵及解释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aabb成语

五侯九伯是哪些人

五侯:公、侯、伯、子、男五等诸侯;九伯:九州之长。泛指天下诸侯。

出处:春秋·鲁·左丘明《左传·僖公四年》:“五侯九伯,女实征之,以夹辅周室。”

不要把五侯和春秋五霸弄混了,五侯九伯是泛指,春秋五霸是齐桓公,宋襄公,楚来庄公,晋文公,秦穆公。另一种说法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hélǘ),越王勾践。

作为诸侯之长的“霸”是春秋时兴起的概念。它是“伯”的假借字,但却没有“伯”字那样广泛的涵义,而是专指可以号令于它国的显赫诸侯而言的。春秋以前的所谓“伯(霸)”皆为后人追述,并不足凭信。《左传》僖公四年载管仲语谓周初召公奭曾命太公望“五侯九伯,女实征之”,注“五等诸侯,九州之伯”。若依此说,周初即已有方伯——即霸主之称。其实,此处的“伯”并自非方伯,而为五等爵里面的伯,“五侯九伯”为天下诸侯的统称。春秋时期始以“伯”指方伯、霸主。春秋初年,齐国的国佐说:“五伯之霸也,勤而zhidao抚之,以役王命”。他认为作为霸主的“五伯”都能够自己勤劳并按抚诸侯,使大家为王命而奔走。国佐的话表明当时的人已经有了明确的霸主概念,并且指明了霸主的两个最基本的条件——安抚诸侯和尊崇王命。

五侯:公、侯、伯、子、男五等诸侯zd;九伯:九州之长。泛指天下诸侯。

出处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僖公四年》:“五侯九伯,女实征之,以夹辅周室。”  齐桓公争霸,率诸侯之师进军专楚国,楚王派屈完质责,管仲曾引这句话作出师之借口,并向楚问罪苞茅之贡和周王南征未归之事

编辑本段示例

~,无非问鼎之徒;四岳十连,皆畜无君之迹。★《旧唐书·哀帝纪论属》

近义词

五侯七贵

昔在长安醉花柳,五候七贵同杯酒,气岸遥凌蒙士前,风流肯落他人后 什么意思?

原文

流夜郎赠辛判官

昔在长安醉花柳,五侯七贵同杯酒。

气岸遥凌豪士前,风流肯落他人后。

夫子红颜我少年来,章台走马著金鞭。

文章献纳麒麟殿,歌舞淹留玳瑁筵。

与君自谓长如此,宁知草动风尘起。

函谷忽惊胡马来,秦宫桃李向明开。

我愁远谪夜郎去,何日金鸡放赦回?

作品译文

往昔我们在长安醉眠花柳,与王公贵胄们同杯喝酒。

豪士面前,气岸凛然,什么时候风流肯落他人之后。

当时夫子清晨红颜,我也当少年之时,在章华台走马挥金鞭。

在麒麟殿献源纳文章,听歌看舞淹留在豪华﹑珍贵的玳瑁宴席。

原以为咱们就这样长久过下去了,那知道草动风尘起,那安禄山小子反了。

函谷关忽报胡马杀来,皇上身边的人一个个得以提拔,如同秦宫zd向阳的桃李开得格外绚丽。

我现在却远谪到夜郎去,愁死我了,何日朝廷金鸡大赦,让我回来?

这首诗的历史的历史背景:李白于742年应招入京,文章风采,名动一时,但发现唐玄宗及群臣与自己交接,只是知为了附庸风雅,完全把自己当做了一种可有可无的文艺点缀而已。怀才不遇的李白心里觉得异常的落寞,一年之后离开长道安,到洛阳与杜甫为友。恰逢安史之乱,唐玄宗避乱剑南,李专白渡江投靠永王李璘以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不料被牵涉政治案件,这首诗就是写于李白流放夜郎的途中,属此时的李白异常落魄,幸好唐玄宗随后马上赦免了李白。

五候七贵这个成语是什么意思?

泛指来达官显贵。

褒义词

【出处】:唐·李白《流夜郎赠辛判官》诗:“昔在长源安醉花柳,五侯七贵同杯酒。”【示例百】:阿英《灯市》:“天子以至于度~,又为什么要提倡灯会呢?”【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问书面语【近义词】:五候答九伯、达官显宦、达官显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