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成语避实击虚及解释

  • 关于成语避实击虚及解释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aabb成语

什么叫避实击虚是什么意思

"避实复击虚"即避开对方来势,而打击对方的空处。张孔昭《拳经拳法备要·审势》载:"与人对敌之时,总要攻击空处,空处何?两肘胸腰与腋,并腿心腿腕是也,能攻空处则敌人无所用力,自能百法百中,则所谓避实击虚之法也。"

用通俗的理论来解释,就是新的“木桶理论”(或曰“系统论”)。敌方的军队布阵是一个系统(木桶),其中各个环节相互依存,但由于其防备有限,加之我方用声东击西类似的方法,引制诱其关注某些环节而忽视了其他环节,于是我方大力暗度陈仓去攻击其防备松懈的地方,于是整个系统(木桶)就被打乱、打破了,乘胜追击,整个系统(木桶)就会陷入瓦解状态。这里就有一个关键点了,即我方所攻击的“虚”是否是我方想要攻破的系统之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一环节,如果不是,那么怎么攻击都是没用的。就好比我方要攻城池,对方zd的郊区自然是“虚”,但是攻击此处对于敌方是没有什么威胁的,因为一般来说,对方不会看重郊区对成败的影响(特殊情况除外)。

郭子仪为什么认为唐军应该避实击虚?

面对危局,郭子仪认为,唐军初战强敌,不宜正面交锋知,而应避实击虚,断其后路,因此他率兵首先收复了道云中、马邑(今山西大同、朔县东北回)两郡,然后兵出井陉,会合李光弼一军,收复答河北10多个郡,切断了安禄山的后路。

“游军之形,乍动乍静,避实击虚,视赢挠盛,结陈趋地,断绕四经”这句话翻译成现代文是什么意思么?求解,谢谢

运动状态之军队的运行状况,动静变化多端,避开敌人之实力而击打他们虚弱部位,盯着它实力盈满的地方却骚扰他声势浩大的地方,结成强大的阵势直接攻击它的老窝,断掉围绕它的一些四周辅助的经络样的副线。

相传为黄帝风后撰写的《握奇经》认为:“游军之形,乍动乍静,避实击虚,视赢挠盛,结陈趋地,断绕四经。”游是走,击是打,游而不击是逃跑主义,击而不游是拼命主义,游击战的精髓是“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合理选择作战地点,快速部署兵力,灵活选择作战时机,战斗结束迅速撤退。

《汉书·匈奴传》载:"贰师解而引归,与单于连斗十余日。游击无所得。"汉高祖设置游击将军,把游击部队称为"游兵"、"游骑"、"游军"。《史记·魏豹彭越列传》载:"汉王三年,彭越常往来为汉游兵,击楚,绝其后粮于梁地。"这里说的游兵的作战行动,是游击战性质的。《握奇经·八阵总述》“游军”一节记述:“游军之形,乍动乍静,避实击虚,视羸挠盛,结陈(阵)趋地,断绕四径。后贤审之,势无常定。”这是对游击战特点的生动描述。

握奇经

中国古代关于八阵布列的兵书。又名《握机经》、《幄机经》。1卷,380余字(一本360余字)。相传其经文为黄帝臣风后撰,姜尚加以引申,汉武帝丞相公孙弘作解。另附佚名《握奇经续图》1卷,晋武帝时西平太守马隆《八阵图总述》1卷。

《握奇经》以天地风云四阵为正,龙虎鸟蛇四阵为奇,四正四奇总为八阵。大将居阵中掌握机动兵力(即所谓“余奇”之兵),称为“握奇”。布阵时,先由游军于阵前两端警戒;布阵毕,游军撤至阵后待命。作战时,四正与四奇之兵与敌交锋,游军从阵后出击配合八阵作战,大将居中指挥,并以“余奇”之兵策应重要作战方向。由于经文简略,关于四正四奇的方位,在布阵和作战时的作用,两者变换演化关系,后人解释不尽一致。

经曰:八阵,四为正,四为奇,馀奇为握奇。或总称之。

先出游军定两端,天有衡圆,地有轴,前后有冲,风附于天,云附于地。冲有重列各四队,前后之冲各三队。风居四维,故以圆。轴单列各三队,前后之冲各三队。风居四角,故以方。天居两端,地居中间,总为八阵。阵讫,游军从后蹑敌,或惊其左,或惊其右,听音望麾,以出四奇。天地之前冲为虎翼,风为蛇蟠,围绕之义也:虎居于中,张翼以进;蛇居两端,向敌而蟠以应之。天地之后冲为飞龙,云为鸟翔,突击之义也:龙居其中,张翼以进;鸟掖两端,向敌而翔以应之。虚实二垒,皆逐天文气候、向背山川利害,随时而行,以正合,以奇胜。天地以下,八重以列。或曰:握机望敌,即引其后,以掎角前列不动,而前列先进以次之。或合而为一,因离而为八,各随师之多少,触类而长。

天或圆而不动,前为左,后为右,天地四望之属是也。天居两端,其次风,其次云,左右相向是也。地方布,风云各在前后冲之前,天在两端,其次地居中间,两地为比是也。纵布天一,天二次之;纵布地四,次于天后;纵布四风,挟天地之左右。天地前冲居其右,后冲居其左,云居两端。虚实二垒,则此是也。

奇兵赞

古之奇兵,兵在陈内。今人奇兵,兵在陈外。

兵体无形,形露必溃。审而为之,百战不昧。

合而为一离而为八

合而为一,平川如城。散而为八,逐地之形。混混沌沌,如环无穷。纷纷纭纭,莫知所终。合则天居两端,地居其中。散则一阴一阳,两两相冲。勿为事先,动而辄从。

游军  游军之形,乍动乍静。避实击虚,视赢挠盛。 结陈趋地,断绕四径。后贤审之,势无常定。

金革  金有五,革有五。退则听金,进则听鼓。 鼓以增气,金以抑怒。握其机关,战不失度。

鼗鼓  红尘战深,白刃相临。胜负未决,人怀惧心。 乍奔乍背,或纵或擒。行伍交错,整在鼗音。

麾角  麾法有五,光目条流。角音有五,初警末收。 麾者指挥,角者警觉。临机变化,慎勿交错。

兵体  上兵伐谋,有下用师。弃本逐末,圣人不为。利物禁暴,随时禁衰,盖不得已。圣人用之,英雄为将,夕惕干干,其形不偏,乐与身后,劳与身先。小人偏胜,君子两全。争者逆德,不有破军,必有亡国。握机为陈,动则为贼。后贤审之,勿以为惑。“夫乐杀人者,不得志于天下。”圣人之言,以戒来者。

军理课中“避实击虚”在现代军事中的作用

太多了,比如二战中的法国战役

德国绕开了法国人严密涉房的马奇诺防线,冲不设防的阿登森林杀出,直取色当要塞知,兵临巴黎,法国投降,德国仅用1个月的时间就打垮了欧洲最强的陆道军强国,法国

之后,在东线,塞瓦斯托波尔战役中,曼施坦因也屡屡应用这手

还有在西西里登路的专时候,盟军做出一副要攻打希腊方向的架势,还是用了肉馅计划进行欺骗,最后登录西西里

最有名的就是诺曼底登陆,之前的动作让德国人认为盟军的进攻方向是加来,诺曼底没有严密涉房属

“避实击虚”这个成语如何理解??

避实击虚

发音bìshíjī百xū

成语解释:指避开敌人的主力,找敌人的弱点进攻。又指谈问题回避要害。

出度处《孙子·虚实》:“兵之形,避实而击虚。专”

通俗来说就是攻击敌人的弱点

有疑问请属追问哟~我会尽快回复的(^-^)V

华盛顿避实击虚有怎样的典故?

1775年4月19日,波士顿人民在来克星顿上空打响了独立战争的第一枪,来克星顿的枪声拉开了美国独立战争的序幕。

1776年12月25日,英国殖民军正在“圣诞节”寻欢作乐,华盛顿乘机发动突然袭击,出其不意地连夜渡河,占领特伦顿城,一下子俘虏了英国的德籍雇佣军1000余人。

华盛顿于圣诞节之时率军偷袭特伦顿的消息传到纽约,英国豪将军大为恼火,他命令康华利率7000名精兵攻打华盛顿。

康华利把军队布置在特伦顿附近及普林斯顿。华盛顿前后受敌,处境十分危险。为此,他派出侦察兵了解敌情,得知康华利把主攻方向定在特伦顿,普林斯顿见布置了少量的兵力。于是华盛顿决定放弃特伦顿,向普林斯顿出击。

为了给敌军造成一种假象,华盛顿采取了兵不厌诈的战术。他派一小股士兵,在阵地前沿烧起篝火,假装挖工事,加固阵地,准备狙击敌人。

康华利果然中计,以为华盛顿将在特伦顿同他决战。于是命令部下好好休息,准备第二天的大战。当英军呼呼大睡时,北美大陆军已经向普林斯顿进发了。黎明时分,战斗在普林斯顿打响了,英军伤亡惨重,华盛顿大获全胜。

英国侵略军恼羞成怒,进一步增兵入侵,占领了美国当时的首都费城。华盛顿处境相当困难。为了孤立英国的侵略政策,美国又多方开展了外交活动,争取法国等国援助。

1778年6月,法国军舰开进美国,英军被迫从费城撤退,把主攻方向转向南方。1780年英军把主力转移到南方海港城市约克顿。法军与华盛顿部队两路进击,前者用海军封锁海港,后者用陆军从正面猛攻城市。

1781年9月,英军统帅康华理率部千余人向华盛顿投降,美国独立战争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华盛顿在击败英军以后,他解甲归田,回到弗吉尼亚继续经营自己的种植园,过着宁静的田园生活。

1787年华盛顿再度出山,主持制订了美国宪法,这是世界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并于1789年4月当选为美国第一任总统,成为美国的开国元勋。

连任了两届总统后,华盛顿回到弗吉尼亚州的维尔农山庄,去过退隐的生活。美国国会曾邀请他出任第三任总统,被华盛顿谢绝。1799年12月14日,华盛顿在家乡病逝。

为了纪念他的功绩,美国国会在1791年决定,于大西洋岸的波托马克河畔建立一个新的首都,取名“华盛顿”。1800年新都建成,美国政府就从费城迁到华盛顿城,还在那里建造了一座华盛顿纪念馆,以缅怀这位美国独立战争的统帅。