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成语传道解惑的意思及解释

  • 形容成语传道解惑的意思及解释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成语词典大全

古人老师传道解惑的故事

樊迟、司马牛、仲弓、和颜渊这四个人,都是孔子的学生.有一天,这四位学生好像商量好了一样,都向他的老师孔子提出了同一个问题:问仁.孔子听了,对这四个学生居然给出了四个深浅不一、截然不同的答案: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仞”.

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同一个问题,给出不同的答案,这在今天教育界“标准答案”盛行的氛围下,是很难理解的.其实对孔子来说,这则是再自然也不过的道理.

原来樊迟的资质较鲁钝,孔子对他就只讲“仁”的最基本概念——“爱人”.樊迟知道这些,孔子认为也就够了;司马牛因“多言而躁”,孔子就告诫他:做一个仁人要说话谨慎,不要急于表态.孔子认为对于司马牛来说,通过教育让他知道克服自己的性格缺点,做到慎言慎行也就达到教育目的了;仲弓对人不够谦恭,不能体谅别人,孔子就教他忠恕之道,要能将心比心推己及人,也就达到应有的教育效果了;颜渊是孔门第一大弟子,已有很高的德行,所以孔子就用仁的最高标准来要求他——视、听、言、行,一举一动都要合乎礼的规范.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孔子对颜回才是最寄予希望的,所以教育也深且比较全面.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 ”出自何处

出自《师说》,是唐代文学家韩愈创作的一篇议论文。

韩愈,大力倡导古文运动,其散文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主张“以文为诗”,作诗力求新奇,且多议论。《全唐诗》存其诗十卷。有诗文合编《昌黎先生文集》。

全诗(节选)如下: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译文如下:

古代求学的人一定有老师。老师,是可以依靠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答疑难问题的。人不是生下来就懂得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有了疑惑,如果不跟从老师学习,那些成为疑难问题的,就最终不能理解了。生在我前面,他懂得道理本来就早于我,我应该跟从他把他当作老师;

生在我后面,如果他懂得的道理也早于我,我也应该跟从他把他当作老师。我是向他学习道理啊,哪管他的生年比我早还是比我晚呢?因此,无论地位高低贵贱,无论年纪大小,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

扩展资料:

《师说》大约是作者于贞元十七年至十八年(801—802),在京任国子监四门博士时所作。贞元十七年(801),辞退徐州官职,闲居洛阳传道授徒的作者,经过两次赴京调选,方于当年十月授予国子监四门博士之职。

此时的作者决心借助国子监这个平台来振兴儒教、改革文坛,以实现其报国之志。但来到国子监上任后,却发现科场黑暗,朝政腐败,吏制弊端重重,致使不少学子对科举入仕失去信心,因而放松学业;当时的上层社会,看不起教书之人。

在士大夫阶层中存在着既不愿求师,又“羞于为师”的观念,直接影响到国子监的教学和管理。作者对此痛心疾首,借用回答李蟠的提问撰写这篇文章,以澄清人们在“求师”和“为师”上的模糊认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师说

语出韩愈《师说》

原文:

师说

韩愈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告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人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古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日师日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庚。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聘。郯子之陡,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之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比,如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传道 授业 解惑 什么关系

三者是一个并列的关系。

“传道”就是传给学生一条道路,指明一个方向。

“授业”就是教给学生在这个方向,这条道路上行走的方法与技巧,可以是走路,也可以是坐船,也可以是乘车,乘机,坐宇宙飞船。当然前提是老师要有宇宙飞船。

“解惑”就是当学生在行走的实践过程中,遇到了大雾迷茫,遇到了河流隔断,天堑相横等这样阻挠的时候,老师给以点拔、提醒,或是帮助。

三者都是老师所要教给学生的东西,是并列存在的。

韩愈《师说》之“传道受业解惑”,是指教育的综合的过程:传道,授业,解惑,三个并列而行?。

传道释义:传授、教育道德观念,即是我们时下所说“思想教育”,这个是基础教育,德为先,没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基础是不可成才??。(把“道”理解为思想道德的道有失偏颇,应为道德经中所指的“道”的含义较为妥当,即事物的规律。)

授业释义:传授以学。

解惑释义:惑,是指困顿,迷惑,当人面临未知事物之时,运用自身的知识、技能为学生解开困顿、迷惑。

传道,受业,解惑三者缺一不可,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良好的学生。

扩展资料:

韩愈(768~824)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退之,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

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

韩愈还是一个语言巨匠。他善于使用前人词语,又注重当代口语的提炼,得以创造出许多新的语句,其中有不少已成为成语流传至今,如“落阱下石”、“动辄得咎”、“杂乱无章”等。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韩愈三岁而孤,受兄嫂抚育,早年流离困顿,有读书经世之志,虽孤贫却刻苦好学。20岁赴长安考进士,三试不第。25~35岁,他先中进士,三试博学鸿词科不成,赴汴州董晋、徐州张建封两节度使幕府任职。后回京任四门博士。

36~49岁,任监察御史,因上书论天旱人饥状,请减免赋税,贬阳山令。宪宗时北归,为国子博士,累官至太子右庶子,但不得志。50~57岁,先从裴度征吴元济,后迁刑部侍郎。因谏迎佛骨,贬潮州刺史。移袁州。不久回朝,历国子祭酒、兵部侍郎、吏部侍郎、京兆尹等职。政治上较有作为。诗力求险怪新奇,雄浑而重气势。

《师说》的最后一段,声明写作的由来,说这是为了一个“好古文”、“能行古道”,跟他学习的青年李蟠而作的。实际上他是借此对那些诽谤者来一个公开的答复和严正的驳斥。他是有的放矢的。

《师说》不仅严正地驳斥了那些愚蠢的诽谤者,更可贵的是提出了三点崭新的、进步的“师道”思想:师是“传道授业解惑”的人;人人都可以为师,只要具有那样的能力;师和弟子的关系是相对的,某一方面比我好,在这一方面他就是我的师。这些思想把师的神秘性、权威性、封建性大大地减轻了;把师和弟子的关系合理化了,平等化了,把师法或家法的保守的壁垒打破了。

参考资料:

传道授业_百度百科

对于“传道,授百业,解惑”三者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用一个简单的比喻来理解,当然只是比喻,不是等同。“传道”就是传给学生一条道路,指明一个方向。“授度业”就是教给学生在这个方向,这条道路上行走的方法与问技巧,可以是走路,也可以是坐船,也可以是乘车,乘机,坐宇宙飞船。当然前提是老答师要有宇宙飞船。“解惑”就是当学生在行走的实践过程中,内遇到了大雾迷茫,遇到了河流隔断,天堑相横等这样阻挠的时候,老师给以点拔、提醒,或是帮助。

“传道,授业,解惑”这三容者是老师教授学生所必备的三项任务,缺一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